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娟
[摘要] 手术人员术前准备工作是无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无菌准备是避免伤口感染、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通过教学,了解贵阳护理职业学院护理专业高职学生对手术人员术前准备的掌握情况,同时探讨如何改进教学模式。首先在模拟手术室进行教学,考核合格后再到医院手术室进行参观学习,按照理论-演示-实操-点评-考核-医院见习进行,共计8学时,该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教学效果好于单纯性理论授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考核结果满意,实习医院反馈较好。
[关键词] 高职教育;术前准备;手术室;无菌观念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8(c)-0182-03
本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卫生类院校,七十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实用型医药护理卫生人才。高职教育中,实验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实验教学的目标在于教会学生使用正确的操作手法和规范的操作程序,以科学的态度得到正确的研究结果,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1]。根据这一特征,结合本院护理专业的特点,总结外科护理课程中手术人员术前准备的教学。
无菌术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基本操作规范,对外科护理学而言,其意义尤为重要。手术是借助器械,在活体上施行诊疗性操作,手术人员术前准备工作是无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菌准备是避免伤口感染、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人和周围环境中普遍存在各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直接接触、飞沫或空气沾染伤口,严重者可引起感染,其中以接触感染最常见[2]。在本章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了解手术室护士不仅要具有爱岗敬业的思想素质和娴熟、严谨的业务素质,还要有敏捷、灵活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耐力和适应力,才能默契配合手术医师、麻醉师,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手术在安全、和谐的氛围中顺利进行,更要学会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工作,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章节内容,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分析。
1 学生情况的分析
学生来自高职班护理专业,年龄19~21岁,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较好,热爱本专业,学习兴趣比较浓厚,积极性很高、理解力较强。
2 教学物品的准备
实验准备工作由以往实验员单独完成变为学生参与完成。在师生共同准备实验的过程中,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还使学生学会了思考分析问题,锻炼其了创造性思维[3]。物品包括洗手刷、小毛巾、洗手皂、碘尔康、碘伏、灭菌王、泡手桶、0.1%苯扎溴铵泡手液、洗手衣裤、帽子、口罩、手套、手术衣、拖鞋。
3 教学地点及教学方式的改变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系统地掌握好临床上各科的护理知识,还应对医院的实际护理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特别是要对临床护理的运作规律和制度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4]。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打破理论课与实训课的界限,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模拟真实的医院环境进行教学[5]。以往的教学地点多在教室,理论教学偏多,学习较为枯燥,积极性不高。本章节的教学以实际操作为主,所以笔者决定更换教学地点,教学地点分为两处:本院模拟手术室和见习医院手术室。本院模拟手术室参照医院的标准配备了相应的设施及各种设备,如高压蒸汽灭菌器、刷手间、手术间、手术器械、手术台、呼吸机、麻醉机、心电监护仪及其相应的设备等。①教师在模拟手术室一边介绍理论知识,一边演示操作步骤,学生边看边学,和教师一起讨论,实现“教、学、做”一体化;②学生亲自操作练习,教师就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指正;③进行操作考核,考核合格后,再分组,由带教老师带到医院手术室进行实地参观学习。
每班学生60~70名,平均15~18个学生一组,4位带教老师,分4小组在4个手术间进行授课。授课前学生和教师均换好洗手衣裤。授课及学生操作练习4学时,操作考核1学时,医院见习3学时,共计8学时。
4 教学内容的制订
4.1更衣
手术人员至少提前15 min进入手术更衣间,更换专用的鞋、洗手衣裤、戴好帽子和口罩,并修剪指甲。
4.2 普通肥皂水洗手
先用肥皂水做普通手臂搓洗,如果手臂皮肤有破损或化脓性感染,不宜参加手术。
4.3 手臂消毒
4.3.1 传统肥皂水刷手法 用消毒毛刷蘸消毒肥皂水两侧交替刷洗,从指尖依次刷至肘上10 cm,特别注意甲缘、甲沟、指蹼、皮肤皱褶处,洗刷时屈肘,使手指、手掌、手腕部位置居高。一次刷洗完毕后使清水自手指而下冲洗双手,肘关节保持最低位置。如此反复刷洗3遍,共10 min。然后以无菌小毛巾从指尖至肘部擦干。最后将双臂浸泡于装有0.1%苯扎溴铵溶液泡手桶5 min,使肘上6 cm没于液平面下,不得碰触桶边缘。洗手消毒完毕后,保持拱手姿势,手臂不应下垂,也不可再接触未经消毒的物品,否则即应重新洗手。手臂晾干后准备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6]。
4.3.2 碘尔康刷手法 按以上方法肥皂水刷洗双手、前臂至肘上10 cm处1次,清水冲净,用无菌毛巾擦干。然后用浸透0.5%碘尔康的纱布涂擦手、前臂至肘上6 cm处一遍,晾干后穿手术衣、戴手套。
4.3.3 碘伏刷手法 按以上方法肥皂水刷洗双手、前臂至肘上10 cm处2次,清水冲净,用无菌毛巾擦干,用浸透碘伏的纱布依次涂擦手、前臂、至肘上6 cm处,两侧涂完后,换纱布再涂一次,稍干后穿手术衣戴手套。
4.3.4 灭菌王刷手法 先用肥皂水做普通手臂搓洗,清水冲净擦干。消毒毛刷蘸灭菌王刷手至肘上10 cm约3 min,冲净,擦干,再用浸透灭菌王溶液的纱布涂擦手、前臂、至肘上6 cm处1次,两侧涂完后,稍干后穿手术衣戴手套。endprint
4.3.5 紧急手术简易洗手法 紧急情况下,先用普通肥皂洗去手和前臂的污垢,再用2.5%~3%碘酊涂擦双手及前臂,最后用70%乙醇拭净脱碘。先戴无菌手套、穿手术衣,再戴第二副无菌手套。
4.4 穿无菌手术衣与戴手套
手臂消毒后仍带有少量病菌,需穿无菌手术衣及手套完全隔离方可上台手术。
4.4.1 穿无菌手术衣 穿无菌手术衣可防止身体直接接触而污染伤口及无菌区,减少由身体脱落的尘埃及细菌污染手术野,以防止术后感染;同时避免医护人员被血液、体液等污染[7]。将手术衣轻轻抖开,提起衣领两角,注意勿将衣服外面对向自己或触碰到其他物品或地面。将两手插入衣袖内,两臂前伸,让他人协助穿上。最后双臂交叉提起腰带向后递,由他人在身后将带系紧[8]。
4.4.2 戴手套 ①戴无菌手套:手套因灭菌方法不同,分干、湿两种,前者以高压蒸汽灭菌,最为常用,后者经煮沸或化学药液浸泡灭菌。做连台手术时,如果前一台手套没有破,脱去手套后仅用0.5%碘伏溶液或灭菌王棉球涂擦一遍;如果手套已破或手臂已污染,要重新刷手,穿手术衣,戴手套,进入下一台手术[9]。②戴干手套:先穿手术衣再戴手套。手术人员先将滑石粉均匀涂在手上,左手捏住手套反折处,拇指向前,手掌面相对和,右手对准插入戴上,用戴上手套的右手插入左手套反折的里面,左手对准插入戴上,将手套对折处翻转,包住手术衣袖口,再用生理盐水将手套外面的滑石粉冲洗干净。手术人员术前准备完毕。
5 完善实验考核机制
考核机制的建立,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反馈教学结果。注重操作训练、严格操作考核很重要。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后,必须经过更换着装并清洁洗手、消毒手臂、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方可上台手术。若医务人员缺乏无菌操作的意识,参与手术的护理人员在手术前的准备不充分或达不到标准的要求,将会加大手术切口被感染的概率。学生进行操作练习,教师进行指点,最后操作考核,考核合格者由带教老师带到医院手术室见习,考核成绩纳入期末测评。采取这种考核方式,不但理论知识过硬,而且操作也熟练,学生进入临床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医院手术室反馈本院学生动手能力强、无菌观念强、对手术室工作较为熟悉,得到医院好评。
[参考文献]
[1] 张立,卢忠燕,申晓东,等.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106-107.
[2] 苏肖风.无菌技术与切口感染的预防[J].当代医学,2013, 19(20):121-122.
[3] 张伟.高职高专寄生虫学检验实验课程建设探索[J].哈尔滨医药,2014,34(2):136-137.
[4] 马俊英,刘少鹏.临床护理实践技能课程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7):94-95.
[5] 宋丹.“教、学、做”一体化在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4,(2):113-114.
[6] 范保兴,田玉凤.外科护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73-74.
[7] 李丹,初晓杰,韩蕾,等.手术室手术人员术前准备及手术位体分析[J].家庭心理医生,2013,9(12):71-72.
[8] 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12.
[9] 严鹏霄,禹海波.外科护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7-38.
(收稿日期:2014-06-18 本文编辑:林利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