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创设生活化情景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2014-09-26 15:54严娟
化学教与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碳酸钙鸡蛋壳蛋壳

严娟

摘要:化学教学生活化,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相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文章以“鸡蛋壳中的化学”教学为例,阐述了如何利用鲜活的生活例子开展教学。

关键词:化学教学生活化;科学探究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9-005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9.020

一、设计理念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课程要“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这一理念只有落实到化学教学实践中才能取得实效。化学教学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如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思考和分析,就能促进学生发挥学习自主性,调动学生科学探究热情,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化学教学生活化,可以将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相联系,将生活实际与新课题相互整合,在教学中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力求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解决一些具体的生活问题,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本案例是以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鸡蛋壳”为研究对象,以“鸡蛋壳中的化学”为载体,通过对蛋壳中碳酸钙的定性和定量研究,让学生形成了分析物质的一般思路及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提高探究能力,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物质、研究物质。通过对定量测定结果的分析评价,提升思维的缜密度,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装置改进能力;另外,通过对蛋壳综合利用的学习,让学生树立“变废为宝”的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感受化学对于指导生活、服务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内容安排整体上突出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书本的相关内容,并结合所带班级学生的知识现状和笔者教学经历,确定本活动的教学目标如下:①初步学会物质分析的一般思路和方法;②体验“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理解—运用”的科学方法过程;③通过对鸡蛋壳主要成分和含量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④通过对鸡蛋壳用途的学习,树立“变废为宝”的观念,感受化学对于指导生活、服务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同学们,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鸡蛋在生活中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大量鸡蛋壳却被当做废弃物丢弃了,鸡蛋壳真的是一无是处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教师]小小的鸡蛋壳在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妙用,说明它身上一定有许多的奥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化学的视角去研究它。

[板书]鸡蛋壳中的化学

[问题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学生1]碳酸钙。

[教师]同学们,其实鸡蛋壳中除了我们已探知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以外,它还含有极少量磷酸镁、磷酸钙等无机物。鸡蛋壳不仅在生活中有很多妙用,在农业、工业、医药等方面更是大有用途。

[投影]蛋壳的综合利用图。

[教师]医药上:鸡蛋壳中含钙量大,安全经济,无毒副作用,可制成各种补钙品,蛋壳粉也可治疗胃病。由于蛋壳内膜含角质蛋白,有止咳、止喘的功能。

日用化工上:可制成护肤霜,消除皮肤斑点,减少皱纹。农业上:可制成蛋壳粉饲料,用于盆栽花木,可使其生长旺盛。

[教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工业的发展,鸡蛋的消耗量大幅增加,同时有大批鸡蛋壳被扔弃,据初步统计,我们南通市每月仅各食品厂、蛋品加工厂扔弃的鸡蛋壳就有上千吨,这既污染环境也是一种资源浪费。而我们只要运用化学,使蛋壳变废为宝,就可以实现化学与环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总结]引导学生畅谈对鸡蛋壳探究的体会和感想。

四、教学反思

一堂好的化学课,其教学的内容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也就是使化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力求让学生能解决一些具体的生活问题。因此,教学中应尽可能以生活为载体,以化学知识为依据,以学生情感为基点,实践从生活走向化学,用化学指导生活的学习模式。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重点注意以下方面:

1.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科学探究应满足学生求知欲

本案例中,首先通过视频“鸡蛋壳在生活中的妙用”,创设真实、生动、直观又富有启迪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

生活化情境导出新课,情景熟悉,贴近生活,不抽象,不枯燥,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求知欲,为高效开展教学搭建了良好的知识平台。

2.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科学探究应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锻炼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

本案例中,由问题引发“碳酸钙存在”的定性探究,通过作出猜想、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得到结论、反思评价等环节来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在“测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的“定量探究”上,则通过问题启发、动画启发、点拨启发、小组讨论等手段完成方案设计并动手实验,使学生一直处于动脑动手的自主探索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接着引导学生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对装置进行反思、改进和连接,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装置改进能力。“释疑”环节,则通过小组交流、专家视频,师生研讨等手段达到巩固知识,学以致用的目的。

让学生在探究生活事例的过程中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继而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不仅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感觉到教学内容离他们是那样近,很容易达到认识上的共鸣,这样的教学更为生动灵活,效果更好。

3.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科学探究应培养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树立科学发展观

本案例中,首先从定性研究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存在开始,通过实验探究蛋壳中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的存在,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定性分析物质的理解,也强调了实验结论的科学严谨性。接下来,定量探究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通过学生设计探讨实验方案,合作完成实验探究,到最后师生研讨误差原因及进一步改进装置,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培养了学生设计、反思、分析、评价等能力,训练思维缜密度。最后,拓展交流鸡蛋壳在农业、工业、医疗等方面的应用,首位呼应,强化了学生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体现了化学指导生活的作用,树立学生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认识到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从生活中就地取材,设计探究性实践活动,提取其中的化学知识元素,解决实际问题,再回头不断反复解释社会现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化学素养,认识了化学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最终形成综合的科学观。

实践研究表明:科学来源于生活,科学要走向社会。化学教学生活化,应在课堂中还原真实生活中的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尽量将真实问题情境作为课堂教学的研究对象,并以此丰富实验的内容,拓展探究的方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热爱化学的意识,也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本质,提升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赵晓红.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中学化学,2014,(3)endprint

摘要:化学教学生活化,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相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文章以“鸡蛋壳中的化学”教学为例,阐述了如何利用鲜活的生活例子开展教学。

关键词:化学教学生活化;科学探究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9-005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9.020

一、设计理念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课程要“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这一理念只有落实到化学教学实践中才能取得实效。化学教学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如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思考和分析,就能促进学生发挥学习自主性,调动学生科学探究热情,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化学教学生活化,可以将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相联系,将生活实际与新课题相互整合,在教学中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力求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解决一些具体的生活问题,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本案例是以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鸡蛋壳”为研究对象,以“鸡蛋壳中的化学”为载体,通过对蛋壳中碳酸钙的定性和定量研究,让学生形成了分析物质的一般思路及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提高探究能力,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物质、研究物质。通过对定量测定结果的分析评价,提升思维的缜密度,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装置改进能力;另外,通过对蛋壳综合利用的学习,让学生树立“变废为宝”的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感受化学对于指导生活、服务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内容安排整体上突出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书本的相关内容,并结合所带班级学生的知识现状和笔者教学经历,确定本活动的教学目标如下:①初步学会物质分析的一般思路和方法;②体验“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理解—运用”的科学方法过程;③通过对鸡蛋壳主要成分和含量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④通过对鸡蛋壳用途的学习,树立“变废为宝”的观念,感受化学对于指导生活、服务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同学们,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鸡蛋在生活中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大量鸡蛋壳却被当做废弃物丢弃了,鸡蛋壳真的是一无是处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教师]小小的鸡蛋壳在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妙用,说明它身上一定有许多的奥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化学的视角去研究它。

[板书]鸡蛋壳中的化学

[问题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学生1]碳酸钙。

[教师]同学们,其实鸡蛋壳中除了我们已探知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以外,它还含有极少量磷酸镁、磷酸钙等无机物。鸡蛋壳不仅在生活中有很多妙用,在农业、工业、医药等方面更是大有用途。

[投影]蛋壳的综合利用图。

[教师]医药上:鸡蛋壳中含钙量大,安全经济,无毒副作用,可制成各种补钙品,蛋壳粉也可治疗胃病。由于蛋壳内膜含角质蛋白,有止咳、止喘的功能。

日用化工上:可制成护肤霜,消除皮肤斑点,减少皱纹。农业上:可制成蛋壳粉饲料,用于盆栽花木,可使其生长旺盛。

[教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工业的发展,鸡蛋的消耗量大幅增加,同时有大批鸡蛋壳被扔弃,据初步统计,我们南通市每月仅各食品厂、蛋品加工厂扔弃的鸡蛋壳就有上千吨,这既污染环境也是一种资源浪费。而我们只要运用化学,使蛋壳变废为宝,就可以实现化学与环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总结]引导学生畅谈对鸡蛋壳探究的体会和感想。

四、教学反思

一堂好的化学课,其教学的内容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也就是使化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力求让学生能解决一些具体的生活问题。因此,教学中应尽可能以生活为载体,以化学知识为依据,以学生情感为基点,实践从生活走向化学,用化学指导生活的学习模式。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重点注意以下方面:

1.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科学探究应满足学生求知欲

本案例中,首先通过视频“鸡蛋壳在生活中的妙用”,创设真实、生动、直观又富有启迪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

生活化情境导出新课,情景熟悉,贴近生活,不抽象,不枯燥,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求知欲,为高效开展教学搭建了良好的知识平台。

2.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科学探究应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锻炼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

本案例中,由问题引发“碳酸钙存在”的定性探究,通过作出猜想、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得到结论、反思评价等环节来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在“测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的“定量探究”上,则通过问题启发、动画启发、点拨启发、小组讨论等手段完成方案设计并动手实验,使学生一直处于动脑动手的自主探索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接着引导学生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对装置进行反思、改进和连接,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装置改进能力。“释疑”环节,则通过小组交流、专家视频,师生研讨等手段达到巩固知识,学以致用的目的。

让学生在探究生活事例的过程中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继而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不仅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感觉到教学内容离他们是那样近,很容易达到认识上的共鸣,这样的教学更为生动灵活,效果更好。

3.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科学探究应培养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树立科学发展观

本案例中,首先从定性研究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存在开始,通过实验探究蛋壳中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的存在,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定性分析物质的理解,也强调了实验结论的科学严谨性。接下来,定量探究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通过学生设计探讨实验方案,合作完成实验探究,到最后师生研讨误差原因及进一步改进装置,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培养了学生设计、反思、分析、评价等能力,训练思维缜密度。最后,拓展交流鸡蛋壳在农业、工业、医疗等方面的应用,首位呼应,强化了学生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体现了化学指导生活的作用,树立学生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认识到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从生活中就地取材,设计探究性实践活动,提取其中的化学知识元素,解决实际问题,再回头不断反复解释社会现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化学素养,认识了化学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最终形成综合的科学观。

实践研究表明:科学来源于生活,科学要走向社会。化学教学生活化,应在课堂中还原真实生活中的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尽量将真实问题情境作为课堂教学的研究对象,并以此丰富实验的内容,拓展探究的方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热爱化学的意识,也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本质,提升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赵晓红.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中学化学,2014,(3)endprint

摘要:化学教学生活化,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相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文章以“鸡蛋壳中的化学”教学为例,阐述了如何利用鲜活的生活例子开展教学。

关键词:化学教学生活化;科学探究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9-005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9.020

一、设计理念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课程要“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这一理念只有落实到化学教学实践中才能取得实效。化学教学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如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思考和分析,就能促进学生发挥学习自主性,调动学生科学探究热情,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化学教学生活化,可以将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相联系,将生活实际与新课题相互整合,在教学中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力求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解决一些具体的生活问题,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本案例是以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鸡蛋壳”为研究对象,以“鸡蛋壳中的化学”为载体,通过对蛋壳中碳酸钙的定性和定量研究,让学生形成了分析物质的一般思路及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提高探究能力,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物质、研究物质。通过对定量测定结果的分析评价,提升思维的缜密度,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装置改进能力;另外,通过对蛋壳综合利用的学习,让学生树立“变废为宝”的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感受化学对于指导生活、服务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内容安排整体上突出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书本的相关内容,并结合所带班级学生的知识现状和笔者教学经历,确定本活动的教学目标如下:①初步学会物质分析的一般思路和方法;②体验“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理解—运用”的科学方法过程;③通过对鸡蛋壳主要成分和含量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④通过对鸡蛋壳用途的学习,树立“变废为宝”的观念,感受化学对于指导生活、服务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同学们,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鸡蛋在生活中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大量鸡蛋壳却被当做废弃物丢弃了,鸡蛋壳真的是一无是处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教师]小小的鸡蛋壳在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妙用,说明它身上一定有许多的奥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化学的视角去研究它。

[板书]鸡蛋壳中的化学

[问题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学生1]碳酸钙。

[教师]同学们,其实鸡蛋壳中除了我们已探知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以外,它还含有极少量磷酸镁、磷酸钙等无机物。鸡蛋壳不仅在生活中有很多妙用,在农业、工业、医药等方面更是大有用途。

[投影]蛋壳的综合利用图。

[教师]医药上:鸡蛋壳中含钙量大,安全经济,无毒副作用,可制成各种补钙品,蛋壳粉也可治疗胃病。由于蛋壳内膜含角质蛋白,有止咳、止喘的功能。

日用化工上:可制成护肤霜,消除皮肤斑点,减少皱纹。农业上:可制成蛋壳粉饲料,用于盆栽花木,可使其生长旺盛。

[教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工业的发展,鸡蛋的消耗量大幅增加,同时有大批鸡蛋壳被扔弃,据初步统计,我们南通市每月仅各食品厂、蛋品加工厂扔弃的鸡蛋壳就有上千吨,这既污染环境也是一种资源浪费。而我们只要运用化学,使蛋壳变废为宝,就可以实现化学与环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总结]引导学生畅谈对鸡蛋壳探究的体会和感想。

四、教学反思

一堂好的化学课,其教学的内容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也就是使化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力求让学生能解决一些具体的生活问题。因此,教学中应尽可能以生活为载体,以化学知识为依据,以学生情感为基点,实践从生活走向化学,用化学指导生活的学习模式。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重点注意以下方面:

1.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科学探究应满足学生求知欲

本案例中,首先通过视频“鸡蛋壳在生活中的妙用”,创设真实、生动、直观又富有启迪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

生活化情境导出新课,情景熟悉,贴近生活,不抽象,不枯燥,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求知欲,为高效开展教学搭建了良好的知识平台。

2.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科学探究应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锻炼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

本案例中,由问题引发“碳酸钙存在”的定性探究,通过作出猜想、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得到结论、反思评价等环节来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在“测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的“定量探究”上,则通过问题启发、动画启发、点拨启发、小组讨论等手段完成方案设计并动手实验,使学生一直处于动脑动手的自主探索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接着引导学生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对装置进行反思、改进和连接,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装置改进能力。“释疑”环节,则通过小组交流、专家视频,师生研讨等手段达到巩固知识,学以致用的目的。

让学生在探究生活事例的过程中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继而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不仅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感觉到教学内容离他们是那样近,很容易达到认识上的共鸣,这样的教学更为生动灵活,效果更好。

3.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科学探究应培养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树立科学发展观

本案例中,首先从定性研究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存在开始,通过实验探究蛋壳中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的存在,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定性分析物质的理解,也强调了实验结论的科学严谨性。接下来,定量探究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通过学生设计探讨实验方案,合作完成实验探究,到最后师生研讨误差原因及进一步改进装置,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培养了学生设计、反思、分析、评价等能力,训练思维缜密度。最后,拓展交流鸡蛋壳在农业、工业、医疗等方面的应用,首位呼应,强化了学生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体现了化学指导生活的作用,树立学生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认识到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从生活中就地取材,设计探究性实践活动,提取其中的化学知识元素,解决实际问题,再回头不断反复解释社会现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化学素养,认识了化学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最终形成综合的科学观。

实践研究表明:科学来源于生活,科学要走向社会。化学教学生活化,应在课堂中还原真实生活中的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尽量将真实问题情境作为课堂教学的研究对象,并以此丰富实验的内容,拓展探究的方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热爱化学的意识,也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本质,提升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赵晓红.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中学化学,2014,(3)endprint

猜你喜欢
碳酸钙鸡蛋壳蛋壳
鸡蛋壳大变身
蛋壳大力士
史上最难撩的四大星座
简洁水热法制备高结晶度羟基磷灰石(HA)粉末
透析日碳酸钙联合非透析日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非低钙高血磷患者疗效观察
醋酸钙在尿毒症透析23例中的应用
鸡蛋壳花瓶
蛋壳小绵羊
蛋壳与拱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