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改革为什么不放开大城市

2014-09-22 00:46:23
上海企业 2014年9期
关键词:含金量外来人口常住人口

户籍改革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城市户籍含金量依次递增。

截至2013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14.8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为802.7万人。上海情况更紧张,到2013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2415.15万人,比上年增加34.72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25.14万人,增加4.95万人;常住外来人口990.01万人,增加29.77万人,在增加的人口中,外来人口的贡献率达到85.7%。人口越想进入的城市,户口含金量越高,越难以进入。两个方法可以解决,或者降低大城市的资源、福利含金量,或者提高大城市的生活成本,让居民自主选择居住地。

每个人的适应性不同,自主选择考虑的选项不同。让每个省、每个城市做到彻底的公共福利均等化不现实,宁夏小镇与上海养老金、失业金相同,不可能实现,也没有必要。就是以发达的美国为例,除了联邦层面的基本保障外,各州保障水准不同。失业福利最差的是密西西比州,失业率高达10.2%,周补贴最高额为235美元,失业福利期是联邦统一的26周,补贴总额为约6110美元。失业补贴最高的是华盛顿州,失业率不低,为9.1%,周补贴最高额为570美元,失业补贴福利期26周,补贴总额约14820美元。相比而言,密西西比州经济、福利较差,而华盛顿、纽约等相对较好。

通过自主选择才可以培育出市场理性,如果政府不干预市场,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生活成本会高到一般人无法忍受,结果是一些人寻找对自己最合适的城市,逃离喧嚣。而另一些坚持扎根在大城市的人,会进入大城市的卫星城,通过人流集聚形成自然的城市带,与日本东京都市圈相似。

现在大城市户籍自然拥有高福利,却不必承受高房价,成为特权阶层,政府希望人口不要过多涌入大城市,却打压大城市的房价、提升大城市的福利,靠户籍制订门槛,进入比血统论最糟糕的户籍循环。正确的做法是,全国统筹的最低生活保障跟随公民走,迁到哪里跟到哪里,而各地的福利待遇、生活成本、创业机会等多种因素决定人口能否停留。

人口向哪儿流动,最终由市场说了算,轨道交通时代将形成大城市圈,进入不了大城市的人口在周边小城镇驻扎如上海周边的昆山、嘉善,上海周边的小城镇,才能有效沉淀人口,发挥大城市的圈层作用,东京与巴黎都市圈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所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含金量外来人口常住人口
广东:2022 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均过亿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政策迭代研究
品牌专家郭守祥:若要品牌强又响必须提高“含金量”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08-13 08:53:32
纺织行业最高科技奖提高含金量
北京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控制在130万以内
房地产导刊(2018年7期)2018-08-21 01:49:34
中国经济增长含金量提升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7-08-15 00:45:43
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首现负增长
中老年健康(2016年5期)2016-06-13 01:08:46
山东:符合条件外来人口可在居住地申请低保
绿色中国·B(2014年9期)2015-01-30 21:25:07
“毕业戒指”的含金量靠什么来决定?
用法治思维审视外来人口子女高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