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运海
摘要:文章从课前洗课、课中洗课和课后洗课三个方面谈了如何更好地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和筛选,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以达到教学效益最优化的目的。
关键词:洗课;有效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8-0073-03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8.026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的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1]。如何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加强课堂教学质量成为如何实施新课程的“试金石”。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大力提倡推进有效课堂的背景下,要想“砍得更多的柴”,“磨刀”是必需的一个环节。而“把刀磨得又快又亮”的有效途径便是“洗课”。
“洗课”①是指在上课过程中,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和筛选,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以达到教学效益最优化的目的。正如煮饭前要淘米,买衣服前要试穿一样,也许这样会多花一些时间,可能会增加老师的负担,但这都是表面上的,因为米只有淘过了饭才会煮得更白更香,衣服也只有试穿过了才知道是否更合适自己。同样的,课只有“洗”过了,才会发现课本身存在的问题,才能让我们的课真正做到“简约而不简单”。
一、课前的洗课
1. 洗教学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如果再把每一类目标细分,那每一节课的目标最起码要达到七八个,目标太多就会浮光掠影,教师看着这些形形色色的目标,反而迷失了教学的方向,不知道该从哪教起,该怎么教。所以,我们就要洗教学目标,也即是对教学目标进行筛选。而筛选的前提便是班级的学情,因为课堂不是针对优等生,也不是针对学困生,更不是我们老师表演的舞台。洗过的教学目标必须是从整个班级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要让每一个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后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每个学生的发展。如在讲授《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一课题时,被我洗过之后的目标变成了:①要每位学生掌握物理变化和性质、化学变化和性质的概念,以及能够正确地区别它们;②掌握通过实验的现象分析本质的方法;③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而我在上课过程中,就围绕洗过的教学目标来展开,兼顾了每一个学生,而学生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也明白了本节课的重点,有目的地去听课学习,效果当然是“事半功倍”的。
2. 洗教学设计
洗教学设计,实际就是对教案进行再次思考。在洗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删繁就简,去伪存真”的原则。因为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总是追求“大而全”的理想化结果,总想尽可能多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殊不知,效果却往往是“过犹不及”。学生会对繁琐的新知产生一种疲劳,从而有了畏惧的心理。“今天这节课内容怎么这么多?”“今天这节课怎么这么枯燥?”等等。正因为我们教学设计的不合理,所以学生慢慢的对化学学习丧失了兴趣,丧失了信心,成绩自然也就不如人意了。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来洗教学设计呢?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首先,我们必须要有米可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积攒很多的教学素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容许我们对其进行删删减减,而在删减的过程中,确保45分钟的内容是前提,内容目标化、目标问题化、问题要点化、要点练习化、练习应用化是关键。只有经过这样的洗了之后的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全面深入的把握。让我深有体会的是在上《燃烧和利用》这一课题时,我准备了火种起源视频、燃烧的利用、燃烧条件的探究(学生实验、视频)、灭火的原理、灭火方法的探究(视频、实验)、灭火器的介绍、发生火灾时自救方法、相应的练习反馈等等,课上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反应强烈,而开始在准备这一课时,想完全按照教材的思路,逐步进行,却发现并不能让学生有足够的兴趣,而且达成度不高,可经过这么一洗之后,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课中的洗课
教师在上公开课时,往往喜欢把课件做的精彩纷呈,游戏、表演、故事、影片、音乐、互动一大堆,让人目不暇接;而上完公开课后,再强调、再训练让人气喘吁吁。究其原因,却是太追求光彩而忽视了实在,过于繁华而忘记了朴实,可谓真正的“华而不实”。可这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这会是学生想要的吗?尽管课堂上很热闹,学生反应也很强烈,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学生究竟又掌握了多少呢?所以,我们提倡教师在课堂中也要洗课。
课中的洗课,要求教师在内容选择上要做到“三讲”“三不讲”。
“三讲”指的是:①讲重点,而重点的确立是建立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的,比如“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中重点就是物理性质和变化,化学性质和变化的理解和区分。“氧气”中重点就是氧气的性质、制取和用途等等,重点就必须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②讲难点,难点指的是班级中有近50%的学生感觉到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而其本身又是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对于这一类的知识点,教师要认真思考,寻找既能够让学生容易理解又不觉得十分枯燥的有效途径。比如“氧气的制取”实验中,涉及到七步最基本的实验步骤,而在很多题目里面,往往把这七个步骤打乱了,要求学生排列正确的操作顺序,学生在遇到这样的难题时,往往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那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理解了,而且不容易忘记,于是我就总结出了“查装定点收离熄”的规律,取谐音既为“茶庄定点收利息”的味道,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且容易理解不容易忘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思考有效的教学方法。③讲迷惑点,迷惑点指的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比较容易出错,比较容易遗漏的知识点。比如:“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 液氧 B. 高锰酸钾 C. 河水 D. 氯酸钾 ”,因为学生知道高锰酸钾、氯酸钾通过加热分解都会生成氧气,所以很自然的选择答案B与D,而如果学生理解“氧分子是构成氧气的最小粒子,含有氧分子就等同于含有氧气”的话,就容易选出正确答案A和C,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再比如“某物质经过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为(〓〓 ) A. 单质 B. 化合物 C. 混合物D. 无法确定”,因为学生理解了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所以很肯定的选择了答案A,殊不知,同一种元素还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所以这题的正确答案应该为D,这就是比较典型的具有迷惑性的知识点。
“三不讲”指的是:①学生会的不讲,比如在每上新课之前,教师总喜欢进行复习提问,“温故而知新”固然没有错,但是对于上节课教师强调的重难点,学生若已经掌握了,那我们只需要一句话带过,或者只需要轻轻点拨一下,不需要在这上面花费太多的时间。②学生能学会的不讲,因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至关重要,教师要是一味的重复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内容,那就等于在浪费时间,又何谈高效课堂呢?③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在我们的教材上,往往会遇到一些怪题,它对于我们的学生的知识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教师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去掌握,那就不切合实际了。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我们提倡遇到困难就放弃,只不过要求我们要“有的放矢”。如果总在那些艰深甚至无谓的问题上打转,其实也是在浪费时间而已。
endprint
三、 课后的洗课
1. 洗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对于巩固学生的新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许学生在上课听懂了,但是课后如果不花费时间去消化的话,会很容易健忘。所以教师在思考课后练习布置的时候,也一定要“洗”一番。我们要重视基础题的训练,但是并不等于要陷入无穷无尽的题海战中,所以这要要求我们教师在布置课后习题的时候,一定要精挑精选,尤其是易错的典型的题目,还要做上适当的标记,比如“★”“·” “”等等。但是光有基础题还不够,每次也要适当的选择一些提高的题目,来激活学生的大脑,并且在旁边要做上“你想试试吗” “Try your best”“老师相信你一定行”等鼓励性语句,让学生看到老师对他们的信心,并且让他们也自信起来,勇于尝试。可见,洗课后练习也确实要让教师动一番脑筋,但是付出总会有回报,因为我们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 洗课后评价
课后评价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一堂课下来所掌握的情况进行分析,它也包括了教师的课后反思。但是评价不能流于形式,它不是简单的“好”或是“不好”,所以,课后评价教师也要洗。一堂课后,表现比较好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表扬,并鼓励其再接再厉;表现比较沉闷的学生,教师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表现比较浮夸的学生(指的是总是喜欢插嘴回答问题但是正确率不是很高的学生),教师不能把他们“一棒子打死”,我们要肯定他们的积极思考,但是同时也要指出这样做的不良后果,会对班级学生造成误导作用。我相信,经过“洗后评价”的学生,一定会更愿意把心交给老师,一定会更加相信老师,也一定会更加进步的。当然,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也要洗。这节课成功在哪?失败在哪?有什么改进措施?比如在上“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课题时,因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比较难操作,所以我用动画课件代替了学生的动手探究,结果课上的很平稳,但是却不能让我自己满意。于是,我就深刻反思了这节课,其实也确实存在很多反思之处。比如让学生观察动画,可以保证不出什么意外,效果也比较明显,但学生少了一份积极性,少了一份参与性,四平八稳的课固然是老师所希望看到的,但是如果在课上能发生一些小插曲,再从这些小插曲中引发讨论,效果将会更好。比如为什么我的实验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守恒?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不是更加可以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吗?不是更加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吗?还有就是能否在“白磷燃烧”这个难操作的实验上下工夫呢?教材上用烧红的玻璃棒去引燃白磷,我能否利用白磷着火点较低,用水浴来加热呢?这样不是可以避免由于拔出或者插入橡皮塞可能造成的实验误差了吗?其实,如果教师能够经常及时的对自己的课进行“洗后评价”,那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教师本身,都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常言道“淘尽黄沙始见金”,洗课提炼的是质——课的含金量;洗课过滤的是量——课的掺水量。洗课,让教学审美重建;让教学追求归真;让教学投入有效,洗出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习更富自由和开拓;洗出智慧,把挑战还给师生,让思维更具延伸和交互;洗出品格,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学更有个性和风格!洗课,正如磨刀,它不会耽误我们的砍柴,它不会增加我们授课的负担,相反,要想砍更多的柴,要想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效,磨刀,洗课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37-4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