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燕燕 吕洪渠 阚兴旺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市1999—2012年的面板数据,分别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东、中、西三大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程度和趋势的差异性。结论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且存在时滞性,不同地区的影响幅度和变化趋势不同。政府应通过降低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在城乡间的差距以减少因此带来的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城乡收入差距;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
中图分类号:F014.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4)08007707
一、引言
高新技术产业通常是指那些依托于高新技术,从事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服务的行业集合。自1988年火炬计划开始实施以来到目前为止,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1991年国家正式将微电子、空间技术和生物环保等十一类行业确定为高新技术产业。到2012年,国务院共批准建立了105个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二十余年来高新技术产业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2006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2010年这一比值超过10%。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收入差距问题总是如影随形。我国过去经济快速增长的三十余年也恰恰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三十余年。从统计数据上看,我国的基尼系数1978年为0210,而2009年达到0491。虽然之后又有所回落(2012年到0474),但已较之改革开放前翻了一倍多,并且早已超过了0400的警戒线。在我国收入差距的构成中,城乡收入差距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按照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计算,我国城乡收入之比在1985年达到最低的1863∶1,而2009年这一数据已经扩大为3351∶1,也几乎翻了一倍。因此近年来政府一直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为工作之重。虽然经过几年的努力,城乡收入差距开始出现缩小的趋势(城乡收入比在2011年缩小至3122∶1),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仍是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学术界普遍认为,收入差距的变化与经济增长有密切的关系。根据内生增长理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所以以往很多学者都曾经论述过技术进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但鲜有论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而从理论上说高新技术产业这一类密切影响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也必与城乡收入差距密切相关。从产业分类上来说,目前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而较少地涉足第一产业。从地理分布特征看,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于城市,而较少分布在农村。因此,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然率先带动城市经济繁荣,而后才能渐渐惠及农村地区。这一发展的时间差距在一定阶段会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本文正是以这一判断为基础借助大量的数据和模型对城乡收入差距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进行经验研究。
以全国城乡收入比与国家财政科技支出1995—2011年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相关系数达到0672,这一结果有效的验证了上面的猜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始终起着战略指导和组织作用,而技术创新则以科技推动和市场拉动为动力。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对城乡收入差距起到何种作用是由政府指导和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共同决定的,搞清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会对城乡收入差距带来何种影响对政府进行战略决策和市场指导有着深刻的意义。但是仅凭借相关分析尚不能明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方法论证高新技术产业是否对城乡收入差距造成影响。
一、文献评述
学术界很少有学者论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但有一些国内外文献把技术进步作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因素。综合来看,学者们关于技术进步对收入差距的作用主要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技术进步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Li等[1]等沿着经济增长模型中生产函数的性质变动这条技术路线对收入分配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发现若生产函数中可积累生产要素的规模收益递增,则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不平等将不断扩大。进而将生产函数里面的技术水平参数单独罗列,就可以看出技术变化对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正向影响。Gottsehalk和 Smeeding[2]研究发现,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携带较高的人力资本,而较高的人力资本在技术进步过程中使自己“干中学”的能力增强,从而在技术进步引致的经济增长中获取更多的收入,并且这个过程呈自我加强的态势,势必造成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苏雪串[3]认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快速发展加剧了高素质企业家、管理和技术等方面人才的严重短缺,而大量低素质劳动者供过于求、行业间劳动力供求不平衡是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罗序斌和胡德龙[4]认为科技进步与收入差距扩大之间有长期均衡关系,且城乡科技进步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向变动关系。贺建峰和黄钦炼[5]用因果关系检验验证了技术进步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冲击效应为正,但城乡收入差距并不构成技术进步和城市化的原因。
第二种观点认为,技术进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是正反两方面的或是呈倒“U”型的。Oded和Daniel[6]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并引入技术进步内生变量,得出的结论显示在经济增长的早期,产出增长与收入不平等是同向的,而在增长的后期,产出增长伴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更加平等。Oded和Daniel的研究从理论上证明了库兹涅茨的“倒U曲线”。罗致蓉[7]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可以提升传统产业改造力度,促进国民经济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有助于逐步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李平等[8]利用地区层面面板数据发现收入差距与我国自主创新呈现倒U型关系,收入差距既可通过扩大需求规模促进国家或地区技术创新,又可通过抑制消费结构升级最终阻碍国家或地区技术创新。endprint
除此之外,大多数学者研究城乡收入差距时并未将技术进步作为重要影响因素进行考虑,更未提及高新技术产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谈及影响因素,学者们罗列的对城乡收入差距造成影响的因素是相当多的,出现频率较高的有:(1)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如Tormalehto[9]、钟甫宁[10]的文章中都有提及;(2)城市化程度,如汪同三、蔡跃洲[11]、陆铭、陈钊[12]、郭军华[13]、傅振邦、陈先勇[14]、林毅夫、陈斌开[15]的文章中都有提及;(3)开放程度,如陆铭、陈钊、袁冬梅、魏后凯、杨焕[16]、刘渝琳、滕洋洋、李厚建[17]的文章中都曾提及;(4)农村劳动力流动,如蔡昉、王美艳[18]、夏莉艳[19]、廖显浪[20]的文章中曾有提及。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数据是从1999年开始编入统计资料,因此样本数据过少对研究者来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有效的避免样本较少的弊端,同时变量间的共线性更弱,自由度更高。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将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些重要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了在城乡收入比的各个分位点上,也就是在各种城乡收入差距程度下,高新技术产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不同影响,利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在不同经济区域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性收入差距和城市化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差异以及影响程度在各分位点变化趋势的差异。
二、模型设定、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模型设定
高新技术产业既包括微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技术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具有明显第二产业特征的行业,也涉足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等偏重第一产业的行业。由于我国第一产业主要集中于农村,第二、三产业则多集中于城镇,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可借助其对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影响来进行分析。这一点可以利用古典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予以说明。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Y=ALαKβ
其中,Y代表产出,A代表技术水平,L代表劳动力要素,K代表资本投入要素。为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可将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记作HTI,并一起替换函数中的资本投入要素K,将HTI分为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将公式写为:
Y=ALαHTIβ(α>0,β>0)(1)
式(1)表示产出函数。将式(1)两边同除以各自的技术型劳动投入量并取对数,可以得到对数人均收入方程:
lnY=ln(YL)=lnA+(α-1)lnL+βlnHTI(2)
对式(2)求微分得:
dYY=dAA+(α-1)dLL+βdHTIHTI(3)
以上两式中dYY、dAA、dLL和dHTIHTI分别表示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来的人均收入增长率、技术提升率、技术型劳动增长率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率。dYY是dAA、dLL和dHTIHTI的单调递增函数,若高新技术产业带来的农业部门技术提升率低于非农业部门技术提升率,农业部门的技术型劳动增长率低于非农业部门的技术型劳动增长率,农业部门的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率低于非农业部门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率,则可推断非农业部门人均收入增长率高于农业部门人均收入增长率,城乡收入差距加大;反之说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将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变量高新技术产业资金投入和高新技术产业技术人员数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而被解释变量选取常用来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城乡收入比来计算。在此基础上,根据以往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转移性收入差距、城市化程度和开放度都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故将相关变量引入模型作为控制变量,回归模型扩展为:endprint
除此之外,大多数学者研究城乡收入差距时并未将技术进步作为重要影响因素进行考虑,更未提及高新技术产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谈及影响因素,学者们罗列的对城乡收入差距造成影响的因素是相当多的,出现频率较高的有:(1)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如Tormalehto[9]、钟甫宁[10]的文章中都有提及;(2)城市化程度,如汪同三、蔡跃洲[11]、陆铭、陈钊[12]、郭军华[13]、傅振邦、陈先勇[14]、林毅夫、陈斌开[15]的文章中都有提及;(3)开放程度,如陆铭、陈钊、袁冬梅、魏后凯、杨焕[16]、刘渝琳、滕洋洋、李厚建[17]的文章中都曾提及;(4)农村劳动力流动,如蔡昉、王美艳[18]、夏莉艳[19]、廖显浪[20]的文章中曾有提及。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数据是从1999年开始编入统计资料,因此样本数据过少对研究者来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有效的避免样本较少的弊端,同时变量间的共线性更弱,自由度更高。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将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些重要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了在城乡收入比的各个分位点上,也就是在各种城乡收入差距程度下,高新技术产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不同影响,利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在不同经济区域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性收入差距和城市化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差异以及影响程度在各分位点变化趋势的差异。
二、模型设定、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模型设定
高新技术产业既包括微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技术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具有明显第二产业特征的行业,也涉足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等偏重第一产业的行业。由于我国第一产业主要集中于农村,第二、三产业则多集中于城镇,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可借助其对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影响来进行分析。这一点可以利用古典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予以说明。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Y=ALαKβ
其中,Y代表产出,A代表技术水平,L代表劳动力要素,K代表资本投入要素。为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可将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记作HTI,并一起替换函数中的资本投入要素K,将HTI分为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将公式写为:
Y=ALαHTIβ(α>0,β>0)(1)
式(1)表示产出函数。将式(1)两边同除以各自的技术型劳动投入量并取对数,可以得到对数人均收入方程:
lnY=ln(YL)=lnA+(α-1)lnL+βlnHTI(2)
对式(2)求微分得:
dYY=dAA+(α-1)dLL+βdHTIHTI(3)
以上两式中dYY、dAA、dLL和dHTIHTI分别表示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来的人均收入增长率、技术提升率、技术型劳动增长率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率。dYY是dAA、dLL和dHTIHTI的单调递增函数,若高新技术产业带来的农业部门技术提升率低于非农业部门技术提升率,农业部门的技术型劳动增长率低于非农业部门的技术型劳动增长率,农业部门的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率低于非农业部门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率,则可推断非农业部门人均收入增长率高于农业部门人均收入增长率,城乡收入差距加大;反之说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将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变量高新技术产业资金投入和高新技术产业技术人员数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而被解释变量选取常用来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城乡收入比来计算。在此基础上,根据以往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转移性收入差距、城市化程度和开放度都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故将相关变量引入模型作为控制变量,回归模型扩展为:endprint
除此之外,大多数学者研究城乡收入差距时并未将技术进步作为重要影响因素进行考虑,更未提及高新技术产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谈及影响因素,学者们罗列的对城乡收入差距造成影响的因素是相当多的,出现频率较高的有:(1)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如Tormalehto[9]、钟甫宁[10]的文章中都有提及;(2)城市化程度,如汪同三、蔡跃洲[11]、陆铭、陈钊[12]、郭军华[13]、傅振邦、陈先勇[14]、林毅夫、陈斌开[15]的文章中都有提及;(3)开放程度,如陆铭、陈钊、袁冬梅、魏后凯、杨焕[16]、刘渝琳、滕洋洋、李厚建[17]的文章中都曾提及;(4)农村劳动力流动,如蔡昉、王美艳[18]、夏莉艳[19]、廖显浪[20]的文章中曾有提及。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数据是从1999年开始编入统计资料,因此样本数据过少对研究者来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有效的避免样本较少的弊端,同时变量间的共线性更弱,自由度更高。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将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些重要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了在城乡收入比的各个分位点上,也就是在各种城乡收入差距程度下,高新技术产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不同影响,利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在不同经济区域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性收入差距和城市化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差异以及影响程度在各分位点变化趋势的差异。
二、模型设定、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模型设定
高新技术产业既包括微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技术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具有明显第二产业特征的行业,也涉足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等偏重第一产业的行业。由于我国第一产业主要集中于农村,第二、三产业则多集中于城镇,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可借助其对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影响来进行分析。这一点可以利用古典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予以说明。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Y=ALαKβ
其中,Y代表产出,A代表技术水平,L代表劳动力要素,K代表资本投入要素。为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可将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记作HTI,并一起替换函数中的资本投入要素K,将HTI分为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将公式写为:
Y=ALαHTIβ(α>0,β>0)(1)
式(1)表示产出函数。将式(1)两边同除以各自的技术型劳动投入量并取对数,可以得到对数人均收入方程:
lnY=ln(YL)=lnA+(α-1)lnL+βlnHTI(2)
对式(2)求微分得:
dYY=dAA+(α-1)dLL+βdHTIHTI(3)
以上两式中dYY、dAA、dLL和dHTIHTI分别表示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来的人均收入增长率、技术提升率、技术型劳动增长率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率。dYY是dAA、dLL和dHTIHTI的单调递增函数,若高新技术产业带来的农业部门技术提升率低于非农业部门技术提升率,农业部门的技术型劳动增长率低于非农业部门的技术型劳动增长率,农业部门的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率低于非农业部门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率,则可推断非农业部门人均收入增长率高于农业部门人均收入增长率,城乡收入差距加大;反之说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将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变量高新技术产业资金投入和高新技术产业技术人员数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而被解释变量选取常用来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城乡收入比来计算。在此基础上,根据以往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转移性收入差距、城市化程度和开放度都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故将相关变量引入模型作为控制变量,回归模型扩展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