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全
(长春理工大学军体部 吉林·长春 130022)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1
摘 要 体育教育是高校为响应国家教育部的号召而开设的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选修课。在整个高校教育阶段有着重要的位置。同时随着全民对身体健康的重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也再次提上教育界的日程,重新被学校所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快学生的创新教育,培养合格的与社会需求接轨高素质人才,将是高校承担的一个新责任。同时,如何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的定式,将是高校体育改革创新的新难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展开探讨,希望有助于我国高校体育改革创新。
关键词 高效 优化 途径
随着对新一代接班人整体素质教育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提高教学课本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对整个教师团体的要求。而作为在大学教育学科中最不起眼的体育,却是整个教育环节的基础。没有强健的体魄,所有的素质教育都是不能实现的。所以,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明确的认清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为了高效率的提高体育课堂,提升教学水平,适应社会的需求。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去改变固有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教学方式。
一、教学从根源入手
教育说白了就是师生间的互动,而在整个互动过程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承者,自身的整体素质以及思维方式和处事方法,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影响都是巨大的。所以,教师肩负着巨大的使命。要想全面优化高校体育的整体质量,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先从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入手。以此来为体育改革创新贡献力量。首先,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抓住教学存在的弊端和缺陷。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来适应最优的教学,尽可能的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比如,教师在教学初始阶段,由于不熟悉教学环境等,造成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认知出现脱节。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适合学生的最优方法,找到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的出发点,并以此展开教学。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发挥着极大地作用。教师应该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在课前做好备课工作,注重教学和实际相联系,让整个教学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紧密联系。
二、加大高校体育在整个课程中的比重
在现有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下,唯有提高体育成绩在整个课程中的比重,才能引起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在现在的高效教学中,体育还作为一门选修课出现在学生的课程表中,这无形中降低了学生去努力学习的欲望。同时体育成绩的考核也存在这很大的问题。教师在考核学生的时候以应付为主,同时学生更是对此漫不经心,随便考考就能通过的心理占高校学生的大多数。所以,这样的教学方式如果解决,无法从根本上改革体育教学,也不能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恰到好处的创新。所以,学校应该重视体育成绩的实际效用以及加强体育成绩的考核方法。让学生和教师从根本上重视体育。严格规定考核标准,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有力的监督。比如在每个学期之间,学校组织人员抽查教师递送上来的考核成绩,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统计,不定时的在上课期间对部分教学工作进行检查。这样,在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体育改革创新一定能成功。
三、增设体育项目
现在各高校的体育种类以传统的比如篮球足球等普通的体育项目为主,而在外国事物不断冲击国内各种事物的情况下,仅仅是这些传统的项目是不能满足当下整个教学的需求的。同时,这些项目即不能和时代进步相结合,也不能适应学生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理,更不能满足对于不同体育种类需求的学生的需要,当然也不能提起学生学习体育热情。所以这样就导致整个体育教学和实际脱节,既没有实用性,也没有创新性。所以,学校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增设这个时代学生所喜欢的体育项目。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起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高校学生由于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多,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强,所以引起他们对国内外兴起的体育项目的喜爱。而这些刚刚兴起的体育项目,学校很难做到很快方人教学课程之内。这就引起了学生“需求”学校“供给”不平衡的现象。而这一矛盾,也不能很快的得以解决。所以,提起体育改革创新,必须以最快的应对方式去满足学生日新月异的学习需求。当然,这个实施起来有很大难度,但如果整个教育界都抓住这一主要矛盾并且进行化解,对于高校体育改革,这将是最好的创新。
总而言之,高校体育改革创新不是简单地通过改变教学中表面的一些东西就能实现,它不光对教育界,更是对各大高校以及众多的优秀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校方提高重视度的情况下,教师应该了解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时时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让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体育锻炼的益处,并且形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这样,教育的目标才算达到。
参考文献:
[1] 黄铁英.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理性思考[J].新西部.2010(07).
[2] 杨明川.我国高校体育现状分析与对策[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1(09).
[3] 黄璐.高校体育工作改革探索[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