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14-09-26 22:45徐元龙王涛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25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有效性高校

徐元龙+王涛

摘 要:高校就业指导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大学生数量持续增多,大学生就业成为整个社会所日益关注的问题。分析了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有效性提出了策略性建议,期望逐步构建新型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促进就业指导工作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5-0187-02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到来,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考验,并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今各高校已建设了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随着现今“9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学生主体,他们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多元化趋势凸显,一些消极思想在价值观中有所体现。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新时期大学生新的个性特点,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指导的有效性,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任务和内容

1、职业生涯规划。要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对大学新生实施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并不局限于促进学生就业,而在于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指导学生加强自我探知,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涯目标和生涯规划,加强养成教育,为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奠定基础。定期开展专业发展和行业就业形势讲座,让学生及时了解当前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并深入探析自身综合能力素质,判断自己适合于何种岗位,了解不同岗位对个人的特性要求,并为能胜任该岗位持续努力,促进自身成长发展。

2.就业观念与创业意识。“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内容中的生涯三部曲。就业和择业观的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新形势下就业竞争压力,寻求能施展自己才华的岗位。创业意识教育则主要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和创业常识,让学生对创业流程和关键要素有基本展望,便于在职业生涯中随时准备创业。

3.求职技巧。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基本如出一辙,没有体现出“90后”应有的个性独立性,在求职技巧上也比较欠缺。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加强成套优秀求职简历材料的撰写和推销自己的展示技巧、职场礼仪以及诚信就业意识等教育。

4.就业心理与职业道德。现今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受多元媒体的影响,主观上存在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在整个求职和择业过程中容易产生矛盾心理。高校在就业指导内容中要融入健康求职心理辅导,提高在求职过程和职场上的抗压抗挫能力。同时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加强学生的基本职业道德教育,在道德规范的约束下,提高就业指导效果。

二、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1~2]

1.手段比较单一,与社会对接不够。由于现今部分大学生比较“宅”,对专业所在行业的发展动态仅局限于网络媒体,没有在实践中了解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从而无法及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去满足岗位要求。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模式比较单一,往往是针对即将跨入毕业班的大三学生以大课形式进行团体指导以及日常的服务与管理,但对学生个体、特质、能力等个性特点难以顾及。另外当前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也比较单一,基本涉及就业形势、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缺乏个性化的职业能力测试、自我探知、求职心理等内容,授课方式基本是“填鸭式”教育,内容也比较枯燥,学生也很少有求职实践机会。虽然现在各高校已有举办模拟求职、简历设计、模拟创业等丰富多彩的就业实践活动,但仍然没有走出校门跟社会紧密对接,因此还缺乏一定的实效性。

2.缺乏系统性和长效性。就业指导课目前已被各高校列为必修课,但尚存在一定不足。如课程教材欠缺或质量参差不齐;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缺乏,许多高校没有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就业指导课一般由辅导员讲授,尽管许多辅导员已拿到了国家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但职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经验与求职市场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就业指导的评价监督机制还不完善,现在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考核都是开卷考试,而且个性化、专业化全程化的更深层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得还不理想,使得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系统性和长效性。

三、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有效性的策略[3]

1.实施大学全程化就业指导教育。高校就业指导需要从新生入学开始,并贯穿于大学全过程,从大学生自我认知、行业探知、职业准备到就业等各个环节都应涉及。高校在推进就业指导全程化过程中,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根据大学各年级特点进行分类重点指导,如一年级注重生涯规划设计,让学生了解专业就业形势,建立专业思想;二年级注重基本能力培养和素质拓展,倡导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三年级注重求职技能训练,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就业技能;四年级注重适应职场和社会,并尽可能为学生就业提供全方位的终身服务,引导学生走“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生涯路线。

2.构建全员参与的就业指导体系。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成效与广大教职员工的切实利益、学校生存和发展紧密相关。高校应统一思想,构建全员参与的就业指导体系,将就业指导课按照专业课程统一管理和建设,同时高校要形成大学生就业工作人人有责、每位教职员工都是学生的就业指导者的就业指导体系。特别是专业教师,他们在专业课教学和实践中,不断穿插就业指导内容,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激发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增加职位竞争的筹码。如今各高校都有一支专业化较强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高校应当重视对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持续性建设,开展不定期培训,切实提高师资队伍业务素质和知识结构完整性。

3.建立高校与社会紧密联系机制。就业指导本身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高校应充分利用教学实践基地,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较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企业创业历程和发展形势,切身感受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克服追求安逸的心理。endprint

学生最终毕业去向是用人单位,他们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有直接发言权,可以通过走访用人单位,了解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有待改进之处,以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校友对母校都有着情有独钟的感情,他们与在校大学生有着相似的求学经历,他们的求职经验、创业故事或社会经历在学生中更能产生共鸣。即使同一专业的校友也会遍布各行各业,如行业骨干、管理精英、企业老总等,这些校友资源都可以充分利用并能达到共赢的效果。

4.营造浓郁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有调查研究表明,若自主创业的精神和行为能经常得到社会的鼓励和支持,创业人才就会大量涌现,创业的成功比例也很高。因此,高校需要营造浓郁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在精神和舆论上将创业教育提升到一定高度,积极宣传成功创业校友的事迹,唤醒全校师生的创业意识和欲望,定期开展创业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实践比赛,使大学校园充满浓郁的创业文化气息。

5.加强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还比较浅,高校需要整合研究力量,提高对就业指导理论研究的支持力度,比如大学生自我探知的职业兴趣测评、心理测试工具开发等。同时对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对就业指导的具体需求同时,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提出的新要求,使就业指导有的放矢,便于后期进一步分类指导、个别指导,切实提高就业指导有效性。

6.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1)自我决策能力。对于即将跨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面对多种职业的选择,最终要靠自己做决策,首先要对自己有正确认识,包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知自己的兴趣、了解和完善自己的性格等。(2)社会适应能力。习惯了安逸校园生活的毕业生刚跨入社会时,往往心理准备不足,常出现迷茫、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倡导学生早参加、勤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主动面对现实社会的各种挑战,积极处理社会环境与自身的关系。(3)交流表达能力。在大学生的求职过程中,从简历撰写到面试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优良的表达能力,所以在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要为大学生提供一些平台如演讲比赛、辩论赛、活动新闻稿撰写、各类讲座等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公众表达能力。(4)社会交往能力。良好的社交能力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必须融入到社会中去,大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否正确有效处理和协调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各种关系,将直接影响到该生的事业成就和职场幸福感。因此,在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我们要经常性向学生传输社交礼仪基本常识,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交实践活动,提高人际交往技巧。(5)组织管理能力。虽然不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将从事管理工作,但几乎每个毕业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都要不同程度地需要组织管理技能,如企业中的小到组长、大到部门主管要有效开展工作,必须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所以在日常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充分利用班团委、学生会等多种平台,尽可能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担任班委,并通过压担子方式促使学生干部大胆管理和组织班级事务。

7.项目化管理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可以通过项目化管理的方式开展就业指导工作[4],将就业指导工作中各个环节内容项目化,明确不同客户群、不同任务的目标,有助于在实践中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切实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总之,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指导模式,特别是要逐步建构新型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进一步发展,提高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质量得到充分提高。

参考文献:

[1] 艾隽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作用是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有效途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6):175-176.

[2] 杨丽萍.高校就业指导课现状及有效性探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141-143.

[3] 刘特奇.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8):5-6.

[4] 李志明.项目式教学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有效实践[J].科技资讯,2013,(4):236-237.[责任编辑 安世友]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有效性高校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