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破解路径

2014-09-24 11:48吕如龙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27期
关键词:转型期民营企业困境

吕如龙

内容摘要:融资难一直是影响民营企业发展之主要瓶颈之一,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亟待解决。本文由阐述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转型期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策略入手,通过对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破解民营企业发展中融资困境的创新对策。

关键词:转型期 民营企业 融资 困境 对策

目前,民营经济业已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其对国民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以及社会就业和国家税收等方面的贡献有着显著影响。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成功转型。但融资难一直是影响民营企业发展之主要瓶颈之一,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亟待解决。因此,对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对于探讨破解民营企业发展中融资支持困境的创新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营企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

民营经济可否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其不但是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同时亦为国有企业深入改革指出了思路与经验途径。由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过程来看,不管是民营企业的数量,或者是其对GDP,或者是其对社会就业,或者是其对技术创新(具备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计算)等方面的贡献,均超越了国有经济(廖淑霞、闵权凤,2010)。可是,依据一部分调研结果,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依旧不容乐观。宏观经济政策改变频繁,其虽是为企业保增长,可是政策改变易损害民营企业的产权,譬如信贷控制与金融抑制政策导致的民营企业融资难等矛盾。

转型期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策略

受资源环境制约状况加剧以及外部竞争日渐猛烈的影响,民营经济之先发优势业已不再突出,增长后劲日渐乏力,及至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陷入瓶颈。为了处理中小型民营企业之生存危机,推动其健康发展,政府应当及时实施转型升级(刘小泉等,2011)。只有采取转型升级,方能让中小民营企业摆脱困境。具体应当注重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保持民营企业私有体制战略转变的可持续发展

民营企业改革显著落后于社会其他系统,增大了运营的难度。若达到可持续发展,首先一定要保持民营企业私有体制之战略转变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把企业运营的战略转变、服务形式的战略转变、竞争模式的战略转变予以引导,一定要强化民营企业的内涵建设,达到现代化管理、达到科学化管理、达到系统化管理(曹凤岐,2010)。其次是产品方面, 目前,处在供过于求的买方服务市场,没有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大的空间,可厂家林立,反映出资源过剩,企业没有充分发挥出其效率,致使各企业之间混乱的、内耗性质的竞争愈演愈烈。

(二)民营企业要坚持合理利用资源

科学利用资源,属于改革的一大方向。供过于求造成资源的浪费与不合理运用 ,有部分民营企业由于盲目攀比心里,对企业的向外延伸拓展一味追崇,譬如2011年9月我国最大民营眼镜企业——温州信泰集团,把短期贷款用在符合长期投资项目的太阳能行业,导致资金链断裂,集团老板胡某“出逃”美国,险些引起温州民营企业连锁的倒闭浪潮。因此,温州信泰集团案例为民营企业负责人在现实工作中摆脱盲目性提供借鉴经验。

(三)民营企业要由“规模外延粗放型”转变为“质量内涵效率型”

民营企业业主往往对企业内涵建设内容思考较少,企业发展应当由“规模外延粗放型”向“质量内涵效率型”转变。发展的模式也要由以往的粗放模式经营向低成本、低消耗、高效、低碳、绿色之集约类型发展模式转变(即一是经济增长由粗放模式转为集约模式,二是指体制上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民营企业解决就业问题成果突出,挑起了“富民”的重担;民营企业因受政策“玻璃墙”限制,企业融资困难,生产环境恶劣;民营企业经济效率比国企明显,“民进国退”才是正确选择。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表现

(一)民营企业得到的贷款比重比较低

民营企业不仅取得银行贷款存量的比重低,而且增量也在趋缓,在某部分地区和某种特定时候,及至为负增长,尤其是为大多数的新生中小型民营企业,仍旧不具备盈利记录,申请得到银行贷款的能力愈加困难。

(二)民营企业融资途径比较单一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依旧是依赖银行贷款。可因为大多数民营企业未参与过企业的资信评估,加之担保困难,因而商业银行通常不愿贷款抑或贷款很少。有另一侧面来讲,民营企业本身具备的资金不足,内部资源融资匮乏。

(三)融资政策有重国企轻民企倾向

在大中小型企业的贷款方面,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相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讲有着很大的待遇差别。而贷给中小型企业的贷款中,大多数的银行贷款都是首先选择贷给国有中小型企业,其次贷给“三资”企业,民营企业排在最后获得的贷款最少。

(四)民营企业同银行的融资关系存在短板

前些年,一部分民营企业普遍存有逃、废、赖银行债务现象,给银行带来了很大损失,有损民营企业形象,挫伤了银行的经营元气与投资的积极性。民营企业的高倒闭率与高违约率以及银行信贷管理之高成本率,导致银行很难保证遵从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原则,而最后促使银行不愿向民营企业贷款。

(五)民营企业融资的中介服务系统不健全

一般商业银行贷款主要面向大型企业,农村信用社则把服务者定位在“三农”,专门给中小企业相对金融部门缺位提供服务。在直接融资方面,因为我国当前采取“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规模管理模式,民营企业很难发行债权模式直接融资,股权融资相对民营企业来讲更遥不可及。此外,担保部门设置不完善,运转不规范,再担保部门目前还没有建立,缺少社会化资信评估部门等均为民营企业融资带来了困境。

破解民营企业发展中融资支持困境的创新对策

民营企业在转型期的融资体现出很多特征,民营企业资金的融入、融出的主体,民营企业融资的市场、环境等均与发达地区存有很大程度的差别,并且明显反映为“企业贷款难、银行放款难”之两难格局。本文基于上述对民营企业转型中的融资问题的分析,探讨指出破解民营企业发展中金融支持困境的创新对策。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endprint

(一)鼓励金融部门有针对性地支持民营企业的融资

鼓励银行等金融部门针对民营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予以相应的融资支持。民营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因本身资源能力属于一个逐渐累积、陆续增强的过程,所以融资能力也定会经过不断提高的过程。银行等金融部门要在民营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依据其资源积累状况及融资能力强弱,创造相应的融资服务支持,在适应民营企业金融支持要求的同时,提高银行等金融部门资金利用的安全性,减低风险系数。

(二)鼓励金融部门参与民营企业的战略规划

鼓励银行以及其他金融部门参与民营企业的战略架构,把握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及金融服务需要。战略即企业发展理念的宏观方针,决定着企业于中长期内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卞志国,2013)。自2007年遭受全球经济危机冲击之后,我国企业逐渐注重战略发展规划架构的重要性,愈来愈多的民营企业开始由审视外部环境机会与挑战威胁出发,架构适应企业本身资源能力的战略设想。银行与其他金融部门能够逐渐参与民营企业的战略规划架构中来,把握民营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方向与趋势,给民营企业创造了适应其战略发展目标的全面金融服务。此外,银行与其他金融部门利用直接参与民营企业的战略规划架构,更加明晰其潜在金融服务需要,为银行与其他金融部门的金融服务创新创造支撑。

(三)鼓励民营企业培育内部金融服务机制并搭建自身金融服务平台

民营企业在融资阶段中,或是依赖本身累积实施内源性融资,或是在外源性融资阶段中构成较大成本。民营企业能够借助搭建本身的内部金融服务平台,优化整合企业金融资源配置,减轻融资成本,增大融资的便捷性(邓江花、姜冬梅,2011)。具体可从如下两方面加以说明:

民营企业能够在内部构建财务结算中心抑或建立本企业的财务公司,借助这些组织机构,构成民营企业的资金池,对民营企业总体资金实施集中管理、统一调动分配,增大民营企业的内部融资能力,提升资金利用效率,使之对民营企业及下属分公司的筹资与资金融通起积极促进作用。

民营企业能够参与投资金融领域,包含参与设置小额贷款、创业投资等公司与乡镇以及参股地区银行等金融部门。

总的来说,民营企业利用搭建自身的金融平台,构成一个包括金融部门的内部资本市场,优化了民营企业资产配置,有效减低了民营企业外源性融资之交易成本。并且提高了企业资本运作的能力,同实体经济发生协同效应,依赖“产融结合”的内生金融系统驱动企业达到市场价值最大化。

(四)创新金融监管措施以降低民营企业在金融领域的风险

同国企相比,民营企业于金融市场中通常处于弱势。就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来讲,更要由降低民营企业于金融领域中之风险出发,构建并维护一个良性运转的金融发展环境。主要应当注重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强化并完善金融监管机制。目前金融监管机制中还有一部分盲区,譬如对私募基金、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等,缺乏明确的监管法律根据。并且,拓展金融监管领域,将金融创新产品、跨国金融部门、金融服务公司等放于重点监管对象之内,特别应重点对金融衍生品、场外等市场采取监管。

2.审慎进行金融开发。目前我国业已全部履行了加入WTO对金融开放的承诺,外资金融部门能够在我国从事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服务业务。我国金融行业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增添了金融行业空间的风险因素,金融的对外开放促使金融监管应对严峻的考验,新形势下一定要协调好对内、对外市场的监管。对内监管即做到在提升本土金融部门国际竞争力的同时控制金融风险。对外监管即做到在扩大开放的同时控制外资对我国金融资源的入侵,防止外资在进入与退出时给我国金融秩序带来消极影响。

3.推进金融创新并强化风险控制。相对发达国家来讲,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潜力与创新领域很大,可是由于监管系统中的漏洞比较多,风险控制机制还不健全,易受国际资本与国际金融市场发生变动的冲击(李刚,2010)。一定要坚持金融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宏观调控与监管能力相适宜的原则,在推动金融不断创新的同时,强化风险控制与监管。

结论

总之,未来民营企业的发展自然会与金融服务的大力支持分不开,民营企业在培植内生性金融服务制度的同时,同银行以及其他金融部门构成互利共赢的市场化协作格局,不仅确保民营企业对金融支持的需要,而且也让银行以及其他金融部门有效了解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金融服务要求,在降低银行以及其他金融部门风险的同时,促进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拓展金融部门的服务领域,提高金融体系的运营效率。当然,此种民营企业同金融部门的发展格局需求一个健全、安稳的金融市场环境来作保障。

参考文献:

1.冯嘉铭.努力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N].太原日报,2010-7-26

2.廖淑霞,闵权凤.民营企业融资的困境与出路[J].大众商务,2010(6)

3.刘小泉,史彩萍,甘团粒.民营企业融资难如何“破冰”[J].甘肃金融,2011(10)

4.曹凤岐.健全和完善民营企业融资体系[N].中华工商时报,2010-5-18

5.卞志国.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分析及策略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22)

6.邓江花,姜冬梅.民企融资困境及相应对策分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4)

7.李刚.国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转型期民营企业困境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预算改革
商业健康险已到转型期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社会转型期人民调解制度面临的挑战与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