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平
摘要:绿色施工是指在工程建设中,通过施工策划、材料采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注重从施工到工程竣工验收全程绿色建筑的核心。本文通过阐述节能技术对于建筑施工的意义,从环境保护方面对绿色施工理念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绿色理念;施工技术;节能减排;环保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也占了全国总能耗的30%以上,而其增长空间和增长速度仍持上涨趋势。建筑节能的根本是为了缓解全球能源短缺以及环境质量的改善。怎样提升建筑节能水平,降低能源消费和环境遭到的污染,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建筑企业立足于未来发展道路上的先决条件。因此,建筑工程的发展需要制定一个长远的计划,其中,把节能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就是实现可持续道路的长久发展。节能施工技术在工民建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不仅能保护环境,减少污染,降低能源消耗,还能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增强人们对环保的意识,体现出节能施工技术的价值,下面本文就绿色理念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二、绿色理念施工技术对于建筑施工的意义
随着全球能源用量的不断提高,不可再生能源日益减少,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了能源危机,能源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能源的缺失就像少了汽油的汽车一样,缺少动力,停滞不前,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节能减排。由于建筑领域广、资源需求量多,因此,提倡建筑节能,能从根本上实现能源的节约,因此,绿色理念施工技术对于建筑施工来说有着以下意义:
(一)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绿色理念施工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为施工单位施工技术带来更多的选择方式,有助于提升建筑施工的整体水平。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促进建筑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进步,加速经济的发展的同时还能起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效果。
(二)有利于实现绿色全面发展。由于建筑行业涵盖面较广,是一门集建筑、设计、测量等于一身的综合业务,同时也涉及了广泛的领域,有政府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等,他还和电子信息以及经济技术、人文技术、科学技术等密不可分。因此,建筑节能施工的推广,会有利于节能在其他领域或行业的发展,实现各行各业绿色理念的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绿色理念施工技术的运用对新能源的开发有着推动作用,对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的运用更加广泛,同时降低对传统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性,达到更好的建筑效果,因此,绿色理念施工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推广新技术,促进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
三、绿色施工关键的举措
(一)扬尘的控制
首先,在运输方面,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的车辆必须采取严密的封闭措施,物料运送垃圾、设备、土方及建筑材料等过程中不得污染场外道路,同时保证运输车辆的清洁。在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其次,在土方作业阶段应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确保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1.5m,并且不向场外扩散,现场非作业区符合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施工现场的易飞扬物质采取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覆盖、封闭等有效措施防止扬尘产生。最后,在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0.5m,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现场内可能会产生扬尘的材料和建筑垃圾在搬运过程中应采取覆盖、洒水等降尘措施;浇筑混凝土前尽量使用吸尘器清理灰尘和垃圾,严禁使用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制定扬尘控制计划,可以采用拆除体洒水、清理积尘、设置隔档等措施;机械剔凿作业时采用局部掩盖、遮挡、淋水等防护措施;多层或者高层建筑在清理垃圾时,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进行吊运。
(二)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提高用水效率
在建筑施工中应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在进行施工现场路面喷洒、绿化浇灌时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进行浇水养护混凝土。对项目临时用水须选用节水产品,并安装用水计量装置,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节水措施;建立再利用水的回收处理系统,对现场机具、设备、车辆的冲洗用水设立循环用水装置,可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施工现场应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设定用水定额,并分别实行计量管理。施工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的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在签订不同标段分包或劳务合同时,将节水定额指标纳入合同条款,进行计量考核。对混凝土搅拌站点等用水集中的区域和工艺点进行专项计量考核。施工现场建立雨水、中水或可再利用水的搜集利用系统。
2、非传统水源利用
现场设备、机具、车辆冲洗用水,以及路面喷洒、绿化浇灌等用水,应优先采用非传统水源,不宜过度使用市政自来水。搅拌和养护应优先选用中水,有条件的地区和工程可收集雨水养护。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工地,宜优先采用地下水作为混凝土搅拌、养护及冲洗等用水和部分生活用水。 大型施工现场,尤其是雨量充沛地区的大型施工现场,应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充分收集自然降水用于施工和生活。
3、用水安全
应制定水质检测与卫生保障措施,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再利用水的使用过程中,确保避免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三)土壤保护
施工中要保护地表环境,尽量防止土壤不被侵蚀和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应及时覆盖砂石或者种植速生草木,来防止土壤进一步受到侵蚀。由于施工容易造成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现象,应当设置地表排水系统来稳定斜坡,并采取植被覆盖等措施来防止土壤流失。应及时清掏各类池内的沉淀物,同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确保隔油池、沉淀池、化粪池等不发生溢出、渗漏、堵塞等现象。
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应及时回收并交由相关资质单位进行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土壤和地下水遭到污染。在施工结束后,应恢复因施工活动所造成的植被破坏,可与当地的园林、环保部门或者其他环保机构进行合作,在先前开发地区种植当地或其他合适的植物,以恢复剩余空地地貌,进行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土壤侵蚀。
(四)节电举措
制订相应的施工能耗指标,施工现场分别设定办公、生产生活和施工设备的用电限额,定期对各项指标进行计量、核算以及对比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纠正举措。在施工组织设计工作中,应合理安排施工的顺序及工作面,合理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可充分利用相邻作业区共有的机具资源。在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低或者其他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有效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 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可根据设备情况有效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在设备的使用上,应优先选用国家、行业推荐的环保、节能、高效的施工设备和机具,例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五、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普及贯彻绿色理念的施工思想,使绿色施工理念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以达到实现绿色施工的整体目标,进而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环境友好及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绿色的施工理念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理念,涉及到各种专业和各个方面,还需要建筑企业、施工单位、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绿色施工的全面实施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韦纳敏.绿色建筑理念之于建筑施工的技术研究[J].建工论坛,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7) .
[2]张建伟. 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