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亚静+韩涌泉
教研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幼教事业发展的新形势也向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为了让每一名幼儿都能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笔者所在幼儿园牢固树立“科研兴幼”的理念,坚持“科研先导、改革开路”,先后承担了国家、省重点及市攻关教育科研课题九项,构建了“自然综合教育”园本课程,在提高教师素质、形成办园特色的过程中,园本教研立了“头等功”。
一、园本教学研究
教师是幼儿园的主力军,但幼儿教师普遍都存在任务繁重、工作量大等问题,因此形成多样的教研活动,让教研不流于形式,有效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我们的重点工作。
笔者所在幼儿园师资水平偏低,因此我们和华师大建立了长期的研究指导关系,朱家雄教授不但多次来园指导讲座,而且派他的博士生、硕士生来园实地长期研究,这样使得我园教师不断扩充新理念,增强自身教学、教研能力。另外,调动更多的人分担教研任务,由幼儿园一个教研组长改为每个级部一个教研组长,这样不但提高了教研效果,而且教师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同时还培养了教研组的研讨氛围,提升了研讨的广度和深度。
(一)主题式教研
主题式教研围绕某个主题或某个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解决的共性问题展开研讨活动。主题式教研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1)幼儿园教研组发布研讨主题,教师们围绕主题准备相关资料,经过研讨交流,教研组长归纳总结。(2)代表式大教研组活动,如社区自然教育资源的选择与幼儿活动的关系问题、环境创设与幼儿区域中活动材料的投放问题、户外游戏活动与当地民间游戏的整合问题等,自下而上汇总研讨问题,教研小组代表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提议,带到大教研组进行二次交流讨论。(3)围绕幼儿园课程修改完善中的问题进行研讨。
(二)问题式教研
问题式教研主要是针对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困惑,采用大家遇到问题后共同想办法解决的方式,因为问题来源于教学,某个教师提出的问题可能是某层面教师中的共性问题。针对教师在某个常规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或困惑,确立教研专题,并组织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进行讨论;对于教师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同查找相关的经验文章或理论,通过集体学习、研讨、实践,以求实的精神、务实的方法、实实在在的内容确保教研工作的实际性、实用性。问题式教研真正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难题与困难,使教研活动真正发挥促进教师成长的桥梁作用。
(三)课题式教研
课题的提出往往反映了当下最需要解决的教育实践中的各种现实问题,幼儿园利用现有资源和能力承担高级别课题便是把最新的理念和发展状况引入到本园,在做课题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学习、实践、反思和提高。结题后将成果运用到本园更是对园本教学的一种提升。在研究中运用“以实践为基础,以经验为依托,以理论为指导”的三结合研究策略,把教育科学研究和平时的教研活动结合在一起,以科研促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最终达到提高保教质量的目标。
二、园本课程研究
教育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中之重,园本课程研究也是开展园本教研活动的重要一环。一节好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下工夫。笔者所在幼儿园采用“周期性螺旋教学法”(图一),以五大领域为主线,使教育目标和内容通过“优良的一日活动”来完成。
另外,为了更好地改进课程,可以设计园本课程评价分析表,表中涵盖主题信息、对课程方案的评价、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对课程效果的评价等内容,教研以月为单位由小教研组进行教研,最后通过大教研组讨论进行总结。例如,在组织语言活动“动物妈妈的爱”中发现孩子对老虎妈妈“用嘴叼着摔一摔”不理解,只是一味地朗诵;幼儿戴头饰分组表演效果不理想。经过教研组讨论,教师进行了反思,并根据年龄特点,我们将课程进行修改,删掉表演部分换成诗歌仿编。
图一:周期性螺旋教学法
同时借助名师引领课堂,通过网络视频学习国内著名幼师组织课程的方法,把握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为教师打造快捷成长的平台,课程结束后教师们针对课程的亮点、问题等进行教研。如应彩云老师的“藏在哪里了”是一节让诸多教师模课的对象,该课的教育指向有两点,一是认识小动物的特征,二是感知方位“里”、“后”。在教师模课后我们发现了两个问题并进行了改进,首先在绘本选择上,应老师选择的绘本不适合青岛的孩子,上海是多雨的城市所以绘本选择的是水墨画,没有明显轮廓,感觉像在雨中看动物,但对于我们小班的孩子,他分辨不请到底画面中都有谁。其次,应老师选中四张桌子代表花丛、草丛、大树、石头,引导小朋友躲在桌子底下并说出藏在花丛里、藏在大树后,但模课后我们发现躲在贴有“石头”图片的桌子下的小朋友总是说“藏在石头里”而不是“藏在石头后”,于是教研后我们将桌子换成了屏风。
三、园本培训研究
为了使幼儿园科研成果的推广立竿见影,使教师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组织能力提升效果明显,我们采用以下几种培训法。一是以研带教培训法,课程中的教研组成员通过给教师进行经验介绍讲座、现场指导、个别引领等方式进行教师培训,例如每个新教师入园一年后我们便要求她组织公开课,老教师去听课、评课;组织新教师去听老教师上课;同级教师之间互听。二是能长为师的培训,进行“一周一题一技一状元”,即每周不同科目各出一题,每题许一位状元,例如环境创设、教玩具、舞蹈等。还有“一月一竞一专家”每月汇总同科目状元,同题竟出幼儿园××技能专家,进入幼儿园教育教学专家档案领专家奖金,连评连任,如果被第二人超过,取消专家资格。幼儿园技能专家需要带5~10人,例如我们有语言专家、课件制作专家等。三是高校专家培训法,聘高校专家长期指导培训。四是资源共享,二次培训法,凡是外出参培教师将所学所获整理成课件对没有参培的教师进行二次培训。五是“因缺施教”培训法,根据自身情况随时制订培训计划,如不同领域教学中PPT的制作小技巧,Flash制作等。
幼儿园应本着学习——发展——提高的原则,以园本教研为载体,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从而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保教质量,使师幼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石艳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园本教研管理[J].学前教育研究,2010(04),63-66.
[2]徐美娥.基于行动的园本教研[J].学前教育研究,2009(12),55-57.
[3]韩梦凤.幼儿园现代化研究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教研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幼教事业发展的新形势也向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为了让每一名幼儿都能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笔者所在幼儿园牢固树立“科研兴幼”的理念,坚持“科研先导、改革开路”,先后承担了国家、省重点及市攻关教育科研课题九项,构建了“自然综合教育”园本课程,在提高教师素质、形成办园特色的过程中,园本教研立了“头等功”。
一、园本教学研究
教师是幼儿园的主力军,但幼儿教师普遍都存在任务繁重、工作量大等问题,因此形成多样的教研活动,让教研不流于形式,有效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我们的重点工作。
笔者所在幼儿园师资水平偏低,因此我们和华师大建立了长期的研究指导关系,朱家雄教授不但多次来园指导讲座,而且派他的博士生、硕士生来园实地长期研究,这样使得我园教师不断扩充新理念,增强自身教学、教研能力。另外,调动更多的人分担教研任务,由幼儿园一个教研组长改为每个级部一个教研组长,这样不但提高了教研效果,而且教师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同时还培养了教研组的研讨氛围,提升了研讨的广度和深度。
(一)主题式教研
主题式教研围绕某个主题或某个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解决的共性问题展开研讨活动。主题式教研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1)幼儿园教研组发布研讨主题,教师们围绕主题准备相关资料,经过研讨交流,教研组长归纳总结。(2)代表式大教研组活动,如社区自然教育资源的选择与幼儿活动的关系问题、环境创设与幼儿区域中活动材料的投放问题、户外游戏活动与当地民间游戏的整合问题等,自下而上汇总研讨问题,教研小组代表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提议,带到大教研组进行二次交流讨论。(3)围绕幼儿园课程修改完善中的问题进行研讨。
(二)问题式教研
问题式教研主要是针对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困惑,采用大家遇到问题后共同想办法解决的方式,因为问题来源于教学,某个教师提出的问题可能是某层面教师中的共性问题。针对教师在某个常规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或困惑,确立教研专题,并组织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进行讨论;对于教师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同查找相关的经验文章或理论,通过集体学习、研讨、实践,以求实的精神、务实的方法、实实在在的内容确保教研工作的实际性、实用性。问题式教研真正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难题与困难,使教研活动真正发挥促进教师成长的桥梁作用。
(三)课题式教研
课题的提出往往反映了当下最需要解决的教育实践中的各种现实问题,幼儿园利用现有资源和能力承担高级别课题便是把最新的理念和发展状况引入到本园,在做课题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学习、实践、反思和提高。结题后将成果运用到本园更是对园本教学的一种提升。在研究中运用“以实践为基础,以经验为依托,以理论为指导”的三结合研究策略,把教育科学研究和平时的教研活动结合在一起,以科研促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最终达到提高保教质量的目标。
二、园本课程研究
教育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中之重,园本课程研究也是开展园本教研活动的重要一环。一节好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下工夫。笔者所在幼儿园采用“周期性螺旋教学法”(图一),以五大领域为主线,使教育目标和内容通过“优良的一日活动”来完成。
另外,为了更好地改进课程,可以设计园本课程评价分析表,表中涵盖主题信息、对课程方案的评价、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对课程效果的评价等内容,教研以月为单位由小教研组进行教研,最后通过大教研组讨论进行总结。例如,在组织语言活动“动物妈妈的爱”中发现孩子对老虎妈妈“用嘴叼着摔一摔”不理解,只是一味地朗诵;幼儿戴头饰分组表演效果不理想。经过教研组讨论,教师进行了反思,并根据年龄特点,我们将课程进行修改,删掉表演部分换成诗歌仿编。
图一:周期性螺旋教学法
同时借助名师引领课堂,通过网络视频学习国内著名幼师组织课程的方法,把握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为教师打造快捷成长的平台,课程结束后教师们针对课程的亮点、问题等进行教研。如应彩云老师的“藏在哪里了”是一节让诸多教师模课的对象,该课的教育指向有两点,一是认识小动物的特征,二是感知方位“里”、“后”。在教师模课后我们发现了两个问题并进行了改进,首先在绘本选择上,应老师选择的绘本不适合青岛的孩子,上海是多雨的城市所以绘本选择的是水墨画,没有明显轮廓,感觉像在雨中看动物,但对于我们小班的孩子,他分辨不请到底画面中都有谁。其次,应老师选中四张桌子代表花丛、草丛、大树、石头,引导小朋友躲在桌子底下并说出藏在花丛里、藏在大树后,但模课后我们发现躲在贴有“石头”图片的桌子下的小朋友总是说“藏在石头里”而不是“藏在石头后”,于是教研后我们将桌子换成了屏风。
三、园本培训研究
为了使幼儿园科研成果的推广立竿见影,使教师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组织能力提升效果明显,我们采用以下几种培训法。一是以研带教培训法,课程中的教研组成员通过给教师进行经验介绍讲座、现场指导、个别引领等方式进行教师培训,例如每个新教师入园一年后我们便要求她组织公开课,老教师去听课、评课;组织新教师去听老教师上课;同级教师之间互听。二是能长为师的培训,进行“一周一题一技一状元”,即每周不同科目各出一题,每题许一位状元,例如环境创设、教玩具、舞蹈等。还有“一月一竞一专家”每月汇总同科目状元,同题竟出幼儿园××技能专家,进入幼儿园教育教学专家档案领专家奖金,连评连任,如果被第二人超过,取消专家资格。幼儿园技能专家需要带5~10人,例如我们有语言专家、课件制作专家等。三是高校专家培训法,聘高校专家长期指导培训。四是资源共享,二次培训法,凡是外出参培教师将所学所获整理成课件对没有参培的教师进行二次培训。五是“因缺施教”培训法,根据自身情况随时制订培训计划,如不同领域教学中PPT的制作小技巧,Flash制作等。
幼儿园应本着学习——发展——提高的原则,以园本教研为载体,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从而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保教质量,使师幼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石艳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园本教研管理[J].学前教育研究,2010(04),63-66.
[2]徐美娥.基于行动的园本教研[J].学前教育研究,2009(12),55-57.
[3]韩梦凤.幼儿园现代化研究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教研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幼教事业发展的新形势也向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为了让每一名幼儿都能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笔者所在幼儿园牢固树立“科研兴幼”的理念,坚持“科研先导、改革开路”,先后承担了国家、省重点及市攻关教育科研课题九项,构建了“自然综合教育”园本课程,在提高教师素质、形成办园特色的过程中,园本教研立了“头等功”。
一、园本教学研究
教师是幼儿园的主力军,但幼儿教师普遍都存在任务繁重、工作量大等问题,因此形成多样的教研活动,让教研不流于形式,有效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我们的重点工作。
笔者所在幼儿园师资水平偏低,因此我们和华师大建立了长期的研究指导关系,朱家雄教授不但多次来园指导讲座,而且派他的博士生、硕士生来园实地长期研究,这样使得我园教师不断扩充新理念,增强自身教学、教研能力。另外,调动更多的人分担教研任务,由幼儿园一个教研组长改为每个级部一个教研组长,这样不但提高了教研效果,而且教师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同时还培养了教研组的研讨氛围,提升了研讨的广度和深度。
(一)主题式教研
主题式教研围绕某个主题或某个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解决的共性问题展开研讨活动。主题式教研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1)幼儿园教研组发布研讨主题,教师们围绕主题准备相关资料,经过研讨交流,教研组长归纳总结。(2)代表式大教研组活动,如社区自然教育资源的选择与幼儿活动的关系问题、环境创设与幼儿区域中活动材料的投放问题、户外游戏活动与当地民间游戏的整合问题等,自下而上汇总研讨问题,教研小组代表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提议,带到大教研组进行二次交流讨论。(3)围绕幼儿园课程修改完善中的问题进行研讨。
(二)问题式教研
问题式教研主要是针对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困惑,采用大家遇到问题后共同想办法解决的方式,因为问题来源于教学,某个教师提出的问题可能是某层面教师中的共性问题。针对教师在某个常规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或困惑,确立教研专题,并组织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进行讨论;对于教师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同查找相关的经验文章或理论,通过集体学习、研讨、实践,以求实的精神、务实的方法、实实在在的内容确保教研工作的实际性、实用性。问题式教研真正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难题与困难,使教研活动真正发挥促进教师成长的桥梁作用。
(三)课题式教研
课题的提出往往反映了当下最需要解决的教育实践中的各种现实问题,幼儿园利用现有资源和能力承担高级别课题便是把最新的理念和发展状况引入到本园,在做课题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学习、实践、反思和提高。结题后将成果运用到本园更是对园本教学的一种提升。在研究中运用“以实践为基础,以经验为依托,以理论为指导”的三结合研究策略,把教育科学研究和平时的教研活动结合在一起,以科研促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最终达到提高保教质量的目标。
二、园本课程研究
教育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中之重,园本课程研究也是开展园本教研活动的重要一环。一节好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下工夫。笔者所在幼儿园采用“周期性螺旋教学法”(图一),以五大领域为主线,使教育目标和内容通过“优良的一日活动”来完成。
另外,为了更好地改进课程,可以设计园本课程评价分析表,表中涵盖主题信息、对课程方案的评价、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对课程效果的评价等内容,教研以月为单位由小教研组进行教研,最后通过大教研组讨论进行总结。例如,在组织语言活动“动物妈妈的爱”中发现孩子对老虎妈妈“用嘴叼着摔一摔”不理解,只是一味地朗诵;幼儿戴头饰分组表演效果不理想。经过教研组讨论,教师进行了反思,并根据年龄特点,我们将课程进行修改,删掉表演部分换成诗歌仿编。
图一:周期性螺旋教学法
同时借助名师引领课堂,通过网络视频学习国内著名幼师组织课程的方法,把握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为教师打造快捷成长的平台,课程结束后教师们针对课程的亮点、问题等进行教研。如应彩云老师的“藏在哪里了”是一节让诸多教师模课的对象,该课的教育指向有两点,一是认识小动物的特征,二是感知方位“里”、“后”。在教师模课后我们发现了两个问题并进行了改进,首先在绘本选择上,应老师选择的绘本不适合青岛的孩子,上海是多雨的城市所以绘本选择的是水墨画,没有明显轮廓,感觉像在雨中看动物,但对于我们小班的孩子,他分辨不请到底画面中都有谁。其次,应老师选中四张桌子代表花丛、草丛、大树、石头,引导小朋友躲在桌子底下并说出藏在花丛里、藏在大树后,但模课后我们发现躲在贴有“石头”图片的桌子下的小朋友总是说“藏在石头里”而不是“藏在石头后”,于是教研后我们将桌子换成了屏风。
三、园本培训研究
为了使幼儿园科研成果的推广立竿见影,使教师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组织能力提升效果明显,我们采用以下几种培训法。一是以研带教培训法,课程中的教研组成员通过给教师进行经验介绍讲座、现场指导、个别引领等方式进行教师培训,例如每个新教师入园一年后我们便要求她组织公开课,老教师去听课、评课;组织新教师去听老教师上课;同级教师之间互听。二是能长为师的培训,进行“一周一题一技一状元”,即每周不同科目各出一题,每题许一位状元,例如环境创设、教玩具、舞蹈等。还有“一月一竞一专家”每月汇总同科目状元,同题竟出幼儿园××技能专家,进入幼儿园教育教学专家档案领专家奖金,连评连任,如果被第二人超过,取消专家资格。幼儿园技能专家需要带5~10人,例如我们有语言专家、课件制作专家等。三是高校专家培训法,聘高校专家长期指导培训。四是资源共享,二次培训法,凡是外出参培教师将所学所获整理成课件对没有参培的教师进行二次培训。五是“因缺施教”培训法,根据自身情况随时制订培训计划,如不同领域教学中PPT的制作小技巧,Flash制作等。
幼儿园应本着学习——发展——提高的原则,以园本教研为载体,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从而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保教质量,使师幼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石艳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园本教研管理[J].学前教育研究,2010(04),63-66.
[2]徐美娥.基于行动的园本教研[J].学前教育研究,2009(12),55-57.
[3]韩梦凤.幼儿园现代化研究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