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珍
摘 要:自1982年起,我国开始恢复中国人身保险业务,保险收入增长快速,但是我们在看到成就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保险市场仍存在发展水平低、结构不平衡等突出问题,所以,进一步完善中国寿险市场十分必要。本文就目前寿险市场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旨在全面提升我国寿险市场发展水平。
关键词:寿险市场;人身保险;保险发展
目前,我国寿险市场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整体保持了健康、平稳的发展趋势,但是投资效益低下、偿付能力不强以及业务增速缓慢等仍是其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相关部门要制定出切实有效的解决策略,明确寿险市场形式,进一步推动我国寿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切实保障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中国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基本概况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身保险市场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人身保险的保费收入从1989年的19.6亿元上涨到2010年的10632.4亿美元,年均增幅超过30%。而人身保险费用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也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在保险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据官方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已逐渐跃居世界新兴保险大国的行列,保费收入的年增长率高达18.7%,我国保险行业的市场占有额不断提升,正成为世界金融保险市场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目前,保险公司法人结构与2002年相比新增了123家,总数达162家。保险公司总资产是2002年的10倍,总额6.9万亿元。在过去十年间,我国保险行业在服务质量、监管水平、市场结构以及行业规模方面有了显著提高。
最近几年,我国寿险市场发展速度缓慢,就2012年而言,前10个月的人身保险费同比增长率仅为3.5%,保费收入约合8572.9亿元。续期保险是保费的主要增长点,银保新单和个险新单出现了整体下滑的趋势。由此可见,造成总保费增幅小的根本原因就是银保保费的大幅下滑[1]。
2.中国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及其问题
第一,业务增幅下降。最近几年,我国寿险行业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行业销售模式、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制约,发展缓慢,甚至一度出现业务回落状况。
第二,偿付能力下降。目前,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要遭受到发展业务所需消耗的资本金逐渐增多、股东要从上市公司分红以及资本市场的大幅下跌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就目前而言,保险行业的整体偿付能力依旧呈现出充足状态,没有新增加偿付能力不足的公司,但是有极少一部分公司的偿付充足率降幅明显。从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现状来看,欧美债务危机如果继续呈恶化状态,那么市场流通的货币量将会进一步减少,资本市场的发展潜力将严重受限,最终会影响到保险行业偿付能力的提升。
第三,退保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保险市场的退保率较高,退保金额较前几年有了大幅增长,尤其是以银行为基本销售渠道的,产品退保率持续保持在较高状态。客户之所以大规模的退保,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保险产品的实际收益与客户的预期收益存在较大的差距。寿险业之所以出现以上这些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首先,受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的影响,银行的资金面较窄。目前,受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影响,我国银行存款的增长一度呈现下滑趋势,相关部门严格管控信贷额度,加强了拨备和资本监管,理财产品开始在市面上大量发售。与保险产品不同,银行理财产品具备短期收益率高以及流动性强等显著优势,满足了客户尽快获取收益的要求,而且其年收益率一般保持在3%—5%之间。银行理财产品如此猛烈的发展态势严重冲击了银行渠道销售的保险产品,抢占了保险产品的发展市场,造成保险市场疲软。其次,资本市场处于低谷,投资收益率低。今年,资本市场处于低谷,股市大幅下跌,债券市场发展缓慢,阻碍了保险公司的稳定发展。前9个月,保险业务资金的收益率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58个百分比,仅为2.7%。保险产品要保持较好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就必须有着较高的投资收益。就目前而言,在纷繁的金融产品中,寿险产品的竞争优势最小,难以引起客户的投资欲望,因而增速缓慢。
从整体情况而言,内外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是导致我国寿险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值得强调的是,银保渠道是目前制约寿险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个险等其他渠道的增速相对较快,我国寿险业在总体上保持健康发展态势。
从长远情况来看,公众保险意识进一步深化、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均收入大幅增长、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我国寿险业在整体上会始终保持良好局面。但就短期而言,寿险业在国际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其发展举步维艰。寿险业在未来一年仍会面临严峻的发展形势,保费在短期内不会有大幅度的提升。所以,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新问题,推动我国寿险行业的稳步发展[2]。
3.推动我国寿险市场发展的有效措施
目前,我国寿险市场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形势,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我们要积极解放思想,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调整和优化寿险行业结构和增长方式。寿险业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实现寿险行业的整体效益和发展质量的稳步提升,奠定寿险业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在具体的监管上,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完善。
第一,建立并完善资本补充机制。足够的资金储备是保障行业健康稳步发展的基础。目前,保险公司除了内生性融资以外,外源性融资仅包括发行次级债务、公开上市募集以及股东注资三种方式,资金补充渠道较为单一,这严重限制了保险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所以,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能,加大资本补充机制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强化各部门的协作关系,健全相应的制度保障,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保证资金的及时补充。首先,进一步提升融资工具的流动性。保险公司要充分利用上市所平台挂牌交易的有利契机,不断提升次级债务的流动性,实现次级债的公募化转变。其次,开发多样的融资工具。综合运用混合债、可转债等资本补充工具。再次,进一步拓宽资本补充市场,大力开发离岸市场。保险行业要贯彻并落实国家相关战略决策,推动香港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实现保险公司在香港的融资。
第二,大力推进寿险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寿险业要取得长期稳定发展,就要充分发挥出寿险产品长期储蓄性和保障性的基本特性,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市场上流通的寿险产品有着较强的同质化现象,不同寿险公司的产品大同小异,同时,寿险产品与其他理财产品也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在短期回报、保障功能均没有任何优势的情况下,寿险产品的市场自然无法打开。要切实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增强寿险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就要大力推进改革步伐,优化和调整产品和渠道。首先,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寿险产品在风险保障方面的优势,延长产品期限,切实满足消费者对保险的真实需求。其次,完善产品定价机制,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当前,国家已经逐步放松了对变额年金、小额保险以及意外险业务的费率监管,未来,养老险、健康险以及寿险等也将获得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再次,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寿险公司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开发新产品,弥补政策缺陷,充分利用网销、电销等成本低的电子化销售渠道,逐渐摆脱传统渠道对寿险行业的限制。
第三,进一步提升寿险业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目前,寿险业已进入了以负债带动投资,以投资增进负债的良性发展阶段。寿险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货币和资本等金融市场,寿险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取决于寿险业的实际投资能力。所以,我们要从当前保险业和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着手,积极引进外国先进管理经验,加强对市场形势的监管。首先,逐步放宽权益类投资的准入门槛,取消比例限制,提高经营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其次,建立并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开展有序的市场竞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委托外部机构管理一部分保险资金,最大限度的实现资产增值。再次,研究新的资金运用渠道,切实满足寿险业的发展需求,提高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水平。
第四,强化监管重点,推动寿险业的稳定发展。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是监管的主要内容。要保持寿险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态势,就要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首先,要进一步强化偿付能力监管。在具体的风险防范和监管工作中,偿付能力是必须要始终予以重视的,不容忽视。在具体的监管方式选择上,要改变传统模式的弊端,逐步重视后端监管,强化对认可负债和认可资产的监管;同时,从市场经济运营现状出发,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改进资产重估值以及财产再保险等手段,切实提高寿险业的偿付能力。其次,强化跨业监管。保险公司要时刻将发展保险主业作为公司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从而有效应对市场形势的变化。相关部门要严格控制和监督保险公司的扩张经营和跨业经营,降低管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推动保险主业的健康发展,切实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再次,对现金流进行压力测试。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现金流的监管,避免因非正常退保率大幅增长而造成现金流缺口,为寿险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3]。
4.结语
客户之所以选择购买保险,其最根本的意图就是降低风险发生时造成的损失。从本质上而言,寿险业是风险管理行业,它的本职工作就是进行风险管理,提供寿险保障。目前,我国寿险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导致风险和各类问题层出不穷。由此,我国寿险业要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及早回归行业本质。寿险公司在开发新产品时,要始终坚持保障成分的主导作用,大力开发保障性强的保险产品,切实满足客户对于“保障”的迫切需求。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理,我国寿险业的作用和意义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客户的需求才能得到及时的满足,寿险业也才能取得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彦芝,曾珣.我国寿险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2)
[2] 赵霞.影响人寿保险发展的因素与对策分析[J].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1)
[3] 刘金章.制约我国寿险契约保全业务发展的因素[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