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长友
摘要:村级债务问题是关系到农村基层政权巩固和农村长期稳定的重大问题,也是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村级债务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这不仅造成集体资产流失 ,而且弱化了村集体的服务功能 ,影响了干群关系 ,形成了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 ,化解村级不良债务,及时消除隐患 ,使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急迫的工作。
关键词:化解;村级;债务;调查;思考
中图分类号: F3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4-03-1
1 村级债务现状
从调查情况看,吉林省柳河县3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5万,到2013年底,全县219个行政村中有208个村负债,占行政村总数95%,村级债务总额为10962万元,其中,内部往来欠款2011万元,占18.3%,应付款4067万元,占37.1%,借款4884万元,占44.6%。村平均债务50万元。负债50万元以下村141个,占村总数的64.4%,负债50万元以上不足100万元村40个,占村总数的18.3%,负债100万元以上不足200万元村20个,占村总数的9.1%,负债200万元以上不足300万元村4个,占村总数的1.8%,负债300万元以上村3个,占村总数的1.4%。
2 村级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
通过调查分析柳河县村级债务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超出村集体经济承受能力,办公益事业形成债务
没有从村集体实际出发,盲目兴建公益事业形成债务。红石镇和平村2006年修水泥路、建围墙、边沟、修村部、推河堤形成债务89万元;柳河镇包大桥村2011年治河、砌墙、修边沟抬款形成债务196万元。
2.2 高息借债还债,造成债务膨胀形成债务
还债方式不科学,采取民间高息抬款(利率为月息1.5分~3分)还旧债方式偿还债务(含本息),形成恶性循环,债务居高不下,红石镇和平村仅支付利息债务高达186万元,应付未付的利息债务高达199万元;罗通山镇自立村支付利息债务高达157万元,应付未付的利息债务高达185万元。
2.3 村集体经济薄弱,入不敷出形成债务
集体经济发展滞后,集体资产流失严重,不能发挥作用,资金没有量入为出,形成大量债务,和平村2003年~2012年财务连年亏损,10年累积亏损111万元。
2.4 管理不善,非生产性开支过大形成负债
村民主理财制度不健全,对开支把关不严,不合理开支过大,管理混乱,办公费等管理费用开支随意性大,也造成了数额不小的债务。柳河县219个行政村近三年财务支出总额为28277万元,其中:经营性支出659万元,仅占支出总额的2%。
3 村级不良债务的危害
3.1 加重了农民负担
村集体举债虽然解决了暂时困难,但是给村民造成了大量隐形负担,2013年末柳河县村级债务总额10962万元,村均负责50万元,这些债务最终要靠村集体偿还,由于村集体收入来源有限,主要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村干部工资及管理费用开支,根本没有资金偿还债务,有的村采取向农民多收筹资筹劳资金,弥补资金不足,增加农民负担。
3.2 造成农村经济混乱,诱发和滋生腐败
一些村干部上项目不考察,不论证,抬款不履行规定审批程序,缺少群众监督,造成村集体经济损失;有的村干部抬款独断专行,抬亲属朋友的钱,有的村干部抬款不及时入账,一手抬款,一手花钱,造成村集体经济混乱;有的村干部从中做手脚,套取资金,大吃大喝,请客送礼,诱发和滋生腐败。
3.3 引发社会矛盾
超过自身承受能力开展公益事业建设,导致村集体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村集体经济收入少,每到还款的时候都是拆东墙补西墙,并以高额利息为条件进行民间借贷,以滚雪球的方式,使村集体债务越滚越多。造成村干部的威信和村委会信誉程度降低,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紧张。由于村委会无能力偿还借款的本金及利息,民间借贷的债主纷纷找上门来,要求偿还本金及利息。银信部门也给担保的村民施加压力,要求还款,担保村民苦不堪言。形成了因村集体债务引发的银信部门、民间借贷债主、村民三者与村委会之间的矛盾纠纷。同时,部分村民因村集体不能及时还款,便抢种村集体机动地,造成村集体机动地管理混乱,引发新的矛盾。
4 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和建议
4.1 盘活村集体资产,偿还债务
一是建议村集体认真开展“三资”清查,确权登记,摸清底数;二是强化资产、资源管理。对发包合同不完善的,要及时补充完善;对拖欠承包费的,要及时组织清收;对清查出的村集体机动地、册外地、荒山等资源按程序及时发包,用发包收入偿还债务。红石镇和平村有1300亩册外地被农民无偿耕种,建议由村集体向农户收取承包费,偿还债务。
4.2 政策补助、减轻债务
柳河县新农村建设围墙、边沟以奖代补政策是从2010年开始执行的,有的村2007年作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在省补项目外,又举债修建了围墙1300米,边沟2000米,负债17万元,当年没享受到政策奖补,并因此背上了债务包袱,建议参照今年的新农村建设奖补政策给予补助,减轻债务。
4.3 回收欠款,偿还债务
柳河县2013年末债权总额4963万元,建议村集体组织人员进行清收,偿还债务。
4.4 核销呆、死账,化解债务
对于债权人单位已解体,债权主体不清,债务无法偿还的呆、死账,建议履行财务手续,予以核销。
4.5 还本挂息、减轻债务
对带有利息的债务,建议村与债权人协商,达成还本止息协议,逐年还本,利息挂账。
4.6 转变管理模式,减轻负担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的责任意识和履行义务的意识,应由农民承担的费用必须由农民承担,减轻村集体负担。
4.7 禁止发生新债
建议村集体今后搞建设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坚决不能举债搞建设;要增强增收节支意识,坚决杜绝不合理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