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友萍 高 颖(南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江苏 南通 609)
试论研究性教学的拓展与衍变
——以高校英语文学课为例
高友萍1高 颖2
(1南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2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研究性教学蕴藏拓展与衍变的特征。在教学时间上,它从有限的课内拓展到无限的课外;在教学内容上,它从一门课程的教学拓展到相邻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拓展,势必导致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的衍变,这种拓展与衍变共同构建了研究性教学模式。
研究性教学 拓展 衍变 教学时间与内容 教学目标与评价
倘若灌输型教学模式是知识相对贫乏的封闭式社会的特征,那么到了现今“知识爆炸”的二十一世纪,灌输型教学势必要让位于侧重能力培养的研究性教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资源与平台的呈现,社会越加需要富于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研究性教学模式注重的正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它通过教学内容与时间的拓展,通过教学目标与评价的衍变,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动性,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今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课程的划分是一种知识切块。在知识相对封闭的传统社会,课程的划分有益于课堂教学的进行,尤其适合灌输型的教学。在当今社会方兴未艾的研究性教学不局限于课程知识的传承,而更侧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国家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大纲》阐明了英语专业在新世纪的五个层次培养目标: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相关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及较高的素质。然而,现实状况却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应用能力方面相对薄弱,外语专业本科教学依旧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胡开宝,2010)。显然,培养目标与当下英语专业的教学现实并未完全契合。由于传统的灌输型教学着眼于“本专业、本课程”的知识传授,这样的教学不仅有悖于教学大纲的目标,更不利于学生的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和能力的培养。因此,以研究问题为前提条件,突出各方资源、各种形式、各方参与的交互联动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在研究性教学模式中,不同课程之间的界线不再“泾渭分明”,它们之间的“交互”有时是在所难免的。因为研究性教学以充足的学生实践为特征,这种旨在培育学生专业能力的实践具有综合性特征,需要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譬如,英语文学课的人物分析无疑也是英语写作课的话题(topic);英语语言课的话语分析策略可以运用到文学课的文本分析之中;高级英语课的修辞学习可以在英语文学课的作品分析中得到充足的实践。
除了架设各门课程之间的横向桥梁外,纵向的拓展实践同样不可或缺。在英语文学课中,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以文学文本为基点,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然而,面对英语原著晦涩难懂的文本时,即使拥有一定文学基础的高年级学生,有时也会无从下手。如果教师一味地只顾讲授,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使课堂气氛沉闷。因此,在精选文本的细读基础上,教师应采纳研究性教学模式,针对不同文类的文本,调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
对于英语诗歌的教学,教师可以立足“讲授”,但在每次授课之前,挤出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从已经学习的诗歌中,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到讲台前进行朗诵表演(declaiming),甚至“载歌载舞”的形式。因为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心灵情感的述说艺术。对于长篇小说,我们借助经典改编影视推进研究性学习,比如:要求学生对比文学原著和改编影视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差异,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对比研究能够加深理解。经典原著与其改编影视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差异是学生展开研究性学习的“宝藏”。对于英语戏剧,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进学生表演的模式。戏剧表演融合了文学、舞蹈、音乐等综合艺术手段,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舞台艺术。果戈理说:“戏剧只有在舞台上才能获得生命,没有舞台戏剧就像没有身躯的灵魂。”对于个性处于发展阶段的大学生,戏剧表演有益于促进他们深入理解作品内核,能够启迪他们的情商与美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文化交际的水平。
在高校各个专业中,就一门特定课程而言,课时总是紧张。身处“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人们为了就业的需求,更加注重实用性彰显的课程,各色各样的“考证”早已成为风潮。高校每节课50分钟的传统,往往缩短到45分钟,甚至40分钟。因此,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需要淡化传统的课内课外的时间观,弱化各门课程之间的边界,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内,课时需要拓展到课外。
在传统的文学课上,教师会将文学作品、代表作家、文学流派、批评理论一一介绍给学生,但是如果我们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互动的网络世界为他们提供的获取知识的空间,依然在课堂上生硬教条地讲解,无疑剥夺了学生能动的、独立的思考权利。在研究性视阈下,文学课的着眼点在于提升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发挥学生的潜力。文学作品的研读不再限制于一门专业课,收集资料、研读原著、发现问题、运用理论、创新解读贯穿于教与学的始终,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不断得到更新增长,最终促进 “有意义有目的”的学习效果的生成。
首先,教师可以以自己的科研为例,强调文献综述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并向学生介绍文献综述的基本构成: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结论等。过去,由于资源有限,学生抱怨文献难找,需要教师推荐。而现在,随着新科技的发展,教师指导学生的方式有了很大变化,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在浩渺的文献海洋里搜出自己需要的文献,帮助学生创造一切机会挖掘主动性和后发动力。其次,在学生学会文献综述写作流程的基础上,安排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某专题下的文献综述写作,以论文形式呈现自己的解读。课前,各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整理、总结大量文献,发现被广泛研究的课题,以批评性视角发现存在的问题,拓展新的研究选题和研究角度。课上,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将各组撰写的文献综述向全班展示,资源共享,教师在听取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发表观点,提出有建设性的可供讨论的问题。课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该文学作品的研究现状,提出自己的研究视角和观点,根据课上介绍的文学批评理论对文本进行创造性解读,最后以论文的形式呈现研究成果。这样的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方法理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了其继续学习、自我学习的能力,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英语教学目标既要体现即时效应,又要注重长远期望,即时效应是指学生能掌握英语学科的基本知识,获得必要的资格证书。长远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素质、知识和能力齐备的优秀人才。传统的教学目标注重学生学好各门课程知识,而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学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实现或学习、或创造及培养能力的目标(奉公,2004),因而研究性教学目标更加贴近于社会的实际需求,它既考虑到了即时效应,又充分体现了长远目标的要求。当代社会不但要求外语人才掌握语言规则,更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探究创新的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然而,长远目标的实现是以即时目标为根基的,学生要获得文学素养的提高,在学校必须习得基本的知识能力,获得与知识能力相匹配的各种形式要件,如考试合格、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奖励证书,等等,这是他们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资格和前提,没有这些而奢谈所谓的长远目标,是不负责任的。
评价体系的衍变是研究性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传统教育的评价模式与当下学生的发展需求产生了矛盾,改革传统的评价体系,既是研究性教学模式中教与学方式转变的必然结果,更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传统应试模式下,英语考试主要以一张试卷的考核为主,极少采用体现新理念的方法,衡量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语言素养、知识建构的发展情况,忽略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没有形成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的模式,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研究性教学评价的特点:第一,学生能力评价多元化。人们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旧的教育思想,提出新的教育理念。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并且这种多元的智力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能够通过多元的方式进行学习、训练,从而得到提高。因此,评价体系应当是多元化的。第二,评价主体多元化。传统的评价体系中,学生学习能力全部交由教师评定,教师在评价中“独享”大权,是评价中唯一具有评价学生能力的主导者,学生是唯一的评价对象。在新型的教学评价中,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成绩评定的过程中,教师、学生平等地分享评价的权利。第三,评价渠道多元化。研究性教学是开放式教学,它突破教室和课本的束缚,教学场所、教学内容得到拓展。不断完善的网络为师生之间的讨论、建议、评价提供了平台,与传统的纸质考核相辅相成。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的交流,自身的沟通能力、反思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教师鼓励学生将课程论文深入拓展,与毕业论文的选题相结合。研究型教学允许多渠道评价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展开合作性、自主性、创造性的教学。
研究性教学必然突破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的限制。研究型教学旨在把课内的基础知识拓展到课外的实践研究,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展开自主式的探索,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6.
[2]奉公.面向硕士生的研究性教学初探[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3]胡开宝.复合型、研究性和国际化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理念与实践——以上海交通大学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为例[J].中国外语,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