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地膜加小拱棚栽培技术

2014-09-24 10:34刘玉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芽眼薯块切块

刘玉艳

摘要总结马铃薯地膜加小拱棚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马铃薯种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地膜;小拱棚;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32.0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091-01

马铃薯是冀东最早播种的农作物,喜冷凉,忌高温,收获越早单价越高,是最适合简易保护地栽培模式的农作物之一。现将马铃薯地膜加小拱棚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播前准备

1.1种薯选择及处理

根据抚宁县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结构,可选择早大白、克新1号等品种的色鲜、光滑、大小适中、符合该品种特征的薯块作种,表现不良性状如表面粗糙、皮色暗淡、薯形不规整及芽眼凸出的薯块应给予淘汰。种薯大小以50~100 g为宜,种薯用量1 875 kg/hm2。

1.2种薯切块

为了促进马铃薯种薯及早解除休眠期,促使其出苗快、出苗齐,播种前20~30 d,需进行种薯切块催芽,一般可提早出苗7~10 d,增产15%左右。切块前用75%酒精或0.1%高锰酸钾消毒切刀,切块一般重25 g左右,每个薯块至少带2个芽眼,以便控制密度,切块应切成立块,多带薯肉。马铃薯块茎发芽有顶端优势,顶部芽眼发芽快,脐部芽眼发芽慢,而且芽眼顶部稠,脐部稀。因此,切块应采用纵切方向,从头部向脐部切,小薯块一切为二,中等薯块切为4块,较大薯块先纵向切成两大块,然后再从脐部芽眼切块[1-2]。

1.3种薯消毒

为了防止种薯带菌传播早疫病、晚疫病等病害,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切好的薯块进行浸种10 min,然后将薯块置于温度不低于10 ℃的通风阴凉处摊晾7~8 h。

1.4种薯催芽

薯块切口晾干愈合后,即可对其进行催芽。具体方法:用潮湿细沙覆盖于排放好的薯块上,厚度3~4 cm,在温度15~18 ℃条件下,10 d左右其芽长即可达到2~3 cm,此时将细沙去掉,摊晾晒种5~7 d。也可直接用1.0 mg/kg赤霉素浸种10 min。

1.5地块选择

马铃薯优质丰产的关键在于土壤质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微酸性肥沃砂壤土或壤土地块进行栽培。马铃薯不宜连作,也不宜与其他茄科作物轮作,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前茬最好为豆科、十字花科、禾谷类等作物,如以大豆、油菜、葱、大蒜作为前茬作物[3]。

1.6施肥整地

马铃薯的大部分根系分布在30 cm深的土层中,所以深耕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的基础。耕地时可以上翻下松,深翻20 cm,深松25~30 cm,整细耙平,然后起垄,垄宽60 cm,垄高10~15 cm。马铃薯根系比较分散,栽培密度又大,基本占满整个播种带,施肥量也较大,生产施肥以普施为宜,随整地施优质腐熟的有机肥67.5~75.0 t/hm2、纯N 105~120 kg/hm2、P2O5 180~225 kg/hm2、K2O 120~150 kg/hm2,同时配合施用硫酸锌15 kg/hm2、硫酸锰15 kg/hm2,随肥撒入辛硫磷毒土或地虫净等杀虫剂,以杀灭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等[4-5]。

2播种

2.1播期

马铃薯根系生长的起始温度为4~5 ℃,低温条件下播种,有利于马铃薯先长根后长茎叶。因此,在温度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适当早播。一般在晚霜期前20~25 d,气温稳定在5~7 ℃,10 cm土层温度达到7~8 ℃时,作为播种适期,砂性地可早播。抚宁县播种适期为3月上旬。

2.2播种密度

抚宁县一般采用单垄双行种植模式,种植7.5万株/hm2左右。带距80 cm,每带2行,株距25 cm。播种后浇足底墒水,待水渗干后封带覆膜,小拱棚种植加盖棚膜。

3田间管理

3.1破膜引苗

在适宜的温度下,一般播种后20~25 d,幼苗开始出土并陆续顶膜,这时要及时进行检查,人工辅助破膜放苗,使幼苗顺利出土,以防烧苗。天气干旱时可顺沟浇小水,保证一播全苗,注意不要大水漫灌,以免降低地温。如遇寒流,可在寒流过后破膜放苗。破膜时,将苗上的地膜划破“十”字将苗引出膜外,随即用细湿土、沿幼苗茎基部封住破孔处、压严膜孔。放苗的原则是放大不放小、放绿不放黄。破膜时间一般选择在晴天10:00前或16:00后,阴天可全天放苗[6-8]。

3.2水肥管理

马铃薯比较耐旱,但全生育期仍然需要保证土壤含水量在60%~80%为宜。齐苗后浇第1次水,现蕾前保持土壤半干半湿,开花、薯块膨大期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浇水量一次不宜过大,以沟深2/3为宜,浇水量过大易导致土壤板结,影响马铃薯产量。遇大雨时及时排水。前期结合浇水,及时中耕上垄,防止露头青。为了防止冻害的发生,掌握在倒春寒前浇水1次,收获前10~15 d停止浇水,以利于收获。

马铃薯苗高25~30 cm时,用助壮素225 mL/hm2或烯效唑225~300 g/hm2对水600 kg/hm2喷雾,控上促下;为促进马铃薯的茎叶生长,在团棵期随浇水冲施氮肥30~45 kg/hm2;现蕾后,为满足马铃薯膨大对钾的需求,可随水冲施硫酸钾75~150 kg/hm2。

3.3棚温控制和放风

马铃薯发育最适温度是13~18 ℃。茎叶生长要求的最适温度为17~21 ℃,块茎形成膨大的适宜温度为16~19 ℃。棚内温度一般不超过25 ℃,否则容易造成烧苗。一般8:00—10:00,当棚内温度上升到18 ℃时就要放风,15:00后当棚内温度降至14~16 ℃时即需关闭通风口。如果夜间温度稳定在10 ℃以上,可以不闭棚,但要注意防风。马铃薯生长前期一般采用顺风通风,即上风头封闭,下风头开口;生长后期一般采用逆风通风,即上下风头都开口通风。

4病虫害防治

4.1病害防治

早疫病:发病前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世高1 500~2 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晚疫病: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清除,发病初期选用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病毒病: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

4.2虫害防治

马铃薯虫害主要有蚜虫、地下害虫、瓢虫。蚜虫: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5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金针虫、蛴螬等地下害虫:在开沟施种肥的同时随沟施入5%辛硫磷颗粒剂30.0~37.5 kg/hm2,或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顺沟喷雾,也可在生长期间灌根。瓢虫:幼虫分散前,喷洒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 000倍液。

5收获

当植株大部分茎叶由绿变黄,块茎停止膨大时采收。收获时注意避免损伤薯块。

6参考文献

[1] 江宗安.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4):108,110.

[2] 张双寿.脱毒马铃薯大棚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1(4):427-428.

[3] 余贵先,雷昌云,邢丹英,等.湖北省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12(1):44-46,55.

[4] 何禹.黄平山区脱毒马铃薯大棚高产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12(9):54-55.

[5] 赵新晓.大拱棚四膜覆盖栽培马铃薯高产技术[J].青海农林科技,2012(2):85-87.

[6] 陈海英.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22.

[7] 辛娟,罗强.六盘山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S1):259-260.

[8] 刘慧颖.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147.

摘要总结马铃薯地膜加小拱棚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马铃薯种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地膜;小拱棚;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32.0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091-01

马铃薯是冀东最早播种的农作物,喜冷凉,忌高温,收获越早单价越高,是最适合简易保护地栽培模式的农作物之一。现将马铃薯地膜加小拱棚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播前准备

1.1种薯选择及处理

根据抚宁县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结构,可选择早大白、克新1号等品种的色鲜、光滑、大小适中、符合该品种特征的薯块作种,表现不良性状如表面粗糙、皮色暗淡、薯形不规整及芽眼凸出的薯块应给予淘汰。种薯大小以50~100 g为宜,种薯用量1 875 kg/hm2。

1.2种薯切块

为了促进马铃薯种薯及早解除休眠期,促使其出苗快、出苗齐,播种前20~30 d,需进行种薯切块催芽,一般可提早出苗7~10 d,增产15%左右。切块前用75%酒精或0.1%高锰酸钾消毒切刀,切块一般重25 g左右,每个薯块至少带2个芽眼,以便控制密度,切块应切成立块,多带薯肉。马铃薯块茎发芽有顶端优势,顶部芽眼发芽快,脐部芽眼发芽慢,而且芽眼顶部稠,脐部稀。因此,切块应采用纵切方向,从头部向脐部切,小薯块一切为二,中等薯块切为4块,较大薯块先纵向切成两大块,然后再从脐部芽眼切块[1-2]。

1.3种薯消毒

为了防止种薯带菌传播早疫病、晚疫病等病害,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切好的薯块进行浸种10 min,然后将薯块置于温度不低于10 ℃的通风阴凉处摊晾7~8 h。

1.4种薯催芽

薯块切口晾干愈合后,即可对其进行催芽。具体方法:用潮湿细沙覆盖于排放好的薯块上,厚度3~4 cm,在温度15~18 ℃条件下,10 d左右其芽长即可达到2~3 cm,此时将细沙去掉,摊晾晒种5~7 d。也可直接用1.0 mg/kg赤霉素浸种10 min。

1.5地块选择

马铃薯优质丰产的关键在于土壤质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微酸性肥沃砂壤土或壤土地块进行栽培。马铃薯不宜连作,也不宜与其他茄科作物轮作,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前茬最好为豆科、十字花科、禾谷类等作物,如以大豆、油菜、葱、大蒜作为前茬作物[3]。

1.6施肥整地

马铃薯的大部分根系分布在30 cm深的土层中,所以深耕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的基础。耕地时可以上翻下松,深翻20 cm,深松25~30 cm,整细耙平,然后起垄,垄宽60 cm,垄高10~15 cm。马铃薯根系比较分散,栽培密度又大,基本占满整个播种带,施肥量也较大,生产施肥以普施为宜,随整地施优质腐熟的有机肥67.5~75.0 t/hm2、纯N 105~120 kg/hm2、P2O5 180~225 kg/hm2、K2O 120~150 kg/hm2,同时配合施用硫酸锌15 kg/hm2、硫酸锰15 kg/hm2,随肥撒入辛硫磷毒土或地虫净等杀虫剂,以杀灭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等[4-5]。

2播种

2.1播期

马铃薯根系生长的起始温度为4~5 ℃,低温条件下播种,有利于马铃薯先长根后长茎叶。因此,在温度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适当早播。一般在晚霜期前20~25 d,气温稳定在5~7 ℃,10 cm土层温度达到7~8 ℃时,作为播种适期,砂性地可早播。抚宁县播种适期为3月上旬。

2.2播种密度

抚宁县一般采用单垄双行种植模式,种植7.5万株/hm2左右。带距80 cm,每带2行,株距25 cm。播种后浇足底墒水,待水渗干后封带覆膜,小拱棚种植加盖棚膜。

3田间管理

3.1破膜引苗

在适宜的温度下,一般播种后20~25 d,幼苗开始出土并陆续顶膜,这时要及时进行检查,人工辅助破膜放苗,使幼苗顺利出土,以防烧苗。天气干旱时可顺沟浇小水,保证一播全苗,注意不要大水漫灌,以免降低地温。如遇寒流,可在寒流过后破膜放苗。破膜时,将苗上的地膜划破“十”字将苗引出膜外,随即用细湿土、沿幼苗茎基部封住破孔处、压严膜孔。放苗的原则是放大不放小、放绿不放黄。破膜时间一般选择在晴天10:00前或16:00后,阴天可全天放苗[6-8]。

3.2水肥管理

马铃薯比较耐旱,但全生育期仍然需要保证土壤含水量在60%~80%为宜。齐苗后浇第1次水,现蕾前保持土壤半干半湿,开花、薯块膨大期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浇水量一次不宜过大,以沟深2/3为宜,浇水量过大易导致土壤板结,影响马铃薯产量。遇大雨时及时排水。前期结合浇水,及时中耕上垄,防止露头青。为了防止冻害的发生,掌握在倒春寒前浇水1次,收获前10~15 d停止浇水,以利于收获。

马铃薯苗高25~30 cm时,用助壮素225 mL/hm2或烯效唑225~300 g/hm2对水600 kg/hm2喷雾,控上促下;为促进马铃薯的茎叶生长,在团棵期随浇水冲施氮肥30~45 kg/hm2;现蕾后,为满足马铃薯膨大对钾的需求,可随水冲施硫酸钾75~150 kg/hm2。

3.3棚温控制和放风

马铃薯发育最适温度是13~18 ℃。茎叶生长要求的最适温度为17~21 ℃,块茎形成膨大的适宜温度为16~19 ℃。棚内温度一般不超过25 ℃,否则容易造成烧苗。一般8:00—10:00,当棚内温度上升到18 ℃时就要放风,15:00后当棚内温度降至14~16 ℃时即需关闭通风口。如果夜间温度稳定在10 ℃以上,可以不闭棚,但要注意防风。马铃薯生长前期一般采用顺风通风,即上风头封闭,下风头开口;生长后期一般采用逆风通风,即上下风头都开口通风。

4病虫害防治

4.1病害防治

早疫病:发病前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世高1 500~2 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晚疫病: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清除,发病初期选用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病毒病: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

4.2虫害防治

马铃薯虫害主要有蚜虫、地下害虫、瓢虫。蚜虫: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5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金针虫、蛴螬等地下害虫:在开沟施种肥的同时随沟施入5%辛硫磷颗粒剂30.0~37.5 kg/hm2,或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顺沟喷雾,也可在生长期间灌根。瓢虫:幼虫分散前,喷洒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 000倍液。

5收获

当植株大部分茎叶由绿变黄,块茎停止膨大时采收。收获时注意避免损伤薯块。

6参考文献

[1] 江宗安.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4):108,110.

[2] 张双寿.脱毒马铃薯大棚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1(4):427-428.

[3] 余贵先,雷昌云,邢丹英,等.湖北省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12(1):44-46,55.

[4] 何禹.黄平山区脱毒马铃薯大棚高产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12(9):54-55.

[5] 赵新晓.大拱棚四膜覆盖栽培马铃薯高产技术[J].青海农林科技,2012(2):85-87.

[6] 陈海英.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22.

[7] 辛娟,罗强.六盘山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S1):259-260.

[8] 刘慧颖.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147.

摘要总结马铃薯地膜加小拱棚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马铃薯种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地膜;小拱棚;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32.0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091-01

马铃薯是冀东最早播种的农作物,喜冷凉,忌高温,收获越早单价越高,是最适合简易保护地栽培模式的农作物之一。现将马铃薯地膜加小拱棚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播前准备

1.1种薯选择及处理

根据抚宁县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结构,可选择早大白、克新1号等品种的色鲜、光滑、大小适中、符合该品种特征的薯块作种,表现不良性状如表面粗糙、皮色暗淡、薯形不规整及芽眼凸出的薯块应给予淘汰。种薯大小以50~100 g为宜,种薯用量1 875 kg/hm2。

1.2种薯切块

为了促进马铃薯种薯及早解除休眠期,促使其出苗快、出苗齐,播种前20~30 d,需进行种薯切块催芽,一般可提早出苗7~10 d,增产15%左右。切块前用75%酒精或0.1%高锰酸钾消毒切刀,切块一般重25 g左右,每个薯块至少带2个芽眼,以便控制密度,切块应切成立块,多带薯肉。马铃薯块茎发芽有顶端优势,顶部芽眼发芽快,脐部芽眼发芽慢,而且芽眼顶部稠,脐部稀。因此,切块应采用纵切方向,从头部向脐部切,小薯块一切为二,中等薯块切为4块,较大薯块先纵向切成两大块,然后再从脐部芽眼切块[1-2]。

1.3种薯消毒

为了防止种薯带菌传播早疫病、晚疫病等病害,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切好的薯块进行浸种10 min,然后将薯块置于温度不低于10 ℃的通风阴凉处摊晾7~8 h。

1.4种薯催芽

薯块切口晾干愈合后,即可对其进行催芽。具体方法:用潮湿细沙覆盖于排放好的薯块上,厚度3~4 cm,在温度15~18 ℃条件下,10 d左右其芽长即可达到2~3 cm,此时将细沙去掉,摊晾晒种5~7 d。也可直接用1.0 mg/kg赤霉素浸种10 min。

1.5地块选择

马铃薯优质丰产的关键在于土壤质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微酸性肥沃砂壤土或壤土地块进行栽培。马铃薯不宜连作,也不宜与其他茄科作物轮作,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前茬最好为豆科、十字花科、禾谷类等作物,如以大豆、油菜、葱、大蒜作为前茬作物[3]。

1.6施肥整地

马铃薯的大部分根系分布在30 cm深的土层中,所以深耕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的基础。耕地时可以上翻下松,深翻20 cm,深松25~30 cm,整细耙平,然后起垄,垄宽60 cm,垄高10~15 cm。马铃薯根系比较分散,栽培密度又大,基本占满整个播种带,施肥量也较大,生产施肥以普施为宜,随整地施优质腐熟的有机肥67.5~75.0 t/hm2、纯N 105~120 kg/hm2、P2O5 180~225 kg/hm2、K2O 120~150 kg/hm2,同时配合施用硫酸锌15 kg/hm2、硫酸锰15 kg/hm2,随肥撒入辛硫磷毒土或地虫净等杀虫剂,以杀灭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等[4-5]。

2播种

2.1播期

马铃薯根系生长的起始温度为4~5 ℃,低温条件下播种,有利于马铃薯先长根后长茎叶。因此,在温度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适当早播。一般在晚霜期前20~25 d,气温稳定在5~7 ℃,10 cm土层温度达到7~8 ℃时,作为播种适期,砂性地可早播。抚宁县播种适期为3月上旬。

2.2播种密度

抚宁县一般采用单垄双行种植模式,种植7.5万株/hm2左右。带距80 cm,每带2行,株距25 cm。播种后浇足底墒水,待水渗干后封带覆膜,小拱棚种植加盖棚膜。

3田间管理

3.1破膜引苗

在适宜的温度下,一般播种后20~25 d,幼苗开始出土并陆续顶膜,这时要及时进行检查,人工辅助破膜放苗,使幼苗顺利出土,以防烧苗。天气干旱时可顺沟浇小水,保证一播全苗,注意不要大水漫灌,以免降低地温。如遇寒流,可在寒流过后破膜放苗。破膜时,将苗上的地膜划破“十”字将苗引出膜外,随即用细湿土、沿幼苗茎基部封住破孔处、压严膜孔。放苗的原则是放大不放小、放绿不放黄。破膜时间一般选择在晴天10:00前或16:00后,阴天可全天放苗[6-8]。

3.2水肥管理

马铃薯比较耐旱,但全生育期仍然需要保证土壤含水量在60%~80%为宜。齐苗后浇第1次水,现蕾前保持土壤半干半湿,开花、薯块膨大期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浇水量一次不宜过大,以沟深2/3为宜,浇水量过大易导致土壤板结,影响马铃薯产量。遇大雨时及时排水。前期结合浇水,及时中耕上垄,防止露头青。为了防止冻害的发生,掌握在倒春寒前浇水1次,收获前10~15 d停止浇水,以利于收获。

马铃薯苗高25~30 cm时,用助壮素225 mL/hm2或烯效唑225~300 g/hm2对水600 kg/hm2喷雾,控上促下;为促进马铃薯的茎叶生长,在团棵期随浇水冲施氮肥30~45 kg/hm2;现蕾后,为满足马铃薯膨大对钾的需求,可随水冲施硫酸钾75~150 kg/hm2。

3.3棚温控制和放风

马铃薯发育最适温度是13~18 ℃。茎叶生长要求的最适温度为17~21 ℃,块茎形成膨大的适宜温度为16~19 ℃。棚内温度一般不超过25 ℃,否则容易造成烧苗。一般8:00—10:00,当棚内温度上升到18 ℃时就要放风,15:00后当棚内温度降至14~16 ℃时即需关闭通风口。如果夜间温度稳定在10 ℃以上,可以不闭棚,但要注意防风。马铃薯生长前期一般采用顺风通风,即上风头封闭,下风头开口;生长后期一般采用逆风通风,即上下风头都开口通风。

4病虫害防治

4.1病害防治

早疫病:发病前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世高1 500~2 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晚疫病: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清除,发病初期选用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病毒病: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

4.2虫害防治

马铃薯虫害主要有蚜虫、地下害虫、瓢虫。蚜虫: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5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金针虫、蛴螬等地下害虫:在开沟施种肥的同时随沟施入5%辛硫磷颗粒剂30.0~37.5 kg/hm2,或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顺沟喷雾,也可在生长期间灌根。瓢虫:幼虫分散前,喷洒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 000倍液。

5收获

当植株大部分茎叶由绿变黄,块茎停止膨大时采收。收获时注意避免损伤薯块。

6参考文献

[1] 江宗安.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4):108,110.

[2] 张双寿.脱毒马铃薯大棚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1(4):427-428.

[3] 余贵先,雷昌云,邢丹英,等.湖北省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12(1):44-46,55.

[4] 何禹.黄平山区脱毒马铃薯大棚高产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12(9):54-55.

[5] 赵新晓.大拱棚四膜覆盖栽培马铃薯高产技术[J].青海农林科技,2012(2):85-87.

[6] 陈海英.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22.

[7] 辛娟,罗强.六盘山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S1):259-260.

[8] 刘慧颖.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147.

猜你喜欢
芽眼薯块切块
比萨切块
红薯储藏期受害诊断技术及预防办法
马铃薯种薯催芽切块技术
随园食单——黄芽菜炒鸡
金沙县不同生态山区早熟菜用马铃薯引种筛选试验
浅谈冬季苗木修剪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南北差异大到你想象不到
发芽土豆带着毒
葡萄冬季埋土、春季出土和绑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