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举一,你反三”——浅谈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完成教学目标

2014-09-25 00:52黄榕敏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议论文教材作文

黄榕敏

(三明市沙县第三中学,福建 三明 365050)

何谓“我举一,你反三”?这个“我”指的是我们语文老师,而“你”指的是学生。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一个范本、一种方法,学生由此推开,学会灵活的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好处有二:一是教师能在教学中始终认准一个目标,课堂教学有序集中,重点突出;二是突出了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使课堂教学灵动活泼。

一、用“我举一,你反三”指导阅读

阅读教学中“我举一”,老师教一种阅读方法;“你反三”,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触类旁通,掌握最佳的阅读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在《语文教学法》中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讲是为了不讲”“教是为了不教”。既然我们的教材只是学生们学习语文的“例子”。那么,我们语文老师更要将阅读方法这个“一”“举”得透,才能让学生从“学会”转到“会学”上来。比如,不同的文章有不同文章的阅读方法。读小说,要抓住“三要素”,读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读说明文,要仔细体会作者怎样把知识介绍给读者;读议论文,要抓住论点,看问题如何被严密地分析……这些都是教师在教授具体文章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的学法指导。笔者在执教人教版九年级上的培根《论读书》时,要让学生明白漫谈式议论文的论点怎么找?它散落在文章各处,需要我们细读归纳。漫谈式议论文要如何读?通过做读书笔记,累积名言警句就是很好的方法。那么,学生有了这个“一”,就会知道《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应该如何读它,进而扩大到其他的漫谈式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二、用“我举一,你反三”启发写作

作文教学中“我举一”,教师提供具有典型性、比较性的典型范例,指导学生感悟“写什么”与“怎样写”一类的理性问题;“你反三”,学生在领悟到范例共性的基础上,有创意地进行写作。作文教学的最大问题是课堂中缺乏一种符合作文教学规律的、行之有效的程序。吕叔湘先生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选入教材的课文,无论是从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还是从文章的语言上,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读朱自清的《春》,文中的景色为什么那么吸引人,让人感觉百读不厌?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领会写景要抓住特点,写景可以运用修辞和联想这个方式方法后,再进行创意的景物写作。学生们从模仿一个经典的段落,再扩展成篇,完成了校园一景的写景作文。读《阿长与山海经》,先抑后扬的手法让一个保姆的形象格外真实、感人,学生模仿写作,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写作《我终于读懂了他(她)》。另外,举教师的下水文,提高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融洽了师生关系,体现了平等理念,营造了和谐氛围,为学生更有效的作文搭建了桥梁,也是“举一”很不错的选择。有方法可学,有范文借鉴,自然写作就不苦恼。“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教学目标在“你举一,我反三”的教学中自然不是难事。

三、用“我举一,你反三”指导鼓励实践

课堂上“我举一”,学生积累语文知识;课堂外“你反三”,学生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语文老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综合运用,这才是学习语文最终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课程标准增设“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强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改变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吕叔湘先生也说过:“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是语文。”语文学习不仅要内化文本语言,更要在生活中运用语言,丰富语言,解决问题。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可以引导学生查找关于桥的资料,了解我们身边各种桥的知识,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学习语文也有了动力和目标。学习《天上的街市》,就采用课内指导、课外开展的活动方式,开展《寻找“七夕”》活动。学生们办手抄报、电子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辩论会等,形式多样,不仅很好地了解了中国的情人节,还深入挖掘了本土文化(七夕也是沙县人孩子上学的节日)。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举一反三”并非简单的教师传授基本知识点,学生类推相似点的方法,它对教学内容和步骤有严格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内涵,妙用举一反三,切实提高实效。同时,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而且要了解学生学法。教师要在教材和学生间架起一座桥梁,用丰富的语言工具激励、诱导、启发、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联想、类比,不断尝试,发现并掌握规律,熟悉学习内容,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巧妙运用“你举一,我反三”的教学方法,能够让教师始终有计划、有步骤地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老是听到理科老师大谈“举一反三”的重要性,我们语文老师更应该让“举一反三”这个本属于语言学范畴的词语回归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议论文教材作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议论文的标题与首尾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