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名称翻译方法的选择

2014-10-08 01:16吴峰
校园英语·中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旅游景点音译汉英

吴峰

【摘要】本文通过对旅游景点名称汉英翻译的研究,讨论并总结对旅游景点名称进行汉英翻译时对翻译方法的选择时所应遵循的准则,希望对旅游景点名称的汉英翻译的规范化进程作出有效的尝试。

【关键词】旅游景点 名称汉英翻译

随着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我国的旅游业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推动了国内外旅游市场。我国幅员辽阔,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景观名列世界前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至2006年,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遗产总数共有33项之多,仅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居世界第三位。今年又有几处进入了该名录。但是我国景点名称翻译还存在很多不足,很多地方不够规范。主要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一下几点:1)书写或拼写错误;2)一名多译3)重复累赘。景点名称的翻译是外国人对景点的第一印象,因此我们在文字的“形象工程”上还有许多要“粉饰”的。

一、研究现状

虽然国内对公示语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作为公示语的一种对景点名称翻译的研究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08年常亮和王治江在《河北理工大学学报》上发表了《旅游景点名称翻译》提出了景点名称的主要类别和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音译,意译和两者结合的翻译方法;09年作为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商洛学院的张建芳等人在《商洛学院学报》上发表了《旅游景点名称翻译初步研究》,借用了等值翻译的原则,试图运动归化或异化策略去进行翻译景点名称;2011年桑龙扬在《中国科技翻译》上发表了《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方法》指出旅游景点名称翻译应坚守以读者为中心、规范性、统一性等原则,介绍各类音译、直译、音译、加注等等各种翻译方法;2012年乌永志在《外语教学》上发表了他的部分课题研究成果,在题为《文化遗产类旅游景点名称汉英翻译规范研究》中以陕西的旅游景点为例分析了旅游景点名称的特点和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音译、直译、意译、意译加注、意译加音译等翻译方法。

二、翻译技巧的选择

概括起来,所有的研究几乎都提出了具体的翻译方法,这些方法无外乎音译、直译、意译、以及音译加意译。大部分文章在提出翻译方法的时候都是针对具体景区名称翻译进行改进,然而,在却很少有概括性说明在什么时候选择哪种方法。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思考,发现很多时候真的无法讲清楚具体什么时候选择哪种具体的方法,哪个景点就用哪一种翻译方法相对应,因为景点名称往往言简意赅,包罗万象。但是笔者也发现并不是就无迹可寻。

下面来介绍一下音译、直译和意译等翻译方法以及何时选择这些翻译方法最佳,这样就可以得出何时选择哪种翻译方法了。

音译法就是根据“汉语拼音将景点的名称直接用拼音标注”这种方法基本上就是零翻译,直接用拼音表示。这样的方法常见于对地名和人名的翻译。比如“Beijing”“Xi Jinping”一看便知也不用更多的说明。

直译法,英文叫literally translation, 顾名思义“传达字面意思”。这种方法可以用在文化对等的基础上翻译某一事或物,这样即保留源语言的文化特色又可以融入目的语言的文化。比如“西湖”译成“West Lake”。

意译,或者叫解释性翻译,相对于直译法,不是进行字面翻译,而是在文化不对等或空缺的情况下,照顾读者的认知,尽量在目的语文化中找出可以与景点名称相匹配的内容。比如我们用“牛”来形容辛勤工作,但在英语中要变成 “马”,“work hard as a horse”;比如:把“长城”翻译成“the Great Wall”。

当对各种旅游景点的名称进行研究时,很容易发现一个事实,所以的景点名称,基本上都涉及“人”“地”“物”或“事”。因此,在选择具体景点名称翻译的方法时可以得出这样的规则:如果有“人名”“地名”出现的用音译法;一般的事物用直译法;在出现翻译文化不对等的事物时用意译法。

然而在实际的景点名称翻译中往往不可能有那么明确的界线,经常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需要翻译者根据具体的景点名称进行综合考虑。不仅能单独使用音译、直译和意译还要求能结合起来使用。比如:“鲁迅故居”就需要综合考虑“鲁迅”是人名直接音译“Lu Xun”,“故居”就不能直译成“old house”,要用意译,译成“祖先的房子”,“Ancestral Residence”,因此成了“Lu Xuns Ancestral Residence”。

本文对旅游景点名称的汉英翻译历史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在各种文献中都只是提到对旅游景点名称的汉英翻译技巧有音译,直译,意译和组合方式翻译等技巧,并没有针对旅游景点名称的特点具体指出如何进行翻译技巧的选择。此因本文从旅游景点名称的特点出发,提出以“人”“地”“物”“事”为四条基本准绳去具体选择“音译”“直译”“意译”还是“组合翻译”。但是限于篇幅,本文没能举更多实例;没能深入考虑如何区分“文化不对等”的“物”和“事”,并提出具体的翻译实例。希望能在今后的文字中有所体现。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旅游局.全国导游基础[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

[2]陶芳芳,朱小美.景点名称翻译:音译还是意译—以九华山景点翻译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12(3).

[3]林玉华.从文化角度看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1(4).

[4]陈孝静,唐有胜.景点名翻译试析—以武夷山风景区为例[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1(6).

猜你喜欢
旅游景点音译汉英
贫民窟也能成旅游景点?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贫民窟也能成旅游景点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新疆地名的音译转写及英译规范
汉英文字的幽默修辞功能浅探
旅游景点介绍的文体分析
英汉音译规律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