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勇
习武之人都知道“抱拳礼”的外在要求,但并不是所有习武之人都知道“抱拳礼”的内在精神内涵。“抱拳礼”起初是一种武术实践活动中的礼节现象,随着武术实践和理论体系的完善,“抱拳礼”逐渐上升到了文化伦理道德的高度,同时它又是一种理想武术人格的模式,为习武人的精神追求提供了目标和典范。“抱拳礼”要求:并步站立,左手四指伸直并拢向后伸张、大拇指内扣为掌;右手五指卷紧,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关节上为拳。左掌右拳在胸前相抱,两臂撑圆,拳、掌与胸间距离为20~30厘米。“抱拳礼”既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是礼貌和礼节,又表现为内在的精神: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掌大拇指内扣,表示谦虚,虚心向对方请教,永不自大;左手掩拳,寓意崇德,以武会友;左掌四指并拢,寓意四海武林团结奋进;两臂屈圆,寓意天下武林和谐统一于一家。
一、武术“抱拳礼”蕴含着儒学中“和”的思想
武术“抱拳礼”所强调的左掌大拇指内扣,是表示谦虚和永不自大以及虚心向对方请教的意思,这很明显是一种与对方和谐交往的方式;“抱拳礼”中两臂屈圆,寓意天下武林和谐统一于一家。武术“抱拳礼”的主要作用,就是用这种“以德统武”、“德武合一”的礼节来制约人的行为,要求与人相处时要真心诚意,彬彬有礼,严于责己,宽以待人,尽量避免武林之中的矛盾激化,使武林整体保持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和”是万物生成的条件,任何一种事物的成功,都是多种因素和谐综合的结果。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认为和谐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原则。从一般来看,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秩序,有序是人类生存的方式、发展的契机。武林之中同样离不开有序和谐的环境,对和谐的追求就是对武术理想境界的追求。因此,在中华武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武术不仅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独特的理论、技术、功法,也形成了一套与武术密切相关的道德体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武德。尽管武术门派众多,每个门派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但是武术各家各派都非常注重武德的修炼,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处理人际关系时都强调宽厚、容忍,还制定了各自的一套严格的尊师重道、扬善惩恶的戒律规范,如:“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学拳以德行为先”,“以涵养为本”,“善修其身,善正其心,善慎其行,善守其德”,强调习武要“仁爱、守礼、忠诚、信义、谦让、宽厚”,以求人际和谐。所谓的“仁”,实际上强调的是人内在人性的和谐;“礼”强调的是上下关系的和谐;“信”是强调彼此心理联系上的和谐;“忠诚”、“谦让”、“宽厚”是强调集团内部关系的和谐。
二、武术“抱拳礼”体现了儒学的内外观
“抱拳礼”要求“拳”、“掌”在胸前相抱,就是寓意“崇文尚武”、“内外合一”。这两个方面对习武之人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在这种全面发展思想的影响下,武术把练意、练气、练力视为武术练功的三要素,要求“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通过徒手或借助器械的身体运动来练形养神,达到强健体魄、完善人格的目的。传统武术中的气功、八段锦、太极等均强调“身心合一”、“神形兼备”、“形、神、意、气、力”统一。即“以心会意,以意调气,以气促形,以形合神”,“形帅气,气帅形,形随气腾”。所以说:“形神统一”、“内外兼修”,一直是中国武术的宗旨。另外,人们总爱把武术活动纳入伦理道德和文化修养的轨道,认为武术活动是习武者个人的道德、操守、气质、人格以及文化修养的一种表现。武术文化中明确显示出了人应该是身心全面发展的,强调武术活动的参与者应是精神健全、道德完善和体魄强健的全面发展的人,武林高手更被视为善与美和谐统一的典范而受到人们的崇拜。任何一个习武者在习武活动中都应加强自身内在的道德文化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锻炼完善的人格,是体用合一,明体达用,内圣外王的统一,这是正统儒学的一贯主张。一个习武之人,如果只是一味地练武而不努力丰富与提高自己的内心境界,即使外在的武功再高,也只不过是一个缺乏文化内涵的“武夫”。在习武的实践过程中,“抱拳礼”每时每刻都在提醒着人们,“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才是练功宗旨。
三、武术“抱拳礼”体现了儒学“仁”的观念
武术“抱拳礼”中左手掩拳寓意崇德、以武会友,左掌四指并拢寓意四海武林团结奋进,充分体现了武者应该尊重对手、相互团结的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了儒学中“仁”的观念。“仁者,人也”乃是孔子对仁所作的最全面最精确的诠释。其字面意思是说,仁就是要像人那样去生活;进一步具体说,仁就是自觉不懈地追求理想人格,从而超越动物性自然人格的人生实践。简言之,仁就是人的理想人格化。仁即人的理想人格化的具体实践,分为主观修己与客观待人两个方面。主观修己是根本,理想人格化必须从自身做起,但又须与客观济众相结合,以期实现整体社会的理想人格化。“仁”,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人的全部道德意识,这也是习武者最高层次的品德追求和德行的最高境界。仁的基本含义就是用广博的爱心去爱一切人,仁的核心是悌,要求习武者具有师慈徒孝、兄贤弟恭、朋亲友爱。忠恕则是为人之方,要求习武者忠于师门,更广义的理解,就是要忠于事业、民族和社稷,要与人为善,以爱人之心宽恕他人,求及安宁祥和。
四、武术“抱拳礼”体现了儒学的“勇”的思想
“抱拳礼”中右手握拳,寓意尚武,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止戈为武”的思想。汉字的“武”字是军事的统称,是对暴力的文字概括。将“止”和“戈”组合在一起而形成“武”,恰恰表现了古代中国发达的武德哲理。从道德角度来看,“武力”只有以制止、消灭暴力为目的,才是符合道德准则的军事行为。孔子主张:“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他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他认为治理国家只靠德治,没有武力是不行的,于是提出了“足食足兵”,才能完成一个国家对内对外的职能,才能立于不被别国吞并的危险境地。孔子主张武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军事体育的内容,孔子门生武艺高强者就有不少,孔子的弟子子路就是一员猛将。孔子所谓的“仁人”,即“成人”,是指尚礼有德、大智大勇、精熟六艺的完善人。
习武之人都知道“抱拳礼”的外在要求,但并不是所有习武之人都知道“抱拳礼”的内在精神内涵。“抱拳礼”起初是一种武术实践活动中的礼节现象,随着武术实践和理论体系的完善,“抱拳礼”逐渐上升到了文化伦理道德的高度,同时它又是一种理想武术人格的模式,为习武人的精神追求提供了目标和典范。“抱拳礼”要求:并步站立,左手四指伸直并拢向后伸张、大拇指内扣为掌;右手五指卷紧,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关节上为拳。左掌右拳在胸前相抱,两臂撑圆,拳、掌与胸间距离为20~30厘米。“抱拳礼”既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是礼貌和礼节,又表现为内在的精神: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掌大拇指内扣,表示谦虚,虚心向对方请教,永不自大;左手掩拳,寓意崇德,以武会友;左掌四指并拢,寓意四海武林团结奋进;两臂屈圆,寓意天下武林和谐统一于一家。
一、武术“抱拳礼”蕴含着儒学中“和”的思想
武术“抱拳礼”所强调的左掌大拇指内扣,是表示谦虚和永不自大以及虚心向对方请教的意思,这很明显是一种与对方和谐交往的方式;“抱拳礼”中两臂屈圆,寓意天下武林和谐统一于一家。武术“抱拳礼”的主要作用,就是用这种“以德统武”、“德武合一”的礼节来制约人的行为,要求与人相处时要真心诚意,彬彬有礼,严于责己,宽以待人,尽量避免武林之中的矛盾激化,使武林整体保持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和”是万物生成的条件,任何一种事物的成功,都是多种因素和谐综合的结果。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认为和谐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原则。从一般来看,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秩序,有序是人类生存的方式、发展的契机。武林之中同样离不开有序和谐的环境,对和谐的追求就是对武术理想境界的追求。因此,在中华武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武术不仅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独特的理论、技术、功法,也形成了一套与武术密切相关的道德体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武德。尽管武术门派众多,每个门派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但是武术各家各派都非常注重武德的修炼,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处理人际关系时都强调宽厚、容忍,还制定了各自的一套严格的尊师重道、扬善惩恶的戒律规范,如:“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学拳以德行为先”,“以涵养为本”,“善修其身,善正其心,善慎其行,善守其德”,强调习武要“仁爱、守礼、忠诚、信义、谦让、宽厚”,以求人际和谐。所谓的“仁”,实际上强调的是人内在人性的和谐;“礼”强调的是上下关系的和谐;“信”是强调彼此心理联系上的和谐;“忠诚”、“谦让”、“宽厚”是强调集团内部关系的和谐。
二、武术“抱拳礼”体现了儒学的内外观
“抱拳礼”要求“拳”、“掌”在胸前相抱,就是寓意“崇文尚武”、“内外合一”。这两个方面对习武之人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在这种全面发展思想的影响下,武术把练意、练气、练力视为武术练功的三要素,要求“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通过徒手或借助器械的身体运动来练形养神,达到强健体魄、完善人格的目的。传统武术中的气功、八段锦、太极等均强调“身心合一”、“神形兼备”、“形、神、意、气、力”统一。即“以心会意,以意调气,以气促形,以形合神”,“形帅气,气帅形,形随气腾”。所以说:“形神统一”、“内外兼修”,一直是中国武术的宗旨。另外,人们总爱把武术活动纳入伦理道德和文化修养的轨道,认为武术活动是习武者个人的道德、操守、气质、人格以及文化修养的一种表现。武术文化中明确显示出了人应该是身心全面发展的,强调武术活动的参与者应是精神健全、道德完善和体魄强健的全面发展的人,武林高手更被视为善与美和谐统一的典范而受到人们的崇拜。任何一个习武者在习武活动中都应加强自身内在的道德文化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锻炼完善的人格,是体用合一,明体达用,内圣外王的统一,这是正统儒学的一贯主张。一个习武之人,如果只是一味地练武而不努力丰富与提高自己的内心境界,即使外在的武功再高,也只不过是一个缺乏文化内涵的“武夫”。在习武的实践过程中,“抱拳礼”每时每刻都在提醒着人们,“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才是练功宗旨。
三、武术“抱拳礼”体现了儒学“仁”的观念
武术“抱拳礼”中左手掩拳寓意崇德、以武会友,左掌四指并拢寓意四海武林团结奋进,充分体现了武者应该尊重对手、相互团结的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了儒学中“仁”的观念。“仁者,人也”乃是孔子对仁所作的最全面最精确的诠释。其字面意思是说,仁就是要像人那样去生活;进一步具体说,仁就是自觉不懈地追求理想人格,从而超越动物性自然人格的人生实践。简言之,仁就是人的理想人格化。仁即人的理想人格化的具体实践,分为主观修己与客观待人两个方面。主观修己是根本,理想人格化必须从自身做起,但又须与客观济众相结合,以期实现整体社会的理想人格化。“仁”,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人的全部道德意识,这也是习武者最高层次的品德追求和德行的最高境界。仁的基本含义就是用广博的爱心去爱一切人,仁的核心是悌,要求习武者具有师慈徒孝、兄贤弟恭、朋亲友爱。忠恕则是为人之方,要求习武者忠于师门,更广义的理解,就是要忠于事业、民族和社稷,要与人为善,以爱人之心宽恕他人,求及安宁祥和。
四、武术“抱拳礼”体现了儒学的“勇”的思想
“抱拳礼”中右手握拳,寓意尚武,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止戈为武”的思想。汉字的“武”字是军事的统称,是对暴力的文字概括。将“止”和“戈”组合在一起而形成“武”,恰恰表现了古代中国发达的武德哲理。从道德角度来看,“武力”只有以制止、消灭暴力为目的,才是符合道德准则的军事行为。孔子主张:“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他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他认为治理国家只靠德治,没有武力是不行的,于是提出了“足食足兵”,才能完成一个国家对内对外的职能,才能立于不被别国吞并的危险境地。孔子主张武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军事体育的内容,孔子门生武艺高强者就有不少,孔子的弟子子路就是一员猛将。孔子所谓的“仁人”,即“成人”,是指尚礼有德、大智大勇、精熟六艺的完善人。
习武之人都知道“抱拳礼”的外在要求,但并不是所有习武之人都知道“抱拳礼”的内在精神内涵。“抱拳礼”起初是一种武术实践活动中的礼节现象,随着武术实践和理论体系的完善,“抱拳礼”逐渐上升到了文化伦理道德的高度,同时它又是一种理想武术人格的模式,为习武人的精神追求提供了目标和典范。“抱拳礼”要求:并步站立,左手四指伸直并拢向后伸张、大拇指内扣为掌;右手五指卷紧,拇指压于食指、中指第二指关节上为拳。左掌右拳在胸前相抱,两臂撑圆,拳、掌与胸间距离为20~30厘米。“抱拳礼”既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是礼貌和礼节,又表现为内在的精神: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掌大拇指内扣,表示谦虚,虚心向对方请教,永不自大;左手掩拳,寓意崇德,以武会友;左掌四指并拢,寓意四海武林团结奋进;两臂屈圆,寓意天下武林和谐统一于一家。
一、武术“抱拳礼”蕴含着儒学中“和”的思想
武术“抱拳礼”所强调的左掌大拇指内扣,是表示谦虚和永不自大以及虚心向对方请教的意思,这很明显是一种与对方和谐交往的方式;“抱拳礼”中两臂屈圆,寓意天下武林和谐统一于一家。武术“抱拳礼”的主要作用,就是用这种“以德统武”、“德武合一”的礼节来制约人的行为,要求与人相处时要真心诚意,彬彬有礼,严于责己,宽以待人,尽量避免武林之中的矛盾激化,使武林整体保持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和”是万物生成的条件,任何一种事物的成功,都是多种因素和谐综合的结果。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认为和谐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原则。从一般来看,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秩序,有序是人类生存的方式、发展的契机。武林之中同样离不开有序和谐的环境,对和谐的追求就是对武术理想境界的追求。因此,在中华武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武术不仅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独特的理论、技术、功法,也形成了一套与武术密切相关的道德体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武德。尽管武术门派众多,每个门派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但是武术各家各派都非常注重武德的修炼,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处理人际关系时都强调宽厚、容忍,还制定了各自的一套严格的尊师重道、扬善惩恶的戒律规范,如:“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学拳以德行为先”,“以涵养为本”,“善修其身,善正其心,善慎其行,善守其德”,强调习武要“仁爱、守礼、忠诚、信义、谦让、宽厚”,以求人际和谐。所谓的“仁”,实际上强调的是人内在人性的和谐;“礼”强调的是上下关系的和谐;“信”是强调彼此心理联系上的和谐;“忠诚”、“谦让”、“宽厚”是强调集团内部关系的和谐。
二、武术“抱拳礼”体现了儒学的内外观
“抱拳礼”要求“拳”、“掌”在胸前相抱,就是寓意“崇文尚武”、“内外合一”。这两个方面对习武之人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在这种全面发展思想的影响下,武术把练意、练气、练力视为武术练功的三要素,要求“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通过徒手或借助器械的身体运动来练形养神,达到强健体魄、完善人格的目的。传统武术中的气功、八段锦、太极等均强调“身心合一”、“神形兼备”、“形、神、意、气、力”统一。即“以心会意,以意调气,以气促形,以形合神”,“形帅气,气帅形,形随气腾”。所以说:“形神统一”、“内外兼修”,一直是中国武术的宗旨。另外,人们总爱把武术活动纳入伦理道德和文化修养的轨道,认为武术活动是习武者个人的道德、操守、气质、人格以及文化修养的一种表现。武术文化中明确显示出了人应该是身心全面发展的,强调武术活动的参与者应是精神健全、道德完善和体魄强健的全面发展的人,武林高手更被视为善与美和谐统一的典范而受到人们的崇拜。任何一个习武者在习武活动中都应加强自身内在的道德文化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锻炼完善的人格,是体用合一,明体达用,内圣外王的统一,这是正统儒学的一贯主张。一个习武之人,如果只是一味地练武而不努力丰富与提高自己的内心境界,即使外在的武功再高,也只不过是一个缺乏文化内涵的“武夫”。在习武的实践过程中,“抱拳礼”每时每刻都在提醒着人们,“内外合一,形神兼备”才是练功宗旨。
三、武术“抱拳礼”体现了儒学“仁”的观念
武术“抱拳礼”中左手掩拳寓意崇德、以武会友,左掌四指并拢寓意四海武林团结奋进,充分体现了武者应该尊重对手、相互团结的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了儒学中“仁”的观念。“仁者,人也”乃是孔子对仁所作的最全面最精确的诠释。其字面意思是说,仁就是要像人那样去生活;进一步具体说,仁就是自觉不懈地追求理想人格,从而超越动物性自然人格的人生实践。简言之,仁就是人的理想人格化。仁即人的理想人格化的具体实践,分为主观修己与客观待人两个方面。主观修己是根本,理想人格化必须从自身做起,但又须与客观济众相结合,以期实现整体社会的理想人格化。“仁”,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人的全部道德意识,这也是习武者最高层次的品德追求和德行的最高境界。仁的基本含义就是用广博的爱心去爱一切人,仁的核心是悌,要求习武者具有师慈徒孝、兄贤弟恭、朋亲友爱。忠恕则是为人之方,要求习武者忠于师门,更广义的理解,就是要忠于事业、民族和社稷,要与人为善,以爱人之心宽恕他人,求及安宁祥和。
四、武术“抱拳礼”体现了儒学的“勇”的思想
“抱拳礼”中右手握拳,寓意尚武,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止戈为武”的思想。汉字的“武”字是军事的统称,是对暴力的文字概括。将“止”和“戈”组合在一起而形成“武”,恰恰表现了古代中国发达的武德哲理。从道德角度来看,“武力”只有以制止、消灭暴力为目的,才是符合道德准则的军事行为。孔子主张:“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他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他认为治理国家只靠德治,没有武力是不行的,于是提出了“足食足兵”,才能完成一个国家对内对外的职能,才能立于不被别国吞并的危险境地。孔子主张武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军事体育的内容,孔子门生武艺高强者就有不少,孔子的弟子子路就是一员猛将。孔子所谓的“仁人”,即“成人”,是指尚礼有德、大智大勇、精熟六艺的完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