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助成名山业

2014-09-28 07:05关永礼
书屋 2014年9期
关键词:顾颉刚叶圣陶

关永礼

苏州拥有东南形胜,湖山毓秀,水土清嘉,人文炳蔚,文采风流。近现代以来,在新旧社会的转型中,涌现出许多知识分子寻求救国自强、淑人济世之道。以地域文化的视野观照,苏州知识分子的成长道路及其取得的学术成就值得探究。其中以王伯祥、顾颉刚、叶圣陶三人为代表的个案,就是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他们从小同窗共砚,修身励德,笃志力学。学问上攻错若石,切磋砥砺;事业上互相提携,同心若金;情谊上嘤鸣求友,肫挚敦笃,传为文坛佳话。三人束发为友,迄于老耄,各有孤诣,砚田力作,终至著撰等身。这一文化现象并世所希,蔚为人伦典范,矜足光前裕后。

曹丕《典论·论文》中称“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历观往迹,文人间积不相能、割席断裾者有之,争名成隙、落井下石者有之。冰鉴在前,史有明载。然而,历史上隆情厚谊、推诚相与者也代不乏人。高山流水许知音、管鲍之交 、刎颈之交更被世人推重。有感于此,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感喟:“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由此反观王伯祥、顾颉刚、叶圣陶三人之友谊及其成就的事业,他们从知交、知心到知音的演进过程,恰是他们文化人格的形成与精神内涵养成之过程,给后人以启迪。

共同的志趣是维系他们友谊的基础。三人从晔如春花、朝气灿发的少年到华发盈颠、童颜渥丹的老翁,好书若渴、沉研于学是其共同的特点,爱读书是他们三人从小养成的共同喜好。以年齿为序,王伯祥(1890—1975)居长,顾颉刚(1893—1980)次之,叶圣陶(1894—1988)行三。检阅三人的文集、作品、年谱、日记、书札,可以探寻他们的行迹及其业绩。从少年时代开始,他们就开始了访书、购书、读书的生涯。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市中心观前街的玄妙观创自晋代咸宁年间。在这条文化街上,书肆鳞比,文化气息浓郁。1973年2月,顾颉刚为王伯祥之子王湜华抄录的《桐桥倚棹录》题词,回忆早年学生时代三人在玄妙观徜徉书肆、检选书籍的往事:“当逊清末叶,苏州公立中学有三生焉,每日课毕,恒联袂步趋于玄妙观中,进各书肆,选其力所能得者,购之以出,茗于雅聚茶园,交互浏览而评论之,自以为至乐。”1981年10月19日,王湜华送来顾颉刚早年与叶圣陶的十五通书信自录稿,叶圣陶追忆往事,写下《重读颉刚兄早年贻书》四首诗,其中“幼岁同窗读,继之同校肄。共游玄妙观,徘徊旧书肆。共登西郭山,流连诸山翠。时与伯祥偕,三人盖同气”之句,是他们三人友谊的真实写照。

醰醰书味,灿灿英年,三人虽嗜好有别,学尚专精,但均耽嗜文史,沉酣国故。顾颉刚生于读书世家,出入玄妙观,把长辈赐予的压岁钱、零花钱积攒下来,全部用来买书。十岁时,购得第一本书《西洋文明史要》。祖父、辈对书籍珍爱的告诫对他影响深巨:“当光、宣之交,予爱游书肆,归来辄有所挟,吾祖训之曰:‘购书亦不易,先须检查有无缺页,然后可读。六十年来,言犹在耳。”十六岁时,他在书肆见到《惜阴轩丛书》,归检《书目答问》,发现其中多应读之书,急忙与书贾讨价还价,调至铜元十八枚不能再降,但阮囊未充,于是每天缠着祖母,说尽好话,连平时祖母让他做而他不肯做的事都答应了,终于遂了购书之愿。有时因买书太多,有一年竟负债二百余元,他不敢向家中伸手要钱,只是在同学中求助。一生嗜书,月积岁累,斐然可观。虽聚难散易,至1954年,顾颉刚奉调北京中科院历史研究所第一所一级研究员北上时,上海、苏州两地藏书共装二百二十五箱,约九万册,科学院为其包了一节火车厢,全部运至北京,寓所干面胡同科学院宿舍内的高大屋宇二百余平方米,屋内邺架巍巍,书满盈顶,藏书仍难以容纳,部分藏书出让。1980年12月,顾颉刚去世后,根据其“藏书不要分散,以便后人利用”的遗愿,家属将其藏书捐献给中国科学院,成立了“顾颉刚文库”,内存线装书约六千部,三万六千余册;平装书约二千六百种,一万余册,共计四万六千余册。

王伯祥藏书于“一二·八”事变毁于战火,片楮无存。抗战留沪期间,藏书又小具规模,在搬到霞飞坊三十五号二楼居住时,不可一日无书的他,借用三楼相当于卫生间的一小间房,特请木工量定尺寸,打制了一通到顶的书柜,毫无隙地排放藏书,聊以自慰地命名为“书巢”,此处成为王伯祥埋首著述、不辍丹铅的小天地,并请叶圣陶撰《书巢记》以记之,更以《书巢歌》称道王伯祥读书治学之乐:“分别部居引朋曹,整治逮夕未觉劳。曲斋旧观复今朝,坐拥奚啻南面骄!”1950年9月,王伯祥举家迁京,中经集散无常,仍存二万余卷一万四五千册书,装了十八个大木箱,入住东城小雅宝胡同五十一号,在北屋西山墙做了一壁书架,又购置了六个玻璃门书橱,专以贮书庋藏。理架陈书,自署“小雅一廛”以志庆。袁行云曾撰《小雅一廛行》颂之:“先生花甲后,不轻返乡里。卜居京城东,小雅胡同閟。一廛孰云小,充栋汗牛集。四部纷在架,金石图像备。书多弗贵藏,本为饱腹笥。”坐拥百城,环睹楮墨芸香,潜心攻究,南面王不易。前辈学者嗜书积学、矢志靡它的风仪于斯概见。

共同的志向是成就他们事业的动力。顾颉刚和叶圣陶幼年同居苏州市内悬桥巷,可以说是“发小”,又同在长元吴公立高等小学读书,叶圣陶在读私塾时已与王伯祥结为好友。受章伯寅老师爱国主义教育影响,“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地理、名人伟业;要爱国就得先晓得我国的自然地理、历代英杰”。他们铭记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训,奉顾亭林为楷模。三人先后进入苏州公立第一中学(通称“草桥中学”),志趣相同,意气相投,友谊日笃。学习之余,时有选胜登临、远足出游,品诗衡文,激扬文字,畅谈无禁,期间结社作诗钟,组织国学研究会,受白居易《放言》诗启发,组织诗社——“放社”,意在放言高歌,抒发自己的志向和政治见解。创办油印刊物《课馀丽泽》,发表诗文作品,阅读进步刊物……凡此种种学术文艺活动,三人无役不与,声应气求。

中学毕业以后,顾颉刚考取北京大学,负笈北上求学;叶圣陶因家况清贫,当了小学教师;王伯祥为稻粱谋入苏州宪兵营任秘书,因看不惯军官跋扈作风,不久离职,别谋枝栖。后叶、王二人应邀去甪直镇县立第五高等小学校任教。任教期间,叶、王与同仁组织甪直镇教育会,研究改革教育等问题。同时,协助顾颉刚收集苏州民歌,以备其编辑《吴歌甲集》之用,对顾颉刚研究上古史、民俗学多有助益。三人虽南北分途,天各一方,但尺素往还不断,款诉心曲,互通信讯,顾颉刚把章太炎在北京国学会讲学的笔记邮寄叶圣陶,供其研习。树人百年,宁为早计。所寄书信,多黾勉向学之语,如叶圣陶日记中所说“皆振我精神,勉我兴奋之词”。叶圣陶被排挤出校,赋闲在家,开始靠卖文谋生。顾颉刚邮简频频,把研究中国学术的十年学习计划和书目提供给叶圣陶参考,拟为为学程序,劝慰叶圣陶“不必以寂寞自伤,正研究学术自怡天怀之时也”。桃潭情重,叶圣陶感铭在心,“诵后感激万状,自数知交多亦百数,直谅忠诚,谁复如君哉?”并接受顾颉刚的建议,按“为学程序”潜心读书。endprint

三人惺惺相惜,事业上倾心鼎力,互相汲引帮衬,共同进步。在北大攻读期间,受新文化运动影响,顾颉刚积极参加进步文学团体新潮社的活动,提倡白话文,不失时机地介绍叶圣陶、王伯祥加入,邀请他们为《新潮》杂志撰写文章。北京大学设立研究所国学门以后,经顾颉刚力荐,叶圣陶、王伯祥遥领通讯研究员。1920年顾颉刚毕业后留校任教,追随胡适先生整理国故。他对跼处乡间、屈就小学教师的王伯祥时时惦念,期望挚友能改善环境,施展才华。他特向胡适先生引荐王伯祥,列举王伯祥在史地方面的特殊才能,认为其在小学任教实为大材小用,埋没人才,恳请胡适先生施以援手,招其来北大任事。当时,因北大没有适宜的机会,胡适先生将王伯祥转介绍与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先生。恰因厦门集美学校托胡适先生介绍国文教员,顾颉刚请其介绍王伯祥赴任。两年后,顾颉刚准备辞去北大预科国文讲师一职,又推荐王伯祥接任。不久,叶圣陶也应邀来北大任教,和顾颉刚同寓大石作胡同,与王伯祥同住一室,联床共灯。三人皆孤身羁旅,却不减如归之乐。1921年1月4日,中国最早的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成立,叶圣陶、王伯祥是发起人之一,得到顾颉刚的大力支持。

1922年9月,王伯祥应商务印书馆编译所长高梦旦招聘,弃教从编,举家迁沪,到商务印书馆供职,任史地部编辑。在商务印书馆工作十年有馀,编了不少史地教科书,并撰写了多部专著。1923年1月,叶圣陶由商务印书馆史地部主任朱经农之介,到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国文部任编辑,选编《学生国学丛书》。为促进和推动新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繁荣发展,二人加入了朴社。1922年3月,顾颉刚恩重如山的祖母病重,顾颉刚请长假返苏尽孝侍养。祖母去世后,经胡适先生介绍,他为商务印书馆编纂初中本国史教科书以解决生计。机缘凑泊,三人在商务印书馆就职共事,顾颉刚和王伯祥同住永兴路华英公学弄堂内,诂经谭史,移晷忘倦,颇得学术商兑之乐。

此后,顾颉刚仍回大学执教。王伯祥、叶圣陶于1932年离开商务印书馆,正式加入开明书店任编辑,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开明书店与青年出版社合并,成立中国青年出版社。

抗战军兴,王伯祥因家累过重,在留沪开明书店坚守,主持业务工作,其间助成《古史辨》第六册、第七册出版。承担迁蓉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时顾颉刚任所长)主办的《齐鲁学报》在沪出版,被学界称誉为“当时‘孤岛上唯一有质量的文史研究刊物”。叶圣陶则举家内迁,由杭州而武汉而重庆,随开明书店羁旅异乡,漂泊在西南天地间,艰苦备尝。顾颉刚因宣传抗日受到通缉,避难绥远,辗转西北考察,先后在昆明、成都、重庆等地任教,办《文史杂志》,八年之间心为形役,断梗飘蓬,但瘁心学问,寸阴是惜,矢勤矢慎地进行学术研究,撰述不辍。三人暌隔,参商难晤。危时乱世,邮路修阻,但缄札相通,鸿鱼不断。时殷问讯,离怀别绪,情谊拳拳,其声可闻。国难之中剖沥肝胆,互相激励,正所谓“鸡鸣风雨,吾道不孤”,为中华文化护持薪火,续命弘道之志愿勤劬不懈。

新中国成立以后,三人重聚北京,如叶圣陶诗云:“玄妙观中三年少,老寓京华东城道。”三人殖业余暇,过从密迩。东四八条的叶宅植有两株海棠,每年春花初放,在京老友素交都被邀至叶家聚会赏花,品茗小酌,竟日畅叙,意诚谊重,终生不渝。

人有宏愿,天必佑拥。前人有言:“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王伯祥、顾颉刚、叶圣陶一生困学不倦,身历百艰,奋发不懈,用底于成,在学术、教育、出版领域声名素著,建业流芳。王伯祥,著名文史学者、编辑家,与顾颉刚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不同,他与叶圣陶是通过自修自励,终成槃槃大才的,二人堪称自学成才的典范。王伯祥邃于史地之学,一生重视对历史资料的搜集和辑补,精于目录版本,对明人严衍《资治通鉴补》专意点读,以《四库全书》失载其书深以为憾;对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随手增补;两次点阅《四库提要》;整理古籍,校点出版《黄书》、《噩梦》、《思问录》、《俟解》等。任职开明书店期间,策划主持“二十五史”和《二十五史补编》的出版,影响深巨。他提出,在原有“二十四史”之外,加上民国柯劭忞编的《新元史》,成“二十五史”,并为每部史均编了详备的参考书目,罗列主要版本及有关该史重要研究著作,附印各史正文之后,以利检用。他同时与配备的两名助手周振甫、卢芷芬编成《二十五史人名索引》,编者诚劳而用者则逸,称便学林。《二十五史补编》搜集了有关正史中表志未备而后世增补、注释、考订、校勘的著作,多方访求,拟订目录,广泛征询国内史学家意见,往复商榷,集思广益,得二百四十六种,其中刻本一百八十种,稿本六十余种,汇于一编,合荟锓梓,极利于正史资料的完善和利用,堪称书林貂裘。顾颉刚作序,称扬其学术价值:“为昔人著作谋尽其用,后来学术广辟其门,使材料不集中之苦痛从而解除,此真无量之功德,所当为史林永颂者矣。”新中国成立后,王伯祥应老友国家文物局局长兼任北大文研所所长郑振铎之邀,任北京大学研究所研究员。后文学研究所改属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后属中国社会科学院。王伯祥先后选注《史记选》、参与《唐诗选》编选、撰著《增订李太白年谱》,晚年还写有《庋 偶识》、《庋 偶识续编》、《旧学辨》等学术著作,一生著述宏富,堪称此中事业有千秋。

顾颉刚治学领域广泛,在中国现代史学、历史地理、民俗学、现代经学、古籍整理等方面有开拓创辟之功,被誉为中国古典学术的终结者和现代学术的先驱。受“历史演进法”的影响,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疑古思想,1923年顾颉刚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以及判别古史可信与否即推翻非信史的四项标准,在史学上取得突破性的创获,石破天惊,引起古史论战,结集为煌煌七大册《古史辨》,以疑古为旗帜的“古史辨派”建坛立坫,震古烁今,广受推挹,胡适称其“替中国史学界开了一个新纪元”。余英时认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之说,在史学界发生革命性震荡”,“的确建立了孔恩所谓的新‘典范,也开启了无数难题的法门,因此才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史学革命……我们不能不承认顾先生是中国史现代化的第一个奠基人”。他是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奠基者,对中国古代民族和地理进行深入考辨,1934年发起组织禹贡学会,创办《禹贡》半月刊,学术研究成果卓著,被称为“《禹贡》派”。边疆史地研究从此发端,促成中国历史地理学成为一门显学。他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开路人,1926年在厦门大学创立风俗调查会,1927年创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和《民俗》周刊,编印《民俗学会丛书》,成为中国民俗学奠基与正式开展的标志。1936年在北平创办风谣学会,先后出版的《吴歌甲集》提供了区域民间文学的研究典范,《妙峰山的香会》提供了田野作业的典范,《孟姜女故事研究》成为研究故事传说的典范。顾颉刚以“古史四考”推翻旧系统古史的帝系、王制、道统、经学的偶像,化经为史,还原经学的历史性,对儒家“十三经”中最尊的《尚书》进行现代的科学整理研究,晚年致力尤挚。以重建古史为核心,他在古籍整理实践中多有开创,有富于远见卓识的古籍整理规划,主持标点《资治通鉴》,“二十四史”校点总其成。出版著作《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三皇考》、《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史林杂识初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等多部。去世后,留下二千余万字遗稿,包括学术论文、读书笔记、书信、日记等。2011年,全六十二册的《顾颉刚全集》出版,其奕奕赫赫的学术成果作为一座丰碑,永远彪炳于中国学术史之中。endprint

叶圣陶,著名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家、社会活动家,中国新文学史上少见的文学家、教育家和出版家三位一体的文人典型。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创作发表小说、新诗、散文、文学评论和话剧剧本,与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共同举起“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旗帜,为“求诚”而进行文学创作,英思泉发,笔健产丰,叱咤五四文坛,可谓传神文笔有千秋。先后出版《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等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倪焕之》被认为中国现代文坛才有了真正意义的长篇小说,茅盾称之为“‘扛鼎的工作”。散文创作有《剑鞘》、《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小记十篇》等。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稻草人》是中国第一本现代童话集,被鲁迅先生称许为“是给中国的儿童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此外还有《古代英雄的石像》、《四三集》等。从1923年他担任商务印书馆编辑,1932年起改任开明书店编辑,抗战胜利后又成为开明书店负责人之一,他一如既往扶植文学新人,如端木蕻良、秦牧、吴祖光等。在他的价值观念、人格修养的熏陶下,开明书店同仁坚持以有所爱、有所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四个“有所”精神,一丝不苟地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后又加上“不马虎”,从而形成特有的“开明人”和“开明风”。长期的编辑生涯,他先后参与创办、主编或编辑过《诗》、《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文史教学》、《中国作家》、《人民教育》、《中国语文》等多种刊物,发现、擢拔、培养了大批青年才俊,如巴金、丁玲、戴望舒等均成为知名作家。新中国成立后,出任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后任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他以“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为座右铭。他先后主持编辑出版各类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约五百种,撰写十余本语文教育方面的论著,乐育英才,对语文教育事业颇有贡献。

2013年,王湜华先生撰写的《玄妙观中三年少——追忆王伯祥、顾颉刚、叶圣陶三人之友谊》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受父辈的恩泽,有追侍左右的亲历亲见,王湜华先生饱含深情,以追忆父辈三人友谊的方式,按时间顺序,真实地记录下他们整理国故的非凡业绩,缅怀他们高尚的爱国情操、渊博的学识、严谨的做人操守,言简意丰,词约旨远,历历如绘地再现了三位国学大师级的行谊风范,使读者领略到他们松筠其品、云鹤其姿的风采,他们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众口交推。通读之余,令人心畅神驰。前规宛在,后辈学人矫首仰止,每怀霁范之余,理当见贤思齐,奋起追摹,再续爱如手足、亲如同胞,友谊成就名山事业的传奇。endprint

猜你喜欢
顾颉刚叶圣陶
新发现三则顾颉刚佚文考略
霜的工作
叶圣陶教育名录
燕子,住下吧
是我的运气不好
冯友兰的沉默
沉默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