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CNKI收录的1999-2013年的1 735篇图书馆隐性知识研究领域文献为数据源,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Ⅲ,通过对发文作者及研究机构做知识图谱分析,得出该领域的代表作者及核心研究机构,并应用关键词聚类和突现词探测功能分析该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从而直观地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隐性知识;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聚类;突现
对于隐性知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分别从各自角度给出过定义,归纳起来,主要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高度个人化和情景化,通常不容易用语言表达和记录、难以传播和交流、尚未编码和显性化的知识[1-2],是个人或组织在长期工作、生活或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知识,通常包括技能、技巧、经验、直觉、灵感、价值观、思维模式等[3]。对隐性知识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图书馆的知识创新,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更有助于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创新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因此隐性知识成为近年来图书馆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既有对隐性知识概念、内涵、分类的深入剖析,也有对隐性知识的开发、利用、管理、共享、转化和转移等方面的分析和探讨。为了更为清晰地展现当今图书馆隐性知识研究的现状及趋势,笔者对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搜集、整理和汇总分析,并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Ⅲ绘制图书馆隐性知识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旨在利用可视化的方法对我国图书馆隐性知识领域的代表作者、机构、研究热点和前沿进行直观地展示和分析,以期为国内学者在该领域开展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1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文以CNKI为数据源,时间不限,以“主题”为检索字段,以“隐性知识”为检索词,以“主题=隐性知识”为检索式,专题代码设定为I143(即专辑名称为“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共检索出相关文献1 737篇(检索日期2013年11月10日),剔除2篇不相关的文献,共得有效文献1 735篇。通过检索结果考查论文的时间分布,第一篇论文的发表时间为1999年,故笔者选取1999-2013年15年间的文献数据做隐性知识领域的知识图谱分析。
本文选择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软件为分析工具,版本为V37R8,通过对记录中的作者及发文单位进行聚类视图分析,展示出图书馆隐性知识研究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作者及机构,通过对关键词聚类和突现词探测,形象地展示出隐性知识领域的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
2数据分析
21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图1显示的是为近年以隐性知识为主题的发文量统计(2013年的数据尚未完全收录故只有78篇,暂不做详细分析),从检索情况看,1999-2013年15年间总发文量为1 735篇,发文量在前11年(1999-2009年)间呈波动增长的趋势,在2009年达到了高峰229篇,其后虽然出现了小幅的回落,但发文量仍保持在170篇以上,表明隐性知识一直是国内图书馆界的研究热点。
221综合考虑发文量和突现值的代表作者
笔者将检索到的1 735篇文献导入CiteSpaceⅢ中,时间设置从1999-2013,TimeSlicing的值为1,网络节点类型为作者(author),数据抽取对象为top50,采用CiteSpaceⅢ提供的突现词检测(Burst Detection)算法,得到发表论文数以及突现值排名前10的作者(见图2、表1、表2)。
综合考虑作者发表高质量论文突现值较高的年份,发现山东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张建国在早2000年就涉足隐性知识研究,其主要是对图书馆的知识创新进行研究,他不但界定了知识以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2种形式存在,还明确提出了知识创新的形式有4种:①隐性知识的整合;②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③显性知识内化为隐性知识;④显性知识之间的借鉴和应用[8]。这对后续作者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属于隐性知识研究的起始阶段。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秦铁辉、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任全娥、鲁东大学图书馆的刘冬梅发文突现值较高的年份虽然大致相同,分别为2003-2007年、2004-2007年、2005-2007年,但他们主要的研究内容却趋向于单元化、模块化。任全娥主要是对知识管理视角下的参考咨询服务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参考咨询的过程中应着重对参考咨询馆员的隐性知识资源进行开发及显性化[9];秦铁辉着重从知识管理理念下情报学的角度对情报与隐性知识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刘冬梅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角度对隐性知识进行深入研究。郑州师范学院图书馆的袁红军及新乡医学院图书馆的刘小锋发文的突现年代分别为2011-2013年,2012-2013年,他们都对隐性知识转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研究的侧重点却有所不同,刘小锋主要对情境下的隐性知识转移行为及情境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进行研究;袁红军则主要对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及隐性知识)转移机理及运行激励机制进行研究。正是这些学者多角度,触角深入的研究,才构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隐性知识脉络图谱。
222综合考虑发文量和突现值的核心机构
在 CiteSpaceⅢ软件界面,网络节点类型为机构(Institution),其他设置同上,运行该软件得到该主题研究的机构聚类知识图谱(见图3),圆形节点代表机构,节点越大表明该机构发文量越多,发文量在10篇以上的机构共有10个(见表3),分别是高校院系(4个)和高校图书馆(6个),这些机构成了国内隐性知识领域研究的核心力量,值得一提的是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以30篇发文量位居第一,他不仅是隐性知识研究领域的核心机构,也是目前国内公认的图情教育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高校院系。
图3中的结点连线较弱,很多机构为孤立的点,且在空间分布上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较明显的聚类,表明隐性知识领域研究机构众多,但研究相对比较封闭,跨地域、跨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不是很紧密,但仍然存在。比如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与集美大学图书馆、比如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与广西师范大学信息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等机构之间存在科研合作关系,由此看来,跨机构、跨地域甚至跨学科领域的科研合作有待加强。endprint
按发文量的激增年份可以把上述10个机构分为3组:①鲁东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河南大学图书馆,他们发文量的激增年份大致集中在2005-2007年之间;②黄淮学院图书馆,他发文量的激增年份集中在2008-2010年之间;③新乡医学院图书馆、郑州轻工业学院图书馆、咸宁学院图书馆、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他们发文量的激增年份大致集中在2011-2013年之间。正是由于这些机构对隐性知识的持续关注与研究,不断丰富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推进该领域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23图书馆隐性知识领域研究的热点分析
文章的关键词是论文的核心,是作者对该文内容进行的高度概括和精炼描述,有着很强的代表性[10]。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的思想来源于文献计量学中的齐普夫定律,基本原理就是分析统计一组词在某一研究领域文献中出现的频次,并以此为基础抽取高频关键词对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反映出这些词之间的亲疏关系,进而揭示该学科领域内在的知识结构演变状况及研究热点[11]。
在CiteSpaceⅢ软件界面中,节点类型选择关键词(Keyword),时间设置同上,数据抽取对象为Top50,使用关键路径(Pathfinder)算法,运行CiteSpaceⅢ软件,可视化后,聚类标识来源选择labeling with indexing terms,得到1999-2013年隐性知识领域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聚类视图(见图4)。其中频次≥21及中心性≥004的27个高频关键词如表5所示:在整理时,笔者进行了如下处理:对一些同义词或近义词如高校图书馆、大学图书馆、高职院校图书馆、普通高校图书馆、专科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创新服务;学科馆员、馆员进行了被引频次和词语的合并。
除去检索时用到的隐性知识以及与它对应的显性知识,表6给出的是被引频次和中心性都比较高的18个关键词,可以看出,这18个关键词可以分为6个聚类组:①图书馆、高校图书馆;②知识管理、知识组织、知识经济、知识创新、创新;③知识服务、信息服务、图书馆员、学科馆员;④知识转移、知识共享;⑤数字图书馆、知识地图、知识资源;⑥图书馆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读者获得显性知识的渠道不断增多,读者的信息需求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特色化及知识化,传统的以显性知识为基础的信息服务已经很难满足读者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为读者提供高效、准确,以隐性知识为基础的知识服务成为图书馆界努力地方向和重点。图书馆的隐性知识内化在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知识服务的整个过程中,在此过程中,作为知识集成者和传播者的图书馆员、学科馆员成为知识服务的核心,他们的服务过程一方面是其自身的经验、技能、知识积累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对其服务对象的隐性知识的挖掘和继承过程。因而,应对学科馆员、图书馆员的隐性知识进行充分挖掘并使之显性化,及时恰当地运用到工作中去,最终使图书馆员的知识服务于用户,从而发挥出图书馆服务的价值。
图书馆隐性知识有效的转移与共享是图书馆知识系统形成的基础,也是其服务效率普遍提升的途径,更是知识管理与创新的必然。因而,近年来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成为图书馆重要的研究课题。当前人们对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的研究具有多面性,研究的视角更具多样性,在知识转移方面,研究者不仅从个人、群体、组织视角研究不同层次间的隐性知识转移,还从隐性知识转移的概念、机制、障碍、转移模式、激励机制、措施等角度对隐性知识转移进行研究,更有学者从隐性知识转移能力评价指标和绩效方面进行研究;在知识共享方面,许多研究者也从不同的维度对知识共享的特点、障碍、对策、模式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及数字图书馆的快速发展,信息资源呈现出规模庞大、形式多样、传播迅速、大海捞针等现象,在这种复杂的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信息的组织和利用上出现了信息过剩与知识僵乏的难题。图书馆如何对自身的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如何在充分利用其显性知识资源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隐性知识资源的挖掘、利用、共享,满足读者在知识的获取、选择、吸收、利用和创新过程中的知识需求。因而,近年来图书馆界的许多专家学者把“知识地图”的理念与方法引入到图书馆知识管理中来,运用知识地图,将抽象的、散落的知识资源归纳组织起来,做成一张知识网络导航图,将知识主题、知识关联、资源出处以结构化网络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对这些知识资源和知识分布的位置、存储媒介、使用渠道与范围进行标注,使图书馆现有的知识资源透明化。借助知识地图,用户不仅能根据熟悉的某一知识点进行检索,迅速的查询到所需的知识资源,还能借助链接和寻址技术,查询所需要领域内相关联的知识。这不但节省用户的时间和精力,更加强了图书馆知识资源的利用,共享与创新。
知识是图书馆管理对象中的核心要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图书馆的管理就是知识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借助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深入了解用户知识需求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处理技术去识别、挖掘、组织和整合知识,实现知识的传播和共享,以达到知识创新、知识扩散和知识增值的目的。图书馆知识管理在注重对显性知识进行管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隐含于馆员和读者大脑中的隐性知识的发掘、管理、开发与利用,以此促进管理创新,服务创新。
24图书馆隐性知识领域的研究前沿分析
研究前沿就可以看作在某一时段内,以突现词(Burst Terms)为知识基础的一组文献所探讨的科学问题或专题[12]。因此,笔者将检索到的1 735篇文献导入CiteSpaceⅢ中,节点类型选择关键词(Keyword),其他设置不变,利用CiteSpaceⅢ提供的突现词探测(Burst Detection)算法,依据词频的变动趋势,而不仅仅是频次的高低,将图书馆隐性知识研究领域频次变化率高的词(Burst Terms)从大量的主题词中探测出来,共探测到274个突变词,得到如图5所示的关键词突变的知识图谱,表7所示的是突现值>238的20个突现词。endprint
由图5和表7可知,2000-2001年间的突现词是知识经济、知识、信息管理、知识创新,情报学、网络环境,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网络环境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已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知识创新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以知识的增值与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管理成为各门学科竞相研究的新课题,以知识及知识管理作为重要研究对象的情报学,由于知识管理概念的引入为其研究和发展带来了新的视角,不仅扩充了其研究对象“知识”的概念,研究对象的重点也向隐性知识管理转移,这为情报学的进一步拓展提供良好契机和巨大空间。图书馆作为从事知识、信息管理的专门机构,面对网络环境下丰富的信息资源,应运用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对知识进行收集、加工、整合与重组,并创造性的应用,从而充分挖掘图书馆的智力资源,更好地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创新。
2002-2006年间的突现词是竞争情报、医学图书馆、管理创新、知识发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成为了高校图书馆和医学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亦是其创新与应变能力得以提高的有效途径。与知识管理有密切联系的竞争情报,也将借助知识管理先进的方法和技术拓展情报信息来源,提高工作效率,使其在不断的知识创新中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图书馆要实现服务创新,只有把隐含在图书馆、馆员及读者之间的隐性知识充分发掘出来,开创满足用户隐性知识需求的知识发现服务。
2007-2009年间的突现词是知识资源、参考咨询、核心竞争力;在长期的工作和实践中,使图书馆拥有了丰富的知识资源,包括显性知识资源与隐性知识资源两大类,相对于显性知识资源来说,图书馆的隐性知识资源是图书馆潜在的智力资本,是形成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也是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创新的原动力。图书馆要构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充分利用显性知识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对隐性知识资源挖掘、开发和利用,实现知识的创新、交流与共享,不断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2010-2012年间的突现词是影响因素、living library、必要性、真人图书馆、知识地图、知识转移、真人图书,由于隐性知识具有隐蔽性、私有性、难转移、共享性差、价值巨大等特点,知识的有效转移与共享是一大难题,近年来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知识转移与共享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隐性知识的转移与共享策略。知识地图能将图书馆的知识资源以网络结构图的形式完整而形象地呈现在用户面前,为了更好挖掘和利用图书馆的隐性知识资源,图书馆界的不少专家学者把知识地图引入到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中来,近年来在国外图书馆界兴起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Living Library(也叫真人图书馆),也被国内图书馆界借鉴过来并加以推广,Living Library突破了人们对“图书”的传统认识,它是把真人图书(Living Book)作为出借对象,通过读者与“书”之间面对面直接交流互动方式,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使信息得以即时互动沟通,实现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交流、传播和共享。
3结语
本文以图书馆界隐性知识领域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通过对CNKI数据库中1999-2013年收录的1 735篇文献,从文献计量学视角以知识图谱的方式对隐性知识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及核心研究机构、研究热点与前沿进行了探索分析,由此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作者的聚类分析,可以得出发文量居前三名的作者是袁红军、刘岩芳、周九常,突现值居前三名的作者是袁红军、黄蓉、周九常。综合作者的发文数及突现值,发文数≥6篇或突现值≥20617隐性知识领域研究的13位核心作者是袁红军、刘岩芳、周九常、储节旺、黄蓉、秦铁辉、刘冬梅、吴自勤、郭春侠、任全娥、刘小锋、王曰芬、张建国,并且这些作者的研究视角、侧重点各不相同。通过对研究机构的聚类分析得出其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高校图书馆和高校院系,但分布比较分散,交流合作比较少。
(2)通过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可以得出隐性知识研究的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具体如前文所述,并且把知识地图,企业中的知识管理引入到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中,从中可以看出图书馆隐性知识的研究融合了其他多学科的技术与方法,这丰富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研究内容,扩充了其研究视角,同时也给其他学科的进一步拓展提供良好契机和巨大空间。
(3)通过突变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可得出隐性知识研究领域的前沿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①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管理概念的引入,隐性知识的概念、内容与层次结构也进一步发展与创新;②图书馆隐性知识的管理,涉及内容主要有管理障碍、管理的策略和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的创新等方面;③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涉及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的影响因素、途径、模式、障碍、对策等几个方面;④隐性知识的开发与利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挖掘隐藏在图书馆组织及读者之间的隐性知识,应用到图书馆实际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吴玉玲.图书馆员隐性知识探究与挖掘[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41-44.
[2]屠航.图书馆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的流动转化及管理框架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28(1):27-29.
[3]王兰敬.图书馆内部隐性知识转移机制研究[J].现代情报,2008,(1):28-31.
[4]王磊.国内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136-142.
[5]陈超美.CiteSpace中的Burst Detection[EB/OL].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649&do=blog&id=566289,2012-05-03.
[6]薛调.国内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领域演进路径、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3,56(15):9-14.
[7]栾春娟,侯海燕,王贤文.国际科技政策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9,(2):240-243.
[8]张建国,于岩洪.试论知识创新与图书馆[J].图书情报论坛,2000,(3):9-12.
[9]任全娥.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知识管理研究进展[J].图书馆杂志,2007,(4):14-17.
[10]孙玉伟.信息行为领域知识基础、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2,(2):108-116.
[11]赵健,崔海兰,李峰.科学知识图谱视野中的《图书馆工作与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12):84-88.
[12]李素梅.基于知识图谱的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J].现代情报,2012,32(12):99-104.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endprint
由图5和表7可知,2000-2001年间的突现词是知识经济、知识、信息管理、知识创新,情报学、网络环境,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网络环境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已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知识创新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以知识的增值与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管理成为各门学科竞相研究的新课题,以知识及知识管理作为重要研究对象的情报学,由于知识管理概念的引入为其研究和发展带来了新的视角,不仅扩充了其研究对象“知识”的概念,研究对象的重点也向隐性知识管理转移,这为情报学的进一步拓展提供良好契机和巨大空间。图书馆作为从事知识、信息管理的专门机构,面对网络环境下丰富的信息资源,应运用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对知识进行收集、加工、整合与重组,并创造性的应用,从而充分挖掘图书馆的智力资源,更好地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创新。
2002-2006年间的突现词是竞争情报、医学图书馆、管理创新、知识发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成为了高校图书馆和医学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亦是其创新与应变能力得以提高的有效途径。与知识管理有密切联系的竞争情报,也将借助知识管理先进的方法和技术拓展情报信息来源,提高工作效率,使其在不断的知识创新中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图书馆要实现服务创新,只有把隐含在图书馆、馆员及读者之间的隐性知识充分发掘出来,开创满足用户隐性知识需求的知识发现服务。
2007-2009年间的突现词是知识资源、参考咨询、核心竞争力;在长期的工作和实践中,使图书馆拥有了丰富的知识资源,包括显性知识资源与隐性知识资源两大类,相对于显性知识资源来说,图书馆的隐性知识资源是图书馆潜在的智力资本,是形成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也是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创新的原动力。图书馆要构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充分利用显性知识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对隐性知识资源挖掘、开发和利用,实现知识的创新、交流与共享,不断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2010-2012年间的突现词是影响因素、living library、必要性、真人图书馆、知识地图、知识转移、真人图书,由于隐性知识具有隐蔽性、私有性、难转移、共享性差、价值巨大等特点,知识的有效转移与共享是一大难题,近年来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知识转移与共享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隐性知识的转移与共享策略。知识地图能将图书馆的知识资源以网络结构图的形式完整而形象地呈现在用户面前,为了更好挖掘和利用图书馆的隐性知识资源,图书馆界的不少专家学者把知识地图引入到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中来,近年来在国外图书馆界兴起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Living Library(也叫真人图书馆),也被国内图书馆界借鉴过来并加以推广,Living Library突破了人们对“图书”的传统认识,它是把真人图书(Living Book)作为出借对象,通过读者与“书”之间面对面直接交流互动方式,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使信息得以即时互动沟通,实现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交流、传播和共享。
3结语
本文以图书馆界隐性知识领域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通过对CNKI数据库中1999-2013年收录的1 735篇文献,从文献计量学视角以知识图谱的方式对隐性知识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及核心研究机构、研究热点与前沿进行了探索分析,由此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作者的聚类分析,可以得出发文量居前三名的作者是袁红军、刘岩芳、周九常,突现值居前三名的作者是袁红军、黄蓉、周九常。综合作者的发文数及突现值,发文数≥6篇或突现值≥20617隐性知识领域研究的13位核心作者是袁红军、刘岩芳、周九常、储节旺、黄蓉、秦铁辉、刘冬梅、吴自勤、郭春侠、任全娥、刘小锋、王曰芬、张建国,并且这些作者的研究视角、侧重点各不相同。通过对研究机构的聚类分析得出其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高校图书馆和高校院系,但分布比较分散,交流合作比较少。
(2)通过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可以得出隐性知识研究的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具体如前文所述,并且把知识地图,企业中的知识管理引入到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中,从中可以看出图书馆隐性知识的研究融合了其他多学科的技术与方法,这丰富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研究内容,扩充了其研究视角,同时也给其他学科的进一步拓展提供良好契机和巨大空间。
(3)通过突变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可得出隐性知识研究领域的前沿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①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管理概念的引入,隐性知识的概念、内容与层次结构也进一步发展与创新;②图书馆隐性知识的管理,涉及内容主要有管理障碍、管理的策略和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的创新等方面;③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涉及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的影响因素、途径、模式、障碍、对策等几个方面;④隐性知识的开发与利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挖掘隐藏在图书馆组织及读者之间的隐性知识,应用到图书馆实际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吴玉玲.图书馆员隐性知识探究与挖掘[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41-44.
[2]屠航.图书馆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的流动转化及管理框架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28(1):27-29.
[3]王兰敬.图书馆内部隐性知识转移机制研究[J].现代情报,2008,(1):28-31.
[4]王磊.国内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136-142.
[5]陈超美.CiteSpace中的Burst Detection[EB/OL].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649&do=blog&id=566289,2012-05-03.
[6]薛调.国内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领域演进路径、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3,56(15):9-14.
[7]栾春娟,侯海燕,王贤文.国际科技政策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9,(2):240-243.
[8]张建国,于岩洪.试论知识创新与图书馆[J].图书情报论坛,2000,(3):9-12.
[9]任全娥.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知识管理研究进展[J].图书馆杂志,2007,(4):14-17.
[10]孙玉伟.信息行为领域知识基础、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2,(2):108-116.
[11]赵健,崔海兰,李峰.科学知识图谱视野中的《图书馆工作与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12):84-88.
[12]李素梅.基于知识图谱的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J].现代情报,2012,32(12):99-104.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endprint
由图5和表7可知,2000-2001年间的突现词是知识经济、知识、信息管理、知识创新,情报学、网络环境,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网络环境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已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知识创新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以知识的增值与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管理成为各门学科竞相研究的新课题,以知识及知识管理作为重要研究对象的情报学,由于知识管理概念的引入为其研究和发展带来了新的视角,不仅扩充了其研究对象“知识”的概念,研究对象的重点也向隐性知识管理转移,这为情报学的进一步拓展提供良好契机和巨大空间。图书馆作为从事知识、信息管理的专门机构,面对网络环境下丰富的信息资源,应运用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对知识进行收集、加工、整合与重组,并创造性的应用,从而充分挖掘图书馆的智力资源,更好地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创新。
2002-2006年间的突现词是竞争情报、医学图书馆、管理创新、知识发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成为了高校图书馆和医学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亦是其创新与应变能力得以提高的有效途径。与知识管理有密切联系的竞争情报,也将借助知识管理先进的方法和技术拓展情报信息来源,提高工作效率,使其在不断的知识创新中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图书馆要实现服务创新,只有把隐含在图书馆、馆员及读者之间的隐性知识充分发掘出来,开创满足用户隐性知识需求的知识发现服务。
2007-2009年间的突现词是知识资源、参考咨询、核心竞争力;在长期的工作和实践中,使图书馆拥有了丰富的知识资源,包括显性知识资源与隐性知识资源两大类,相对于显性知识资源来说,图书馆的隐性知识资源是图书馆潜在的智力资本,是形成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也是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创新的原动力。图书馆要构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充分利用显性知识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对隐性知识资源挖掘、开发和利用,实现知识的创新、交流与共享,不断增强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2010-2012年间的突现词是影响因素、living library、必要性、真人图书馆、知识地图、知识转移、真人图书,由于隐性知识具有隐蔽性、私有性、难转移、共享性差、价值巨大等特点,知识的有效转移与共享是一大难题,近年来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知识转移与共享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隐性知识的转移与共享策略。知识地图能将图书馆的知识资源以网络结构图的形式完整而形象地呈现在用户面前,为了更好挖掘和利用图书馆的隐性知识资源,图书馆界的不少专家学者把知识地图引入到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中来,近年来在国外图书馆界兴起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Living Library(也叫真人图书馆),也被国内图书馆界借鉴过来并加以推广,Living Library突破了人们对“图书”的传统认识,它是把真人图书(Living Book)作为出借对象,通过读者与“书”之间面对面直接交流互动方式,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使信息得以即时互动沟通,实现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交流、传播和共享。
3结语
本文以图书馆界隐性知识领域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通过对CNKI数据库中1999-2013年收录的1 735篇文献,从文献计量学视角以知识图谱的方式对隐性知识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及核心研究机构、研究热点与前沿进行了探索分析,由此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作者的聚类分析,可以得出发文量居前三名的作者是袁红军、刘岩芳、周九常,突现值居前三名的作者是袁红军、黄蓉、周九常。综合作者的发文数及突现值,发文数≥6篇或突现值≥20617隐性知识领域研究的13位核心作者是袁红军、刘岩芳、周九常、储节旺、黄蓉、秦铁辉、刘冬梅、吴自勤、郭春侠、任全娥、刘小锋、王曰芬、张建国,并且这些作者的研究视角、侧重点各不相同。通过对研究机构的聚类分析得出其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高校图书馆和高校院系,但分布比较分散,交流合作比较少。
(2)通过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可以得出隐性知识研究的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具体如前文所述,并且把知识地图,企业中的知识管理引入到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中,从中可以看出图书馆隐性知识的研究融合了其他多学科的技术与方法,这丰富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研究内容,扩充了其研究视角,同时也给其他学科的进一步拓展提供良好契机和巨大空间。
(3)通过突变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可得出隐性知识研究领域的前沿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①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管理概念的引入,隐性知识的概念、内容与层次结构也进一步发展与创新;②图书馆隐性知识的管理,涉及内容主要有管理障碍、管理的策略和管理机制、管理模式的创新等方面;③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涉及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的影响因素、途径、模式、障碍、对策等几个方面;④隐性知识的开发与利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挖掘隐藏在图书馆组织及读者之间的隐性知识,应用到图书馆实际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吴玉玲.图书馆员隐性知识探究与挖掘[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41-44.
[2]屠航.图书馆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的流动转化及管理框架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28(1):27-29.
[3]王兰敬.图书馆内部隐性知识转移机制研究[J].现代情报,2008,(1):28-31.
[4]王磊.国内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136-142.
[5]陈超美.CiteSpace中的Burst Detection[EB/OL].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649&do=blog&id=566289,2012-05-03.
[6]薛调.国内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领域演进路径、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3,56(15):9-14.
[7]栾春娟,侯海燕,王贤文.国际科技政策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9,(2):240-243.
[8]张建国,于岩洪.试论知识创新与图书馆[J].图书情报论坛,2000,(3):9-12.
[9]任全娥.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知识管理研究进展[J].图书馆杂志,2007,(4):14-17.
[10]孙玉伟.信息行为领域知识基础、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2,(2):108-116.
[11]赵健,崔海兰,李峰.科学知识图谱视野中的《图书馆工作与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12):84-88.
[12]李素梅.基于知识图谱的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J].现代情报,2012,32(12):99-104.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