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铜仁城市景观建设的问题与对

2014-09-22 01:19策熊波
关键词:城市景观生态建设铜仁市

策熊波

摘要:铜仁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占据黔东,是一个山水环绕、具有少数民族风格的城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对铜仁的城市景观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铜仁的本土资源优势出发,针对铜仁城市景观建设存在问题,提出应注重城市景观生态建设,注重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才能更有效打造从文化和生态上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更有希望把铜仁打造成一座具有独特风格的山水园林城市。

关键词:城市景观 生态建设 铜仁市

0 引言

自然山水与人文建筑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城市规划思想[1]。位于贵州东部的铜仁市的城市定位是连接贵州、云南通道上的节点城市,建成商贸、旅游核心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同时,铜仁城市历史悠久,素有“中国西部名城”之称,又因其高原山水、曲径通幽的独特魅力,而被美誉为“桃源铜仁”。但近些年铜仁城市千百年来积淀起来的深厚文化底蕴已遭到某种程度的建设性破坏,城市景观令人担忧。本文针对铜仁城市景观建设存在问题,提出应注重于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才能更有效实现铜仁城市景观的持续发展。

1 铜仁城市景观建设

1.1 城市景观的概念

城市景观的定义是指景观功能在人类聚居环境中固有的和所创造的自然景观美[2],它可使城市具有自然景观艺术,使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具有舒适感和愉快感。城市景观要素包括自然景观要素和人工景观要素,其中自然景观要素主要是指自然风景,如大小山丘、古树名木、石头、河流、湖泊、海洋等,人工景观要素主要有文物古迹、文化遗址、园林绿化、艺术小品、商贸集市、建筑物、广场等。这些景观要素为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空间环境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但是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必须对各种景观要素进行系统组织,并且结合山水使其形成完整和谐的景观体系,有序的空间形态。

1.2 铜仁城市景观建设现状

铜仁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特殊,城中锦江环绕,山水云集,是一座集生态、景观、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铜仁的城市景观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少数民族建筑风格多样,本土民族文化十分浓厚。铜仁城市景观主题是建设山水宜居城市,创造理想的人居环境,营造具有现代文化特征、少数民族风格的城市氛围,保持城市生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铜仁市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喀斯特地区,具有特殊的地质地貌,地形起伏,土层较薄,城市建设开发困难程度较大,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更好的技术,而铜仁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以至于城市景观建设没有跟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步伐。如铜仁城市景观由于历史原因,规划不尽合理,片区之间的衔接生硬,景观之间的过渡连续性较差,景观建设之间不协调,整体性较弱,对景观社会功能考虑不够充分,忽视了城市景观的生态机能。城市住房建设用地面积比重较大,用于城市景观建设方面的面积和资金有限,景观建设过程中对环境保护力度不够,造成的垃圾废物没有及时清理,影响城市美观,给民众的出行带来不便。城市自然景观和建筑风格的融合不到位,景观特色的突出不明显,没有充分发挥景观的作用,没有起到美化的效果,造成景观建设方面没有话语权。

2 铜仁城市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景观主题不突出

铜仁是一座民族特色浓厚的城市,自然条件优越,山水相映,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大多采用标准化的建筑造型,脱离城市所处的自然、人文环境,建筑物比例较大,以致用于景观建设方面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且设计不合理,与自然环境不协调,忽视本土韵味,景观主题不明确,建筑风格特色不明显,城市形象趋同,缺乏独特风格,一些城市建筑破坏了原有城市风貌,造成整体不协调。

2.2 城市景观与地方文化融合度不够

城市建设着重外形,对地方文化挖掘不到位,建筑风格与文化内涵的融合度不够,没有充分发挥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城市景观不只是我们能看到的一些外部建筑,更重要的是城市文化,铜仁历史文化浓厚,地方性较强,而在景观建设过程中,过多的注重外部建筑,没有深入挖掘地方文化。铜仁土家族、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文化各有不同,傩文化从古至今都是铜仁的重要文化,各种民风民俗独具特色,但在景观建设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2.3 城市景观建设与地理环境的互动不明显

在建设中对地理环境的改造较大,没有充分利用地理优势,造成建筑风格的特色性不明显,趋于平淡。铜仁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地表起伏,平坦地面较少,对城市建设有一定的困难。铜仁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大多对地表进行铲平和填补,硬性建设,耗费大量的物资和资金,且城市建设特殊削弱,损害地表形态,原有植被大量破坏,建筑楼房紧挨河边,留出作城市景观建设的空地非常少,河体被污染,河边空气不清新,供游玩歇息的地方较少,照明设施不完善。

3 建设铜仁城市景观的措施

3.1 因地制宜,构建合理的城市景观生态格局

城市景观是城市经济-社会-自然系统的统一,铜仁城市景观的特色不够突出,要建设特色城市景观,城市景观要与铜仁城市的特色地形等自然条件、经济规模以及特色的文化背景相适应。铜仁城市景观建设应结合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合理规划景观空间结构,使城市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也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适于人类聚居[3]。目前铜仁城市中用于景观建设的绿地面积不足,应适当增加绿地面积,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对绿地的需要;在锦江河边可建造凉亭,供市民和游客休息;桥体建筑可多样化。同时也应保护生物多样性,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合理的城市景观生态格局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能保持城市景观建设生态过程的可持续发展。

3.2 政府重视,突出景观主题元素的措施

城市景观的建设必须有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对民众的意见积极听取,吸纳可取之处,不可盲目建设,忽视城市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政府应加大对城市景观建设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大力发展城市景观建设。城市景观与市民的生活有直接的联系,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娱乐活动也决定城市品位,影响城市形象。政府有权利也有义务维护城市形象,突出城市景观主题,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

3.3 加强挖掘地方文化元素,全方位融入城市景观建设

地方文化对城市景观建设有很大的作用,一座城市,建筑固然重要,文化更是不能丢失。城市区别于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不同,一座有自己独特文化的城市是会被人们记住的,我们要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筑独特,文化元素多样,风景名胜是传授文化的重要标志,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我们要保护、发掘、利用其风景名胜,对于新开发的城市,则需从规划之日起,有意识打造自己时代的风景名胜,保持和发扬城市整体特色,自然特色是构成城市整体特征的本底,人文建设是构成城市整体特征的能动因素,两者的结合则体现了城市文化的水平和特色。铜仁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也有名胜古迹,在保护名胜古迹的同时也要打造自己时代的风景名胜。

4 结论

城市建设是一个历史范畴,任何一座城市在塑造自己的文化环境时,都应该继承历史、立足当代、展望未来,都需要在自己的文化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这样才能使城市形象特色脱颖而出,国内外大量城市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了城市的统一性和建筑的协调性是有建筑内涵的城市必不可少的品质。“和谐为美”这是一条永恒的美学原理,城市文化环境营造应是长效性建设,而不是突击式装潢,既要深谋远虑,又需日积月累,在正确的文化取向、文化定位的前提下,有明确的战略思想,有优秀的城市设计和实施方案,有切实的建设步骤,有特色的运作经营,对于变化,如今人们的认识已由激进转为和平,那就是一座城市要有所变化,还应有所不变。

参考文献:

[1]顾孟潮.山水城市与生态文明.见:钱学森论山水城市与建筑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高春.城市景观美学初探——兼谈钟祥市城市景观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1,27(01):77.

[3]黄志新,张建平.试论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城市景观生态建设[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3):94-96.

猜你喜欢
城市景观生态建设铜仁市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贵州铜仁市石阡县第二小学
贵州铜仁市逸群小学
贵州铜仁市思南县第三小学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