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变更设计原因及控制措施分析

2014-09-24 05:42农建政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25期
关键词:公路控制

农建政

摘要:在公路工程建设中,都普遍存在工程竣工后造价比预期增加很多的情况。导致工程造价上升有诸多因素,如物价上涨、社会因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及人为原因等。变更设计的有效管理是降低成本,控制投资的重要措施,本文对公路工程变更设计的原因及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变更设计;原因;控制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公路工程是线性构造物,具有线长、面广的特点,它不仅受到地质、水文、气候以及其它自然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业主、监理和承包人等诸因素和政治、宗教、民俗等社会环境的影响。在这样复杂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影响下,公路工程建设必将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使得工程建设项目始终处于变化过程之中,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工程变更。同时工程变更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特别是投资带来较大的影响。有的承包商常常通过工程变更获取改变合同价和工期的机会。在施工中,业主、监理工程师应特别注意控制工程变更而产生的工程索赔。因此,工程变更、工程索赔的合同管理对参建双方都十分重要。

一、变更的分类

根据变更的原因,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原设计勘察调查时工作不仔细或工作深度不足,设计基础资料不齐全或不准确,导致与实际情况不相符,造成不合理设计或设计错漏。也有因设计者本身的水平较低的错误设计,以致施工中无法实施或不能保证工程质量及其功能的实现,而必须进行设计修改。此类是属原设计的修改和完善。第二类是由于原设计思想或技术水平的限制,使设计过于保守,造成浪费或不便施工,或施工工艺难以达到要求,而对原设计加以优化之变更设计,属优化设计范畴。

第三类设计变更,是因公路设计好之后,公路所经沿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即地物、地貌的变化),原设计已无法实施而必须进行的设计变更。设计完成至正式开工的间隔时间越大,这种变更就越多。第四类是提高设计标准或改变设计方案而引起的变更。如沥青砼路面改为水沥砼路面。

二、变更设计的审批权限

下列变更设计需经省交通主管部门同意或由设计文件批准机关批准:

1、公路技术等级、路线起迄点击中间控制点的改变或改变设计任务书规定的主要技术指标;

2、特大桥及大中桥桥位、桥型、跨径、净宽、荷载标准和主要结构的改变和数量增减,立交、隧道位置的改变或数量增减;

3、沿线管理用房、服务区建设规模的改变或数量增减;交通工程、“GBM”工程及收费、通信、监控系统设置原则的改变;路面结构类型、宽度和厚度的改变;上跨桥、通道数量的增减;

4、局部路线走向的变化:高速公路、一级公路0.1公里以上(含0.1公里);二级公路0.2公里以上(含0.2公里);三、四级公路1公里以上(含1公里);

5、以上四项外的其他单项工程: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变更增加或减少金额在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二级公路以下(含二级公路)单项工程变更增加金额在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废置工程50万元以上。

三、变更设计的要求

1、变更设计应符合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批准的设计文件等规定要求,不降低原设计技术指标及工程质量,原则上不突破概算或预算及投资,不延长施工期限和降低使用效益。

2、变更设计要有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依据,避免主观片面,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为前提。

3、当变更设计涉及资金、劳力、材料、机械、设备等重大变更时,应该和有关部门联系,落实相应措施。

4、严格执行审批制度,未按批准权限批准的变更设计不得擅自开工,否则增加的工程不予计量,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承包人自行承担。

5、重大工程及主要工程的变更方案,须以文件或会议纪要的形式确定,并及时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6、一般性工程的变更,可以用四方代表签认的变更设计现场处理卡确定方案,属放缓边坡、边坡坍塌等涉及征用土地的,应同时附齐占用地亩图表资料,以便办理永久用地手续。现场处理卡原件存工程处备查,施工单位用处理卡复印件作为申报变更设计的依据。

7、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指挥部)等相关部门都应建立工程变更设计台账,指定专人负责,每月底将台帐核对统一,有关人员签字认可。

四、变更的原因

1、由于设计不完善和不合理所致。设计不完善是指所做设计不能与工程所处的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相适应或设计项目不齐全,施工中发现存在问题不得不修改设计以使之与场地条件相适应及符合使用功能的要求。造成设计不完善的主要因素来自勘测调查资料不够详细和准确,从而导致设计依据的理论资料与实际情况脱节。另外,由于勘测、设计人员工作不细和水平所限所导致的设计不完善和不合理而造成变更设计。如灌阳至凤凰高速公路(1)实际软基范围、工程量与设计相差较大的有32个路段,设计遗漏的软基路段有9个,共变更增加投资约1378.74万元。(2)对挖方段96区不良土的分布范围调查不准确,部分路段设计换填范围小于实际范围,部分需要换填路段无设计处理方案。经统计,设计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的有16个路段,设计遗漏2段,共需变更增加工程投资约797万元。(3)因设计疏漏,漏设2段挡土墙;1段挡土墙设计标高不准,埋深不足;共增加投资约89万元。

2、公路工程施工后,公路所经沿线地形地貌及社会情况发生了变化,沿线群众对公路建设有了新的认识,从而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修改设计,方能与沿线环境及社会经济状况相适应。如果设计完成至施工的间隔越长,则这种变化就越大,由此而引起的投资增加也越多。

3、是设计标准的提高或方案改变引起的造价增加。如某高速公路在路基防护方面,由于原设计防护标准太低,为了减少日后养护的麻烦及保证行车安全,项目办对全线防护工程重新进行了调查和设计,如灌阳至凤凰高速公路在K4+020~K4+375、K20+290~K20+352、K40+723~K40+939等村屯附近石方开挖路段,原设计没有考虑常规爆破对附近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及生产生活的影响,后采用劈裂机破碎石方的特殊保护性工艺进行开挖,共计增加投资约992万元。

4、是工程项目分阶段施工,对各阶段施工的衔接问题未考虑周到,造成投资增加,如某高速公路分为路基工程、路面交通绿化工程两阶段施工,在路基部分的硬路肩施工由于未考虑交通工程波形梁护栏基础的施工,在交通工程施工时,施工单位又将已施工好的硬路肩按4米或2米的间距开挖波形梁护栏基础,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增加了整个项目的投资。

五、控制变更设计的管理措施

1、分级管理

将变更设计进行分类后,颁布变更设计管理办法,实行分级管理。为了有效地控制投资规模,同时考虑到变更设计的项目可能很多,如果由项目办统管起来,将难于应付,还可能影响工程进度。

分级管理的划分是按照技术难易、重要性及投资规模的增减为主要依据。凡投资规模增减额度大于8万元或涉及重要的方案如路线平纵面、桥涵结构式及需补充勘测资料的变更属甲类变更,由总监办审批后才有效;凡投资增减在8万元以下,技术比较简单的变更设计项目定为乙类变更,由驻地监理办一级审批即可。每类变更又根据其性质划分为完善、优化、修改、新增进行审批。

2、变更依据的确立

除采取分级管理措施外,还规定了变更依据的确立。依据的确立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由项目办根据标准提高或实际情况决定的变更,这样的变更一般由项目办以变更通知或领导人指令的形式下发执行;其二是由施工单位或地方提出的变更设计项目,须由项目办派出主管人员,会同设计代表、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乃至地方有关人员、群众代表等到现场召开变更设计工地会议,经一起查勘现场后,讨论变更方案,并以会议纪要形式确定下来,作为变更设计的依据。

另外,对于提高原设计标准的变更项目,亦应注意因地制宜,不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管理模式和审批权限

为有效地控制投资规模,加快审批速度,提高工程质量,不影响工程进度,杜绝弄虚作假,一个较好的管理模式是:“明确责权、分类负责、分级管理、逐级控制、场内监督、场外核算,审批自下而上,执行自上而下,杜绝浪费、共同把关。”上述管理模式的一个根本点在于实行分级管理。分级管理的划分是按照技术难易、重要性及投资规模的增减为主要依据。凡投资规模增减额度大于5万元或涉及重要的方案,如路线平纵面、桥梁结构型式及需补充勘察资料的变更属于一级变更,由总监代表提出意见,总监审批,必要时报建设单位批准;凡投资规模增减在5万元以下,技术比较简单的变更设计项目定为二级变更,由监理组提出意见,报总监代表审批即可。对于技术简单(如涵洞、通道的移位,暗塘处理)或投资增减在1万元以下的变更项目定为三级变更,由监理组长审批,报总监代表办公室备案。

3.1变更设计的审批步骤

第一步:变更依据的确立。按变更性质,除工程数量的增减外,凡合同外和合同内工程涉及方案调整、结构的变化等均先进行立项审批,确立变更依据,类似于工可研究阶段。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业主(建设单位)其中之一需要提高标准或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的变更,由监理人员、设计代表、业主(建设单位)代表召开变更设计工地会议或由专家组成的专家会议,对方案进行讨论,确定变更总体方案,形成会议纪要,并由提出变更的单位填写《变更设计立项审报表》,报上级部门或领导审批同意,预估发生的费用。由施工单位、地方政府或部门提出的变更设计项目,由施工单位填写《变更设计立项审报表》,由总监代表办事机构牵头,汇同设计代表、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地方部门、业主(建设单位)代表等到现场召开变更设计工地会议,经一起勘察现场后,讨论变更方案,并以会议纪要形式确定下来,按《变更设计立项审报表》格式逐级上报审报,并预估发生的费用。变更依据的确立是确定变更项目是否成立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变更项目除完善之类的变更设计是必须要做的之外,象重要结构方案的调整、新增工程项目、提高标准的项目必须认真论证和严格筛选,以优化设计,避免浪费,节省投资。第二步:设计。由设计代表或原设计单位按立项确定的方案进行设计并优化比选,计算工程数量,无法确定时由监理组现场确定。设计方案出来后,由总工室负责审图。第三步:由总监或总监代表签发变更设计通知单,下发监理组和施工单位组织实施,监理现场进行计量。对像清淤一类计量难以掌握的,通知测量监理和计划管理部门共同确定。第四步:实施完毕5~10d内,由施工单位报《设计变更报审表》,合同外工程同时报《合同外工程单价申报表》,并附有关资料及工程实际发生数量,交监理组。第五步:监理组对《设计变更报审表》进行复核,主要是检查工程数量与现场计量是否相符。第六步:总监代表、总监批准《设计变更报审表》。第七步:合同管理组按施工单位《合同外工程单价申报表》申报的单价进行审核,确定合同外项目单价,合同内已有的八步:监理组编制《变更指令》,将变更项目数量和造价调整到原合同造价中去。合同管理组核对后报总监代表、总监审批,作为合同金额的调整和正式支付的凭据。实践证明,通过以上八个步骤的控制,能较好地完成变更设计,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

4、违约责任追究与奖励

如果施工单位与监理人员相互串通,以申报签批变更设计为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在申报变更设计资料中,若施工单位冒充监理工程师、设计代表或业主(指挥部)人员签字,除申报变更设计不予认可外,并按申报金额处以等额违约金。化整为零申报的变更设计,不予审批。

鼓励施工、设计、监理、建设管理单位应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优化完善设计,提出更好的设计方案,并在提高标准或不降低原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减少工程量,节约投资,少占耕地,缩短工期,确保工程质量及安全和环保需要,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有功单位和人员。

5、加强特殊边坡地质勘察

特殊边坡勘察范围,以涵盖计算边坡体失稳范围为准,须逐个形成专项地勘报告,施工图设计按“一坡一图”原则进行设计,对边坡施工图设计进行编号管理,按根治、稳妥、经济的原则慎重选择防护设计方案。6、强调动态设计理念

对隧道、桥梁桩基、特殊边坡、软基处理根据施工勘察反馈的资料,对地质结论、设计参数及设计方案进行再验证,及时补充、修改原设计,确保安全、可靠。

结束语

通过对多条公路变更设计的管理实施,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变更设计对工程造价的重要影响。因为公路建设项目,无论设计多么完善,一旦施工展开,都会因为主、客观原因而产生各种类型的变更。因此抓好变更设计管理,是管理工作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傅为华.加强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造价管理探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1).

[2]徐天予.浅析高等级公路建设过程中变更设计的控制[J].辽宁交通科技,2013,(1).

猜你喜欢
公路控制
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的几点思考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与节能分析
“播放”音乐的公路
家乡的彩色公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中国十大壮美公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