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的文本细读

2014-09-30 21:12李秀明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语句文学作品散文

李秀明

内容摘要: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新意,往往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形式的追求上,漠视文本,甚至远离文本,有些课堂表面上看来热热闹闹,充满个性化,仔细揣度,不难发现其问题百出,有时甚至偏离了教学目的。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语文的人文主义光芒无法闪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总是围绕着高考的各种考点进行。语文课堂总把一篇篇美文解读的支离破碎,丧失了美感,教师们忙于传授解题方法,学生们忙于记住解题要点。长此以来,语文的阅读教学显得越来越枯燥,教师们教得乏味,学生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作者认为文本细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读 品 思 悟

无论是新课改下的语文教材,还是高考中的现代文阅读,散文都占了很大的比重。中学散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文本来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愉悦感,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要有效的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教师慢慢读才能感受美的意境,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慢慢品味,才能品悟其中的奥妙。因此,如何正确解读散文文本,引导学生在文本营构的无穷世界里游泳,用锐利的眼睛和敏感的心灵去探索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深度和艺术用心,成为了语文教师亟需探索的难题。文本细读法正好契合了这一思想,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好方法。

1.读:反复吟咏,感悟与文本初次碰撞的原汁原味

叶圣陶曾说阅读教学“在于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散文具有优美而多姿的语言、真挚而细腻的情感、含蓄而蕴藉的意境、形散而神聚的特质,是最适合诵读的文体之一。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读出语言之美,才能初步感知内容,才能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感,才能进入其营造的意境,最终完成于文本对话的第一步。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鉴赏能力,他们自己、或在老师的点拨下,通过诵读能够寻找潜伏在文本语言中的重要词句,思考文本的内蕴、情理,发现一些特质性的东西。我在教授新课的时候,一般都会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吟咏”,要求学生读到有感触或喜欢的词句时,反复吟咏并咀嚼个中“滋味”。“口诵”而后“心悟”,走进字词,进而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可谓“以读达悟”。当学生对文本有了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后,从而使情感内化,更有利于朗诵,可谓是“以悟美读”。

情到深处,语言无需意义,唯闻声音呢喃,唯闻旋律,节奏跳动,浸入体肤,穿透灵魂,因为声音本身就是意义。在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三段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这些关键词反复吟咏,自然能体会到其中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滋味。而对于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每一位读者哪怕只读上几句都会泪眼婆娑:“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读到心醉,方知文味。阅读着经典散文,细细咀嚼,方能找到蕴涵于字里行间的那种深邃的生命感觉。

2.品:辨析比较,品味文本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

散文的语言是艺术化的语言。中学生学习散文,品味其语言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品味语言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心的生活体验,最终让学生思想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

有比较才能鉴别,有鉴别才能有提高。通过不同字眼的替换比较,才能使学生准确、全面、深入地把握文本的内容。在“删去、替换、调序、增加”中比较异同,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对知识的理解及能力的锻炼,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例如,在上《荷塘月色》一课时,荷塘上的月色这一段中,作者精心选用的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如赏析“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这句的动词,可以用替换法设置问题:“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漂”替代“浮”呢?”通过替换比较,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到:“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照”的范围窄,不能与“流水”相照应,有点呆板,显得不灵泛。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失去和谐感。一个“泻”字,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

3.思:通过关键语句把握主旨,理清篇章结构

我们启发学生细读文本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体会文章的主旨,因此自然不能忽略那些直接点明主题的关键语句。许多课文的标题或开头、结尾部分常常会出现直接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这些语句就是细读文本的最佳切入点。所以我们要将散文中凝练地概括全文或文章部分内容的语句作为关键,进行文本细读,透过文字表面,层层深入分析,让学生由浅入深地与文本对话。教学中我们要熟悉散文文本的结构,牢牢抓住这一类关键语句进行细读文本,引导学生快速解读课文。例如,在上《故都的秋》一文时,就要抓住文章开头的“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一能概括文章主旨的关键语句,

4.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解读

新课标说“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过的主观性和个性色彩,应引导学生……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造性的建构文本意义”。鉴赏文学作品是阅读个体对文学作品的重新建构的过程,它是一种再创造,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学作品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读者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存在着自由发挥的极大空间:由于学生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不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也不同,存在着主观的差异:其面对所使用的方法和表现出的兴趣与深度等也都因人而异,其鉴赏过程和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新课标把多元和个性的解读文学作品提到了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的位置上。现当代散文作品作为主要的文学作品,应理所当然的受到学生多元而个性的解读。

一篇好的现当代散文应该是意蕴丰富的,对他的理解可以是多角度,多层面,多背景的。不同的角度体验和感受应是不同的,如巴金的《小狗包弟》。可以从人性的缺失的角度解读:本篇课文处处暗示了文革时期人性的失落,良知的泯灭。让学生明白人性迷失的可怕,反思自己有过的人性缺失,警戒以后的行为。可以从人性的救赎角度解读:作者当年为了自己而舍弃了包弟,把包弟送到了医院做实验用,送走后作者并没有感到轻松,反而是十多年一直背着沉重的包袱,心灵备受煎熬,说只有“对这十年的生活作一个总结,还清了心灵的欠债”才能结束煎熬。反思解剖批判自己曾经的苟且偷生和不负责任,十多年后终于能正视自己,终于抛开重重顾虑把真话给说出来,作者凭着勇气完成了自己心灵的救赎。告诉学生救赎的过程虽是痛苦的,但最终能拯救灵魂。也可以从珍爱生命的角度解读,让学生体味到“生命,无论贵贱,无分人与动植物,都是应当被尊重被爱护的,珍爱一切生命是人类良知的体现”。

“文本细读”契合了语文课改的根本宗旨,有助于引导教师深入文本、充分开掘文本资源;有助于学生徜徉在优美的文字当中,慢慢体会阅读的快乐;有助于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的有效对话。它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的独有价值正引领现行阅读教学走出误区,走进阅读教学的新时代。

(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第二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句文学作品散文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文学作品与数学
基本算法语句
我喜欢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