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学习迁移规律的区域问题分析探讨

2014-09-24 14:45汪春燕
地理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黄土高原定势因素

汪春燕

一、区域问题分析中学习障碍的主要表现

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发展的学习中,教师引领下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懂”了一个区域问题的分析思路,却难以迁移至新情境下另一个区域问题的分析,即在“用”上出现障碍。根据对以往高中地理区域问题分析教学流程的梳理,发现学生学习障碍主要表现为:一是知识储备不足。在区域地理位置定位时不知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分析;在自然地理因素的组成分析时,不知从地形、气候、河流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因素入手;而分析人类活动的表现时亦不知从生产生活因素入手等。二是能力欠缺。在给出文字材料后,不能结合材料解决问题,缺乏对材料的概括和归纳;在给出地理图像后,不会观察图中信息及其内涵,无法提取解决问题的有效信息;在分析自然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人文地理因素(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时,无法建立起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三是缺乏对地理原理的认知高度即没有上位性思想方法。在分析区域问题时往往就事论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过的知识似是而非,不能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等地理思想原理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

二、影响实现区域问题分析迁移的原因

1.区域自然地理因素和经验等对迁移的影响

“共同因素说”是由桑代克提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两种学习内容上有共同的因素时才发生迁移。应用到地理教学实践中,则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地理学习内容之间的共同因素,适当地将同类或类似内容安排在一起,通过比较,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促进学习的迁移。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学生已知的组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知识结构不完整,同时对这些自然因素的认识比较肤浅,缺乏内涵,只是机械记忆形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生搬硬套到新的区域问题分析中;另外,对知识的掌握缺乏地理实验现象的支撑,即学生的地理经验不足。按照教育心理学原理,这些知识不具有迁移价值。

2.学习内容材料概括水平对迁移的影响

两种学习内容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固然是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如果不对材料进行必要概括,就难以把握普遍性的原理原则,不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便不利于迁移的产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使学生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具体的知识上,而要引导学生概括出支配事实的原理、原则和其中本质、规律性的内容(上位性知识),并用概括的经验去迅速解决需要按实际情况作分析和调整的新问题,这需特别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学。“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是认识发生飞跃的关键环节,也是迁移产生的重要基础。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中,从教师课堂操作层面看即:进行区域问题分析的新授课缺少形成地理概念、概括区域特征、理解地理原理、认识地理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压缩了地理思维过程,学生把这些概括性的知识当成事实性知识去记忆,当然难以实现迁移。

3.定势对迁移的影响

定势又叫心向,是指先于一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使人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对外界事物作出反应:定势在解决同类问题时可能产生积极的迁移,而在解答不同类问题时,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因为人的认识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有一个适用范围,超过一定的适用范围,任何一种策略和方法都是无效或低效的。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过程中,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即是:已知和未知之间有逻辑的联系没有建立起来,即没有建立“定势”,导致对新知的认知障碍,从而不能实现迁移。

4.学习方法对迁移的影响

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或由学生自主发现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必要的思维活动方式,是提高迁移效果的重要条件。学习方法即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认识或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达到学习目的之手段,是制约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引导学生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生会学习、会解决问题,从“懂”知识到“用”知识实际也是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会明显地促进迁移。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过程中,从地理学科能力角度看,即逻辑思维不够,因果关系没有建立起来,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不能进行推理和迁移。

5.学生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

地理能力形成的核心是学生的地理认知结构,它使教学的知识结构趋于合理,有利于形成地理能力。要建立地理知识技能体系,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达到融会贯通,这种联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使学生学习的知识系统化,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利于知识迁移。因此,合理安排学习流程,需坚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的教学策略,可保证学生顺利掌握知识,利于知识迁移。

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建议

1.抓住区域共同因素

区域问题分析过程中,区域地理位置是共同因素,利用地图进行定位是共同的方法;地形、气候、河流水文、土壤和植被是不同区域共同的自然地理因素。将同类或相似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可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概念清晰,使迁移促进作用得到体现。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分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依次探讨上述共同因素,促使学生基本学会不同区域问题分析的一般流程。

2.高度概括知识材料

对不同类知识材料进行比较、概括,提炼基本内容,可以促使迁移的产生;同时注意分析、综合、归纳地理知识中规律性内容,举一反三,加深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和记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地理教学和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具有共同本质及呈现一定规律性的内容。通过必要且充分的分析概括,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对于学生记忆、理解、运用新知识,促进迁移的顺利进行及良好功效的发挥大有裨益。

从地理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看:通过分析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力图建立一个有关区域水土流失问题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复习、回忆和建立思维逻辑,从而实现学习迁移。从对地理原理的认识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一种自然平衡。而人类活动因素的介入,即人类活动的加剧,对区域发展过程中问题的产生乃至加剧实际是打破了自然平衡。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分析的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因素之间的关系、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形成或加剧的影响,并引导学生用板书形式呈现其间的逻辑关系(图1)。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印象深刻,后续区域问题的分析思路变得清晰。从地理学科视角的渗透看: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教学始终,也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区域问题分析思路。

3.鼓励建立迁移定势

在地理教学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分辨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知识,克服定势对迁移的不利影响。因此,应鼓励学生建立迁移定势,培养寻找同一性、相似性的习惯。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进行分析,可通过让学生辨别水平梯田、打坝淤地、鱼鳞坑和地膜覆盖、深耕改土等水土保持措施的示意图和照片等,正确区分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的不同,避免混淆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知识,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良好思维习惯,进而实现学习迁移。

4.充分利用直观方法

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学习方法有很多成功的做法,而教学中突出地理学科特色、运用地理图像及实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有关水土流失的地理经验与表象不足的问题。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分析,涉及到地图、景观图和统计图等多种地理图像的运用,借助图像分析,学生体会到区域问题分析可以因图而变得直观。同时,通过模拟实验可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地理科学实验变量控制下的地理实验方法,进而运用此方法去获取更多新知识。

5.强化学生认知结构

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分析,按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因素—人类活动进行,这样的知识排列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由于逐渐深入的知识安排,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运用旧知学习新知,实现知识迁移。基于提出问题,利用丰富课程资源教学,可调动学生阅读、获取和分析相关材料信息,归纳结论,并帮助学生解决形成水土流失因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为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治理措施等问题,提高学习能力。endprint

一、区域问题分析中学习障碍的主要表现

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发展的学习中,教师引领下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懂”了一个区域问题的分析思路,却难以迁移至新情境下另一个区域问题的分析,即在“用”上出现障碍。根据对以往高中地理区域问题分析教学流程的梳理,发现学生学习障碍主要表现为:一是知识储备不足。在区域地理位置定位时不知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分析;在自然地理因素的组成分析时,不知从地形、气候、河流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因素入手;而分析人类活动的表现时亦不知从生产生活因素入手等。二是能力欠缺。在给出文字材料后,不能结合材料解决问题,缺乏对材料的概括和归纳;在给出地理图像后,不会观察图中信息及其内涵,无法提取解决问题的有效信息;在分析自然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人文地理因素(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时,无法建立起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三是缺乏对地理原理的认知高度即没有上位性思想方法。在分析区域问题时往往就事论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过的知识似是而非,不能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等地理思想原理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

二、影响实现区域问题分析迁移的原因

1.区域自然地理因素和经验等对迁移的影响

“共同因素说”是由桑代克提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两种学习内容上有共同的因素时才发生迁移。应用到地理教学实践中,则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地理学习内容之间的共同因素,适当地将同类或类似内容安排在一起,通过比较,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促进学习的迁移。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学生已知的组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知识结构不完整,同时对这些自然因素的认识比较肤浅,缺乏内涵,只是机械记忆形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生搬硬套到新的区域问题分析中;另外,对知识的掌握缺乏地理实验现象的支撑,即学生的地理经验不足。按照教育心理学原理,这些知识不具有迁移价值。

2.学习内容材料概括水平对迁移的影响

两种学习内容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固然是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如果不对材料进行必要概括,就难以把握普遍性的原理原则,不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便不利于迁移的产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使学生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具体的知识上,而要引导学生概括出支配事实的原理、原则和其中本质、规律性的内容(上位性知识),并用概括的经验去迅速解决需要按实际情况作分析和调整的新问题,这需特别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学。“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是认识发生飞跃的关键环节,也是迁移产生的重要基础。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中,从教师课堂操作层面看即:进行区域问题分析的新授课缺少形成地理概念、概括区域特征、理解地理原理、认识地理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压缩了地理思维过程,学生把这些概括性的知识当成事实性知识去记忆,当然难以实现迁移。

3.定势对迁移的影响

定势又叫心向,是指先于一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使人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对外界事物作出反应:定势在解决同类问题时可能产生积极的迁移,而在解答不同类问题时,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因为人的认识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有一个适用范围,超过一定的适用范围,任何一种策略和方法都是无效或低效的。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过程中,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即是:已知和未知之间有逻辑的联系没有建立起来,即没有建立“定势”,导致对新知的认知障碍,从而不能实现迁移。

4.学习方法对迁移的影响

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或由学生自主发现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必要的思维活动方式,是提高迁移效果的重要条件。学习方法即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认识或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达到学习目的之手段,是制约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引导学生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生会学习、会解决问题,从“懂”知识到“用”知识实际也是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会明显地促进迁移。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过程中,从地理学科能力角度看,即逻辑思维不够,因果关系没有建立起来,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不能进行推理和迁移。

5.学生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

地理能力形成的核心是学生的地理认知结构,它使教学的知识结构趋于合理,有利于形成地理能力。要建立地理知识技能体系,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达到融会贯通,这种联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使学生学习的知识系统化,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利于知识迁移。因此,合理安排学习流程,需坚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的教学策略,可保证学生顺利掌握知识,利于知识迁移。

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建议

1.抓住区域共同因素

区域问题分析过程中,区域地理位置是共同因素,利用地图进行定位是共同的方法;地形、气候、河流水文、土壤和植被是不同区域共同的自然地理因素。将同类或相似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可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概念清晰,使迁移促进作用得到体现。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分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依次探讨上述共同因素,促使学生基本学会不同区域问题分析的一般流程。

2.高度概括知识材料

对不同类知识材料进行比较、概括,提炼基本内容,可以促使迁移的产生;同时注意分析、综合、归纳地理知识中规律性内容,举一反三,加深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和记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地理教学和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具有共同本质及呈现一定规律性的内容。通过必要且充分的分析概括,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对于学生记忆、理解、运用新知识,促进迁移的顺利进行及良好功效的发挥大有裨益。

从地理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看:通过分析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力图建立一个有关区域水土流失问题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复习、回忆和建立思维逻辑,从而实现学习迁移。从对地理原理的认识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一种自然平衡。而人类活动因素的介入,即人类活动的加剧,对区域发展过程中问题的产生乃至加剧实际是打破了自然平衡。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分析的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因素之间的关系、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形成或加剧的影响,并引导学生用板书形式呈现其间的逻辑关系(图1)。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印象深刻,后续区域问题的分析思路变得清晰。从地理学科视角的渗透看: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教学始终,也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区域问题分析思路。

3.鼓励建立迁移定势

在地理教学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分辨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知识,克服定势对迁移的不利影响。因此,应鼓励学生建立迁移定势,培养寻找同一性、相似性的习惯。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进行分析,可通过让学生辨别水平梯田、打坝淤地、鱼鳞坑和地膜覆盖、深耕改土等水土保持措施的示意图和照片等,正确区分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的不同,避免混淆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知识,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良好思维习惯,进而实现学习迁移。

4.充分利用直观方法

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学习方法有很多成功的做法,而教学中突出地理学科特色、运用地理图像及实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有关水土流失的地理经验与表象不足的问题。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分析,涉及到地图、景观图和统计图等多种地理图像的运用,借助图像分析,学生体会到区域问题分析可以因图而变得直观。同时,通过模拟实验可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地理科学实验变量控制下的地理实验方法,进而运用此方法去获取更多新知识。

5.强化学生认知结构

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分析,按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因素—人类活动进行,这样的知识排列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由于逐渐深入的知识安排,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运用旧知学习新知,实现知识迁移。基于提出问题,利用丰富课程资源教学,可调动学生阅读、获取和分析相关材料信息,归纳结论,并帮助学生解决形成水土流失因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为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治理措施等问题,提高学习能力。endprint

一、区域问题分析中学习障碍的主要表现

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发展的学习中,教师引领下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懂”了一个区域问题的分析思路,却难以迁移至新情境下另一个区域问题的分析,即在“用”上出现障碍。根据对以往高中地理区域问题分析教学流程的梳理,发现学生学习障碍主要表现为:一是知识储备不足。在区域地理位置定位时不知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分析;在自然地理因素的组成分析时,不知从地形、气候、河流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因素入手;而分析人类活动的表现时亦不知从生产生活因素入手等。二是能力欠缺。在给出文字材料后,不能结合材料解决问题,缺乏对材料的概括和归纳;在给出地理图像后,不会观察图中信息及其内涵,无法提取解决问题的有效信息;在分析自然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人文地理因素(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时,无法建立起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三是缺乏对地理原理的认知高度即没有上位性思想方法。在分析区域问题时往往就事论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过的知识似是而非,不能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等地理思想原理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

二、影响实现区域问题分析迁移的原因

1.区域自然地理因素和经验等对迁移的影响

“共同因素说”是由桑代克提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两种学习内容上有共同的因素时才发生迁移。应用到地理教学实践中,则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地理学习内容之间的共同因素,适当地将同类或类似内容安排在一起,通过比较,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促进学习的迁移。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学生已知的组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知识结构不完整,同时对这些自然因素的认识比较肤浅,缺乏内涵,只是机械记忆形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生搬硬套到新的区域问题分析中;另外,对知识的掌握缺乏地理实验现象的支撑,即学生的地理经验不足。按照教育心理学原理,这些知识不具有迁移价值。

2.学习内容材料概括水平对迁移的影响

两种学习内容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固然是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如果不对材料进行必要概括,就难以把握普遍性的原理原则,不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便不利于迁移的产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使学生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具体的知识上,而要引导学生概括出支配事实的原理、原则和其中本质、规律性的内容(上位性知识),并用概括的经验去迅速解决需要按实际情况作分析和调整的新问题,这需特别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学。“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是认识发生飞跃的关键环节,也是迁移产生的重要基础。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中,从教师课堂操作层面看即:进行区域问题分析的新授课缺少形成地理概念、概括区域特征、理解地理原理、认识地理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压缩了地理思维过程,学生把这些概括性的知识当成事实性知识去记忆,当然难以实现迁移。

3.定势对迁移的影响

定势又叫心向,是指先于一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使人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对外界事物作出反应:定势在解决同类问题时可能产生积极的迁移,而在解答不同类问题时,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因为人的认识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有一个适用范围,超过一定的适用范围,任何一种策略和方法都是无效或低效的。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过程中,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即是:已知和未知之间有逻辑的联系没有建立起来,即没有建立“定势”,导致对新知的认知障碍,从而不能实现迁移。

4.学习方法对迁移的影响

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或由学生自主发现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必要的思维活动方式,是提高迁移效果的重要条件。学习方法即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认识或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达到学习目的之手段,是制约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引导学生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生会学习、会解决问题,从“懂”知识到“用”知识实际也是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会明显地促进迁移。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过程中,从地理学科能力角度看,即逻辑思维不够,因果关系没有建立起来,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不能进行推理和迁移。

5.学生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

地理能力形成的核心是学生的地理认知结构,它使教学的知识结构趋于合理,有利于形成地理能力。要建立地理知识技能体系,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达到融会贯通,这种联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使学生学习的知识系统化,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利于知识迁移。因此,合理安排学习流程,需坚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的教学策略,可保证学生顺利掌握知识,利于知识迁移。

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建议

1.抓住区域共同因素

区域问题分析过程中,区域地理位置是共同因素,利用地图进行定位是共同的方法;地形、气候、河流水文、土壤和植被是不同区域共同的自然地理因素。将同类或相似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可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概念清晰,使迁移促进作用得到体现。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分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依次探讨上述共同因素,促使学生基本学会不同区域问题分析的一般流程。

2.高度概括知识材料

对不同类知识材料进行比较、概括,提炼基本内容,可以促使迁移的产生;同时注意分析、综合、归纳地理知识中规律性内容,举一反三,加深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和记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地理教学和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具有共同本质及呈现一定规律性的内容。通过必要且充分的分析概括,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对于学生记忆、理解、运用新知识,促进迁移的顺利进行及良好功效的发挥大有裨益。

从地理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看:通过分析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力图建立一个有关区域水土流失问题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复习、回忆和建立思维逻辑,从而实现学习迁移。从对地理原理的认识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一种自然平衡。而人类活动因素的介入,即人类活动的加剧,对区域发展过程中问题的产生乃至加剧实际是打破了自然平衡。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分析的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因素之间的关系、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形成或加剧的影响,并引导学生用板书形式呈现其间的逻辑关系(图1)。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印象深刻,后续区域问题的分析思路变得清晰。从地理学科视角的渗透看: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教学始终,也利于学生形成一定的区域问题分析思路。

3.鼓励建立迁移定势

在地理教学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分辨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知识,克服定势对迁移的不利影响。因此,应鼓励学生建立迁移定势,培养寻找同一性、相似性的习惯。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进行分析,可通过让学生辨别水平梯田、打坝淤地、鱼鳞坑和地膜覆盖、深耕改土等水土保持措施的示意图和照片等,正确区分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的不同,避免混淆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知识,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良好思维习惯,进而实现学习迁移。

4.充分利用直观方法

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学习方法有很多成功的做法,而教学中突出地理学科特色、运用地理图像及实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有关水土流失的地理经验与表象不足的问题。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分析,涉及到地图、景观图和统计图等多种地理图像的运用,借助图像分析,学生体会到区域问题分析可以因图而变得直观。同时,通过模拟实验可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地理科学实验变量控制下的地理实验方法,进而运用此方法去获取更多新知识。

5.强化学生认知结构

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分析,按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因素—人类活动进行,这样的知识排列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由于逐渐深入的知识安排,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运用旧知学习新知,实现知识迁移。基于提出问题,利用丰富课程资源教学,可调动学生阅读、获取和分析相关材料信息,归纳结论,并帮助学生解决形成水土流失因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为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治理措施等问题,提高学习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黄土高原定势因素
试论中学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关系
我国黄土高原区域地质地貌特征及风土人情
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研究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黄河哺育了黄土高原
以处理“圆周运动问题”为例谈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对策分析お
小石狮——黄土高原农家的“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