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酒店进军中国对我国经济型酒店行业的影响分析

2014-09-30 06:20刘京华张丽霞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经济型外资经营

刘京华,张丽霞

一、外资酒店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分析

国际酒店管理集团迅速进入中国市场,是看准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劳动力廉价等诸多因素,同时经过世博会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国际酒店集团更是认为中国具有发展经济型酒店的大好前景,因此把中国经济型酒店行业的发展作为主要战略市场。

(一)外资酒店进入中国酒店行业的不同发展阶段

自从1982年香港半岛集团进入内地之后,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和国外)大型酒店管理集团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并开始扩张。国际酒店集团在华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引进初期、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的全面发展时期、21世纪初至今的深入发展期。

1.引进外资酒店初期

在1982年到1989年这八年时间,从只有本国酒店到先后有30余家国际酒店进军中国(如假日、喜来登、希尔顿、香格里拉等),都开始了在中国的发展。虽然这些国际酒店集团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给本土酒店的经营带来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他们也将一些西方企业的经营优势带入中国,给中国企业对该酒店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深思及借鉴。

2.外资酒店在华的全面发展时期

国际酒店集团在20世纪80年代对中国酒店行业进行试探性发展之后,到90年代就陆续加快进军中国酒店行业的步伐,开始扩大市场份额和市场占有率,并有不少其他国际酒店入驻中国,如凯宾斯基、喜达屋、豪生、雷迪森、海逸、文华等。随后而来的是万豪酒店的进入,面对如此强大的国际酒店集团的进军,可见中国酒店行业发展的前景巨大。万豪酒店集团在中国发展期间一直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因此很快在中国打开了市场。品牌发展战略是酒店集团发展的关键要素,同时这也是中国酒店行业所缺少的发展优势。本土企业要想发展好,并走国际化道路,一定要深刻借鉴国际酒店集团的品牌发展战略,树立属于中国本土酒店的品牌。

3.外资酒店在华的深入发展时期

“最佳西方”酒店进入中国更是加快了外资酒店在中国扩张的步伐。2009年,全球酒店业巨头费尔蒙佛士国际酒店集团也进驻亚太地区和中国。从只有本土酒店到外资酒店的进入仅仅30多年时间里,全球就已经有不止10%的品牌酒店进入中国,位居世界前列的酒店集团也陆续进军中国酒店行业市场,开始他们的经营扩张。与此同时,他们把自己酒店的未来发展目标锁定在了中国这块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上。外资酒店在经营管理及酒店连锁规模等一定程度上都优于本土酒店,对我国酒店业未来的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同时也由于外资酒店的资金及品牌占有优势,也相应地给本土酒店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本土酒店行业要取其精华,加强管理力度,提高发展潜力。

(二)外资酒店在华经营模式以委托管理为主

综观国际酒店集团和本土酒店在中国市场的经营,其经营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国际酒店在其本国的经营模式和在中国的经营模式也并不相同。

图1 国际酒店集团在其本国与在中国经营管理模式比较

如图1所示,国外酒店集团在其本土的经营模式主要是以特许经营为主,其次是委托管理,而最后才是带资管理。然而在中国的经营模式中却存在差异,外资酒店在中国的经营模式以委托管理为主,高于特许经营。因为在中国这个拥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及市场环境下经营,必须拥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培育并发展市场。虽然特许经营的扩张速度快,但是最后所获得的利润却相对于其他两种模式低。然而不容所忽视的是,带资管理模式在中国也有增多的趋势,这是由于国际酒店看好中国酒店行业的潜在市场,投资回报率会比其他国家高,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国际酒店集团不得不采用带资管理模式。国际酒店集团刚进入中国时大部分都是委托管理为主,经过几年发展,洲际、雅高、喜达屋、香格里拉等一小部分酒店集团开始了在华的带资管理模式。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中国管理的酒店,为了达到最大的盈利能力和最小化的经营风险,主要以委托管理为主,只输出管理,而其核心价值保留于酒店集团总部;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型酒店市场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和中国对经济型酒店数量的庞大需求,带资管理是外资酒店在华经营的最佳选择,同时又可带动中国本土酒店的经营模式创新。

(三)外资酒店在中国主要布局在一二线城市

外资酒店在中国落户的首选就是在中国的一线城市发展,目前希尔顿酒店在中国开设的门店主要位于北京、上海、重庆、三亚和合肥;卡尔森旗下的品牌也大多分布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洲际旗下的酒店分布在北京、上海、沈阳、重庆等一线城市,但也有少部分的假日酒店在二线及其他城市;还有一些国际品牌的酒店,例如凯悦,一般分布在城市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区,这个品牌的酒店在进入初期就选择了中国的二线城市,像天津、杭州、重庆、西安等,而其他像万豪、凯宾斯基、雅诗阁、圣达特、贝威等国际知名酒店几乎都是分布在一二线城市。这些国际知名酒店投资力度大,消费高,因此在它们进入中国后,首选的开设地点就是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只有一二线城市的消费水平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使酒店经营下去。虽然外资酒店对中国一二线城市的认同度很高,但是它们并不会只局限于在这些城市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及旅游业的发展,外资酒店也开始研究三线及其他城市的市场潜在发展空间,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在内蒙古满洲里的投资酒店项目就显示了这种趋势,向其他线级城市发展也将成为外资酒店集团的未来发展目标。

二、外资酒店进入对我国经济型酒店行业的影响

(一)外资酒店进入对我国经济型酒店行业产生的正面影响

1.有利于多元化品牌的树立

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相对于国外经济型酒店而言,发展步伐相对落后,缺乏良好的管理和经营体制,以及尚未健全的品牌体系,因此很难打开全球市场。外资进入中国,带来了丰富的管理经营理念和先进的设备技术,他们在发展期间通过不断地收购、兼并等方式扩大自己的品牌和规模,创造了多元化的品牌经营,因此为我国酒店借鉴到国外酒店的这些优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契机。如果仅依靠单一品牌,将无法扩大市场,建立多元化品牌,走向国际市场。因此,外资酒店对我国加强多元化品牌酒店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有利于本土酒店的经营管理模式创新

大多数外资酒店进入中国发展主要采取委托管理,直到目前为止都是如此。例如洲际、万豪、雅高等酒店集团,都采取委托管理为主。他们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专业化程度高,但是对于中国文化和酒店所在当地文化并不熟悉,他们需要通过磨合并适应当地的文化习俗,因此选择了委托管理,共同合作来谋求利益。本土企业可以借鉴外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并进行改革创新,我们熟悉掌握本土的文化理念,因此我们可以引进外国先进管理技术并达到文化与技术相结合,形成互补,促进本国酒店的发展。

3.有利于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外资酒店进入中国增加了对工作人员的需求量,加上他们本身拥有的专业技术人员、优秀的管理团队、服务理念和意识,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在外资酒店工作可以较快吸收外资酒店的管理方式及制度等专业知识,而非专业经理人进入外资酒店工作也可以相应学习到基本的服务知识,达到中外结合,提高服务意识理念和质量,在加快专业酒店人才培养的同时还可以节约相应的学习成本。

4.有利于吸收外资酒店的知识外溢

虽然外资酒店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本土酒店带来一定的冲击及影响,并加剧了国内的竞争,但同时也为我们引进了真正的市场经济理念,促使本土酒店逐渐适应经济发展的外部要求。外资酒店也相应带来了一些新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服务意识理念等核心竞争力,而本土酒店缺乏相应专业的、科学指导的高级管理人才,外资酒店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近距离学习的机会,从而使我们能够很好学习到新的酒店管理理念,进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我国经济型酒店行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并拥有更多的自信心冲击国际市场。

(二)外资酒店对我国经济型酒店行业产生的负面影响

1.外资经济型酒店集团在规模上冲击本土经济型酒店

国外经济型酒店集团使用统一的品牌,现有资源和成熟的管理技术,材料供应系统与发展旅游预订系统,依靠经济型酒店集团的优势取得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从而实现快速增长和扩张。外资酒店进入中国后,加上我国经济型酒店复杂的产权关系,使我国经济型酒店很难以资本为纽带建立经济关系,无法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和产品结构的合理调整。在这种基础管理的发展下,不可能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使集团的生存率变低,稳定性变差。

2.外资酒店加剧经济型酒店行业的竞争

外资酒店加快进军步伐是由于瞄准了中国是极具有发展潜力的国家,根据庞大的消费群体对经济型酒店的需求,加之每年国外旅客和内地旅客的不断增加,他们对经济型酒店的需求也已超过了对星级酒店的需求,因此中国经济型酒店行业市场在近几年的开设数量与日俱增。面对经济型酒店行业存在如此巨大的市场机会和高额的投资回报率,加上经济型酒店的初始投资成本不高,管理程序简易,而中国本土也缺乏具有较高控制力的品牌酒店及网络布局,因此该行业进入壁垒相对较低。受投资回报率高的潜在吸引力,不仅国内投资者,连外商也将目光转向了这片市场,因此国外经济型酒店更是加快在华发展的步伐。随着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必然会加剧经济型酒店行业的竞争。

3.外资经济型酒店进入中国易引发价格的恶性竞争

我国经济型酒店行业由于资金不足、经营者素质不高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更多的酒店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加之大多数酒店没有重视市场区分和特色产品的开发,依旧使用大众化的产品面对广大消费群体,并没有研发新产品及特色产品,消费者的需求不能得到相应的满足,只能通过选择其他服务较好和档次较高的酒店进行消费。面对酒店客源的流失,更多的酒店只能通过价格手段重新吸引消费人群,而这一手段却极易使该酒店行业之间陷入价格恶性循环竞争。

4.外资酒店造成了酒店行业客源分散

外资酒店还未进入中国之前,所有的消费者都集中在中国本土酒店市场上,从20世纪80年代起经过30多年的发展,就已经有不止10%的外资酒店进入中国市场,从而造成了中国本土酒店的客源分流一部分到外资酒店中。中国不断向前发展的经济,外商十分看好中国的经济型酒店行业市场,到2020年,中国将会有超过60亿旅游人次,外商会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和开设步伐,此时又是中国经济型酒店留住消费者的困难时机,客源又将面临新的分流消费。

三、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不足

一个酒店的品牌建设关系着该酒店集团的经营与发展。集团国际化需要品牌,而品牌也只能在规模发展中才能不断壮大。相对于外资酒店而言,中国缺少独立品牌及拥有本土化特色的经济型品牌酒店,创新意识较弱,而要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是件相对困难的事情。虽然近几年的经济型酒店发展已累积一些管理经验,但还是无法同国外知名的品牌酒店相比较,也增大了中国经济型酒店进军国际市场的难度。目前中国酒店行业只有如家和锦江两家经济型酒店已初具规模,但仅仅只是初具规模。大部分的酒店只会盲目模仿及跟随,完全忽视了要重视自己品牌和个性化发展,及为了当下利益忽视了产品及服务的重要性,使消费者逐步流失,更难在经济型酒店市场上站稳。经济型酒店要想实现高效益就不能忽视品牌的规模效益,实现酒店行业连锁经营,进行规模化的扩张,只有加快扩张速度,才能有效降低营运成本,获得规模收益。如家、速8和锦江大部分酒店都是采用直营连锁方式和特许经营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而取得较好收益的前提是这些经济型酒店都建立在一定的品牌基础上,而我国许多经济型酒店却缺少这样品牌建设意识。因此,本土的经济型酒店要想获得良好的收益及市场份额,就不能再盲目追随品牌酒店,而应该大力加强自身品牌建设。

(二)专业管理人才短缺

在中国的酒店人才市场上,大部分专业经理人都是为大型酒店量身定做的,专业中小酒店管理人员培养相对较少。随着中国旅游服务业的兴起,一些酒店也开始意识到专业人才的培养对酒店发展的重要性。但即使如此,在经济型酒店行业中,人员配置还是相对较简,工作强度偏大,工作模式不够规范,大多实行一人多岗的制度。同时,对人员流动率高及薪资待遇较低的经济型酒店来说,招收人才并聚集人才共同管理酒店集团便成了一件难事。酒店向外招聘的人员大多都来自高校,而我国高校主要是针对星级酒店来培养学生,因此不管是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忽视了针对经济型酒店的特征来培养学生,结果使得经济型酒店的管理人才更加稀缺。

(三)缺乏成熟的管理体制

最早进入我国的外资酒店是通过合资方式和委托管理的模式在中国开展经营,拥有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服务技术等,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以不断的改进、创新,逐渐形成具有国际化、个性化、中国化的成熟管理模式。同时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吸收能力相对较低,远远落后于外资酒店。长期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导致本土酒店的运行模式、服务水平、创新能力与外资酒店产生差异,对该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经济型酒店快速发展的时代,工作体系不健全有很多原因造成,缺乏科学理论的对应指导、不健全的酒店管理制度、员工的劳动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等等。经济型酒店为了当下的利益而忽视了这些与酒店利益息息相关的细节,一个成熟的酒店管理机制是可以为酒店带来良好收益的,特别是现在这个重视服务型社会的基础下,因此,当前经济型酒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标准化服务,根据自身酒店建立成熟的管理体制来促进酒店更好的发展。

(四)缺乏规范的行业标准

在中国,很多人对于经济型酒店的概念不是非常清楚,在他们的观念里,所谓的经济型酒店只是价格便宜。而实际上,经济型酒店是相对于那些高级酒店来说的,只是在投资程度及酒店的设施配套程度比较低,提供的服务类别也相对比较有限,并不能像高级酒店或者星级酒店一样能满足人们多数需求,但是经济型酒店在其本身的规范程度、专业化程度以及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都是与高级酒店对等的。对于酒店行业的标准,大多国家都是制定星级酒店标准,而忽视了对经济型酒店行业标准的制定,因此并不能使一些经济型酒店根据该标准来制定该酒店的相应管理制度。因此,在当今经济型酒店盛行的时代,国家应加强对经济型酒店行业标准的关注力度并尽快出台规范的行业标准制度。

(五)市场定位不准和缺乏服务营销理念

我国经济型酒店除了如家、锦江和七天等一些品牌酒店拥有自己的市场定位以外,其他大部分的酒店都缺少自己的市场定位,只是盲目模仿,缺乏属于酒店自身的文化特点及服务创新营销。一个酒店拥有的文化和个性特点及独特的服务创新营销理念,是一个酒店品牌的核心之一,但目前中国经济型酒店行业,大多数的经济型酒店都没有建设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内涵,没有竞争优势和特点,几乎都采取一样的营销模式,创新力度小,对市场的细分程度不够,同时也缺乏相应的营销策略,网络系统技术不够卓越。中国分散的经济型酒店偏多,没有形成统一的经营管理及模式,造成规模较小,服务营销不全面,因此本土经济型酒店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四、国内经济型酒店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品牌建设,树立个性化民族品牌

目前我国单体经营的经济型酒店较多,规模小且比较分散,市场竞争能力相对于外资酒店而言较弱。中国的经济型酒店在缺乏资金和管理机制的条件下,只有通过建设自身具有特色民族文化的品牌,突出个性化、品牌化,才能在酒店行业竞争中得到很好的发展。同时个性化民族品牌发展是酒店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土经济型酒店一定要改变现有管理制度,建立特色品牌,创造民族品牌效应,从而促进规模化发展,带动特许经营模式,为本土酒店行业在该行业市场竞争中增强发展优势。

(二)注重专业化人才培养

在当今社会各个行业发展中,最激烈的竞争是人才竞争,因此不管是哪个行业,人才的培养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在中国经济型酒店这个行业,更是缺乏专业化的人才。在酒店集团内部,应该建立完善的人才体制,注重培养员工的管理才能和文化素养,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在酒店员工的管理和服务能力不断上升的同时,酒店便可以在内部选取精英员工再加以培养成酒店高级管理人员。这样,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忠诚度都会相应提高。在经济型酒店这样一人多岗的工作制度下,应相应提高员工的薪资待遇、社会福利,让员工更好并更安心地为酒店服务。在酒店集团外部及其高校等培训基地中,根据经济型酒店的需求,不断培养专业性、技术性、管理型等综合素质的员工,以满足经济型酒店对人才的需求。

(三)制定规范的行业标准

经济型酒店行业必须要有行业标准来约束,这样才能保证酒店行业市场的稳定和有序发展。随着法律制度的完善,更多的消费者注重公平和保障。制定规范的行业标准就意味着不管人们到哪里居住,不管品牌酒店落户在任何城市及地区,其设施设备标准、价格标准和服务标准都是一样的,这样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有保障的,人们在出行的时候才会更加安心,从而也节约了选择住房条件的时间。虽然我国也有一些经济型酒店相关的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都未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行业标准对经济型酒店来说,是品牌和质量的保证。因此,制定经济型酒店的行业标准对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体制

我国的经济型酒店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导致收益不显著,员工效率及服务水平低下,甚至给酒店带来负效益。因此借着外资酒店入驻中国,我们应抓住这个机会,近距离地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体制,引进他们先进的管理方式、优秀的服务意识、专业的服务水平、个性化的经营特色、创新的营销模式等系列企业经营优势,同时与自身酒店文化相结合,建立属于自己本土特色的先进管理体制,完善工作体系,健全企业的管理机制,提高酒店整体效益。

(五)加强市场定位标准和服务营销策略

目前中国的经济型酒店大多都是盲目模仿外资酒店或者如家、锦江等品牌经济型酒店的定位标准,忽视了自身酒店的市场定位,造成客源的不集中,因此很容易使酒店陷入困境。所有的经济型酒店都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特色经营方式和个性化服务,发扬自己的经营优势,创新营销策略。同时经济型酒店要格外注重服务营销策略,员工的服务水平一定要高,如果能够融合当地文化特色,加强服务创新营销策略及理念,注重酒店文化的细节,善于利用网络平台的推广为客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将会给酒店带来更高效益。

[1]王捷二.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我国发展策略研究[J].旅游学刊,2006,(12).

[2]薛秀芬,尹晓华.中外经济型酒店比较与启示[J].商业经济,2006,(10).

[3]陈思.国外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2).

[4]唐岭.经济型酒店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合肥学院学报,2006,(1).

[5]杨疏.中国经济型酒店集团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管理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24).

[6]胡林,张伟强.经济型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分析研究[J].企业经济,2006,(4).

[7]李松柏.经济型酒店品牌构建的差异化策略探讨[J].中国商贸,2010,(28).

[8]王华,江晓云.我国经济型酒店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J].社会科学家,2004,(2).

[9]李松柏.对国外经济型酒店品牌落户中国的思考[J].企业活力,2006,(6).

[10]张茜.浅析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现状和策略[J].财经论坛,2008,(18).

猜你喜欢
经济型外资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中外资管合作大有可为
人民币债券为何持续受到外资青睐
外资进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小算盘”
浅析经济型酒店的主要问题及策略建议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R 经济型连锁酒店营销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