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刊介绍

2014-09-24 21:57
音乐爱好者 2014年5期
关键词:考夫曼哈恩小提琴家

《BBC音乐杂志》

BBC Music Magazine

2014年4月号

封面人物是正火热的德国人乔纳斯·考夫曼。当人们看见他在瓦格纳、普契尼、理查·施特劳斯剧目中的优异表现,不禁发问:还有什么是这位男高音做不到的呢?不过,这次《BBC音乐杂志》的专访,却强调了他在另一方面的技巧——艺术歌曲。考夫曼的新唱片《冬之旅》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工作,他说:“在录完这套唱片后很久,我一直沉浸在一种灰暗的情绪中,难以自拔。我完全可以想象在舒伯特的那个年代,听众会对此产生多么深刻的共鸣。”他坦承,自己心目中的歌唱楷模是老一辈的冯德里希(Fritz Wunderlich),他的歌声一度让考夫曼潸然泪下,“从不浪费每一个呼吸分句,满满的情感,好似有一团火在内里燃烧”——也许这就是考夫曼的努力目标。

C.P.E巴赫是J.S.巴赫的第二个(存活的)儿子,也是泰勒曼的教子。C.P.E巴赫在自传里清楚写道:“作曲和键盘乐器演奏方面,我除了父亲,从未有过第二个老师。”但同时,他从莱比锡托马斯教堂的合唱团里也汲取了许多营养——即便是在其数量最多的键盘创作中,“对声乐的模仿”(vocal line)在音乐学者查尔斯·伯尼看来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指挥家诺林顿则认为:“C.P.E.巴赫在感情上比父亲更加外露,有时透出开玩笑似的幽默感,这种‘高开放度在巴洛克音乐中极为罕见。”

BBC杂志对2014年欧洲的各大音乐节作了展望,其中“高亮显示”的演出分别有6月艾玛尔(Pierre-Laurent Aimard)在阿尔德堡的利盖蒂练习曲,8月达姆娆(Diana Damrau)在萨尔茨堡的理查·施特劳斯及德沃夏克的艺术歌曲,11月伊朗羽管键琴家伊斯法哈尼(Mahan Esfahani)在汉普斯敦的拉莫作品等。

《留声机》

Gramophone

2014年3月号

当期杂志探讨了当下厂牌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曾几何时,在托斯卡尼尼率领NBC录制的黑胶唱片封面上,他的名字印得比作曲家还要大。当时好指挥即王道,但现在情形却变得复杂:每个厂牌都不会再在某一位指挥家上孤注一掷,反而是那些独奏家的市场号召力愈发强劲起来。更复杂的是,如杨松斯的贝多芬和迈克尔·蒂尔森·托马斯的马勒,竟然都是乐团自属厂牌的产物。看来厂牌-艺术家之间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小提琴家希拉里·哈恩即将发行一张由二十七首安可曲组成的唱片,其中的前二十六首都是当代作曲家的委约之作,而最后一首是从四百份候选乐谱中“盲听”或者单纯读谱遴选出来的(杰夫·迈尔斯荣幸地被选中)。不少作曲家会问哈恩:“你是想要一首快的还是慢的?”哈恩这么回答:“都可以,听凭你愿怎么写!”虽答得如此轻松,但实际上每一首语汇精炼到极致的短小安可曲,对任何一位小提琴家来说都是不亚于协奏曲的考验,为此哈恩还特地去钻研了印度式的小提琴演奏与美国乡村的蓝草音乐(bluegrass)。采访者打趣说,希望若干年后,人们会像提起“海菲茨的专属安可”那样,说起“哈恩的专属安可”。杂志接下去的一篇,顺势用历史上诸多音乐家的例子,引出对音乐会安可曲意义的大讨论——“它到底是一份收据,还是一份账单?”(施纳贝尔语)。

传奇犹太小提琴家胡贝尔曼的一生有三个甜美时刻:1892年,年仅十岁的他在约阿希姆面前拉了施波尔和维厄当的作品,令大师折服,收入门下指点数月;1896年,为勃拉姆斯演奏,在拉到行板时,勃拉姆斯擦了擦泪花,并在结束后去休息室拥抱了他;1936年,创办了巴勒斯坦管弦乐团,首次演出即请来了分文不取的托斯卡尼尼。然而,他的人生又有另外三个心酸时刻:那把1713年的斯特拉迪瓦里琴两度被盗;1937年由于纳粹上台流亡瑞士;一年之后因为空难,他左手的手腕和两根手指几乎“报销”。这位有着伟大琴技的波兰人有着甜美和苦难交织的人生。

猜你喜欢
考夫曼哈恩小提琴家
提琴被调包了
视角
音乐表现形式研究的理论观点
生命的最强音
点播沉默
身随乐动 心驰神往
戴恩·德哈恩
欣赏
墙后有爱
宗教多元主义——国际宪法学协会哈恩圆桌会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