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构建研究

2014-09-27 10:59姜华帅
大学教育 2014年13期
关键词:利用微交流政治

姜华帅

[摘要]微博是一种新的网络平台,因自由性、平民化等特点深受青年学生的欢迎。微博的兴起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微博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在微博视阈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构建可以采取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3-0101-03

微博,即微型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互联网新平台。据《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微博网民的规模已有3.31亿,我国用手机上微博的网民数为2.30亿,手机微博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为49.5%。微博注册简单快捷,用户可以相互交流,相比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微博更平民化,用户可以自由地发表各种意见和评论。如今,刷微博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中的一种时尚,微薄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大学生使用微博的数量日益增长,为高校以微博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靠的群众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载体,而微博具备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功能,应该加以合理的使用。

一、微博具备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以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物质存在形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当具备两个基本功能:一是能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二是能链接主客体。微博作为信息传播的平台,有别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向是单向的,只有少数人可以利用这些平台传递信息。微博在有网络的情况下,用户只需注册账号就可以使用了,是一个平民化、大众化的平台。随着微博的兴起,现在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意见、见解,人人都把握着宣传的麦克风,有不少的商家也开始进行微博宣传。微博可以在网上发布信息,还可以共享图片、视频、音乐等,极大地迎合了大学生娱乐生活的需要,微博还区别于传统的媒体,具备相互交流的功能,可以发起话题让大家一起讨论。这些特点使微博具备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如果加以合理使用,定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微博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

由于微博信息发布的自由性、及时性,用户之间又可以转播,网上信息鱼目混珠,难辨真伪。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时期,知识储备、人生经验相对比较缺乏,在海量信息面前,很容易受到虚假新闻、谣言的影响。像“立二拆四”和“秦火火”等网络大V利用微博宣传谣言,诋毁雷锋等榜样人物的形象,如果大学生轻信网络谣言,将会极大地冲击其正确的价值观,造成其思想混乱,从而产生理想信念、道德观念危机。微博具有互粉功能,在传播的过程中会产生蝴蝶效应,一个错误信息经相互传播,会产生较大的效应,很可能会产生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力。随着微博的普遍运用,微博已成为社会上的一张活名片,现在有部分大学生因为法律意识淡薄,会假冒政府和单位的名义,发布一些虚假信息,这一现象十分引人关注。笔者所在的学校曾经有一名学生,为了吸引粉丝,假借学校微博发布虚假信息,宣称粉其微博可以减免部分重修费,虚假信息的宣传给学校带来不少的负面影响,该生也因此受到纪律处分。另外,微博的碎片化的特点,会产生快餐文化,令大学生更喜欢这种短、平、快的宣传教育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感到厌烦,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带来极大挑战。

三、微博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微博建而不活

很多高校都意识到微博的重要性和前沿性,纷纷以官方名义注册和发布微博。浙江省高校团系统建立了微博圈,几乎所有的高校团委均已建立自己的微博。学校层面的微博多以学校宣传部主管,发布新闻多,传达文件精神多,关注度普遍较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也比较少;高校团委的微博,主要是宣传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关注相对较多,也有一定沟通交流,但是学生交流和关注的内容多以校园活动和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为主,思想引领层面的东西太少。学校微博转发的信息多,原创的东西少,很难吸引学生的关注。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主动性

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利用微博与学生交流,例如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微博建立“微课堂”,与学生进行交流;辅导员可以及时关注学生微博,了解学生心理变化情况。现在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很多都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自己准备备课材料,至于学生想了解什么信息、想听什么内容教师未必清楚。利用微博展开话题讨论,可以了解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诉求,教学内容的编排也会有的放矢,增强课堂的吸引力。目前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很少会把微博当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良好平台加以使用,大部分教师未建立微博,即使建立了也是过多地关注养生、娱乐、社会热点等内容,难以激发学生参与交流的兴趣。

(三)部分学生出现“微博控”

网瘾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网瘾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很大,有不少大学生因痴迷于网络游戏耽误学业而退学。随着WAP技术的发展,手机上网越来越方便,智能机的出现使得微博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布自己的状态,少数大学生已出现“微博控”,极大影响了其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四、微博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微博规范性管理

最近频频出现网络大V 利用微博传播谣言的事件,这也提醒我们必须要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力度。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很容易受到网络谣言的欺骗和误导,错误的信息被不断地转发,很容易导致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要制止网络谣言,政府有关部门要做好把关人角色,制定和出台有关微博使用的法律性文件,推行微博实名制,对那些传播网络谣言的人进行严厉打击,以儆效尤。新浪和腾訊等网络媒体也要通过技术平台屏蔽不良信息,净化网络空间,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

网络素养,指的是人的基本素养中应具备的网络素质及道德规范。大学生要从自身做起,培育正确的微博媒介素养,理性对待和处理来自微博平台的信息和事件,不做不负责任的转载和报道。通过理论知识的不断积累,增强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使自己有足够的理论自信,敢于跟微博上的谣言和错误信息做斗争。大学生作为微博的主要参与者,引领着微博的风尚,因此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网络道德意识,加强自律,选择健康、积极、上进的微博信息,拒绝反动、色情、低俗的信息。高校也应有意识地宣传网络伦理道德,增设网络素养教育课,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三)培育浓厚的校园微博文化氛围

大学里学校学工部、学生处、团委等与学生有关的部门,要积极号召学生开通微博。利用微博开展相关活动,学生有了诉求也可以通过微博@相关部门进行反映。学校应注重发挥校内专家的名人效应,通过校内专家开通微博与学生互动交流,增加学生的亲切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格,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要注重在学生中培养 “意见领袖”,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宣传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展现各高校特色活动,培树校园新风。学校宣传部门微博要不断地改革创新,以良好的信息服务,为师生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生活娱乐等信息,满足师生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组织话题讨论

如果只是转发别人的微博信息,没有良好的互动交流,微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互动交流功能就被浪费掉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变为空谈。高校应积极组织话题与学生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听听学生的真心话。比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校领导可以带头在微博里与学生进行互动,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拉近自己与学生的距离,解答他们的诉求,做到在服务中育人。针对社会的热点事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话题讨论,通过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建立评估和激励机制

要真正发挥好微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必须要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估与激励机制。学校宣传部门的考核着重点不在于发表了几篇重要的通讯报道,出了几期报纸,更重要的是吸引了多少学生的参与。现在微博的粉丝量一目了然,师生关注学校宣传部门微博的数量也反映了学校宣传工作的效果。评估和考核机制是风向标,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根据发帖数量、粉丝总量、互动交流情况设立几个等级对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考核,推动其利用微博积极关注学生,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对辅导员来讲,更需要做的工作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增加工作的主动性和可预见性,提高工作效率。

(六)建立应急干预机制

微博出现以后,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微博发布信息,一条错误信息经相互转播后会发生“蝴蝶效应”,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高校应重视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建立健全应急干预机制,对有关本校的一些虚假、不良信息进行监控,通过正面的宣传和回帖对微博关注的本校热点问题进行解释说明,做出及时的回应,防止以讹传讹,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高校也应建立发言人制度,对于社会和高校师生关注的重大事件,要及时地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公布,澄清事实,防止事态扩大和恶化。

(七)进一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网络不是万能的,微博只是一种平台,要真正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定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想象不认识或者不熟悉的两个人会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微博作用的发挥必须依托于师生之间日常交流的基础之上,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交流和面对面的谈话,多去学生宿舍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使自己成为学生的知心人、贴心人。教师在沟通交流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神态,捕捉学生的心理动态,这样在微博交流过程中,即使跨越了时空距离,也可以有的放矢,帮助学生解决疑问和难题,助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婧迟.试论微博流行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12(2):30-32.

[2]乔靖文.微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戰与应对策略[J].河南社会科学,2013(21):100-102.

[3]李苑静,李琳.微博: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转变的新契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9):127-129.

[4]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tech.hexun.com/2013-07-17/156236661.html,20

13-06-01.

[5]牛娴.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思路探讨[J].大学教育,2013(23):116.

[责任编辑:覃侣冰]

猜你喜欢
利用微交流政治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利用微课打造高效识字课堂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利用微信订阅号评改初中作文模式初探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