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曾靖皓
把公司当作信仰
文 / 曾靖皓
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并不是那些冠冕堂皇的数据,而是要完成市场化,只要政府还在安排和插手经济就是经济发展的失败。
经济学家张维迎一直为自由市场经济辩护,甚至屡出过激之词。比起他那些固执的言论,张维迎有着一套更为固执的信仰—对企业家的推崇,对私营公司在市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肯定,和对自由市场经济的坚持。这些真正代表他思想、理论化的思维被他那些惊世骇俗的言论所掩盖,致使少有人去深究一个真实的张维迎。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快速发展且迷茫的时期,由谁来扮演经济大潮中推动市场化和经济发展的主角,成为人们头脑中并不明确的问题。历次的政治运动让人们身上留下意识形态赋予的阶级符号,私企拥有者和经营者已被当作资本家消失在历史中。这时张维迎却站出来,用一本《企业家》为消失的企业家正名。
他认为企业家主要是做两件事,一个是发现不均衡,一个是创造不均衡。对于他更看重的后者,张维迎认为它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乃至历史发展的巨大动力。因为隐藏在创造不均衡背后的是创新。
张维迎甚至不厌其烦地详细描述了很多历史上重大发明背后,企业家发挥的关键作用。比如蒸汽机发明者瓦特成功背后,是罗巴克和博尔顿这两位企业家不遗余力的支持,特别是在罗巴克破产、博尔顿接手后,几乎是博尔顿硬推着瓦特完成了发明。张维迎进一步指出,正是这些重大发明落入了精明强干的企业家之手才可能推动经济、社会乃至历史发展。
同时张维迎对企业家所具有的精神推崇备至。那些以前被定格在19世纪西方人身上的冒险精神、创新精神、不满足精神、英雄主义精神都成为了企业家所具有的精神气质,似乎他们就是那个时代创造奇迹的所有内在动力的代言人。由此推而广之,他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变革,只有拥有了这样一批有着高尚人格和精神气质的企业家才可能取得成功。张维迎的这种思维当然有些理想化,不过在那个市场经济刚刚起步、严重缺乏经济管理人才和创业者的时代,这种呼喊和正名无疑在突破几十年僵化思维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并且张维迎认为,这种期待在今天的中国不过时,因为企业家始终是经济变革的中流砥柱。据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他在任何时候都为企业家打气,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国企改革中他认为资产流失到个人手中是一种有益的现象。
《理解公司》张维迎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6月
如果说企业家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角,那么公司制度在他看来就是组成市场经济的核心。在《理解公司》一书中,他甚至提出没有现代公司制度,就不会有市场经济的存在,更不可能有世界范围的分工与经济全球化。同时,他又提出要正视公司的巨大作用,其前提是不能误解公司。现在中国经济体制之所以不能很好地发挥企业的作用,就在于将企业产权和企业管理结构分割开来。他认为要发挥公司在市场经济中的全部作用,就必须废除国有企业。原因有两个:一是私有产权是公平竞争的前提,国有企业的存在只能制造垄断和特权,拉低整个社会生产的效率;二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是企业利益各方的契约安排,没有这样的权责约束,是不可能将企业交到真正的企业家手中的,国有企业正是如此,他们要的不是真正的企业家,而是政治上正确的人。所以,如果继续容忍国有产权性质的企业存在,即使你选对了人,也不可能建立起激励企业创造的机制,还会阻碍企业家精神的建立,而且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由和手段,最后的结果就是无法建立起真正的市场经济制度。他还构建起了一套“企业家中心模型”,利用博弈论和帕累托优化等理论来证明只有在私有财产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一个不是只有利于自己的自由竞争环境。所以他认为,中国市场经济必须实现国有企业的私营化,减少政府对企业运作的干预,甚至是在私有企业监管上适度放松,让真正的企业家成为大股东,减少小股东的束缚,给予企业家更多的容错空间,为长期发展提供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他的言论看似都是在为企业说话,尽管是不是依靠单一组织就能提供一个完整的改革方案,是不是必须全部市场化有待商榷,但他的言论基本都是基于市场化改革,并不是为了某一个团体。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并不是那些冠冕堂皇的数据,而是要完成市场化,所以不管取得什么成就,在他看来只要政府还在安排和插手经济就是经济发展的失败,也就不难理解在所有时候他都把官方的、垄断的、国有的视为敌人。只不过他把公司当作了一种信仰,成为串起他大部分理论的载体。
来源 / 《新京报》 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