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伟
摘 要:国家发展,科技进步,人才是基础;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人才是支撑;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关键。如何把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发展的优势,如何提高创新型人才资源的数量,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的人才智力保障,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所必须解决的重要战略问题,也是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的永恒主题。
关键词:人才;创新;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4-0199-02
人才,人中之有才华者,既有谋事之才、谋略之才,又有将帅之才、栋梁之才。一个国家人才的众寡优劣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兴衰存亡。而作为人才中的翘楚,创新之才在各自的历史时期里不辱使命地完成了自己的角色,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一、何为创新型人才
所谓创新型人才,一是要具有健康的人生价值取向与崇高的献身精神。必须把个人的内在创新品质和追求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需求有机结合,服从于社会与人类的整体需求;把当前的创新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与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长远目标有机结合,并服从于民族振兴的长远目标;把个人的创新能力与创新行为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有机结合,并服从于社会的价值标准。二是要具有强烈的探知欲和坚实的基础知识。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事实告诉我们,只有拥有较宽的知识面,具有发现、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才能迎接和处理未来社会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只有博览群书,刻苦钻研,才能在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中寻找到新的结合点。三是要具有独特、科学的创新思维。创新需要思维科学的支持。只有实现创新思维的科学化,才能使创新成为理性的过程,也才能保证创新的科学化。重视思维科学,提高创新人才的科学思维能力,是一个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民族创新能力得以提高的关键举措之一。四是要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创新是一个从无到有,从问题的提出、思维的发散到得到创新成果再到成果转化为对人类社会有贡献的社会产品或成果。有效的创新活动最终都表现为现实的创业过程。只有使创新同时成为不间断的创业过程,才能实现民族振兴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赋予创新以现实意义并显现出无限的生命力。
二、中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现状
一是实施国家科技计划,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创新人才。中国于1986年11月启动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旨在提高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以前沿技术研究发展为重点,统筹部署高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产业化示范,充分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1997年,中国政府采纳科学家的建议,决定制定“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开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重点基础研究。这是中国加强基础研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战略举措。973计划的实施,实现了国家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的部署,建立了自由探索和国家需求导向“双力驱动”的基础研究资助体系,完善了基础研究布局。大量的科研项目不仅缔造了许多创新型人才,更为中国的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
二是依托国家创新基地,吸引和凝聚优秀人才。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原始创新的源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核心基地和孕育中国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作为科研开发、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不仅凝聚了一批优秀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而且通过培训和技术交流等形式,培养和培训一批工程技术人才。
三是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导人才向企业集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和发展,促进了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人才资源相互流动和共享,探索形成了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机制,提升了企业人才创新能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方式,在促进各方技术集成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成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结构和培养企业高层次人才的着力点,人才在合作中改善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升了素质和水平。
四是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凝聚创新创业人才。国家高新区自创建以来,始终高举创新创业的旗帜,不断聚集创新资源,凝聚了大批高端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形成了以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为重要组成、涵盖各技术领域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成为创新人才的富集地和技术创新的集聚区。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高新区将人才工作作为应对危机、优化结构的重要抓手,不断积累发展后劲,使越来越多的海外创新创业人才,选择国家高新区作为实现梦想、成就事业的平台,海外归国人才已成为国家高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
五是充分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加快培育国内优秀人才。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已经成为加快中国人才队伍建设步伐、提升中国整体科研水平、培养国内优秀人才和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国家科技部通过鼓励和支持中国科学家参与和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的科学工程,充分利用国际科技平台,分享世界最新研究成果,大大提升了中国人才水平和竞争能力。
三、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创新型人才占总人口比例低。中国人口总量居全球之首,人才的总量虽然也很大,但是在人口总数占的比例却很低,创新型人才的短缺已成为中国人才危机的核心,制约了中国科技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二是创新型人才质量有待提高。虽然中国人才的总量还是相当可观的,但是总体水平不高,这与中国总体的科技实力不强的大背景相一致。中国还存在许多科学机构或者企业是学习转化国外先进技术,原创能力明显不足,要想从科技大国转向科技强国,我们必须增强民族创造力,真正将“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
三是创新型人才分布不够合理。中国创新型人才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技研究所,企业科研队伍的科研能力有限。由于科技社会转化机制不完善,导致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产品,企业与研究机构没有较好的结合,研究经费限制等因素也影响了中国科学发展的步伐。endprint
四是人才流失严重,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为了促进国内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鼓励出国留学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但是出国留学人口中,回国和滞留人数的比例达到了1∶3,与国际上较合理的回国和滞留人数比例(2∶1)相去甚远。美国的技术移民中,华人增长的速度最快、人数最多。这可能跟国内科研的环境有关,国内没有发达国家一样的巨额科研经费的投入,另外国内学术环境的不良也可能是大量留学人员不回国的原因之一。
四、对于中国创新型人才的几点思考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创新型人才开发的意识。创新型人才是价值创造的核心力量,各国政府都为创新型人才的开发和管理制定了完备的政策,从创新型人才的获取、测评、培训、绩效与薪酬管理、创新型人才的保护到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管理链,特别是在创新型人才开发方面,根据工作分析和未来发展要求,依据其个人秉赋和潜能,对创新型人才分层分类管理,从个人、团队和组织三个层面选择人才开发的项目,为他们的价值创造提供优良的环境和平台。
二是制定创新型人才吸引战略,营造人才流动与竞争机制。世界经济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对人才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程度,各国把人才战略纳入到宏观战略管理框架内,纷纷制定了新的人才吸引战略。就中国而言,要根据人才流动规律,建立国际化人才市场,积极采取以吸引为主的政策,用良好的机制和环境吸引外流人才回归。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引才、留才环境。引进人才最主要的是要建立一套吸引外部人才的制度,创造一个使人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软、硬环境,这对为人才资源注入新鲜血液、增强活力、提高效能有着直接作用。保留人才的措施,主要是通过建立积极的用人机制和注重对人才感情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留住人才”工程。其次,要建立“良性互动”的人才流动机制。人才流动是人才自身成长规律的要求,只有对人才资源在动态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开发,才能保证科技人员才能的继续增长和充分发挥。再次,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人才竞争机制,避免了“为拿文凭而上学”、“为晋职称而搞成果”的功利主义倾向,使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发挥到为企业、为国家做贡献上。
三是建立创新型人才的开发机制,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要实现人才资源的良性开发,必须不断增加人才的“知识储量”和“技能积累”,即对人才进行持续、稳定的规范化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保持人才资源的后劲,向人才灌输“终身教育”的观念。
四是建立创新型人才的效绩评价机制,创造用好人的前提条件形成重真才实学、重业绩的人才评价机制。准确评价人才,是用好人才的前提条件,在人才的评价上务必要走出重学历资历、轻工作实绩的误区。要认真研究评价人才业绩的考核评价体系,力求科学、准确地反映人才业绩,制定分析,判断人才价值的科学评价标准,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待遇。
五是形成科学合理、动力十足的激励机制,解决人才价值分配问题。鼓励创新创造,使人才结构得到优化配置,可以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益,让人才的价值得到最大实现,不断拓宽人才的知识领域,使他们有一种求新立意和创新意识,给人才提供施展才华才能的舞台,使人才总量幅度有所提高,质量产生新的飞跃。在鼓励创新创造中,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使人才有一定责任感、紧迫感和成就感,努力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因此实施人才战略,必须形成科学合理、动力十足的激励机制,解决人才价值分配的问题。
总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世界,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人才资源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手段,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的同时,建立和完善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体系,创造人才辈出和成果不断涌现的崭新局面,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保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必然的选择。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必须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激发全民族创新意识,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责任编辑 吴 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