民主化道路的模式:韩国与印度尼西亚的比较分析

2014-10-08 11:11王春强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23期
关键词:民主化印尼韩国

王春强

摘 要:冷战结束后,伴随着经济上的全球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也开始成为一股强大的潮流,席卷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亚洲的韩国和印度尼西亚无疑是政治转型比较成功的两个国家,但是它们在走向民主化的过程中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对比分析这种不同对于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完善显然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民主化;韩国;印尼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267-03

民主,在近代以来成为一个时髦的词汇,无论革命者、改革者,抑或阴谋者,都把它挂在口头上,似乎有了它就能应者云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到了现在,民主更似乎成了衡量一个国家政权合法性的标准。于是乎,现今的国家,无论专制独裁的,或是权威政治的,都极力标榜自己是民主的、合法的政府。大致算起来,全世界200个左右的国家,有将近2/3是民主政体或半民主政体。

不可否认,与专制独裁的政体相比较,民主政治更能维护普通民众的利益,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民主,从来就不是一个好的制度,但是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制度之前,我们不得不用它。”①因此,无论人们情愿与否,也不论国情的差别有多大,民主——这一主要由西方国家建构出来的政治形式正在成为几乎所有国家的政治发展的目标取向,也似乎是所有国家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在民主化的过程中,国情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道路选择。于是,在东西方的舞台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主制度。本文试图将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的民主化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以求发现在权威国家实现民主化的特点,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服务。

一、民主化的基本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民主化的模式和民主的模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通常所说的民主的模式指的是民主制度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普遍性的架构样式,它是对具体的民主制度架构这一静态状貌的概括和抽象。②本文所考察的民主化模式指的是民主政治从其肇始初创、到发展变化、再到巩固完善的全过程具有一定典型性、普遍性和代表性的道路演进范式。②民主化包括两个维度:一是空间的维度,即包括国家、社会与个人的民主化;二是时间的维度,即包括威权政体的解体、民主政体的建立、民主的巩固与持久这3个阶段。民主化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

历史上,学者们对于民主的研究早已经汗牛充栋,不胜枚举,但无论怎样的学者,都十分强调民主建立的条件。亚里士多德说:“一个政体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使各邦各部分的人们都能参加而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愿望”。“平民主义的性格创立了平民主义的政体并維护着平民政体”。③阿尔蒙德说:“除非政治文化能够支撑一个民主的系统,不然,这个系统成功的机会是渺茫的。”④可见,在学者们的眼光中,政治文化是建构民主政体的一个重要的甚至是先决的条件。

虽然学者们甚少关注民主化的问题,但是他们关于民主的思想是我们总结民主化模式的宝贵财富。他们传递的最重要信息就是——政治文化是建立民主政制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回顾世界所进行的大约3次民主化浪潮,我们就会发现东西方在民主化的过程中所走的道路是不同的。西方国家大多遵循的是自下而上的方式,通过改革或革命来实现民主化的,而东方权威国家则似乎走的是相反的道路。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成功实现民主化的国家,它经历了威权政体的解体、民主政体的建立、民主的巩固与持久这3个阶段。简单回顾一下英国的历史就会发现,英国的民主化运动是由具有公民社会特征的三级会议代表所发起的。在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在英国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立精神的公民阶层,当国王为了战争而要求征税时,他们坚决地予以反对,而且勇敢地要求增加自己的权力。应该说他们所倡导的我们现今所称之为政治文化的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对于建构民主制度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比法国就会发现,这种西方式的民主化轨迹更为明显。法国大革命爆发前,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像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已经通过著作、演讲等方式培育了法国民众民主、自由的观念,正是这种观念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而后又建构了比较完善的民主制度。总结早期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化运动,我们就可以发现,它们的民主化运动往往是内因的作用大于外因。先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培育出了一个庞大的中间阶层——公民社会,而后代表公民社会的中间阶层为取得与自己的经济地位相符合的权力地位而奋斗,从而完成了民主化的道路。如果要用更规范的表述,我们可以归结为:民主的观念—民主制度—民主制度的巩固。

与西方的发展轨迹很不同的一点就是,东方在建构现代化政治的过程中,几乎都是以西方的制度为模版的。历史上,传统的东方封建制度从来就没有真正孕育出具有开拓精神的市场经济,因此,就不可能在庞大的官僚阶层和普通民众之间形成一个具有独立精神的中间阶层。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彻底宣告了东方国家寻求其他社会发展模式的可能性,整个世界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体系。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东方国家首先接触的是西方的制度,然后才是观念。虽然在非殖民化运动的感召下,东方国家逐渐独立,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但是这种国家的建构模式也几乎是纯西方式的。先是参照西方在国内建立起国会(议会)、法院等具有三权分立性质的民主制度,也不管它是不是与国情相符合,走上了程序民主的道路,但是很可惜,在国内缺乏相应的民主的观念,于是在许多国家出现了民主与专制的反复,像印度尼西亚、韩国、菲律宾等国家。直至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亨廷顿称之为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推动下,亚洲的民主化才真正的成为现实。①菲律宾、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民主化的运动,南亚和西亚的一些君主国家像尼泊尔、科威特、沙特等也在20世纪90年代转向了君主立宪制,泰国结束了10年军人专政后也建立了民选政府,冷战结束后,蒙古也走上了西方民主的道路。截至1990年,亚洲大多数国家已经实现了平民政治,而据统计,世界平均的民主化水平只有45%。②总结东方国家的民主化运动,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东方国家是在外力的影响下遵循着这样一条轨迹实现民主化的,即民主制度—民主观念—民主制度的巩固。

虽然上文只简单探讨了东西方的民主化模式,但是仔细分析全球的其他国家,就会发现,从本文的分析视角来说,全球各国实现民主化的过程基本上是可以用以上两种模式来涵盖的。即,一是由于社会内部自身的发展逐渐引起人民在观念上的“民主”的变化,而后通过各种可行的途径把这种民主的观念转化为现实的民主制度,并且不断的巩固,也就是民主的观念—民主制度—民主制度的巩固;二是主要由外来的各种因素促使本国的政治体系发生结构的转变,建立起民主的制度,而后通过各种途径使得处在这种民主制度下的民众实现观念的“民主化”,转而发展和巩固原来的民主制度,也就是民主制度—民主观念—民主制度的巩固。东方的国家大多遵循的是第二条模式,但是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又有很大的不同。

二、韩国与印尼的民主化过程比较分析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韩国和印尼都是亚太地区比较重要的国家,它们的经济和政治的现代化都极为人们所关注。韩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了现代民主化的进程,而印尼则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极为迅速的政治转型。③虽然从整体进程上看,韩国和印尼在向现代民主政治转型的过程中走的是“民主制度—民主观念—民主制度的巩固”的道路,但是细究起来,两国的民主化进程也由于种种的原因,有些许的不同。阿尔蒙德说:“比较分析不仅具有理论生产的功能,而且具有产品‘检测的功能。”④因此,对韩国和印尼这两个国家的民主化道路作比较分析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经济在民主化过程中的两种不同作用

西方的实践证明,充分自由的市场经济对于一个国家的民主化有着莫大的作用。为此,李普塞特指出,“一个国家越富裕,它准许民主的可能性越大。”韩国的例子显然可以证明这一点。在韩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政治转型中,推动其民主发展的主要是其在过去20多年中所取得的经济成就。韩国成立伊始,就参照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建构了现代的民主政治。但是,在国内却缺乏相应的民主观念,李承晚之流的统治阶层名义上建立的是民主政府,实行的却是专政之实。到朴正熙军人政权上台后,为了消除国民对其政权合法性的质疑,加速推行经济发展计划,使韩國实现了经济的起飞,创造了所谓的“汉江奇迹”,韩国也被人称之为新兴的工业国——亚洲四小龙之一。但是这种经济上的成就在客观上却培育了民主政治的基础,即中产阶级,韩国国民的公民权利意识开始增强。1979年,朴正熙被暗杀,全斗焕上台,韩国在民主化方面出现了一些进步的迹象,比如吸纳知识界的精英参加国家政策的制定,开放舆论,允许在没有国家安全审查的情况下发送外国报纸。1987年卢泰愚的上台加速了这种民主化的进程,主要表现为缩小了总统的权力,从实质上强化了公民的各项权利,恢复了自1961年以来就被搁置的地方自治制度,实行中央向地方的分权等等。

反观印度尼西亚,民主化进程的肇始倒不是因为经济的腾飞,而是因为经济危机的到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苏加诺建立共和国起,印尼的统治者只有两个,即苏加诺和苏哈托。在苏加诺时代印尼还有少许民主的程序,到了苏哈托就完全是军人政权了。长期的家族统治造成的经济发展隐藏着极大的危机。在1997年之前,像印尼这样的东南亚国家虽然普遍经历了长时间的经济增长,但是这些国家贪污腐败、裙带之风盛行,底层群众根本无法分享经济增长的好处,不满情绪在积累。而且,印尼的外债结构和规模、财政机制、金融体制、公司治理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缺陷。苏哈托家族和他的亲朋好友控制和垄断了印尼的大多数经济部门,经济垄断注定了相关行业的低效率,贪污腐败腐蚀了印尼经济的根基,同时权利对于利益的攫取又导致了贫富分化、社会不公。在铁腕手段控制下,表面的政治安定掩盖了潜在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印尼的经济彻底崩溃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 300美元一下子掉到了300美元,贫困人口从原来的15%上升到了50%,新增了1 000万失业者,通货膨胀率达到100%。在这种情况下,苏哈托只为保护家族利益而牺牲国民利益的做法使得经济危机向纵深化方向发展,逐渐演变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危机。人们开始认识到印尼僵化的政治结构已经无法有效地应付危机,国内外的各种压力要求苏哈托下台,印尼出现了大规模的骚乱。最终,1999年印尼大选瓦西德的上台表明印尼从独裁走向民主的转型。

2.示范性民主化与接受性民主化

正如在第一部分中所指出的,韩国和印尼的民主化都属于民主化的第二种路线,受西方和外部的影响比较大,但是,由于外来影响的动机和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两国的政治现代化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纵观韩国建立的国际背景以及它在几十年中所追求的目标,我们可以发现,韩国的民主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示范性的民主化。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国为了显示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大力鼓吹民主制度,韩国就是它所要展示的一个标本。此外,对于韩国的国家利益来说,它最关心的就是半岛的统一问题,民主化程度的加深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可以对朝鲜的民众产生制度上的吸引力,从而有利于完成统一的大业。从这个方面来说,“外部环境的影响看来对后现代的社会比对先现代化的社会要大的多”。①但是,必须要说明的是,在韩国民主化的进程中,最主要的因素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因素发挥了主导的作用,即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

与韩国相比,印尼在政治转型的过程中,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中间阶层,它的市民社会远没有韩国那么成熟,但是它也毕竟完成了走向民主化的初步转型,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外部的压力。在全球化的今天,西方维持发达经济以及稳定政局的民主制度对印尼的民众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西方的主流社会也不希望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继续维持着威权统治,希望印尼能够转变得更加民主、更加世俗。当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控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西方国家就用贷款、援助等手段迫使苏哈托改革;在苏哈托拒绝牺牲家族利益的情况下,引发了印尼国内民众的骚乱。苏哈托下台后,印尼民众对于国家的何去何从显然没有明确的思考,但是对威权、腐败等的厌烦使得他们很容易接受民主制度的示范性效应,因而在缺乏民主制度所必要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迅速而激烈的完成了民主化的初步转型,从这个意义上说,印尼的民主化是接受性的民主化。

3.渐进型民主化和激进型民主化

韩国和印尼虽然都是从权威政体走向民主化,但是两者在民主化的“次序”和“速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韩国从建国开始,先是经历了李承晚在1948—1960年的集权统治,然后是张勉在1960—1961年间短暂的民主尝试,接着就进入了朴正熙和全斗焕的威权政治时代,最后到1987年卢泰愚的上台,才顺利进入文官政治。纵观韩国政治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它的民主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步步地进步的结果。它的政治民主化的基本逻辑是:集权政治—威权政治—民主政治,有一个明显的递进的过程,在权威政治向民主政治的过渡中没有发生很激烈的社会动荡。这种民主化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渐进型民主化。而与此相对照,印尼的情况则有显著的不同。

印尼从建国开始到走向民主只经历了两个领导人,而且转变的速度惊人,在经过了苏哈托几十年的威权统治后,仅仅用了6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民主化的政治转型。并且,在少有的几次权力接替中都伴随着激烈的社会动荡和冲突。在1965年苏哈托从苏加诺手中夺取政权时,印尼就有大约50万到100万人死于各种残杀;在1998年的金融危机中,印尼更是发生了大规模的骚乱,不计其数的华裔被侮辱,甚至杀害。印尼的这种民主化的转型我们称之为激进型的民主化。

小结

民主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虽然从英国民主制度的最初建构到现在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涌现,大多数国家实现民主化的道路都可以用两种方式来概括,即民主的观念—民主制度—民主制度的巩固,或民主制度—民主观念—民主制度的巩固。但是,世界各国在实现民主化时都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就像韩国和印尼一样,虽然遵循的民主化轨迹是一样的,但是在具体的过程中又表现的形态各异。因此,民主化必须和本国的国情相结合,在我们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注意到这一点很重要。

[责任编辑 王 佳]

猜你喜欢
民主化印尼韩国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印尼出手
在韩国走马观花
印尼举行反恐演习等四则
印尼的承诺
一个人在印尼走山看海
论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论我国新一轮司法改革:职业化还是民主化
网络行动者的新媒体使用特征、影响及媒介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