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2014-09-24 16:32陈安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27期

陈安

内容摘要:供应链企业之间学习与创新需要知识的共享与转移。但是,对于参与知识转移的知识转移方、接受方及情境因素的研究不够系统。由此,本文将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因素分为知识转移方、知识接受方及情境因素三方面,并构建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的对策。

关键词:供应链企业 情境因素 知识转移效果

引言

供应链企业在生产中承担着获取、加工物料、并将成品送到最终用户手中的艰巨任务,在这一过程所涉及到的企业和部分构成的网络即为供应链。Wellman(1988)把网络视为联结行动者的系列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它们相对稳定的模式构成社会结构。在这个强大的网络链上,除了必备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外,起重要作用的当属知识流。从知识管理视角分析,供应链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知识网络,位于不同节点的企业需要相互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就会伴随知识的转移与流动。

同时,知识作为企业的资源,知识转移在供应链企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美国管理学家Teece(1997)提出,知识转移在空间维度上缩小地域差距,有益于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江积海(2011)曾提出,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转移是由已经积累一系列核心知识的主导企业对拥有较少知识的其他企业进行传授、教导,使其在供应链竞争上获得优势,知识及其有效转移是供应链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因此很有必要打开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的黑箱。

鉴于此,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将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因素分为知识转移方、知识接受方及情境因素三因素,分析其中各个因素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并构建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进而提出提升供应链企业知识转移效果的发展对策。

供应链企业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因素

(一)知识转移方

1.转移动机。供应链企业知识转移方的转移动机是指知识的持有者将其本身的技术和知识传播出去的动力。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一方面,供应链企业知识转移方害怕知识转移出去之后不能得到公平的回报,甚至丧失知识的所有权,失去其在知识所有权方面的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供应链企业知识转移方把需要投入到知识转移中的财力、物力看成是一种不可回收的成本,不愿投入太多。有些企业实行严格的知识共享限定政策,以此限定知识的传播,这就使知识转移方缺少发送的动机。我国学者王毅、吴贵生(2001)认为知识发送方的转移动机、意向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知识转移的有效性,如果知识源的转移意向越弱,就会有更多知识转变成为粘滞知识而阻碍知识转移。知识转移方的转移动机决定了转移知识的完整程度。社会控制机制和风险决定因素取决于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关系,反过来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关系将对合作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度和知识转移效果产生影响。

2.转移能力。知识转移不仅要求高效率,对转移质量也有较高要求,而知识转移方的转移能力对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碎片式的知识转移没有任何价值,甚至还会产生知识扭曲。尤其是对于默会性知识,如何将其精准、完备地传递出去,取决于知识转移方自身的传输能力。这种能力在Davenport和 Prusak(1998)的研究中,作为衡量知识转移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即优秀的知识转移方传输能力有助于知识转移效果的提升。当知识转移方的转移能力较低时,即使转移方拥有较多的、先进的知识,也会面临转移不足或者接受方得不到所需要的知识的风险,导致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关系破坏,影响知识转移效果。

3.保护程度。Simonin(1999)在研究中指出,知识转移方出于自身利益对其知识进行保护,在客观上为知识转移设置了障碍。他认为这种保护如果过度或者使用不当就有可能导致知识的因果模糊,使知识产生的作用时滞延长,产生知识粘滞,阻碍知识转移效率。首先,如果被转移的知识蕴含了独特的短期内无法超越的商业价值,转移方会担心转移知识将丧失市场竞争的“秘密武器”而实施较高程度的保护措施。反之,转移方则对该知识转移“放松警惕”,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其次,知识转移给供应链企业各参与者带来收益的同时也损耗成本。当知识被共享于其他企业内部时,原本的均衡状态就会被打破,引起成员间资源和能力的不对称。基于契约管理,企业间的知识共享和转移,可能会带来“搭便车”的行为,不利于转移方企业。

(二)知识接受方

1.接受意愿。在供应链企业知识转移方愿意将知识转移出来的前提下,接受者会判断知识转移方知识库的价值高低,如果接受者判断的价值较高,则会表现出较高的接受意愿,有助于知识转移;反之,则会消极被动接受知识。Hamel(1991)指出接受企业的学习意愿是影响转移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接受意愿在促进知识转移的同时能够间接提升资源型和认知型企业的学习能力。这种转移知识价值高低的衡量标准,更多的来自接受企业自身的测量尺度,如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需求程度等。若所传输的知识价值得不到接受方的认同,则知识本身所带来的正向作用就会被抵消,甚至消除,阻碍知识转移进程。

2.吸收能力。有学者指出,影响知识转移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本质上是知识转化为力量,二者内在的统一性使沟通技巧和接受方的吸收能力相一致。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转移方将知识准确、完整地传输给有需求的接受方并不是知识转移的结束,还需将知识有效转换后使之成功地被接受方吸收并应用。这同样取决于接受方的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Cohen和Levinthal(1990)将吸收能力概括为:企业评估外部知识的价值、消化吸收并加以商业化应用的组合能力,并在获得、吸纳、组织和应用知识的一系列技能组合中特别强调了组织应用新知识的能力。接受方需要拥有将知识转化为能被自身吸收的能力,提高知识转移效果。

(三)情境因素

1.关系距离。Szulanski(1996)提出,关系距离是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重要因素,知识转移方和接受方的不和谐关系是知识转移的最大阻碍之一。默会性知识对知识转移的质量有较高要求。充分了解转移双方的实际情况和转移需求是实现默会性知识转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个体和组织间大量的沟通和交流成为提升转移质量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在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信任。这主要是由于知识本身的特殊性,它不同于实体经济的转移对象,可以进行监控。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大多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这就提高了信任在转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Argote(1999)经过研究,基于个体角度而言,知识转移主体之间的关系与知识转移效果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呈现同向变动的特征。当接受方从多种渠道获取得知转移方是可靠、值得信赖时,会更愿意学习吸收对方的知识、建议,改变自己的行为与知识结构,进而增强知识转移效果。endprint

2.文化距离。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所独有的特质,是企业自身所拥有的灵魂与精髓。供应链企业作为一个封闭的供需网络链,网络链上的知识转移方和接受方之间的有效对话,能够促进知识转移的顺利完成。Cummings(2003)指出文化差异作为影响知识转移效果最重要的变量之一,极具研究价值,即对于文化距离。供应链各成员跨地区的联合产生的文化差异是必然的。如果可以通过某些手段,将成员间的文化距离淡化,那么被转移的知识也更容易进入彼此的知识体系之中,发挥更好的实际效用。供应链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对供应链企业知识共享与转移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企业间的文化差异会导致企业转移知识的透明度降低,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冯长利(2011)指出,成员企业间文化距离越大,知识流动越慢,越难于转移,实证结果表明文化距离对知识转移效果有负向影响。知识转移方在选择知识转移的接受方时要综合分析企业自身的文化与接受方的企业文化,对其进行深入了解、认识,以有效规避文化差异造成的企业运作损失。

3.转移平台。供应链企业进行知识转移,需要有完善的转移平台和强大的物质技术支持、引导企业对知识转移的具体内容、流程等进行科学分析、并做出合理决策,与此同时要对所转移的知识做好保密工作。如果不提供一致的、可以相互兼容的知识转移平台,供应链企业的信息沟通和知识转移就会很难实现,不仅阻碍知识的累积,还会增加知识溢出的几率,同时对于企业间知识转移契约的制定也会带来很多麻烦,企业之间的权责难以明确制定。供应链企业的知识转移管理机制不完善、不健全,将会导致潜在的机会主义、保护主义和其他不稳定的因素的出现,给知识转移徒增困难。在供应链上,要提供合适的转移平台,通过平台缩短企业的地理距离,方便转移方与接受方对知识进行随时交流与指导。由于知识转移方与接受方之间存在知识势差,所拥有与掌握的知识存在差异性,即企业之间存在知识距离,正因为存在距离,所以企业间才有机会对已有知识进行利用、对新转移知识进行融合。如果转移方与接受方在知识转移上存在很大的鸿沟,双方之间在进行知识转移过程中就需要更多的步骤进行学习与吸收;如果转移方与接受方在知识体系、管理系统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则在进行知识转移时就相对迅速、简单,双方相对吸收能力都较强,从而有利于知识转移效果的实现。供应链企业之间要有相对一致的,能够相互兼容的知识转移平台,不只转移信息技术,还要转移相匹配融合的观念,并适当对业务流程进行转变,才能有助于知识迅速转移,并实现实质性的知识转移。

供应链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作用的理论模型

Szulanski(1996)认为,知识转移是新的知识技术资源在转变过程中持续进化的过程。Davenport和Prusak(1998)认为:知识转移是传播和接纳的总和,是单向的流动过程。国内学术界广义上认为,知识转移是双边交互活动,是双方输出和汲取的有机结合进而将之应用的过程。在供应链企业中,知识转移理论与供应链理论和知识经济理论紧密相连。首先,在供应链理论下,企业为追求共同的利益,通过相互学习对方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管理经验,实现供应链企业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其次,在知识经济理论下,供应链企业内部知识转移是将隐性知识通过传播逐步转变为能够被对方所接受的显性知识,最终应用到生产中的知识运动过程。本文认为,知识转移是知识的受益范围由知识转移方延伸到接受方的扩展过程。

在知识转移过程中,供应链企业的转移动机是促进知识转移过程的开始,是将企业自身独有的知识转化为知识网络所共有的知识的重要因素。供应链企业间要实现知识转移效果最佳,需要转移双方具备相当的转移能力与吸收能力,如果转移方转移能力很强而接受方吸收能力很弱,就会影响企业间的转移积极性,阻碍知识转移效果的实现。如果接受方的吸收能力不足,会产生知识粘性。转移方在传输自身知识时会受到价值观念的影响而有意识地对知识有所保留,使接受方不能完全学习优势企业的先进知识。吸收能力是评价企业学习和利用新知识进行创新改革,实现企业利益增长的综合能力指标。接受意愿是指企业对于转移知识的接受意愿,接受方主动寻求知识转移,则表明接受方需要转移方的指导;反之则不然。企业间的关系距离主要包括双方关系的亲近性、持久性和相互认同,已有研究证明关系距离对知识转移效果具有负向的显著作用。企业间文化距离较近时,成员间相互信任程度高,有利于知识转移效果。建立统一的、相互兼容的知识转移平台,将知识管理与企业业务流程真正结合起来,有助于供应链企业知识转移效果的顺利实现。各因素影响供应链企业知识转移效果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供应链企业知识转移效果提升对策

若想高效地进行知识转移,不仅需要知识转移方提升自身的知识转移动机和转移能力,适当对知识进行保护措施,还需要缩小成员间关系距离和文化距离,搭建具有一致性的相互兼容的知识转移平台,还需要知识接受方增强知识接受意愿及增强对所转移知识的吸收能力。

(一)知识转移方

动机是一切活动产生的源泉,知识转移方应克服自身知识保护传统和惯性,在双方都可接受的均衡点上适度拓宽知识转移的宽度和广度。知识转移方要起带头作用,培养自己具有积极的转移动机。同时知识势差的保持有利于转移方增强发送动机,使供应链企业持续、稳定地进行知识转移,在知识和技术层面上推进科技革命的进程。转移方在转移知识时要拥有清晰的思路,能够将知识有力地展现给接受方,以便接受方能够在新的环境中灵活运用并加以转换,促进供应链网络更加规范运行,并分析所转移知识的特性,采取适合的转移机制对接受方所需要的知识进行转移与传递。

(二)知识接受方

知识转移方的知识接受意愿主要体现在对于模糊度较高、嵌入性程度较低的知识转移效果。企业间应多进行交流与沟通,鼓励企业间和个人间的正式与非正式沟通,加强非正式群体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突出作用,通过与对方的交谈中,发现自身企业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从而提升自身对于知识转移的接受意愿,同时要提高对外部信息价值的认识,提升对引进新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企业自身的学习能力,能够将所获得的新知识运用于适当的情境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能够充分利用已获得的新知识对企业绩效发挥最大促进作用,吸收能力高低是评判知识转移成功与否的标准,只有所转移的知识被接受方所真正接受并利用,知识转移才算成功结束。endprint

(三)情境因素

供应链企业各个网络成员大都来自不同的地区,因此成员的知识背景、技术水平、文化沉淀和行为方式等都有较大差异。供应链各企业的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必然形成信息不对称和目标不一致现象。提高供应链企业间的沟通深度和频度,更好地解读对方的文化背景,提高信息沟通能力和反馈能力,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的互信和解读,把信任作为沟通的桥梁,缩短供应链企业间的关系距离;供应链企业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而有可能导致矛盾冲突,影响知识转移效果。因此,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供应链企业间的了解程度和合作深度,缩小成员之间的文化距离,使之真正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合作将知识转移过程顺利、完整、持续的进行下去。要实现知识转移的顺利进行,还需建立完善的传递信息的基础设施设备,能够统一标准化地对知识进行编码与诠释,能够对各企业的文化差异进行兼容,引入隐性知识挖掘工具,培养专业的专门负责知识管理的一流人才。能够将知识管理与企业的业务流程融洽糅合到一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共享。

结论

新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砝码,但是鉴于知识的独有性,企业依靠一己之力完成技术改革困难重重。因此,供应链企业合作与交流应运而生,使供应链企业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和知识共享,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知识转移就是这其中较重要的一环。本文通过对知识转移过程的参与方与转移的情境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转移方的转移动机、转移能力及对所转移知识的保护程度、接受方的接受意愿及吸收能力对供应链企业知识转移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在知识转移过程中,还会受到关系距离、文化距离及转移平台的影响,这些都在知识转移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明,供应链企业知识转移方若想将知识高效地转移到接受方,就需及时把握相关知识市场的需求特点,增强知识转移动机和转移能力,以获得更大的回报;同时,还需了解知识接受方的特征,适度对知识实施保护措施,重新编辑和重构知识以迎合知识接受方及其创新活动的需求,以提高知识转移效果;并且,不断完善供应链企业中的情境因素,从关系距离、文化距离和搭建平台方面强化供应链企业间的距离,并在转移过程中,接受方要拥有积极的接受意愿,不断补充自身企业的不足与缺陷,提升企业自身的学习能力,对所转移知识进行很好的吸收创新与利用,使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本文仅从知识转移的参与方与转移情境因素方面简略地阐述影响供应链企业知识转移效果,分析各成员的利益,解读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从实证角度通过量表研究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供依据,进一步针对新生的供应链企业知识转移效果打下基础,促进其更好更快的发展,供应链企业需要不断补充创新而发展。因此,本文的研究还存在阶段性,有待进一步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WellmanB.,BerkowitzS.D..Social Structures:A Network Approach[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2.Teece DJ, Pisano G, Shuen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8)

3.江积海,宁红英.基于四度模型的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23(5)

4.王毅,吴贵生.产学研合作中粘滞知识的成因与转移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1(11)

5.Hamel G. Competition for competence and interpreter learning with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1, 12(2)

6.Bernard L. Simonin. Ambiguity and the process Knowledge Transfer in Strategic Alliance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20(7)

7.Cohen, Levinthal.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8.Szulanski G. 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 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 [J].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

9.Argote L, Ingram P. Knowledge transfer in organizations: a basi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firms [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00, 82

10.Cummings J.L, Teng B.S. Transferring R&D knowledg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Transfer Success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3, 20 (1-2)

11.冯长利.供应链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1

12.Davenport, Prusak L.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Boston [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8endprint

(三)情境因素

供应链企业各个网络成员大都来自不同的地区,因此成员的知识背景、技术水平、文化沉淀和行为方式等都有较大差异。供应链各企业的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必然形成信息不对称和目标不一致现象。提高供应链企业间的沟通深度和频度,更好地解读对方的文化背景,提高信息沟通能力和反馈能力,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的互信和解读,把信任作为沟通的桥梁,缩短供应链企业间的关系距离;供应链企业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而有可能导致矛盾冲突,影响知识转移效果。因此,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供应链企业间的了解程度和合作深度,缩小成员之间的文化距离,使之真正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合作将知识转移过程顺利、完整、持续的进行下去。要实现知识转移的顺利进行,还需建立完善的传递信息的基础设施设备,能够统一标准化地对知识进行编码与诠释,能够对各企业的文化差异进行兼容,引入隐性知识挖掘工具,培养专业的专门负责知识管理的一流人才。能够将知识管理与企业的业务流程融洽糅合到一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共享。

结论

新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砝码,但是鉴于知识的独有性,企业依靠一己之力完成技术改革困难重重。因此,供应链企业合作与交流应运而生,使供应链企业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和知识共享,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知识转移就是这其中较重要的一环。本文通过对知识转移过程的参与方与转移的情境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转移方的转移动机、转移能力及对所转移知识的保护程度、接受方的接受意愿及吸收能力对供应链企业知识转移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在知识转移过程中,还会受到关系距离、文化距离及转移平台的影响,这些都在知识转移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明,供应链企业知识转移方若想将知识高效地转移到接受方,就需及时把握相关知识市场的需求特点,增强知识转移动机和转移能力,以获得更大的回报;同时,还需了解知识接受方的特征,适度对知识实施保护措施,重新编辑和重构知识以迎合知识接受方及其创新活动的需求,以提高知识转移效果;并且,不断完善供应链企业中的情境因素,从关系距离、文化距离和搭建平台方面强化供应链企业间的距离,并在转移过程中,接受方要拥有积极的接受意愿,不断补充自身企业的不足与缺陷,提升企业自身的学习能力,对所转移知识进行很好的吸收创新与利用,使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本文仅从知识转移的参与方与转移情境因素方面简略地阐述影响供应链企业知识转移效果,分析各成员的利益,解读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从实证角度通过量表研究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供依据,进一步针对新生的供应链企业知识转移效果打下基础,促进其更好更快的发展,供应链企业需要不断补充创新而发展。因此,本文的研究还存在阶段性,有待进一步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WellmanB.,BerkowitzS.D..Social Structures:A Network Approach[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2.Teece DJ, Pisano G, Shuen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8)

3.江积海,宁红英.基于四度模型的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23(5)

4.王毅,吴贵生.产学研合作中粘滞知识的成因与转移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1(11)

5.Hamel G. Competition for competence and interpreter learning with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1, 12(2)

6.Bernard L. Simonin. Ambiguity and the process Knowledge Transfer in Strategic Alliance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20(7)

7.Cohen, Levinthal.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8.Szulanski G. 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 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 [J].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

9.Argote L, Ingram P. Knowledge transfer in organizations: a basi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firms [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00, 82

10.Cummings J.L, Teng B.S. Transferring R&D knowledg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Transfer Success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3, 20 (1-2)

11.冯长利.供应链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1

12.Davenport, Prusak L.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Boston [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8endprint

(三)情境因素

供应链企业各个网络成员大都来自不同的地区,因此成员的知识背景、技术水平、文化沉淀和行为方式等都有较大差异。供应链各企业的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必然形成信息不对称和目标不一致现象。提高供应链企业间的沟通深度和频度,更好地解读对方的文化背景,提高信息沟通能力和反馈能力,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的互信和解读,把信任作为沟通的桥梁,缩短供应链企业间的关系距离;供应链企业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而有可能导致矛盾冲突,影响知识转移效果。因此,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供应链企业间的了解程度和合作深度,缩小成员之间的文化距离,使之真正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合作将知识转移过程顺利、完整、持续的进行下去。要实现知识转移的顺利进行,还需建立完善的传递信息的基础设施设备,能够统一标准化地对知识进行编码与诠释,能够对各企业的文化差异进行兼容,引入隐性知识挖掘工具,培养专业的专门负责知识管理的一流人才。能够将知识管理与企业的业务流程融洽糅合到一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共享。

结论

新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砝码,但是鉴于知识的独有性,企业依靠一己之力完成技术改革困难重重。因此,供应链企业合作与交流应运而生,使供应链企业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和知识共享,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知识转移就是这其中较重要的一环。本文通过对知识转移过程的参与方与转移的情境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转移方的转移动机、转移能力及对所转移知识的保护程度、接受方的接受意愿及吸收能力对供应链企业知识转移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在知识转移过程中,还会受到关系距离、文化距离及转移平台的影响,这些都在知识转移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明,供应链企业知识转移方若想将知识高效地转移到接受方,就需及时把握相关知识市场的需求特点,增强知识转移动机和转移能力,以获得更大的回报;同时,还需了解知识接受方的特征,适度对知识实施保护措施,重新编辑和重构知识以迎合知识接受方及其创新活动的需求,以提高知识转移效果;并且,不断完善供应链企业中的情境因素,从关系距离、文化距离和搭建平台方面强化供应链企业间的距离,并在转移过程中,接受方要拥有积极的接受意愿,不断补充自身企业的不足与缺陷,提升企业自身的学习能力,对所转移知识进行很好的吸收创新与利用,使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本文仅从知识转移的参与方与转移情境因素方面简略地阐述影响供应链企业知识转移效果,分析各成员的利益,解读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从实证角度通过量表研究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供依据,进一步针对新生的供应链企业知识转移效果打下基础,促进其更好更快的发展,供应链企业需要不断补充创新而发展。因此,本文的研究还存在阶段性,有待进一步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WellmanB.,BerkowitzS.D..Social Structures:A Network Approach[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2.Teece DJ, Pisano G, Shuen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8)

3.江积海,宁红英.基于四度模型的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23(5)

4.王毅,吴贵生.产学研合作中粘滞知识的成因与转移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1(11)

5.Hamel G. Competition for competence and interpreter learning with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1, 12(2)

6.Bernard L. Simonin. Ambiguity and the process Knowledge Transfer in Strategic Alliance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20(7)

7.Cohen, Levinthal.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8.Szulanski G. 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 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 [J].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

9.Argote L, Ingram P. Knowledge transfer in organizations: a basi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firms [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00, 82

10.Cummings J.L, Teng B.S. Transferring R&D knowledg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Transfer Success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3, 20 (1-2)

11.冯长利.供应链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1

12.Davenport, Prusak L.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Boston [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