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建明+乔贵平
作者简介:吕建明(1978-),男,山西阳泉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天津300387;乔贵平(1977-),女,山西太谷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博士,天津300191
*本文为天津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项目成果。
[摘要]中国政治认同的建构对于统一的民族国家的最终整合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当代中国政治认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基本的政治认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最大共识。在全球化深入推进和民族主义浪潮冲击下,中国必须通过提升公民的政治参与,保障民族群体利益,和谐治理,发展公民教育等途径建立更加团结和具有凝聚力的社会。
[关键词]政治认同;国家凝聚力;民族认同;族际治理
中图分类号:D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14)03004506
政治认同是人们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对所属政治系统情感上的归属感或依附感。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必须完成的根本任务,首先在于实现公民在归属感上从对民族忠诚向对国家忠诚的转换,因为这是一个人“成为现代公民的先决条件,也是所有民族国家政治体制得以生存的前提”[1](P490)。对于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如果说国家制度是现代国家构建所必需的“硬件”,那么多民族国家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软件”。人们只有确认了自己的国民身份,了解自己与国家存在的密切联系,将自我归属于国家,才会在国家利益受到侵害时挺身而出,才会对国家的发展自愿地负起责任。中国各民族的互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磨合、认同和整合,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趋势越来越强。
一、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基点:社会主义价值观
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或忠诚就是对国家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忠诚。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核心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政治价值是人类价值系统中的子系统,是指“产生于一定历史条件的那些能够论证某种政治(制度)安排、政治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能够为理想的社会政治生活设计和计划指出方向,又能为所有的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和政治过程建立规范、提供评价批评标准和解释的意义系统”[2](P503)。政治体系中的观念形态,是国家政治组织得以形成、政治制度得以确立的根本依据和标准。因此,政治价值体系的确立与认同是政治体系合法性形成的关键,是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最高层面的目标。
政治价值是人们对政治生活本原意义的确定。社会主义价值是社会主义有别于其他社会的身份标志,这种标志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体现。“意识形态以其自我推崇的普遍意义对政治价值做出了界定、阐述和推广。政治理想生活的设计与计划总是与一定的政治价值相联系的。应该说,政治价值通常是一定意识形态的目的性的诉求,它以其抽象的语言表达了政治生活的理想性,即政治生活的完美性和可追求性。”[3]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正是在这个价值的引导下,许多国家选择了走社会主义的道路。“价值认同决定国家认同,国家认同塑造国家利益,进而影响国家安全。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的共同理念,凝聚了人民的共同信念,是国家认同的精神支柱和价值基础。”[4]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政治价值需要具体化,需要付诸实践。人类社会具有共同的政治价值,如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尊严、安全等。
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必须在自身的基础上不断地吸收人类社会中共有的政治价值,使其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必要构筑一个共同的思想平台,以获得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可,使社会的心理结构更加健康,在内心恤己的同时也能够关注公共空间,这样才能塑造出一种令人向往的集体价值感,拥有一个更令人期待的美好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担当着这样一种神圣使命。”[5]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再是一个政党、一个阶级的事情,而是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的事情,中国共产党应该利用一切合法资源,宣传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感,不断扩大社会主义价值的主体队伍,凝聚全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与力量。
二、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一个最基本的政治认同,这不仅仅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更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保证。“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既是执政的力量,也是领导的力量,是政治制度的实际操作者。”[6](P154)在中国,这种体制的确立和延续,对于保持基本政治稳定和国家治理的可持续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
任何政党体制下的执政党之所以能够上台执政,至少有足够的理由得到国内相当部分民众对执政党的广泛支持和认同,证明自己执政具有合法性。合法性是对被统治者与统治者关系的评价,是政治权力和其遵从者证明自身合法性的过程,是对统治权力的认可。被统治者的首肯,是合法性的第一个要求;得到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的认同,是合法性的第二个要求;法律对统治权力和价值观的认可,是合法性的第三个要求[7](P12)。一个政党能够执政,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它能够得到绝大多数人民的拥护,能够带领一个国家按照时代进步的潮流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政权的合法性来源于中国革命历史的选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在人民的支持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其合法性和合理性是通过革命方式取得的,是一种“革命的合法性”。夺取政权以后,中国共产党又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可以说,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新中国继续发展的伟大实践,已为中国共产党政权奠定了坚实的绩效合法性基础。“任何一种真正的统治关系都包含着一种特定的最低限度的服从愿望,即从服从中获取(外在的和内在的)利益”[8](P238)。历史选择了共产党执政,人民选择了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这种选择不是选票,而是民心;不是在议会,而是在战场。中国共产党通过夺取政权、抗御外侮等艰苦斗争获得了其执政的历史性合法资源。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更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执政目标。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能够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实现了执政基础的最大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是凝聚全党和中华民族的最大共识,是凝聚人民、激励人民的一种强大力量,释放出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中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
三、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目的: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的崛起不仅取决于国家的物质实力,也取决于国家在精神上的凝聚力。所谓国家凝聚力,就是指一个国家中,不同的民族、群体,不同的社会共同体和政治力量,在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社会的共同理想、目标等方面达成一致性,在此基础上而形成的对国家的认同、归属与聚合的力量。国家凝聚力由国家的整体实力、政府的公信力、执政党的主导力、民族利益的聚合力等因素构成。而塑造这种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建设稳定而持久的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表现出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对政治体系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表现为对民族国家、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权威和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理解、认可、支持和服从,本质上是人们对政治体系的信任,也是国家凝聚力的基础。作为民族国家要发展、繁荣,实现团结统一,最本质的规定性在于要求各民族成员对民族国家有统一的认同感,只有这样,“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民族的个体成员才会将自己归属于该国家,并对这个国家产生认知和情感依附”[9](P298)。国家凝聚力来自国内各民族因政治关系而产生的政治认同感。政治认同的作用或者效能在于社会成员通过一定的政治实践,即在政治生活中以法律规定和允许的具体、现实的政治行为方式表达和体现对政治体系的支持与拥护,影响政治体系的决策,并实现预期的认同目的。
政治认同是保障政治稳定的基础和推进政治发展的动力,是现代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引起重视和着力解决的政治命题。在中国社会呈现多元化、分层化发展趋势的时代里,国家发展目标的确定应该是社会各个阶层都能接受的最大共识。中国梦在国家、民族、个人三个层面上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习近平在阐述“中国梦”时提出“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如果说“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一种纲领性的、总体性的表述,那么“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就是具体化、个人化的表述,后者是对前者的一种补充和诠释,两者相得益彰。只有中国梦体现、容纳个人的梦想,国家目标才能成为全体国民的目标,在这个意义上而言,让民众共享“人生出彩”和“中国梦”是一脉相承的。
由此可见,政治认同的凝聚功能在由多民族构成的国家显得尤为重要。在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辉煌成就之时,在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感,同心同德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
四、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形成的主要途径
认同是一种被赋予具有军事、暴力等“硬权力”所无法企及的独特和具有非凡能量的“软权力”形态。在高度认同的状态下,认同主体通常会承认政治体系的合法性,积极响应动员和号召,主动参与政治体系的活动,遵守规范,自觉维护政治体系的权威,自觉履行政治义务,积极提供物质和精神的支持,并反对和抵制一切与政治体系要求相悖或者威胁政治体系安全的思想意识和行为。
(一)公民的政治参与对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必定是通过一定的、具体的政治行为来实现的。对于认同的政治体系,社会成员就会自觉地把自身作为政治体系的一个有机部分,以归属的情感、拥护的态度和支持的行为表达对政治体系的认同。中国社科院2013年发布的首份针对“政治参与和政治认同关系”问题的问卷调查显示,体制认同得分最低该调查来自中国社科院2013年8月9日在北京发布的《政治参与蓝皮书:中国政治参与报告(2013)》,蓝皮书显示,在体制认同、政党认同、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政策认同、发展认同六种认同中,身份认同的得分最高,第二是发展认同,第三是政党认同,第四是政策认同,文化认同和体制认同的得分最低。蓝皮书进一步分析显示,在政党认同方面,中国公民认为中国共产党最应该做的三件事是“坚持反腐败”、“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注重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伴随利益的多样化发展,人们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要求,并且具备政治参与的能力,给现有制度容量提出了严峻考验。如果公民参政议政的心理需求被忽视了,就会减弱他们的政治效能感。这样就导致公民对执政党和政府的信任感下降,弱化了他们的政治认同。尤其是弱势群体缺乏参与制定游戏规则的权利,他们的政治认同危机日益明显。由于长期无法参与有关游戏规则的制定,越来越多的城市贫民出现了对主流社会的认同危机[10]。长此以往,社会公众不仅对现行政治体系的合法性产生怀疑,而且还容易导致对现行基本政治制度支持与拥护有所减弱,使公民与党组织、政府机构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加大了执政党、政府与公民之间的隔膜,使执政党、政府与公民处于一种紧张、不信任的状态之下,从而出现政治认同危机。可见,公民通过政治参与方式获得政治认同,不仅能够满足公民参政议政的心理需求,增强他们的政治功效感、影响感和尊严感,而且还可以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更易于被社会公众接受和认可。通过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扩大了执政党和政府决策资源的提取范围,增强了利益整合功能,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能更好地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从而增社会公众的认同感。
(二)保障民族群体利益是提升政治认同的重要方式
公民利益的较好保障对于提升公民满意度具有关键性作用。政治认同是社会利益的整合过程,也就是说社会成员的利益只有通过政治认同活动才能得以保障和实现。当整合的原则公正、平等,利益格局合理,就会形成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利益共识,各方利益的实现相对最大化,政治认同的状况也就越理想;反之,利益冲突加剧、矛盾锐化、利益格局呈现断裂和对立时,政治认同危机的风险也就越大。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各种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这一切必然会对我国民族关系产生深刻影响。“利益分化扮演着对社会进行再整合、寻求再认同的推动者角色”,所以“由于利益分化,社会提供了重新整合的需求”[11](P11)。这种整合必然地要通过政治和由政治来执行,也即必然是政治整合。
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维护自身利益和追求认同政治的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和社会成员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迫切希望把自己的意志输入政治系统,通过参与政策的制定、影响政策的实施等方面维护与协调自身的利益。不同的社会阶层在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中形成利益的共识,相对最大化地实现各认同主体的利益需求,是政治运作的主要内容。改革开放的深入带来了利益关系的变动和民族意识的增强,民族间的利益争夺也趋于明显和增强。然而,新增利益与各个民族在广泛社会动员下形成的对新增利益分配的预期,以及利益意识觉醒后激发起来的新的利益要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于是,有的民族或民族中的部分成员产生了相对被剥夺感和挫折感,这些心态一旦指向国家或国家的政策,就会对他们的国家认同形成某种消解作用。因此,在当代中国,执政党及其领导下的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利益表达和整合功能,成为不同阶层、社会群体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的工具,把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诉求经过收集、筛选、综合,反映到自己的纲领和政策中,并通过纲领、政策的落实来体现社会各阶层的意志,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和政治亲和力,以获得社会各阶层民众的支持和认可。
(三)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凝聚民族力量的根本途径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不同于单一民族国家,存在着国家疆界与民族边界的异质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个民族的内部认同也在不断发展。改革开放是我国历史上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理论与实践加快发展的时期,也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最容易产生甚至激化的时期。一方面,随着我国国民(包括少数民族成员在内)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民族自治地区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都取得了双重进步。另一方面,现代化过程给相对较为传统封闭的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种种震荡和变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所表现出的地区不平衡,使民族地区的民族认同意识有被强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要求维护本民族利益,与国家和其他民族的整体利益发生矛盾甚至冲突,形成一种狭隘的民族认同,并瓦解着少数民族成员已有的国家认同,一定程度上造成对国家认同的危机。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时代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大原则,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我们党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共同团结奋斗,就是要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共同繁荣发展,就是要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我们党在民族工作上的原则立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同心同德、携手共进,才能形成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和牢固向心力,才能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整体优势和创造活力,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昌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和谐治理是当代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有效途径
族际治理是多民族国家运用国家权力,将国内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以及维护这个共同体的政治过程。“当代族际治理是一个上下互动、多种主体参与,开放的管理过程。它通过不同群体,其中也包括不同族群的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公共利益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这种族际治理具有新的时代取向,它在承认族群差异和族群权利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和族群、族群与族群之间的协商,最终实现不同族群以及族群与国家之间的和睦相处。”[12]
有效地实行族际政治和谐治理,是多民族国家全面协调各民族之间关系,维系和巩固民族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尤其在当代族群矛盾不断、种族冲突频繁的条件下,寻求族际融洽、和谐与合作构成了当代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个共同主题。在处理国家内部事务,实现族际和谐治理时,既要考虑民族构成上存在的差异,又要考虑历史上的族裔文化共同体以及不同族裔集团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政治共同体中的价值取向和法律地位,考虑能确保族际政治利益整合的公正性,建立在公正性之上的族际和谐治理的合法性,以实现族际治理持续和谐。
政治治理的绩效与政治认同存在着正相关的联系,政治治理的绩效越优,则越容易形成较高和稳固的政治认同;反之,则不易形成政治认同。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有效地实现族际和谐治理,全面协调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多民族国家的维系和巩固,一旦族际治理方式僵化、治理能力弱化甚至完全丧失,多民族国家也就难免分崩离析。中华民族族际政治和谐治理就是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以人民共和为目标、以权益平衡发展为核心、以民族关系良性互动为宗旨,以当代少数民族干部政策为运作机制和实现工具的政治结构,将族际政治关系控制在不致危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国家生存的底线范围内,发挥巨大的族际利益调适功能,并且保持调适过程的持续不断性,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得以充分发育并在现代国家中结成利益一致的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五)通过发展公民教育塑造政治认同
国家的正式教育体系具有传播公民观念,培育公民的国家认同与归属感的功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公民教育的覆盖面空前扩大,通过统一的教育,可以塑造有共同文化、共同价值观、共同语言的公民。“所谓公民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公民生活方式、社会规范、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养成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公民教育首先是国家认同的教育。”[13]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保护少数族群的独特属性与文化权利,又通过推进公民教育,有效地凝聚民心,形成国家层面的认同,从而使各族人民平等协作,共同向前发展,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实际上,大众传媒、公共论坛、国家庆典仪式都可以成为培养公民意识的平台。“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国家认同的教育,他们通过义务教育、语言、文化媒体等因素,强化人们的国家认同,使族群认同的文化因素与国家认同的文化因素尽可能多地相互交叠。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为了保持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必须把国家认同放在首位,至少不能让族群认同强于国家认同。”[14]
发展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全面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原则的具体措施。“族群身份认同与公民身份认同之间,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分别构成国家认同的‘离心力和‘向心力。而协调二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公民教育。公民教育的本质……是要把‘少数民族和‘主体民族一起塑造成具有强烈公民意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5](P305)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教育,采取特殊措施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切实保障各族人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民族素质。自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先后设立了“专项补助费”、“少数民族地区补助款”以及“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助学金”等资金项目,以支持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发展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在高校招生中对少数民族考生采取特殊优惠政策,为少数民族人才的成长提供有利条件。采取特殊措施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民族素质,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通过国家公民文化共性的塑造可以超越某些地域性和族群性传统所造成的差异。为了培养公民意识,我们必须拓展公共领域,使人们的思想文化超越地域、族群和狭隘习惯的束缚,凝聚公民之间的共同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和社会的转型使我们不能再被动、消极地依赖自然、传统和家族,而是必须通过公民权利走向国家认同。
参考文献:
[1][英]A•D•史密斯.民族国家[M]//[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2]陈振明,陈炳辉.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桑玉成.政治价值、意识形态和政治信仰[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4).
[4]左高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认同的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701.
[5]敖带芽.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相关问题的探讨[J].攀登,2010,(1).
[6]陈明明.革命后社会的政治与现代化[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7][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8][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9][美]卡尔•博格斯.政治的终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0][美]洪朝辉.论中国城市社会权利的贫困[J].江苏社会科学,2003,(2).
[11]桑玉成.利益分化时代的政治[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12]常士誾.异中求和:当代族际和谐治理的新理念[J].中国行政管理,2009,(7).
[13]韩震.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及文化认同[J].社会科学战线,2010,(5).
[14]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15]关凯.族群政治[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