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剑
摘 要:农村区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对我国数亿农民来说至关重要。在我国经济大步发展之中,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并行其中,农村金融作为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不仅仅能够为农村金融体系和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优质服务,还能够影响农村区域经济的结构调整以及当地经济发展速度。在我国,农村区域金融网点主要又合作性质的农信社构成,农信社成为农村最为信任与依赖的金融机构,以此为背景,笔者通过分析农村信用社以及农村区域经济的支持策略,来探讨如何通过农信社来支持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体系;区域经济;农业金融
0 引言
农业是一个强位弱势的产业群体,是人类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基础,同时极易受自然力与环境因素的影响,是高风险与低积累率的弱质性产业;其次,农民经济实力较弱,积累率低。金融支农对于破解“三农”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也支撑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金融作为资源流动与配置的重要机制,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农信社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合作制经营原则丧失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以合作制原则而设立的农村金融机构,覆盖农村区域,依照互助、自愿、非盈利性和民主管理性的原则进行经营,并以此服务农业经济。但是在我国金融机构商业化经营背景之下,农村信用社合作制原则在现实当中愈加偏离,商业化经营目的愈加明显。分析我国当前的农村信用社服务目标,可以发现“三农”弱势群体并不是其主要的服务群体,而区域内部对非社员却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贷款总额,主力资金并未能倾注在农业支持方面。同时,农村信用社所能提供的金融资金有限,面对资金缺口较大的农村经济,农信社的资金价格被推高,在商业化经营目标下,经营利润成为服务主导,三农所得到的资金支持的比例逐渐降低。
(2)资产规模较小
相比于我国农业银行以及其他商业银行,农信社的资金实力非常薄弱,从资产规模来看,农村信用社资产规模只是农业银行的一半左右。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资本规模越大,资金平均成本也就越低,因而支农效率越高。由于其基础薄弱,资产规模小,服务功能弱化,信贷供给利率高额度小,缺乏竞争力。且贷款方式以抵押担保为主,而农村抵押物稀缺,缺乏有效担保,导致贷款难。特别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主体对信贷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农村信用社受其自身资产规模的限制,导致信贷服务水平不高、信贷投放力度不够,制约了其有效支农。
(3)农业资金金融支持力度较弱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不但体现在对农民收入的拉动效应,也体现在对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等多方面。近几年我国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逐步提高,但虽然资产规模增长较快,农村区域金融仍然面临着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相对于东部地区,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全国四分之一,投资幅度处于低位平台。不仅如此,大多数区域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并非通过投资和金融支持,而是来源于农村区域的自我积累和滚动发展。产业之间,农业等第一产业所获得的资金投入非常有限,不足第第二、三产业的五分之一,且投资规模小而分散,集约化程度不高。这些问题,与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信贷的限制有关,农业发展所需固定资产投资难以从农信社获得金融支持。
(4)金融创新较为滞后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民的资金需求多种多样,因此亟待农村信用社提供符合“三农”需求和特点的新型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但是,目前农村信用社仍然以存款、贷款、结算三大传统业务为主,金融技术、金融工具、金融理财等创新产品几乎是一片空白,金融创新滞后,服务功能不完善,难以满足新时期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要。我过农信社最主要的服务是储蓄业务,信贷业务由于农业担保困难一直成为阻碍中小农户获得农业贷款的主要障碍。
2 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
农村信用社在支农过程中,特别要对农业产业化、农民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实行重点支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改进服务以适应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重点支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由于传统农业已不适应新型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甚至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农村信用社应加大对传统农业转型的支持力度;第二,农村信用社要为倡导产业化经营的企业提供借贷支持,使其由传统、闲散的非产业化向现代、集约.的产业化方向转变,从而提高农村企业的生产率;第三,农村信用社应当对发展前景好并且有竞争力的农村中小企业进行重点资金扶持和帮助,使其作为龙头企业并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努力拓展资金规模
农村信用社要重视扩展资金来源,扩大资产规模,树立融资是立社之本的思想。首先,应当在农户心中树立良好的金融服务机构形象,适当扩大经营网点,巩固自身农村区域金融机构的稳固地位,通过品牌效应吸收企事业单位的低成本存款,如企事业单位的社保资金、财政资金以及住房公积金等。同时还应当不断扩大农村信用社的融资渠道和资金来源,才能有充足的资本金来满足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迫切需求。与此同时,解除经营区域的限制,加强相邻区域、相邻机构之间的合作力度,从而扩大对农村信用社的资产总额达成最适支农规模,降低个别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成本。
(3)加大对农业固定资产的投资
近几年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进步,但这些基础设施以及农业机械用具等等,大多是由个人或组织的经营积累和滚动发展所带来的,并非由金融支持扶植而发展而来。但是,大型农业近处设施建设难以通过小额资本运作达成,因此农信社非常有必要通过提高对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完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来为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同时,农信社应当抓准时机,适当介入,增加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科技、资金投入,促使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竞争力增强。只有当农村经济得以发展,农民人均收入得以提高,才能使农村地区存在一定的资本积累,通过供给带动需求促使货币的创造能力不断增强,资金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4)开发创新农业金融服务产品
在我国金融改革与金融创新背景下,开发创新农业金融服务产品,提升服务质量,是农信社金融改革的当务之际。农信社首先应当深入了解农村农村经济主体的不同金融需求,以此来针对农户来开展消费信贷,打开农户解决消费信贷市场。同时,针对农业经济金融需求,应当针对农村信贷群体以及其担保方式,开发出农业信贷产品,打通农村信贷担保模式,放宽贷款审批门槛,通过金融模式的创新来帮助具有强烈金融需求的农林牧渔等农业经济来获得所需资金支持。与此同时,还可以加大农村地区的金融电子化产品投入,提高农村经济主体对电子银行业务的认识和使用的积极性,拓宽服务范围,满足农村地区不同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不同需求。
3 总结语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牵连着国民经济,而农村金融支持则对第一产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要服务机构,农业金融发展的状况预期直接相关。在当期的背景之下,只有不断加大农村金融创新,提高农业经济的 支持力度,开展抵押、担保、承兑贴现服务,提高贷款额度,才能够真正意义上使农村经济得到金融支持,提高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效率。
参考文献:
[1]师荣蓉,徐璋勇.基于随机边界分析的农村信用社利润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9).
[2]潘沁园.海峡两岸农村信用社制度改革绩效比较[J].西南金融,2010,(11).
[3]易传和,沈靓.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内在绩效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