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茹
【摘要】:通过加强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方面的综合管理和综合教育,加快建立安全机制,不断更新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完善施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好施工安全管理体制,确实形成“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施工安全管理,才能达到安全效益的最佳结合。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问题措施 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企业规模之增大,建筑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建筑工程施工工地因施工人员复杂,工程工期紧,作业环境差,施工过程危险源多,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偏底。造成了建筑工地安全事故频发,给施工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和财产损失。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视,虽然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监管力度上大大加强了,整体来说出现了好转,但是,在施工当中事故时有发生,目前安全管理仍需要加强,安全制度仍需完善。下面结合自己在实践工作中的经验来谈几点体会:
一、施工现场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事故一旦发生,其后果就无法挽回,防患于未然,把预防措施落到位,从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从物质上给予有力保障,在组织机构、安全责任、安全教育、提高防范、监督管理以及劳动保护、施工现场、环境卫生各方面都对事故预防措施予以充分重视,是贯彻安全生产方针的重要内容,各级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建设企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重要步骤,也是企业素质和形象的外在体现,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是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1、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
在管理工作中,施工现场在安全生产上责任不明确,不能很好的将施工管理人员安排到位;检查不认真,处罚不得当,而且有些企业的总领导人过于忙自己的事务,出现了对施工安全生产的规定标准安全生产文件没有时间传达并让施工人员明确,只是一味的在口头上讲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应付走过场,严重影响到了施工能够安全的生产。
对施工安全的片面认识在许多建筑企业中,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对施工安全认识不完整,不科学。片面认为施工进度的提前才是提高了效益,而施工安全只是一种现场的、短期的、事中发生的,只要项目工程竣工,安全问题就自然消失了。
重视前线工地,轻视后方保障。错误的认为安全管理人员,是不创造财富的,他们到下面检查、监督总是在挑毛病。安全隐患的整改是被动的应付,错误的认为整改会延误工期,耽误进度。
2、安全经费问题导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完善,安全设施用品配备不到位
由于建设资金不足或不能够到位出现垫资,不正当分包或转包等因素,以及为了减少开支,降低成本所导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应付,有名无实;在安全设施用品上也出现了一些安全防护设施降低质量或不完善等,安全管理混乱,大多不符合规范随意性很大,管理水平很低。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责任不明、奖罚不严、制度不健全,即使有制度,也是流于形式,不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落实不力;班组检查、项目部检查、公司检查不能有机结合;工地的安全保障体系薄弱,项目经理只抓生产,不顾安全,更有甚者对上级部门查出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彻底整改。
3、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被精简、合并,专职安全员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很多安全员技术素质差,对安全管理略知皮毛,既无监督管理职能,又不能履行职责。
建筑施工要求每个项目都由经过培训,具备相应资格的的项目经理主持,然而实际上有不少工程是挂靠的,工程项目部为了减少开支,降低成本,管理人员并不齐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施工用电、封闭作业、临边防护大都不符合规范没有形成制度,随意性很大,管理水平很低。
4、安全教育不能够落实到人
在安全教育上落实不及时、施工人员的素质有的较低并不能够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特别是农民工,他们都是在农活不忙时进场务工,大部分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差,违章作业的现象严重,应付突发事情差,没有意识到工作场所的危险性。
5、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指挥难,施工单位要求工人按规范作业难
虽然所选用的劳务分包都是正规的,但是有几个劳务公司真正的派管理人员到现场管理,都是由包工头挂靠劳务公司,现场管理起来就特别难管。所以当施工项目部要求作业工人按安全操作规程时作业时,项目部管理人员对作业工人没有直接命令关系,而只能通过包工头命令作业工人,间接的指令过程会大大降低命令指挥效率。安全生产指挥效果将大大打折扣。所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指挥较难。工人是包工头请来的,技术好的工人工价要高。包工头为了多赚钱,可以安排普工干技术工的活,可以安排非特种作业人员干特种作业的工作,可以安排没有工作经验的而工价低的工人从事危险作业,甚至可以在项目部管理人员不在时指示作业工人偷工减料,如被项目部管理人员发现,包工头会假装不知,而可能推三阻四。作业工人作业素质水平取决于包工头的策略,而无法由项目部决定。作业工人与包工头的安全知识水平,施工单位无法在项目周期内改变,这决定了施工单位要求工人规范作业难。
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所需要采取的必要措施
1、提高企业领导对建筑安全生产的认识
企业领导对安全工作有高度的认识,对搞好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1)强化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主管安全生产领导的安全培训,使之深人了解和认识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树立起只有做到真正的安全生产,才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的经济效益的思想,从而更加深刻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使之落实到行动中。
(2)切实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安全生产与企业资质、安全资质、项目经理资质、工程招投标及企业业绩和领导者的政绩挂钩。
(3)加大对安全事故有关责任者的处罚力度,迫使企业领导者把安全工作真正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树立起“安全第一”的观念,做到行动上时时处处重视安全生产。
2、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要想能够安全施工在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觉悟的基础之上,要严格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安全素质,不能搞形式,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在管理以及质监技术负责人员要进行严格的要求,增强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因为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同时还要采取规范化作业,坚决否定工作只凭感觉或者靠经验,使施工人员形成一种好的工作习惯,另外特殊工种的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考核,持证上岗。临时工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认真学习或传达有关安全生产的信息,及时传输新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3、抓好施工前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安全产生于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
(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工程施工安全的准备工作,要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首先是做好施工前的调查研究。针对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勘查、记录,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并依据实地记录、设计文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以及现场安全警示的工作。其次在施工生产准备阶段,施工企业的管理层,要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及容易发生事故的处所,开展好安全生产的宣教,实施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2)确保材料供应的质量
材料部门对于各种原材料,应建立健全进场前检验验收和取样送检制度。为此,要求材料员、工程技术人员,都要加强技术业务的学习,掌握好常用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性能,熟悉材料在保管和运输的规定,做到分门别类的保管和堆放。凡属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运到工地,以确保材料不会造成施工安全问题。
(3)临电、机具、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首先规定它们的操作者,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并持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颁发的上岗证。其次,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遵守作业制度、纪律。同时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与管理档案,实现管理工作标准化、制度化。
4、明确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提高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和待遇
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订立合同之后,安全管理工作应与其它工作同步开展,同步进行。要依法明确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并明确安全控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要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要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和人员数量应增加,自从国家施行注册安全工程师以后,这也是国家提高安全管理的一项措施,企业可以多吸收一些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从事企业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人员承担的风险大,工作压力也大,一些隐患整改落实经常受阻,打击了工作积极性。不出事故没有事,一旦出现事故是不是自己的责任都会落到自己头上。所以现在新毕业的学生很少选择这个专业,一定要提高待遇鼓励和激发有经验的人员和一些新学生从事安全管理工作。
5、加强劳务分包的管理
杜绝“包工头”挂靠劳务公司,劳务公司必须按照岗位配备管理人员。如出现人员配备缺少和挂靠现象取消中标资格。新工人进场必须按“三级教育”规定进行。坚决不用安全意识差、反应迟钝、年龄过大的工人。
6、实行危险源动态管理
建立集团、分公司、项目三级危险源台账,项目设危险源动态管理展板,过程监控人员特别在夜间施工时要交好底、派好工、站好岗、收好尾。
三、对施工现场事故的应急对策
1、对施工现场突发事件进行控制
事故控制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在事故发生之前,全面地消除事故发生的根源,尽量减少事故发生的机率;二是在事故发生之后努力减轻损失的程度。事故预防和事故抑制是事故控制的基本技术,前者是事故发生前的控制措施,后者主要侧重于事故发生时和事故发生后的控制措施。
事故预防是指采取各种预防性手段最大限度的消除或减小可能引起事故的各种潜在因素。事故预防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为工程物理法,其理论依据是哈顿的能量释放说,主要侧重于防范事故发生的物质因素,该方法可采取的措施包括:防止危险因素产生;减少己存在的危险因素;隔离危险因素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用障碍物隔离危险因素;改善危险因素的基本性质;加强风险单位防护能力等;另一种为人的行为法,其理论依据是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论,主要侧重于规范引发事故的人的行为;该方式采取的措施包括:进行思想教育,加强技术培训,不在危险因素附近无故停留等。
事故抑制是指在事故正在发生或者已经结束的时候,采取各种手段来减少损失的程度,并采取事故后的救助措施。在损失发生后,可采取的控制损失措施为:预防新的危险源的产生;减少构成危险源的因素;防止已存在的危险扩散;降低危险扩散的速度,限制危险空间;在时间和空间上将危险和保护的对象隔离;借助物质障碍将危险与被保护对象隔离;增强被保护对象抵抗风险的能力;迅速处理环境危险已经造成的危害。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为契机,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针对各个时期安全生产整治重点,制定专项整治任务目标,适时地提出整治工作要求。如在防止“五大伤害”事故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工作中,以安全防护产品、设施的整治为突破口,因地制宜、推广先进、科学、符合国标、行业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设施取得了很好效果。根据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在组织开展日常安全巡检的基础上不定期地对专项整治薄弱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和跟踪督查,并努力做到“四个结合”,即检查与自查、检查与专项整治、检查与整改、检查与追究相结合,切实消除事故隐患。
2、施工现场事故抑制的管理
施工现场事故抑制按照时间范围可分为两个部分:事故发生时的处理和事故发生后的处理。
(1)事故发生时的处理。在施工现场出现事故时,要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各方面的管理人员、领导要尽快赶到现场,进行事故的紧急处理。这时候进行的事故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组织人员进入事故发生地点,迅速抢救伤员,疏散人员,以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造成人员伤亡无谓增加;保护好施工现场,要求施工现场各物件的位置、颜色、形状等保持事故结束时的状态,以备将来的事故调查取证;及时的和公安、消防、卫生防疫和安全监察等政府部门联系,寻求他们的帮助和必要的支持;向企业负责人及时通报事故的发展动态,借助企业的力量妥善处理事故。
(2)事故发生后的处理。事故发生后,要立即组织事故调查组,通过现场笔录、现场拍照、现场绘图等手段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然后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工作,根据调查所确认的事实,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分析出事故的全部原因,在此基础上,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和领导责任者,再根据其在事故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人,对相关的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为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编制事故预防措施,在措施中将改善劳动条件、作业环境和提高技术水平放在首位;对广大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教育,使他们吸取教训,遵守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对于事故中的伤亡人员要妥善救治,并按照规定对其进行安置。
(3)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我们对无视生产工人安全、安全管理混乱、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现场存在严重隐患的企业加大惩戒力度,依法对它们进行处罚,真正做到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敢碰硬。真正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
四、结论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这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是生产的保障,如何倡导安全生产文化,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信誉分比值,着重在“管理”两字。
目前,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正是考验施工企业和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时刻。我们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把因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为建造和谐社会做出安全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