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浅析

2014-09-27 03:06胡青侠马百兵尹雯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24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胡青侠+马百兵+尹雯

摘 要:在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是保持国家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时代提出的迫切要求。因此,高等院校应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教学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着手,改革高等教育的现有弊端,较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级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工程创新;人才培养;高教改革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4-0197-02

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知识、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标志着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教育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高素质工程创新人才是时代对高等院校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为此,工科院校把工作重心转移到高素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上来,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自高考恢复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高校缺乏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应试教育、学分制、成绩优先等评价方式,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动力不足;教学与科研、生产脱节,理论脱离实际,不利于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教育观念落后,学生难以发挥积极主动性;教育模式单一,阻碍学生个性发展和拔尖人才的凸显。除此之外,中国以知识和教师为本位的按部就班式的传统办学理念,虽然夯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但阻碍了创新意识的形成,不利于科学创造,也极大地影响了人才培养的素质和质量,造成“读书型”人才批量式生产,而“开拓型”技术人才却极其匮乏的现象。21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是知识经济全面崛起的时代,也是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未来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在机遇与挑战、开拓与创新并存的新时代,如果我们不注重知识创新,那么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市场就会被他人分割;如果我们不能培育出大批具有创新意识且乐于奉献的科技人才,肩负起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任,那么,中国由工程大国转变为工程强国的理想,将遥遥无期。因此,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必须在以学生为本位和能力发展为本位的新理念下进行全新的改革,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型的应试教育向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型的素质教育转变。

二、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至少应包括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人才成长环境两大部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的教学组织管理下实施,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它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教学组织管理;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是创新人才成长的保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硬件和校园文化氛围[1]。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获取工程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以运用工程理论,拓展工程能力,提升工程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型”。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完成向工业化社会转变和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双重任务。而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立足现实、深化改革,在贯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遵循“夯实基础、注重实践、提升素质”的原则,重点突出“创新”,采取模块化结构,全面深入地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探索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尽快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同时,妥善处理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等方面的关系,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为核心,注重个性发展,让学生的禀赋、优势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从观念、制度、机制、专业及课程设置、人才评价模式、师资队伍等诸多方面共同努力,注重启发诱导,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精心设计适应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培养方案。

三、构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激发学生主动性,着力塑造学生“主体型人格”

改变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式,以现代教学观为指导,把学生看作与教师平等对话和交往的能动的生命体和实践主体。创新性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人格是主体型人格的核心。它不仅是一种智力品质,更是一种重要的性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的素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主动建构新知识、积极参与交流与讨论并不断反思自身的学习、改进学习策略、提高认知能力等方面。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话、讨论、交往等方式,有效地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科研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中小型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鼓励和支持学生的科学探索;学生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正当展示和发挥个人才能。

(二)构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程训练平台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意识是实现创新的前提与动力,创新思维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离开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将成为不切实际的空谈,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最基本的素质。近几年来,我们在工程训练中积极开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研究和实践[2]。为了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的创新人才,高等学校必须按照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认知规律来构建以大工程为背景,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工程素质为主线的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程训练平台,即工业系统认知平台、基础工程训练平台、现代工程系统训练平台以及工程创新训练平台,并根据工程训练教学的基本要求,将创新训练贯穿整个工程训练的始终。这“四大平台”体现了各科知识的融合与贯通以及学科专业的交叉和渗透,为培养工程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三)专业教育、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战场

工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未来的工程师。“要以现代工程为背景,引导学生把专业学习纳入到工程链中,培养学生的现代工程意识和思维方式,自觉树立现代工程人才的价值观;强调对现代工程师必备素质和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的要求”[3]。高等工程教育以工程领域的专业教育和课堂教学为主,肩负着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的重任。因此,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应体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具体环节上。如培育和建立具有新技术增长点的学科;设置重视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探索建立以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为主的实验课程设置等。同时,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改革考试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多个探索路径、多个视觉通道、多个解决方案,在浓厚的学术和创新氛围中大力培养工程创新人才。endprint

(四)把“第二课堂”—课外科技活动纳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把创新教育落实到大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形成完整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更好地实现创新人才培养建设目标,高校应高度重视课外科技活动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把第二课堂纳入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尤其是重点鼓励那些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有创意的、科技含量比较高的科技作品进入课外科技活动。同时,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各类形式的设计制作大赛,开办大学生科技论坛,开展大学生优秀论文或科研成果评奖活动等,丰富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重构理论教学体系,开设专业课程

以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为主线,重构理论教学体系,设计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通过系统化、集成化的工程训练,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的综合集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的空间,让其亲身体验创新过程。同时,有计划地开设一些培养创造力的专业课程。目前我们的课程基本上还是根据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来设置,国内有些学校为学生开设思维科学、创造力心理学、科学方法论、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能等课程[4],而国外有的学校如美国还设置了一些问题课程,目的是让不同学科的教师给学生做指导,研究跨学科问题。不同学科的学生研究同一问题会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研究方法,而这些不同的东西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由此迸发出许多创新性的东西,这是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的新途径。

(六)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5]。要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创新人才,首要需要提高工科教师的自身素质,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同时,工程创新的培养是长期工程训练实践活动的产物,而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则需要现代各行各业的工程师和优秀人才的参与和引导。因此,在工程训练中,实践教师始终是工程训练的主体,也是创新教育和培养的主要传承者和引导人。在工程理论与工程实践高度综合与应用的工程训练中,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是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的关键步骤,而所谓“双师型”团队,是指由“工程师+高校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

总结

高等教育处于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重要“转型期”,各高校应以此为契机转变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在遵循“夯实基础、注重实践、提升素质”的原则上,总体设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高校应通过构建工程训练平台,设置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展“第二课堂”,重构理论教学体系,开设专业课程,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等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深入地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培养拔尖工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8,(5):6-10.

[2] 郭师虹,蔡安红,杨桂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22-124.

[3] 罗福午,于吉太.以现代工程为背景,进行生动有效的工程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2):51-54.

[4] 靳文强,欧尔峰.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甘肃科技纵横,2004,(3):93-94.

[5] 马德秀.寻找人才培养模式突破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20.

[责任编辑 吴 迪]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