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关于意识形态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4-09-27 00:49范文博
南北桥 2014年5期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意识形态高等教育

范文博

【摘 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是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和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但由于中西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差异,在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逐渐显现。本文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能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良性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高等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 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5.016

一、在意识形态冲突中求同存异

1.充分利用意识形态的吸纳性,兼容并包。

随着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不断发展,不同意识形态背景的团体走到一个环境中来,形成了多元化的意识形态氛围。多元的意识形态虽增加了冲突类型和数量,却缓解了冲突的强度。即意识形态越多元,冲突的数量越多,冲突的强度反而越弱、越平缓。而意识形态又具有吸纳性的特点,平缓的意识形态冲突对于增加意识形态的吸纳性,消解意识形态冲突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意识形态之间的沟通了解和对话。

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借鉴。尊重、吸纳、兼容并蓄才是任何一种事物生命力旺盛、可继续发展的表现。这不仅有助于本民族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为了消解、规避冲突,不同的价值体系之间需要有理解精神和博大胸怀,寻求公认的价值理念,以达到和谐与发展。同时,以此为基准,突破狭隘的意识形态主义,用坦诚和信任的态度互相交流,勇于吸取异质中有用的价值,在本团体意识形态的根基上建构自我发展的新形态。

二、寻求正确的合作途径,树立正确的合作意识

1.提高鉴别判断能力,慎重选择合作对象。

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核心就是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我所用,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能否引进真正的优质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合作办学能否成功的基本前提。国外教育资源的多样性、多层次就要求我们在选择优质教育资源时,不断提高鉴别、判断的能力,不仅要从宏观层面上了解对方的背景、办学宗旨、管理模式以及管理层对中国的态度,而且要从微观层面上研究对方的师资力量、选用教材、学位认可程度。用时,还要从操作层面上明确双方在管理上的分工、各自承担的义务和享受的权益。

2.树立共同利益,用合作解决意识形态冲突。

在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下,虽然不同主体要素的价值追求差异很大,但是在很多方面都有寻找共同利益的驱动力:第一,政府驱动力。通过政府行为推动双方国家合作办学,提高系统竞争力、增加劳动力可就业性和流动性、促进经济增长。第二,知识共享驱动力。知识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通过合作办学组织成员的共同开发利用,会不断受到启发,创造出更多的新知识,使知识本身的价值不断增大。第三,学术驱动力。院校层面的案例研究表明,学术国际活动可以作为重大的机构规划、评估活动的催生因素,可以通过加强人力、技术或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系统来推动院校建设。第四,文化驱动力。文化驱动力关注学习者个体的发展,许多学术界的人士都认为,中外合作办学培养的毕业生具有很强跨文化关系与跨文化交流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正是跨国企业所需要的特殊人才。

三、依法规范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维护教育主权

1.树立正确的教育主权观。

在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既要搞好对外合作与服务,实现优势互补,同时也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好国家的教育主权。在教育中独揽大权的做法是保守的,但在合作过程中完全依赖外国办学机构是更危险的。在国际教育交流、对外合作办学中,应分清主权与非主权的界限,分清主权与产权的区别,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时刻警惕敌对势力利用教育交流对政治观、价值观、文化、宗教等方面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只有高度重视西方价值观念和外来文化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才能保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开放与发展。

2.加强审批和管理,完善相关法规体系。

在中外合作办学经营行为上,曾出现过机构产权不明、资产管理混乱等问题,这使得合作双方的利益都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在我国开放的教育市场中,如果不加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就很容易在教育主权、办学方向等方面出现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国在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过程中,改变以往“重审批、轻监管”的做法,不仅要严格遵守行政审批制度,而且要对学校的财务状况的审计、理事会职责的履行、监管机构的确立和责权的划分进行严格的管理,尽快形成一套健全的合作办学监管体系。除此之外,还要加快对合作办学质量评估机制的建设,研究出一套适用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完善的评估体系和机制,促进中外双方保证较高的办学质量,对教学和管理不佳的学校给予严厉的处罚。

3.保证中方在合作办学机构中的领导地位。

在入世的承诺中,有“允许外方获得多数拥有权”的规定,这样一来,外方具有雄厚的资金基础或者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就有可能在合作中取得多半的教育主导权。外方一方面有可能片面按照自己的方向和意图培养学生,另一方面可能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而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从现实来看,在一些中外合作办学中,不乏出现完全由外方制订教学大纲和计划的现象。这也就造成了办学方向的偏离,失去了对外合作应有的意义。基于我们的教育服务承诺是部分承诺的现实,我们可以不给合作方完全国民待遇,从而为我们拥有法人地位提供了依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让外方参与合作管理,这样,我们既能从总体上把握宏观,保证不被全盘西化,又能发挥外方的各种教学资源优势。

四、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优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

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并且优化思想政治教学的方法,在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更具有必要性。在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容上,不仅要加强“三观”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而且应加大形势政策教育,使课程内容紧跟时代和合作办学自身的发展。在教育内容上应开设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和特点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在跨国交流中真正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优化教育方法上,应该贴近合作办学中学生的思想特点,深入开展社会实践,使这些学生深刻体会公民所享有的权力和义务,增强(下转第152页)(上接第16页)他们的社会责任感。endprint

2.打造合作办学模式下的高素质意识形态工作队伍。

一支具有较强专业素养和较高道德素质的稳定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是做好国家主流意识形态高效传播和有效教育的重要保障④。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专职意识形态教育者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除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之外,还必须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与信念的各种活动,通过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思想动态进行及时引导,利用积极有益的社会事件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学校的认同感,碰到负面事件时,稳定学生情绪,降低不良言论的影响,提高学生全面看待问题、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

3.加强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党团组织建设。

在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要不断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的模式和运行机制,坚持以党建为核心,团建为基础,以党建带动团建,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领导体制具有特殊性,根据党政工作机制的特点,要不断完善党团基层组织,把团建纳入党建中,规范组织建设,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加强党团的领导,协调好中方与外方在教学、管理中的关系,把握好党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等重大工作中,要树立为正确的指导思想,掌握强有力的主导权以及发挥基层党团组织得力助手的重要作用,在意识形态教育的工作中形成合力。

4.把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贯穿教学管理的全过程。

在国家意识形态较量空前激烈的今天,意识形态的渗透更具有隐蔽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各种文化纷至沓来,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中外教育机构的合作不断深入,使得一些大学生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文化安全的意识相对薄弱,这就要求在中外合作办学中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正视本国的历史和国情,辨别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理论与思潮,能自觉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和生态安全。但是,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理性地看待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不是一味地排斥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不同的文化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借鉴、吸收、包容,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而且有助于本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更也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维中.全球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和文明的冲突[J].领导文萃,1999,(12).

[2]侯立臣.关于中外合作办学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9).

[3]李帆.对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学合作问题的探讨[J].教学园地,2009,(09).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外合作办学意识形态高等教育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的政策演进研究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新闻话语分析与意识形态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