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玲
摘 要: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社区服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社区服务的压力不断加大,加快完善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已成为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提高城市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可从九个方面来思考。
关键词: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异质性服务;服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1-0171-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在社区建设中,社区服务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服务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如何搞好社区服务、完善服务体制、提高服务质量、转变工作作风,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如何提高城市社区服务管理水平问题作几点思考。
一、出台“费随事转”标准,激发居委会工作人员积极性
居委会在社区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协助社区服务中心履行《居委会组织法》规定的相应职责,不承担行政管理性事务。居委会工作人员采取自愿服务方式,实行弹性工作制,政府不再按人头发放补贴。对政府需要居委会协助完成的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兑现工作经费,实现“费随事转”、“养事不养人”。据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费随事转”的细则标准还没有制定出来,这就使得居委会工作人员没有马上看到经济效益,日常工作的开展都难以为继,再加上工资待遇偏低,情绪低迷,有些很有工作经验的并且掌握了大量社区居民信息的居委会工作人员想另谋高就,因此,要尽快制定出“费随事转”的标准,让居委会工作人员真正得到实惠,从而稳定人心。此外,还可以采取招考的方式把居委会当中的优秀人才吸纳到社区服务中心来,一方面可以提高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给居委会工作人员一些机会,让他们能有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素质
社区服务工作人员对社区服务工作的影响至关重要。社区服务工作人员的水平直接决定了社区服务的发展水平,也决定了能否提供高质量科学化的服务。社区服务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会直接影响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因此,要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加强社区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要在政府指导下,依靠社会教育机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岗的社区服务人员及管理者进行系统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从人事制度改革入手,激励社区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专业进修热情,引导社区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走出困境。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事业,解决社区服务专业人才稀缺的问题。创造条件,把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吸引到社区服务人才队伍中来,努力培养一支富有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并掌握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的新型社区服务工作者队伍。
三、加大财政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社区服务事业资金作为社区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条件,政府有责任投入。政府根据财政收入增长情况,增加社区工作经费和社区干部工作补贴,确保社区正常运行。充分整合社区资源,形成多元化的财力机制,落实经费保障。减少资金审批拨付程序,从而提高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现阶段,政府应考虑把社区服务业作为政府加强公共服务的重要领域,重点支持建设和改善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和老年人、青少年活动场所等公益性服务设施,以及社区服务信息网络等。根据社区服务具有公益性和经营性不同性质的特点,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还应积极拓宽资金的筹措渠道,通过建设示范项目或以补助、贴息等形式推动更多的资金投入。要研究有利于社区建设投融资的具体措施,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投资社区建设,吸引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捐赠赞助,共同推动社区服务设施的完善。
四、丰富社区文化,构建和谐社区
发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逐步建设方便社区居民读书、阅报、健身、开展文艺活动的场所,加大办公用地面积,设立专门的文体娱乐场所,如乒乓球室、棋牌室、书画室、阅览室、舞蹈室、电脑室等。驻社区机构可将所属文化体育设施向本社区居民开放,这样不但增强了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及社会责任感,而且减少了重复建设所造成的浪费,大大提高了社区服务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提供多种多样的文体娱乐场所,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营造社区浓厚的文化氛围,从而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五、搭建服务平台,增加服务渠道
建设社区信息化平台,提高社区公共服务的自动化、现代化水平。加强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加快老年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作用,促进和帮助城镇居民按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
积极开展基层社会救助服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对残疾人、病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要深入家庭开展服务。按照“人有所需、我有所为”的理念,依托社区“邻里情”社会救助中心,设置互助中心、义工服务中心、老年人援助中心、生活援助中心等为社区居民解决各种生活困难的公共服务平台。
六、加强异质性服务,拓展服务领域
协助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是同质性的服务,这更多地表现出刚性、整齐划一的行政化做法。异质性的服务,更多地表现出自治性的、多元参与的社区治理。社区工作人员除了通过便民服务大厅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以外,还要定员、定期、定时上门了解辖区内各住户及驻区单位的基本情况,在他们急切需要帮助时,能及时主动上门提供所需的居家式异质性服务。
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一方面通过政府向社区购买服务,由专门的服务人员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外出陪伴、精神慰藉等服务,对“空巢”的孤寡老人提供无偿服务,政府负责服务费用;对有一定经济能力的独居老人提供低偿服务。同时,要协调养老服务机构,为独居老人提供各项居家养老服务,如免费安装“为老服务一键通”,实现24小时应急应需保障等服务。另一方面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平台,让大部分行动方便的老年人走出小家庭,融入社区大家庭,享受各种服务。endprint
以需求作为社区治理的基本导向,培育为政府、社会、居民等多方提供供需对接的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服务—居民需求—产业发展—就业创造”的多层次供需对接。通过提供就业再就业咨询、再就业培训、就业岗位信息服务和社区公益性岗位开发等,对就业困难人员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援助。还可以结合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开发就业岗位,挖掘社区就业潜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提高就业稳定性。探索建立信用社区、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机制,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创造条件。
七、明确职能职责,理顺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建立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凡依法应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协助的事项,当地政府应当为社区居民委员会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凡属于基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社区居民委员会;确需社区居民委员会协助完成的有关服务事项和工作任务,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没有经过审定的工作事项擅自进入社区,社区居民委员会有权拒绝。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推动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加强社区服务功能,促进社区居民自治,调动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积极性,努力形成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良性互动。
制定社区服务中心对相关职能部门的考核机制。在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有些工作需要得到相关职能部门地配合才能完成,但是会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使得社区服务中心处于尴尬的境地,工作难以开展下去,从而降低群众的满意度。因此,必须制定一个考核机制来制约相关职能部门,真正实现“权随责配”,更好更快地为民服务。
八、健全考评机制,激发敬业精神
建立以群众满意度为价值导向的评价制度。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群众满意度”评估制度可以解决社区发展的价值导向问题,解决社区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优化社区发展的环境,使社区工作能够真正面向群众,真正把社区工作者从烦琐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这一制度是对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封闭的考核方式的超越,评估的信息可以作为对政府和社区改进工作的依据。
通过明晰标准、细化指标、量化责任、兑现奖惩等措施,激发社区工作人员争先创优意识,扎实做好社区各项工作,优质快捷地服务居民群众,努力创建群众满意的和谐社区。落实网格化考核办法,提升社区管理水平。采取现场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对网格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各管理层采取“日检查、周小结、月考核、季讲评”的办法,对网格工作进行定量定级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社区、网格年终综合考核依据,把社会服务管理责任落到了实处。
九、建立监督机制,规范服务行为
建立党和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保证社区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加强对社区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手段监督、管理社区服务,建立健全反映社区服务设施、服务管理、居民需求及满意度等有关信息的采集及工作评估体系。严格财务、审计制度,严禁将救助、福利、公益款物等挪作他用。各相关部门要接受居民对其在社区为居民所提供公共服务的监督。有关部门要制定各类社区服务行业标准,推动社区服务标准化的贯彻执行。社区便民利民商业服务网点要规范行业行为,接受居民监督,社区服务从业者要树立诚信意识,共同打造社区信誉品牌。认真解决社区服务发展中各种问题,及时查处违法违纪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保证社区服务和社区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建中.城市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 于燕燕,等.中国社区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吴 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