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世界大学城的高职学分银行组织框架与管理系统设计探讨

2014-09-29 01:42李志敏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30期
关键词:学分银行管理系统高职院校

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学生对个性化学习平台的迫切需求,推行学分银行制度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作者借助世界大学城学习平台,结合高职教育特点,从学分银行的参与角色、基本功能两方面进行框架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学分银行管理系统平台,提出了开发技术建议。文章创新之处为推进高职学分银行建设打造终身学习平台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分银行;组织框架;管理系统;设计

1 概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建立学分银行”,“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学分银行是学分制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是在学分互认的基础上借用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实现学分的存储、转换、信贷、消费等功能的学习管理系统[1]。学分银行的推行给学习者带来更多的学习机会,学习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限制,学习内容可以自由选择,当学分累积达到规定的数额时,学生可以申请获得学历、学位或其他证书。

基于云计算的世界大学城空间是一个自主学习平台,它架起了师生交互桥梁,为学习者提供无限的优质课程资料,具有在线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空间限制等特点,所以世界大学城为学分银行建设提供了基础性平台。建立在世界大学城基础之上的学分银行,在校校之间合作、学生对其他院校了解、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互动等方面已形成广泛的联系。从学分银行建设方面讲,校际合作、学分互认有了基础,学生选课学习、跨校学习有了平台,在建立课程标准体系、建设学分银行管理系统平台、实行学分银行分站管理更加容易。所以,建设基于世界大学城的高职学分银行十分可行,具有现实意义。

文章以世界大学城学习平台为依托,针对高职教育特点对学分银行组织框架进行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高职学分银行管理系统,提出了开发技术建议。

2 学分银行框架设计

学分银行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参与“学分银行”的不同角色,二是“学分银行”功能设计。学分银行系统框架模型如图1所示。

2.1 学分银行系统角色定位

高职学分银行系统有四大主角,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必须做到四位一体同共推进才能促进学分银行建设与应用快速发展。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学分银行建设领导工作。建议组建学分银行建设领导小组、专家组和工作组。领导小组由教育厅主管职教的副厅长、职能部门领导及高校部分专家组成,专家组由“985”、“211”高校及国家级高职院校的相关专家组成,工作组由教育厅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中、高职院校教学副校长组成。领导小组从宏观上制定制度和政策,专家组负责课程标准体系、优质资源与名师的认定、学分认定与兑换等具体制度建设;工作组负责学生银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推广应用,负责中高职之间、高职与本科之间学分互认、折兑工作的指导与落实,以及学历(学位)确认等衔接工作。

学校:学分银行系统是在学分互认的基础上完善而发展起来的。学分互认主要是学校之间相互沟通与合作,相互承认学习者在他方取得的学分与本校具有同等的效用。学校之间需签订互认协议,主要涉及互认原则、互认的专业与课程、学分折算标准以及费用分配等内容。

教师:根据专家组制定的课程标准化体系(主要包括每个专业的培养规格、课程计划与标准,规定专业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选修课程,以及获得该专业相应学历或学位的最低要求)和课程资源建设规范,以世界大学城为载体创建优质的课程资源。经过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认可的优质课程资源和名师课程资源构成学分银行的学习资源库重要内容。

图1 学分银行框架模型

学生:是学分银行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学生可以通过以上六种(如图1)途径取得成绩,并向学分银行申请学分,经学分银行进行认定、折算、兑换成为银行标准学分,当标准学分累积到规定数额时,学生可以申请转入合作高校学习,当标准学分累积达到某校规定的毕业要求时可申请学历或学位。

2.2 学分银行基本功能

依据银行运行机理,学分银行应具备学分认定、学分折算、学分信贷、学分兑换和学分积累基本功能。

学分认定:建立在学校互认基础上开展学分认定,学习者持互认的学历教育成绩证明或职业培训等技能证书提交认定申请,经学分银行认定后存入学分银行。

学分折算:学生所获得的学分具有时效性,获得标准学分时间越长,其有效值以负增长比率降值越多;另外,有些课程名字相近但内容相去甚远,还有职业资格证书、重要的技能训练、工作经历等等在学分消费时(如申请学历、学位)都需要进行学分折算。

学分信贷:学分银行作为银行就应有信贷功能,借贷需要考虑“银行利息”,还贷不能等量交换。学分信贷可分抵押信贷和诚信信贷两类,抵押信贷可采用抵押高级别或同级别的证书来信贷急需的学分,或者先颁证但暂缓交付使用,当信贷学分还清领取证书;诚信信贷就是建立诚信档案并进行评估,根据诚信和学习能力进行适当的学分信贷。

学分兑换:学分可分原始学分、标准学分和有效学分。学分兑换分非标准学分兑换成学分银行存储的标准学分、标准学分兑换成有效学分两类[1]。比如,专业学科竞赛获奖、专业技能等级证书替代相应的专业课学分,不同级别学校的学分兑换,均属非标准学分兑换成学分银行存储的标准学分类型。当学生申请学历、学位等证书时,需要对学生所拥有的标准学分进行分类取出,属于标准学分兑换成有效学分类型。

学分积累:如同将钱存到储蓄银行一样,学生可以将学分存到学分银行。在新生入学时候,高校根据学生的身份证号在学分银行为学生设置一个账号,同时建立其终身学习卡,学生根据身份证号登录学分银行系统后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学校、教师、课程进行学习,可以申请参加相应学校组织的考试(通常以大学城在线考试为主要方式),通过一门课程的考试后,可向学分银行申请学分,学分累积到达到毕业要求时,可以申请相应的学位、学历证书。学分积累没有时间限制。endprint

3 学分银行管理系统设计

3.1 系统功能模块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管理学分银行,需要开发学分银行管理系统,为学生提供便利、灵活多样的学习服务。通过此系统学生可以选择专业、课程进行学习,可以申请学分、存储学分与消费学分。学分银行管理系统由用户管理、学分认定与存储、学分转换、标准课程管理和系统管理五大模块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学分银行管理系统功能模块

用户管理:负责用户注册、权限管理及学分银行分站管理。对于在校生,管理员可以直接导入学籍信息进行注册,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份证号可以访问该系统;对于非在校生,学习者通过系统注册,经管理员审核通过后方可访问该系统。管理员可以为用户设定访问权限。为了方便学生,可以分地区建立学分银行分站。

学分认定与存储:主要是对学分的有效性进行处理。管理员根据院校提供的学分数据进行批量导入,也可以单个处理,然后进入学分认证审核,审核通过的将存入学分数据库,审核未通过的学分信息将自动被删除,从而保证了学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2]。

学分转换:包括学分互认、兑换、折算、信贷等功能实现。学生提出学分转换申请,管理员根据校际学分互认协议文件进行审核,只有符合文件要求的学分才可以进行转换,否则系统会自动撤消申请,学生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撤消申请,通过系统学生可以查询学分兑换、折算、信贷及学分累积的结果[3]。

标准课程管理:学分银行建设领导小组针对学分银行制定相关政策,对中、高职院校申请学分银行的项目申请组织审批,并组织高校的相关专家制定标准化课程体系,通过系统开放课程标准。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课程资源建设规范,以世界大学城为载体创建优质的课程资源。认可的优质课程资源纳入系统管理,成为学分银行的学习资源库。

系统管理。负责数据的定期备份,数据出现问题可进行自动恢复;提供系统使用说明,提供在线帮助。

3.2 系统开发技术建议

本系统可以采用C/S(Client/Server,)与B/S(Browser/Serve)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开发。C/S采用双层结构模式,在客户端实现应用逻辑与用户接口界面、数据处理和报告请求等,在服务器端运行数据库服务程序,接受并应答客户机的请求,具有交互性强、传输速度快、网络结构简单等优点。B/S是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三层结构模式,三层结构分别为表示层、功能层和数据层。表示层即人机界面,是系统与用户间进行信息交互的窗口,它位于客户端,是信息系统的用户接口部分,使用微软的Visual Studio 2010作为开发工具,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C#作为开发主语言,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易用的友好的界面。功能层是Web服务器为用户提供的功能服务,并与数据库层(数据服务器)进行连接,通过SQL等方式获得数据库服务器的服务,可以Oracle或SQL Serfer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通过ADO.NET完成数据访问。C/S与B/S相比较各有长处与不足。为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系统最佳性能,采用C/S与B/S混合模式是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汤书波,陈梅艳,李志平.开放教育学分银行系统设计方案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1(8):78-82.

[2]姚双良.学分银行在高校学分管理中的价值与制度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3(9):63-66.

[3]康乃美,等.远程教育实施“不分银行”管理模式的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4):48.

[4]丁辉,等.关于常州高职园区实施学分互认体系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175-176.

[5]茅徐斌.高校推行学分互认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3(9):149-150.

[6]汤诗华,等.我国学分银行研究与实践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13(5):16-18.

作者简介:李志敏(1965-),男,湖南邵阳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与安全技术,教育信息化研究。endprint

3 学分银行管理系统设计

3.1 系统功能模块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管理学分银行,需要开发学分银行管理系统,为学生提供便利、灵活多样的学习服务。通过此系统学生可以选择专业、课程进行学习,可以申请学分、存储学分与消费学分。学分银行管理系统由用户管理、学分认定与存储、学分转换、标准课程管理和系统管理五大模块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学分银行管理系统功能模块

用户管理:负责用户注册、权限管理及学分银行分站管理。对于在校生,管理员可以直接导入学籍信息进行注册,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份证号可以访问该系统;对于非在校生,学习者通过系统注册,经管理员审核通过后方可访问该系统。管理员可以为用户设定访问权限。为了方便学生,可以分地区建立学分银行分站。

学分认定与存储:主要是对学分的有效性进行处理。管理员根据院校提供的学分数据进行批量导入,也可以单个处理,然后进入学分认证审核,审核通过的将存入学分数据库,审核未通过的学分信息将自动被删除,从而保证了学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2]。

学分转换:包括学分互认、兑换、折算、信贷等功能实现。学生提出学分转换申请,管理员根据校际学分互认协议文件进行审核,只有符合文件要求的学分才可以进行转换,否则系统会自动撤消申请,学生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撤消申请,通过系统学生可以查询学分兑换、折算、信贷及学分累积的结果[3]。

标准课程管理:学分银行建设领导小组针对学分银行制定相关政策,对中、高职院校申请学分银行的项目申请组织审批,并组织高校的相关专家制定标准化课程体系,通过系统开放课程标准。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课程资源建设规范,以世界大学城为载体创建优质的课程资源。认可的优质课程资源纳入系统管理,成为学分银行的学习资源库。

系统管理。负责数据的定期备份,数据出现问题可进行自动恢复;提供系统使用说明,提供在线帮助。

3.2 系统开发技术建议

本系统可以采用C/S(Client/Server,)与B/S(Browser/Serve)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开发。C/S采用双层结构模式,在客户端实现应用逻辑与用户接口界面、数据处理和报告请求等,在服务器端运行数据库服务程序,接受并应答客户机的请求,具有交互性强、传输速度快、网络结构简单等优点。B/S是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三层结构模式,三层结构分别为表示层、功能层和数据层。表示层即人机界面,是系统与用户间进行信息交互的窗口,它位于客户端,是信息系统的用户接口部分,使用微软的Visual Studio 2010作为开发工具,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C#作为开发主语言,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易用的友好的界面。功能层是Web服务器为用户提供的功能服务,并与数据库层(数据服务器)进行连接,通过SQL等方式获得数据库服务器的服务,可以Oracle或SQL Serfer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通过ADO.NET完成数据访问。C/S与B/S相比较各有长处与不足。为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系统最佳性能,采用C/S与B/S混合模式是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汤书波,陈梅艳,李志平.开放教育学分银行系统设计方案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1(8):78-82.

[2]姚双良.学分银行在高校学分管理中的价值与制度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3(9):63-66.

[3]康乃美,等.远程教育实施“不分银行”管理模式的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4):48.

[4]丁辉,等.关于常州高职园区实施学分互认体系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175-176.

[5]茅徐斌.高校推行学分互认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3(9):149-150.

[6]汤诗华,等.我国学分银行研究与实践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13(5):16-18.

作者简介:李志敏(1965-),男,湖南邵阳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与安全技术,教育信息化研究。endprint

3 学分银行管理系统设计

3.1 系统功能模块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管理学分银行,需要开发学分银行管理系统,为学生提供便利、灵活多样的学习服务。通过此系统学生可以选择专业、课程进行学习,可以申请学分、存储学分与消费学分。学分银行管理系统由用户管理、学分认定与存储、学分转换、标准课程管理和系统管理五大模块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学分银行管理系统功能模块

用户管理:负责用户注册、权限管理及学分银行分站管理。对于在校生,管理员可以直接导入学籍信息进行注册,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份证号可以访问该系统;对于非在校生,学习者通过系统注册,经管理员审核通过后方可访问该系统。管理员可以为用户设定访问权限。为了方便学生,可以分地区建立学分银行分站。

学分认定与存储:主要是对学分的有效性进行处理。管理员根据院校提供的学分数据进行批量导入,也可以单个处理,然后进入学分认证审核,审核通过的将存入学分数据库,审核未通过的学分信息将自动被删除,从而保证了学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2]。

学分转换:包括学分互认、兑换、折算、信贷等功能实现。学生提出学分转换申请,管理员根据校际学分互认协议文件进行审核,只有符合文件要求的学分才可以进行转换,否则系统会自动撤消申请,学生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撤消申请,通过系统学生可以查询学分兑换、折算、信贷及学分累积的结果[3]。

标准课程管理:学分银行建设领导小组针对学分银行制定相关政策,对中、高职院校申请学分银行的项目申请组织审批,并组织高校的相关专家制定标准化课程体系,通过系统开放课程标准。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课程资源建设规范,以世界大学城为载体创建优质的课程资源。认可的优质课程资源纳入系统管理,成为学分银行的学习资源库。

系统管理。负责数据的定期备份,数据出现问题可进行自动恢复;提供系统使用说明,提供在线帮助。

3.2 系统开发技术建议

本系统可以采用C/S(Client/Server,)与B/S(Browser/Serve)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开发。C/S采用双层结构模式,在客户端实现应用逻辑与用户接口界面、数据处理和报告请求等,在服务器端运行数据库服务程序,接受并应答客户机的请求,具有交互性强、传输速度快、网络结构简单等优点。B/S是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三层结构模式,三层结构分别为表示层、功能层和数据层。表示层即人机界面,是系统与用户间进行信息交互的窗口,它位于客户端,是信息系统的用户接口部分,使用微软的Visual Studio 2010作为开发工具,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C#作为开发主语言,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易用的友好的界面。功能层是Web服务器为用户提供的功能服务,并与数据库层(数据服务器)进行连接,通过SQL等方式获得数据库服务器的服务,可以Oracle或SQL Serfer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通过ADO.NET完成数据访问。C/S与B/S相比较各有长处与不足。为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系统最佳性能,采用C/S与B/S混合模式是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汤书波,陈梅艳,李志平.开放教育学分银行系统设计方案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1(8):78-82.

[2]姚双良.学分银行在高校学分管理中的价值与制度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3(9):63-66.

[3]康乃美,等.远程教育实施“不分银行”管理模式的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4):48.

[4]丁辉,等.关于常州高职园区实施学分互认体系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175-176.

[5]茅徐斌.高校推行学分互认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3(9):149-150.

[6]汤诗华,等.我国学分银行研究与实践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13(5):16-18.

作者简介:李志敏(1965-),男,湖南邵阳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与安全技术,教育信息化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分银行管理系统高职院校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双证制嵌入学分银行社会服务体系策略研究*
试析“学分银行”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运用
学分银行—信息化时代学习体系变化的要求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