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英兰
【关键词】语文课堂 道德教育 审美观 意志 感恩意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A-
0093-01
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其优美的语言文字中饱含有许多做人的道理。这就要靠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渗透道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美的体验,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美的事物的主观感知和欣赏。学生只有准确认识、鉴别生活中美的事物,才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无不渗透着高尚的审美情趣。教材中大量文质兼美的作品以进步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歌颂了真善美,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学习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领悟作家创作的艺术美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结合教材向学生渗透如何判断美与丑的知识。比如教学了人教版语文第四册《丑小鸭》这篇课文后,笔者引导学生阅读课外拓展材料《比美》,并提问:“文中漂亮的大公鸡每天去和蜜蜂、喜鹊比美,但是小动物们为什么不理睬大公鸡呢?”笔者引导学生大声读出老牛说的话“美不美,不光看外表还要看他们能不能为人们做事”,让学生明白了:一个人外表美固然重要,但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接着,笔者让学生回忆《丑小鸭》这篇课文,使学生懂得了丑的东西也会变美的道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真善美融入自己的生活中,自然而然形成了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意志是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学生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上做到好学、乐学、勤学。为了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笔者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课文中的杰出人物、英雄人物为榜样,向学生讲述他们不平凡的经历,让学生有所感悟,在情感上有所共鸣,在心中树立起榜样。如人教版语文第十二册《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讲的是居里夫人在恶劣的条件下如何提炼出0.1克镭,不为名利,只为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爱迪生经历无数次失败终于发明了电灯,体现了坚定、执着、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人教版语文第九册课文《狼牙山五壮士》讲的是五位战士胜利完成任务准备转移时却碰到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部队,可是敌人紧跟在后面;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坨。五位战士选择第二条路,在那里他们和敌人拼尽最后一颗子弹,最后跳进了深谷。为了革命的胜利,五位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还有人教版語文第六册课文《和时间赛跑》给了我们启示: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教材通过大量的事例激发了学生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形成不服输、不气馁的坚定目标和顽强意志。
三、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意识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感恩教育的实施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做到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感恩思想,把感恩教育融入教材中去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如学习了人教版语文第八册课文《背影》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话题讨论:如何看待父爱母爱。有学生说道:“世间最纯洁的便是母爱,她的宽容涵盖了我们一切的幼稚和无知,她的宽容更无法掩饰我们内心的自私,要学会爱别人,就先从热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吧。”有的学生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学生从话题讨论、课文学习中明白了知恩图报是个人道德行为发生的重要情感基础,由此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提高了感恩意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新时期德育的特点,对德育的方法不断创新、总结、发展,正确处理好德育和教学的关系,做到寓德育于知识教学之中,使二者融为一体。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还要高度重视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在多方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增强抵制腐朽文化侵蚀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