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4-09-22 01:19唐宋成
关键词: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环境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终提出了加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以求有效提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机遇和挑战

新媒体具有消解性、交互性以及即时性的特点,从而对大学生以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第一,积极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除了能够通过书本等传统方式获取知识外,还能够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得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并不断地拓宽自己的前沿知识。此外,大学生通过QQ、MSN等虚拟方式不仅可以淋漓尽致的展现自我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更能够通过这个平台交到现实生活以外的朋友。第二,消极影响。一部分学生过于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网络不良信息的泛滥以及传播的隐蔽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的道德缺失;长久的无节制的熬夜上网损害大学生身体;过度依赖新媒体而减少了与现实中人交往的机会,从而造成人际关系淡漠甚至造成人际交往障碍;无用信息和不良信息以更快的速度进入了大学生的群体,从而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等。

2 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1 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的挑战。第一,对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提出挑战。新媒体网络所具有的丰富世界对于传统的媒体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因此,思政工作者具有的以往的知识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思政工作者提高学习新知识以改变自身知识结构外,高校还应当对其进行网络知识的培训,从而有效提高高校思政工作者的素质。第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提出了挑战。很多青年学生不知不觉的沉迷于“虚拟时空”带来的快感而无法自拔,面对这种全新的挑战,高校思政工作者由于过于依赖原来的教育制度而无法应对目前多变复杂的情况。虽然很多高校在实行教育改革,但是这种速度远远滞后于新媒体发展的步伐。第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与法制作为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由于新媒体时代网络上充斥了很多积极的和消极的信息,而大学生处于懵懂状态,对很多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和思想无法辨识清楚,从而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第四,对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媒体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以及对新生事物的认同感往往成为新媒体最早的接受者和使用者,但是教育者在此方面却由于网络技术差以及观察不足等原因处于滞后地位。因此,对于从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者而言,更新知识以及熟悉掌握新媒体对于迎接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的机遇。第一,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能够自由的选择自己想要的内容和信息,同时还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取信息,从而不仅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学习,更能够及时方便的参与信息反馈和再创造。因此,这种双向互动的交流方式极大的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第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在新媒体时代,学生能够通过网络等途径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和信息,不必要按照传统方式规定的时间地点去接受教育,这不仅方便了学生获得知识,更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第三,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由于新媒体具有承载量大、速度快以及立体化以及互动性强等优势,从而克服了传统教育方式的限制而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广阔的平台。第四,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由于新媒体技术具有的虚拟性隐藏了每个人的真实情况,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新媒体这种虚拟性使得学生畅所欲言而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者了解大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3 新媒体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第一,重视运用新媒体的优势。新媒体作为一把双刃剑,既有其不可忽视的优势,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劣势。为了全方位促进高校思政工作,我们应当充分运用新媒体的优势来弥补传统媒体的劣势。如:利用新媒体传播具有即时性以及互动性强的优势开展论坛,从而与学生讨论大学生关心的难点和热点,引导他们正确的舆论方向。第二,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思政工作的新方法。首先,创新教育手段。建设网络思政教育新平台以及时发现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从而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其次,创新教育内容。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自律能力以及自身的综合素质,教育工作中应当将传统的思政内容科学地转化为新媒体下的思政内容从而利于大学生接受。此外,还应当积极建设网络道德以及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网络素质。最后,创新教育机制。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以及对大学生具有吸引力的网络活动,针对当前的焦点进行讨论,教师通过发表有说服力的评论来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第三,采用新媒体手段增强思政工作的渗透力。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经常使用手机短信、QQ以及博客等,为了增强高校思政工作的渗透力,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应当顺应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大学生广泛使用的通讯和交流手段,从而在其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进行思政教育的宣传。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为了给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必须加强培养教师的新媒体运用能力以及提高其操作和运用各种新媒体的熟练程度。

参考文献:

[1]郭俗丹.浅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教育探索,2011(07).

[2]徐振祥.新媒体的价值影响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版),2008(08).

[3]赖勇.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网络财富,2010(7).

作者简介:

唐宋成(1968-),男,湖南衡山人,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纪检监察。

猜你喜欢
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环境
网络时代下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及思考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