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学校组织变革

2014-10-08 12:23陈爱玉张述林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备课组学习型校长

陈爱玉+张述林

从前期的课程结构改革,到学校课堂教学的变革,再到教师团队建设变革,最后到学校特色、学校文化的深刻变化,“千校一面”的学校发展现状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课程改革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进程中,教师团队建设、学校组织变革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基于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课改提出的组织变革要求

1.课程改革呼唤学校组织运作淡化行政化环境

新课改中,学校办学独立性提高,拥有了空前的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权益。学校组织运作从内向外散发出突破“科层制”行政化环境的强烈需求,形成一种来自社会、来自学校底层的学校组织淡化行政环境的呼唤。由此,外部体制环境对学校组织的行政化运作色彩正在逐渐削弱。

2.新课程对学校组织结构提出了专业化取向的变革要求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适应学生,课程为学生成长服务。学校组织结构不仅要适应课程发展需要,而且要保障课程的适配度,因此,现有的学校组织结构不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必须对其进行变革。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需要组织变革对其支撑和维护,适应教师团队专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取向的组织变革成为教师发展的内在诉求。

3.教师团队专业发展迫切需要专业化取向的组织变革

改变以教材管理为中心的传统学校组织结构与管理机制,建构以课程建设和管理为中心的学校组织机构。以课程规划、设计、实施、评价为内容的课程领导力成为教师团队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团队学习与实践成为教师入职后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基于课程建设的专业化取向的学校组织机构也成为教师团队专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一直以来,我校都在积极尝试教师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比如年级组、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但与新课程的需求相比,教师团队还比较粗放,团队划分比较粗线条,规模比较大,职能带有明显的行政条块色彩。如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关系,教研组基本替代了备课组,与实际教学需求最接近、与教师成长最密切的教师团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建设,所以不能有效激发备课组团队中更多成员的主体性和主创性。

因此,基于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学校组织变革势在必行。

“基于学习型教师团队建设”的组织变革举措

新课程实施七年,我校学习型团队建设形成了三层: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管理团队—学习型备课组、班级组。备课组和班级组是最基本的学习型教师团队,团队人数2-8人。学习型团队建设的重心落到了最基层。

1.在“合作与制衡”中把班级组建设成为最坚实的“集团军”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授课团队的主持者,是“班级学科组组长”,是班级整体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学科教师是班级建设的决策者、参与者和监督者。由于一位教师要同时兼任多个班级教学工作,学科教师与班主任之间是既合作又制衡的关系。班主任有权对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做出评价,此评价将作为任课教师工作评价的重要参考。同时,学科教师也对班主任工作有评估和监督职责,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参考。

作为班级组核心主持者,班主任每周召开本班学科组教师“班情交流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针对班级短板学科,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召开专题研讨会,与班级组教师一起分析、会诊,做出行动方案。

班级组把活动德育、学科德育、生活德育和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在一起,从形式到内容、从组织到方法保障了教师团队建设的人文性和反思性,从而实现学习型组织建设的专业取向和高绩效。

2.在“合作与竞争”中把备课组建设成为最具智慧的“作战部”

从教学角度看,备课组是最基本的组织团队,也是最重要的“作战部”。备课组的专业质量直接决定级部(传统的年级组)的教学质量,备课组的功能和作用在学校组织机构中是基础且极为重要。

而传统的备课组活动形式大于内容,主要内容是制定计划,说明进度。备课内容集中在什么时间点教什么内容,对于怎么教没有针对性的策略,而怎么学、学什么等重要问题更是很少涉及;备课时间短暂,不能保障备课内容的深入;备课方式单一,不能发挥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不能形成有效的思想碰撞、资源共享。现在的备课组组员是班级学科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备课组以学案、PPT编写为具体备课内容,形成“分蛋糕”(切分任务)、“汇蛋糕”(小组讨论)、“享蛋糕”(个人精备)的“集智攻关”,集中团队力量克服团队成员的“短板”。这要求教学活动从个体行为逐渐演化为团队行为。

我们采用“小班教学”“多人同头”“交叉任课”等措施,保障备课活动有团队、备课内容有研讨、上课过程有个性、教学品格有风格,从而实现在“合作中有竞争、在竞争中有合作”的团队建设机制。在备课组层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型组织建设活动,如开展“以学为中心”的活动:专家讲座、集体培训、参观交流等;“以研为中心”的活动:学案编写、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质量分析、论文撰写等;“以课为中心”的活动:同课异构、一组一课、示范课、研究课、汇报课、竞赛课、样板课、常态课等。

现阶段学校组织结构及其特征

如果从工作领域角度看,处于金字塔顶的校长和处于塔基的教师学生的关系(如下图),不难发现学校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和德育管理三大工作中,校长与教师、学生的交集集中在级部,即校长和教师与学生的垂直层次中最基础、最简单和最直接的就是级部,所以,组织变革的重点和关键环节就是要管理好级部。

从校长到教师与学生,形成了两条清晰的线路:一条具有传统科层特点的保障线路,包含:校长—副校长—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师;一条是具有扁平特点的执行线路,包含:校长—级部长—班级组、备课组—教师。从而形成了具有171自身特征的“一体两翼组织结构”。

“一体”是学校组织必须以教师为主体,“两翼”是垂直管理的实施层(或称实施团队)和水平合作的保障层(或称保障团队)。实施团队的功能和任务是执行和落实,使学校意志、校长思想“垂直落地”;保障团队的功能和任务除了执行落实外还有研究、沟通、协调等,使学校发展方向更清晰、决策更科学、特色更显著。

目前,171中学组织结构正处于这个转型期,具有如下特点:

1.过渡性特点

科层制特点体现在垂直纵线:校长—级部长(主任)—备课组、班级—教师。纵线成为组织机构基本骨架,一方面组织变革离不开一定的历史基础;另一方面当前学校的大环境仍然具有较为浓厚的行政色彩,学校机构仍会受到教育整体的体制、机制影响,学校自主办学的软硬环境还比较薄弱。扁平化特点体现在:较之前期垂直纵线校长—副校长—主任—教研组、级部长—备课组长、班级组长—教师。命令链由原来的6层缩减到现在的4层,体现校长的分权和放权。

2.低重心特点

首先,“一体两翼”组织结构中的重心在备课组和班级组。这两个教师团队不仅是学校组织结构中最小的组织单元,而且是最基层的教师组织形态,其数量、职能和作用是整个组织结构体系中最庞大、最基础的。其次,校长—级部长—备课组、班级组三层命令链,备课组、班级组与校长之间只有级部长一个中间环节。校长和教师之间的距离缩短,信息沟通顺畅。

3.分权和赋权特点

一个级部就是一个“战备区”,全面负责教师、学生、家长工作,全面设计和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重心从传统的校长、副校长一手抓分权到级部,赋权到备课组、班级组,让全体教师既成为决策者又成为实践者。

以每个年级为独立单位设立级部长,级部长由中层干部担任,是级部整体质量第一责任人。各级部长全面负责本年级的工作事务,在职能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对本年级的所有教师拥有考评权;级部长根据学校的总体工作规划,制订本年级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及实施方案,报校长室批准后独立实施;由德育处组织每周一次的各年级领导工作例会;各年级组每月召开年级组教师会议,主要是总结本年级教育、教学、教研和教师发展等工作情况,以保证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级部成了全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核心。

未来,我校将继承科层制的优势,发挥扁平化的长处,构建“以专业价值为取向,以团队为基础,以项目为纽带,以绩效为依托的学校组织机构模型”。此模型中,校长—年级部—班级组、备课组属于文化课程实施团队,校长—项目团队处—各类团队属于为学生特色发展提供服务和研究的保障团队,校长—人力资源处—各类团队成为教师服务和研究的保障团队。

编辑 王宇华

猜你喜欢
备课组学习型校长
备课组长的定位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关于备课组建设的思考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下,关于学习型备课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
校长给力“九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