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森
数学计算正确率低是目前许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个明显问题,学生计算不准确并不是许多老师和家长认为的“粗心”和“马虎”,而是计算能力差。教学情况表明,一个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的高低,与他口算能力的强弱是成正比例的。我一直担任数学教学,在教学的这几年,我发现学生对于计算不够重视,而当前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阶段,发展学生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而发展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我认为计算不可忽视。如何提高口算能力,是值得探索研究的。
口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懂理,就是使学生懂得口算的算理;会算就是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口算的方法;熟练就是经过反复练习,使学生对基本口算能够算得又对又快;灵活就是使学生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地解决问题。我在课堂教学和数学课外活动中尝试采用如下方法对学生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
一、学习口算方法,训练多向思维
(1)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算理的探究,并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口,促进多感官协同参与学习。
(2)在学生掌握一般方法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顺向思维、逆向思维进行思考,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比较,找出比较简便的口算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达到懂理、会算,并使学生在学习口算方法的同时,感知、记忆、联想、思维等能力都得到锻炼,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例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例题“42+25”。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计算,学生按以前的思路很快会想到:个位2个一加5个一是7个一,十位4个十加2个十是6个十,7个一加6个十是67。当学生懂得这种计算的道理后不能仅限于此,然后再追问学生:“你们还有别的算法吗?”这时学生会说出几种不同的算法。有的学生会用先加整十数再加零头的方法,即:42+60=62 ,再用62+5=67;有的学生会用40+20=60,再用2+5=7,然后用60+7=67;还有的会用42+5=47,再用47+20=67等等。在学生说出几种不同算法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等等口算方法,对他们积极思考的精神给予表扬。然后再启发学生进行分析、比较:这几种口算方法中哪种比较简便?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在口算中应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应该尽量运用运算性质、法则进行简算。在这种平等民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身心是愉悦的,会积极投入到探索中去,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学习方法上不存在优劣之分,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是尊重学生的表现,这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也符合现代认知建构主义思想。
二、巩固口算方法,训练形式多样
学生掌握口算方法之后,要进行适当的练习。练习重点是要求计算正确,不强求计算速度。练习时应注意:
(1)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安排些习题,使学生有充分的练习机会,逐步掌握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适当的说一说口算的过程,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3)练习时要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尝试了下面几种形式:
第一、口算卡片进行口算。用较硬的纸裁成长方形卡片,每张卡片上写一道口算式题。口算卡片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反复使用。一般放在新课前,用于复习旧知识。
第二、口算牌进行口算。制作方法和口算卡片相同,不同处是背面写出口算结果。使用时教师翻动口算牌,先出现题目,再出现得数,最后引导学生订正。这种方式适合进行刚刚学习的口算新课练习,也适用于口算有些困难的学生。
第三、口算板进行口算。教师可以利用较大的正方形的硬纸制作口算板,口算板上横10行,纵10列标出0-99这100个数字。教师任意指两个数,说出运算符号,让学生口算出得数。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认真听、仔细看,排除其它数字的干扰,保证口算正确。
三、口算训练灵活,培养多种能力
学生掌握口算方法之后要适当进行形式灵活多样的口算练习。提高口算能力不仅要经常练习,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多种训练方式,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从年龄特点看,学生年纪尚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从心理特点看,他们渴望学习,但学习中无意性和情绪性很明显。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与教学艺术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变换多种形式进行训练,使学生始终保持对口算的浓厚兴趣。
四、持之以恒训练,养成良好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对口算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根据这些要求,紧紧依靠教材,落实对学生口算能力的训练,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常抓不懈。我们每节数学课都坚持抽出2分钟练习20道口算题,学生的口算能力不断提高。例如教学百以内加减法时,练习从“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开始,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再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每天的数学作业必有20道口算,自己出题自己判,或家长出题家长判。这样按部就班,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