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院系调整的思考

2014-09-22 03:03陈晨高梅
文教资料 2014年15期
关键词:院系苏联调整

陈晨高梅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4)

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院系调整的思考

陈晨高梅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4)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高等教育界的一次大规模变动。今天我们研究它调整的背景、过程及特点,一方面希望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它,另一方面希望在以后的高等教育改革中,能够以史为鉴,吸取所长,避免不足。

院系调整 高等教育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极大影响。今天我们研究它产生的背景、过程、特点及评价,希望给之后的教育改革启示。

一、院系调整的背景

(一)政治背景。

美国的社会学家扎米亚斯曾说:“在民族危机和重大事变时期之后都有过重大教育改组的尝试。”[1]P159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教育的性质随之也发生了变化。中国共产党要搞好新中国教育,就必须彻底否认旧教育的性质与基本精神,改革旧的教育制度、内容与方法,按照社会主义教育理念重塑中国。

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当时,只有苏联可以借鉴。因此,中央提出学习苏联,在全国学习苏联的潮流中,高等教育界也提出“以俄为师”。

(二)教育背景。

1.高等学校地域分布的不均衡。全国207所高等学校中,华东地区就有高等学校85所,占总数的37.4%,上海就有43所,几乎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1/5,而在偏僻的边远省份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很少,1946时新疆只有1所仅100人的新疆学员和8所中学,宁夏只有5所中学,青海有4所中学,西藏连一所中小学都没有。

2.学校发展规模的不平衡。在全国207所高等学校中,学生规模在300人以下有87所,300到500人有30所。至于独立学院与专科学院就更为简陋,有的学校只有五六十人。

3.专业结构不合理。旧式的高等教育是按照美国的模式培养人才的,文科生的比重占在校生总数的33.1%。

(三)经济背景。

中国百废待兴,经济建设需要大批的专业人才,当时的高等教育制度很难培养出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一方面,我国高等院校的工程技术学院和系科发展不足,与工业建设的需要相距甚远。另一方面,工程教育在系科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不能适应前苏联援建的工程项目对专门人才的需要。高等院校其他系科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2]。因此必须对高等教育的院系进行调整。

(四)文化背景。

加拿大学者许美德认为建国初的中西方高等教育模式之间的文化冲突是导致院系调整的动因。大学中,自主和学术自由的西方传统价值、中国固有的知识分子的权威传统和官僚权势对知识和学术的垄断及书院和其他非官方机构相关联的自主和知识分子的自由同时并存[3]。这些价值倾向性的文化冲突终于导致了以统一管理、高度集权、服务政治和经济为目的的院系调整。

尽管院系调整,在高等教育的知识分类和地区分布的重新设计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这种宏观规划的理性主义之梦带着一种异常的彻底性的调整却进展不顺利,在政治和文化两条战线都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抵抗。因为文化的冲突是根深蒂固的,不可能因为一种模式的采用,文化的冲突也就随之消除,只是暂时处于潜伏劣势,一旦在文化的消长中得势,另外一种与之相应的模式就会张扬起来。“文革”中非正规高等教育的复兴就是民粹主义文化复苏的结果。

二、院系调整的具体过程

建国初期如何对高等学校进行进一步的调整,是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共中央和政务院决定从1952年起以苏联教育为样板,以培养“专才”思想为指导,对全国高等学校分批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建国初期我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工作主要采取了三步走的战略。

(一)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创办。

我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第一阶段,主要以苏联大学教育模式为蓝本创办了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从而为全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模型。中国人民大学的创办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起点。1949年中国政务院第一次政务会议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大学,1949年中央中共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讨论了关于中国人民大学师资的问题。1950年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

作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使命是开创一种全新的、在苏联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培养社会科学人才的高等学校模式。中国人民大学主要培养马列主义理论、经济管理和文史政法等方面的人才。所设置的系科专业,都是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所迫切需要的。1954年高等教育部专门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学经验将被推广到全国各个高等学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办于1920年,当时叫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用俄语授课。1922年改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由中国政府和苏俄中东铁路局共管,1935年3月被日本侵占,改为日语授课,1936年1月改名为哈尔滨高等工业大学,1938年1月改为哈尔滨工业大学,1945年前苏联政府接办哈尔滨工业大学。1951年4月29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由苏方移交给中国。195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按照苏联中等技术学校特别班开设了专修科。为了进一步向前苏联学习,哈尔滨工业大学还选派一些教师去前苏联学校或科研机关进修深造。

作为我国最早确定的全国重点院校之一,它是全国高等理工科学习苏联经验的一个新典型。

(二)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工作。

建国初期,全国院系调整工作室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的。在建立以苏联高等院校为榜样的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模式的同时,有关部门就开始着手制定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工作的基本方针。

由于华东地区的高等院校数、大学生数、大学教师数均占全国1/3,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还有不少名牌私立大学,所以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工作是从该地区开始的。1952年初在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的指导下,成立了华东地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委员会,形成了“大区—省—市—院校—系”的四级垂直院系调整组织机制,并制定了有关人员、校舍、图书、设备等一系列调整规则,进行了该地区的院系调整。

(三)全国高等学校的区域布局调整。

1952—1953年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工作结束后,我国政府开始计划向苏联20世纪30年代高校大搬迁那样,解决高等学校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合理现象,以达到学校与工业基地相配套的目的。当时全国的高等院校主要集中在少数城市,尤其是沿海地区。为了逐步改变这种情况,高教部制订了1955至1957年高等院校的调整方案。这次调整力图改变我国高校过分集中在少数大城市、特别是沿海地区的不合理状况,具体设想将沿海地区一些高等院校的同类专业迁到内地建新校或加强原有的学校,并将一部分学校全部或部分迁到内地。

经过这次调整,在全国229所高校中,上海从1949年的43所减少到19所,西安从3所增加到13所,新疆从1所增加到5所[1]P178。我国绝大多数省份都有了一所综合性大学和工、农、医、师范等专门学院,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院校调整的特点

我国50年代院系调整的规模空前,在调整的过程中显示出自己的特点。

(一)由政府政策主导,自上而下改革。

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主要是在政府的周密计划下,采取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实施,由国家统一规划,各地各校闻风而动,鉴于旧有高等教育体系的混乱状况和恢复国民经济的急切需要,首先由中央和各大行政区教育主管部门提出院系调整的要求和任务,再先后以华北、东北、华东及中南等各大行政区为重点制订实施方案,最后以行政手段落实到各个有关院校和系科,甚至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实施上,层层下达,限时限地地予以完成。在院系调整中,以政府行政命令的方式经新中国成立前40%的私立高校全部改为公立或并入公立学校,由国家统一领导。以华东地区的院系调整为例,在华东地区院系调整的实施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政府在调整过程中的主导作用。1951年,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召开,为院系调整的计划阶段,在这一阶段协商解决了各大学的调整方案,并进行了校舍调整及新建校舍的工作。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在调查了上海几所学校的实际情况后,制订了校舍调配与新建计划。1952年,华东地区院系调整委员会成立,确定了华东地区院系调整的最终方案与相关政策,之后各省、市、院系调查委员会相继成立[4]。

(二)借鉴苏联的教育经验。

五十年代进行院系调整时,可以说我国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办高等教育,当时只有一个现成的苏联模式可以学习,因此,这次院系调整明显地表现出苏联模式,首先院系调整是学习苏联模式的结果,其次在调整过程中,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到1952年上半年,这个阶段高等教育领域主要是恢复学校秩序,接受教会学校,改造私立大学,因此,这一时期向苏联的学习仅限于少数学校,且带有试点的性质。第二阶段始于1952年的院系调整阶段,这一阶段学习苏联带有全面性的特点,按照苏联的大学体制进行了院系调整,并在教学制度方面也全面按照苏联经验进行改革。

(三)循序渐进,稳步前进。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是分阶段稳步前进的。

1.1949年底至1951年11月的小范围调整。这一时期主要是对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个别高等校进行局部调整,重点在于稳妥接管旧文化教育事,保持现状,使之正常顺利地工作运转。1950年6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奏响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统一地进行院系调整的序曲。

2.1951年11月至1952年7月的全国专门院调整。1951年11月召开了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制订了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以华北、华东、中南三为重点对专门院校进行调整。1952年7月召开了全国农学院院长会议,拟定了农林院校调整方案和专业设置草案,全国农林院校调整逐步展开了。

3.1952年7月至1953年2月的全国院系大调整。1952年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干部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总方针,以华北、华东两区为重点,全国开始大规模的院系调整。1953年10月11日,政务院颁布该年高校院系调整计划,全国院系调整继续进行。以中南区为重点,华东、东北、华北三地区主要进行专业调整,西南、西北进行局部的院系和专业调整。1953年底,除农林、医药系科专业设置尚需继续调整外,建国初期的高校院系调整基本结束。

4.1955 年初至1957年也制订过“调整计划”,充实和发展了院系调整时相对忽略的西北地区的高等教育,包括将上海交通大学的一部分迁往西安等。

(四)综合院校减少,单科院校增加,尤其是工科院校。

学习苏联模式,减少综合大学,增加单科的专门学院,高效率地培养专业人才。在数量上,1949年综合大学共有49所,1953年只有14所减少了约2/3,而且是只有文理科的综合大学,而工业院校增加了35.7%,农业院校增加了61.1%,医药院校增加了31.8%,尤其是师范院校增加了175%[5]P7。

四、院系调整的评价

(一)院系调整的积极作用。

1.院系调整缓解了高等学校地理分布不合理的状态。经过院系调整,改变了我国过去学校分布不合理的状态,加强了内地的教育发展,有力地支援了西部的经济建设。1955年至1957年,由江苏、浙江、上海、天津、广东等地的一些高校调出有关专业前往内地,在武汉、兰州、西安、成都等城市兴办了测绘、石油、建筑、交通、电讯、化工、动力等工业学院和专业,为西部开发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2.合理地配置和充分利用了师资、设备、校舍等教育资源,扩大了高校规模,大大提高了办学效益,满足了经济建设对大量人才的需求。经过调整,尽管全国高校从1949年的205所减至1953年的18l所,但在校生人数却由116504人增至212181人,增加了82.1%。每校平均人数由568人增加到1172人,扩大了106%,其中两千人以上的高校34所,占总数的28.6%。考虑到1990年我国高校平均规模为1800人,应当说当时调整后的高校规模已相当可观。招生规模也相应地扩大,1949年至1953年全国招生人数由30573人迅速扩大到81544人,其中工科招生人数由10820增加到34165人,师范类招生量由3442人发展到20243。

3.明确划分了综合类、专门院校和专科学校三种高校类别,并明确规定了各类高校的任务、分工和发展方向,设置了培养目标明确的齐全的专业。至1953年初,全国高校共设置专业215种,其中工科类107种,理科类16种,文科类19种,农林类21种,医科类4种,师范类21种,财经类13种,政法类2种,体育类1种,艺术类11种。专来结构有了很大改变,国家迫切需要的系科或专业得到加强。理科学生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26%增加到1957年的37%,师范学生由3%增加到26%[5]P8。结束了旧中国高等教育不能完全培养学科品种比较配套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历史,满足了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中各部门、各行业特别是重工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推动了我国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

(二)院系调整的消极作用。

1.管理过于集中,专业设置过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彻底改变了中国半个世纪才形成的高等教育体制,采取中央“集中”管制的办法,大学的设立、院系专业的设置、招生分配甚至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受到上面教育机构的直接管理。

到1955年,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共确定了249种不同的专业。过度的专业细化导致专业之间彼此孤立,无法沟通,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过于狭窄,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2.大学精神的丧失。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不再提及,调整中最重要的问题是高等教育如何才能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服务,那些经过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已拥有人文科学、基础科学、工程科学、教育学、农学和医学的综合性大学被纷纷拆除,许多大学失去了由历史积淀而来的体现于课程设置中的精神气质。在统一管理的大学体制下,大学里进行研究工作很难得到支持,大学通常只是用一成不变的教科书传授早已有定论的知识。当然这是生活在西方大学传统中的学者对中国大学的评价,由于文化差异的制约,其中不免有偏颇之处。

3.否认了旧教育中的合理成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在改革旧教育的同时,没有充分注意保留其合理、可用的部分,出现了全盘否定的错误倾向。比如私立大学的存在,体现了办学主题的多元化,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在50年代的院系调整中,将私立大学全部并入公办学校或改为公办。

4.对文科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文科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社会发达程度和社会文化水准在教育上的表征之一;对教育自身来讲,它是教育均衡、协调、完整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美国、日本、东欧国家文科生一般占在校生的50%以上。相比之下,我国高校文科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不仅与世界发达世界比,与一些发展中国家比也是最低的。据统计,全世界千万人口以上的50个国家的高等学校中,文科占在校生比例大于50%的有13个国家;在40%~50%的13个国家;介于30%~40%的13个国家;介于20%~30%的6个国家;介于18%~20%的有4个国家。1980年我国的比例比上述最低的国家还要低10%[5]P9。

在院系调整过程中,许多人文学科和课程如政治学、社会学、西方哲学等由于其“资产阶级的性质”而被停止或取消。在一些理工农医院校中,除了各个专业开设了政治理论课外几乎没有什么人文科学课程。这极大地削弱了我国大学教育的文化基础,导致我国大学毕业生缺乏对国内外文化的了解和基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情操。

总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对它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处理好各种关系,扬长避短。

[1]田正平.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76.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2]巫春华.略论我国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中国高教研究,2001(4):81.

[3]董美英,董龙详.对中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院系调整的异域审视.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8,VOL10(8):88.

[4]胡建华.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初期的大学改革.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9.

[5]王璞.对我国50年代院校调整得失分析.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6).

猜你喜欢
院系苏联调整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高师音乐院系艺术实践周实效提升策略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18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