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荣 杨秀娟
教育是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传递,也是人类文明的传承。社会生活中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它的深刻性、丰富性、独立性、形象性远非学校教育可比。通過协调、调动社会教育力量,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有益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益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正是通过对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广大中小学生搭建了一个在广阔的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中成长的全新的教育平台。
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社会大课堂办公室的领导下,几年来,朝阳区教委、朝阳区社会大课堂办公室集合区教研中心、朝阳教育分院与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的力量,通过整合、开发朝阳区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建立了完善的资源开发、课程实施、管理评估、条件保障、信息平台等多项机制,将大课堂工作常态化,形成了与学校教育密不可分、与学校课程有机结合的多项社会教育模块,使大课堂教学成为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朝阳区管庄学区正是全区生动活泼的社会大课堂活动中的一个缩影。
几年来,朝阳区管庄学区在区社会大课堂办公室的领导下,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切入点,着力于大课堂活动管理机制建设和课程开发,以行政引导为龙头,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教师研发为平台,将社会大课堂教育资源有机地渗透到学校学科教学之中,构建了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形成了以学校教学为主线,以社会大课堂教育资源为教学素材,以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为教学方法的开放式教育体系和独特鲜明的社会大课堂育人模式。
明确目标,规范管理
管庄学区作为北京市社会大课堂项目研究实验单位,从2009年至今,始终以北京市社会大课堂这个重大教育工程的宗旨为研究的宗旨,在整合社会资源的过程中,不断追求实践育人、整体育人、全员育人、全面育人的目标。管庄学区整体推进的策略是加强研究、规范管理、展示过程、科学评价、梳理成果。我们的成效是校校有特色、教师的成长、学生的发展。
保证工作的扎实推进,制度是基础,落实是关键。学区从健全机制入手,狠抓制度落实,形成了分层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学习培训机制,促进观念转变;汇报交流机制,促进共同提高;检查指导机制,强化过程管理;成果收集机制,强化经验推广。学区像抓语文、数学学科一样抓社会大课堂,做到社会大课堂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有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有人管理,有人组织。学区创编了“社会大课堂学生教育计划书”,明确不同资源单位的教育目的、项目内容、教育措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走进不同的资源单位,有针对性地改善自己的能力和认识。
强化研究,物化成果
社会是知识的摇篮,自然是人类成长与发展的空间。然而,丰富的社会资源必须经过提炼才能转化成有价值的社会教育资源,纳入现行教育体系,而形成的社会教育资源则更需要我们的教师将其进一步转化成课程资源,通过具体的教育方法,为学生所接受。
为此,管庄学区成立了大课堂课程研发组,将基础教育小学学段的思想品德、语文、历史、美术、科技等课程与社会大课堂教育资源密切结合,开发了具有独到特色、切合实际的多学科的社会大课堂学科课程,构建了社会大课堂所独有的实践体验性操作、开放式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充分体现了以教师启发式教学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现代化的教育特色。
我们的研究团队由市区领导、教研员、学区各校领导、学科教师组成。近两年,在朝阳区教研中心王颖主任的带领下,部分学科骨干教师参与了“北京市社会实践基地学生教育计划书”的编写,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六个实践基地的学生教育计划书的编写。计划书的编写为教师们充分利用基地资源的优势、明确师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法与步骤、物化丰富多样的研究成果起到了指导的作用。同时,带领部分学校及教师研制出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英语、语文、音乐、美术、科学七个学科的《社会大课堂学科指导手册》。
创设信息化平台,强化活动实效
社会大课堂课程教学实践平台的最大特点是能让教研、学校、教师各个角色在互动中推进社会大课堂资源的有效应用。
1.社会大课堂课程教学实践平台支持学区、学校、教师层级的分级式过程化管理;支持教学指导意见的发布;支持项目管理的数据化统计,并将实施成果以教学资源形式提交到项目管理平台中,进行大课堂课程化教学的集中展示。
2.社会大课堂课程教学实践平台将资源和教学过程有效结合,实现了教学模式的转变,将因“资源而资源”的参观和学习,转变为“资源为教学活动服务”,将资源融入教学活动中。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平台发挥出良好的应用效益,教师也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已具备了对大课堂教学工作实施的考量基础。
3.社会大课堂课程教学实践平台能够支持学区对各个学校进行工作评估。学区管理人可以设置具体的“评估指标”权重,发布评估指标公示,根据学校完成的工作情况形成整体评价。
4.社会大课堂课程教学实践平台除了指导教学、任务管理和评价之外,随着社会大课堂实践基地的不断开发,平台还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积累与完善的功能。管理人员通过资源目录树管理模块,可以直接从后台建立个性化的资源目录树,管理学校大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产生的活动资源。
引领学校加强大课堂资源群建设,促学校特色发展
面对丰富的社会大课堂教育资源,管庄学区在 将大课堂活动资源与学校特色发展相结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学区的指导下,各校根据自己的发展特色和学生需求,有意识地对各社会大课堂单位的教育资源进行筛选、整合和开发,构建各校相对固定的大课堂资源单位对象和活动课程,形成了一个个以自身发展特色为核心,以不同侧重的活动课程为内容的校级社会大课堂教育资源群,在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学区初步形成了校校有特色、教师有专业课程、学生积极参与的良好教育氛围。
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工程为在广阔的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中培育人才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不但开启了学校教育面向社会、走进社会的大门,更为学校和教师在培养社会化人才的教育方式上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巨大空间。管庄学区正是在这一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下,以学校为单元,以课程为引领,以满足学生需求为目标,形成校校有特色、教师同成长、学生得发展、资源获利用的良好社会教育环境,实现了社会大课堂实践育人的教育目标。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