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人性主题的情节构置

2014-09-25 09:56魏程华刘鹏
艺术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主题电影人性

魏程华+刘鹏

摘 要:人性主题的电影情节构置可以从人性的选择、人物身份的设置、时代和环境、人性的具体角度等几个方面进行。这几个方面是有机联系的,需要综合进行考量。

关键词:电影;主题;人性;情节构置

电影对人性主题的设定,可从人性的善恶、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人性随时代的转变、不同身份背景下人物的人性以及人性的具体角度等方面入手,因而根据主题的设定,其情节的构置上也有相应的设定。

1 给人性一个选择

(1)人性善恶的选择。中国文化中,一直有“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性恶”的对立。而电影也经常让剧中的人物面临善恶的选择,通过渲染选择的艰难体现人性的本质。情节的设计上往往运用剧情的悬念、人物的对比、剧情的反复等技巧和方法用来突出选择的重要意义。

《无间道》中这种善恶的选择就利用对比的手法体现得相当戏剧化:作为警方在黑帮卧底的陈永仁,本想当一个好警察,站在善的一方,但为了隐藏身份而不得不做一些违心的事,见证一些恶的场面,精神上饱受折磨。因此,一心想恢复“好人”身份;而作为黑帮在警方卧底的刘建明,喜欢现在的“光明”生活,为此希望能拥有“选择”“做一个好人”的机会,但为了避免身份曝光而害死了多个好人,在行为上践行了“恶”;最后两位主角不可避免地产生交集,在天台上演了一曲“我现在想做个好人。”“对不起,我是个警察。”“谁知道?”的戏码。命运对善恶进行了戏剧性的安排,而人物的选择却背负着沉重的代价,但唯其沉重才更显其人性的价值。

(2)人性的选择权。作为人,自由的意志是其前提。不管是善还是恶,一个人是否具有选择的权利?又如何对待人性中的善恶?这也是很多电影用来引发观众深层次思考的问题。因此,在情节设置上,运用烘托法或对比法来强化这种选择权体现的人性,或运用反证法推导没有选择权的结果来说明选择权的重要性。

《X战警·第一战》就是运用对比手法,来强化这种选择权。最后的沙滩大战,变种人帮助人类解决了核战危机,但人类畏惧变种人的强大力量,反而企图消灭变种人。于是变种人产生了分歧,一种是万磁王为代表的变种人取代人类派,一种是X教授为代表的与人类共存派。这种选择权是强者的选择,虽然是变种人的选择,却恰恰体现了他们的人性:当你完全拥有选择成为什么人的权利时,你的选择是什么?当生存权受到挑战时,万磁王一方是我比你强,我就干掉你,体现的是人性的自私和报复;X教授一方则是我虽然比你强,但是我们可以消除争议和解而共存,体现的是人性中对和平、善良和平静的向往。相较之下,《发条橙》则是选择权被消除:片中当一个无恶不作的恶棍,通过一种神经疗法被完全消除了选择作恶的权利之后,遭到了他以前伤害过的所有对象的报复,从而引发了一场社会性的恶。通过反证的手法来印证库布里克的观点:如果人甚至没有选择邪恶的权利,那还是人吗?同时通过片中这种极端的恶以及社会性的恶和报复,也引导人们思考我们要如何对待恶,以及当具有选择权时如何控制人性中报复的欲望和恶的本能这个重要命题。

2 给人性一个身份

对人性的主体进行相应的设定可以通过不同身份的人物,在其故事中展现普遍的人性。

(1)凡人。根据不同平凡人的故事和情节反应普遍的人性。典型是黑泽明的《罗生门》,片中人物都属于平凡人,每个人的不同身份导致他们讲述同一个故事时的内容又完全不同,每个人都根据他们的需要对故事进行了改编,从而形成了罗生门。而这正说明了一个同样的普遍人性:每个人的人性中都有软弱的地方,“有软弱的地方就有谎言”,每个人都希望保护自己的软弱,掩饰自己的欲望。

(2)超人、英雄。此类电影情节设置上强化其能力之强大与其对人性力所不及之间的这种反差,通过这种对比来展现人性。《蝙蝠侠:黑暗骑士》中小丑给蝙蝠侠的人性考验是:丹特还是瑞秋?一个是哥谭市的正义化身,一个是心爱的人,只能救一个。蝙蝠侠的选择是瑞秋,却救的是丹特,受了小丑的嘲弄。强大如蝙蝠侠也逃不脱人性的弱点,不可避免体现了人性中自私的一面。最后,在丹特因愤怒而堕落后,为了人们对人性正义的精神信仰不至于崩塌,蝙蝠侠选择背负丹特所有的罪隐去。蝙蝠侠的能力虽然强大但却无法拯救黑暗的人性,只能选择用背黑锅的无奈方式去守护一点人性的微光,从这点上说,黑暗骑士要拯救的是人性的黑暗。

(3)痞子、傻子、坏蛋、同性恋等。这类的情节设计往往给出与其身份相反的结果,利用这种反差来说明人性的闪耀或人性的灰暗。例如,《这个杀手不太冷》通过杀手对小姑娘的保护反映的是普遍人性:对于美好的向往和对于美好的守护。《阿甘正传》通过阿甘取得的巨大成功来展现这个“傻子”身上那些优秀的人性。《杀生》则通过一个无赖痞子之死揭露了对于“异类”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排斥。

(4)机器人、外星人、异形、鬼、仙、妖等。这类情节的设定上往往通过与人的对比反衬人的人性。《人工智能》通过机器人小孩对于母爱的追寻,对比与人类母亲的始乱终弃和人类小孩的争风吃醋,反映出人性中对于纯洁的

爱的美好的向往。《忠犬八公的故事》则用八公的故事对比人类社会,褒扬了人性中稀缺的忠诚和善良。

3 给人性一个时代和环境

时代造就人,环境影响人。所以,在需要表现人性的时候,我们不妨去找一个适合人性生长的时代和环境的土壤。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美丽的谎言,一个是残酷的人性。其主题是人性还是兽性:绝境之下的人性的选择。所以故事被放在一望无际的海洋环境,无边无际无依无靠,在这样的绝境之下,漂流的一叶孤舟上的人们会释放怎样的人性?《楚门的世界》要表现的是人性对自由、隐私和尊严的基本需要。当这些都被剥夺的时候会怎样呢?所以环境被设置在一个硕大的封闭真人秀摄影棚,这里30年来时刻上演着主角的真人秀。《幸福终点站》和《肖申克的救赎》都是讲对自由、信仰、自我的人性的坚守。因此,环境都设置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前者是进退不能的纽约机场,后者是深陷其中的监狱。《大红灯笼高高挂》讲的是封建礼教制度对人性的桎梏和戕害。因此,时代选择的是封建社会,环境设置在高墙大院,封闭的空间里有着严酷的规矩,还有一群人性扭曲的人们。

4 给人性一个角度

人性除了比较笼统的善恶之外,还有着丰富的具体内容。因此,从一个好的角度对人性进行切入,集中力量突显人性的某一部分,从而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也是情节构置的常用方式。

《七宗罪》以人性的“七种原罪”为切入点,揭露人性中最灰暗的部分。全片用其余“六罪”作为铺垫,最后将男主角的“愤怒”纳入“七罪”,巧妙地结构了无可辩驳的黑暗人性。男主角的最后“一罪”恰恰是全片的精华,最终引发人们思考如何对待人性当中无法克制的黑暗面。2014年影片《分歧者·异类觉醒》讲述了未来人类被分成诚实、智慧、和平、无畏、无私五大派,实质上是对人性进行粗暴的分类,并对同时拥有多种品性的“分歧者”进行追杀和消除。该片从人性的分类的角度进行切入,说明了人性的不可分割、不可压抑和体制化及对个体的包容。日本影片《不求上进的玉子》的情节很简单,讲述的是大学毕业的玉子不想找工作在家“啃老”,最后终于走出家门的故事。影片揭示的是人性中懒惰和不劳而获的倾向,同时在这种不求上进的状态中,又有对于未来的惶恐而生发的对于上进的渴望。

5 总结

在人性主题的情节构置上,以上人性的选择、身份的设置、时代和环境、具体的角度这几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的,在设定的时候需要综合进行考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题电影人性
逼近人性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功能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