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正香
【摘要】新课标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提出了挑战,新课标迫切要求物理教师转变观念、重新角色定位;终身学习、优化知识结构;以人为本、创新教学模式;依靠科技、丰富教学手段,确保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新课改;物理教师;素养
国家教育部在本世纪初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全国开始进行课程改革。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概括为“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提出了挑战,新课标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课程改革的领跑人呢?新课标下物理教师提出了哪些新的素养要求呢?
一、转变观念,更新角色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这是各学科教师今后发展的共同方向。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多元化的。
新课标下的教师角色主要有:
(1)促进者。传统的学校教育是“教师中心”:教师作为知识的化身进行单向的知识灌输,习惯于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教学事务,在师生关系上习惯于控制与管理,缺少对话,沟通与彼此的尊重。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要高高在上的拥有知识的权威,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指导者。教师按照自己的活动方案主动向学生提供一些信息,或者是学生在对一定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索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一些问题,出现信息缺乏的情况,这时候学生主动向教师寻求信息。
(3)开发者。教师不再仅仅作为课程的消极接受者,而是要作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4)研究者。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教师要从事一些与自己教学有关的科学研究,从理论上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不断学习,优化知识结构
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自然学科,它要求物理教师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新课程对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不断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师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注重物理的教育功能,主张通过物理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物理教师在人文素养方面普遍缺失,因此,教师要学习人类社会丰富的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新课程对物理教师还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如要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与教材的整合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等能力。
在新形势下,教师第一次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将终身学习内化为自学行为,时刻保持学习、研究、反思、发现、探究、创新及总结的态度,力求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现代化信息素质的教育工作者。
三、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法
威廉A.沃德(William Arthur Ward)曾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老师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让学生学到东西,学生得自己渴望学习而不是老师逼着学。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方法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主角,学生必须愿意学而且努力学才行。长期以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个性化因素及心理发展规律,导致学生独立人格丧失、思维收敛、想象力及创造潜力受压抑等不良后果,高分低能现象屡见不鲜。新课程重视以人为本,关注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突出对思想品德的培养,强调学生应具有健全、良好心理素质,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一切只有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实现。
四、依靠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化是实现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新课程改革是应时代之需而提出来的,重视实验教学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积极开发和制作相应的教学辅助软件和直观性教具,有利于其有效实施。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为教学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它改变了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把抽象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记忆。比如过去认为抽象难懂的物理微观世界的东西,通过计算机的模拟演示,变得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网络的发展使物理网络教学成为可能,从而有利于丰富学生知识,完成探究性学习任务。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而教师素质的高低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五、注重实践,培养能力
物理是又一门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学科。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新课标的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着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用身边的物品去演示、实验,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如“通过认识抽水机、过山车,太阳能热水器等使学生理解大气压的应用,能的转化知识等知识引导学生课外生制作水果电池,水流星,单摆,土电话,自动水位计”等,向学生介绍“磁悬浮列车”“电磁炉”“微波炉”“宇宙航行”“纳米材料”“声纳导”“超声波清洗”等,体现物理的学科特点。并指导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如生活用电常识,实际照明电路安装,电路安全隐患等使学生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中成长。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的改革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其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因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目的等的不同而变得千姿百态。教育的功能不仅是传承文明,还应让学生的能力、心理、人格诸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在实施教学中,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多鼓励,慎批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同他人协作、交流的能力和习惯,以及锐意创新、不懈追求、敢于展示自己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郭.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