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语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情感渗透

2014-09-22 08:06符小辉
语文教学之友 2014年9期
关键词:肖邦体悟文本

符小辉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情感的渗透,是新课程理念重点提倡的。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语文课堂教学唯应试马首是瞻,过分注重了其知识性的一面,而忽略了其中情感性的一面。任何文本都是创作者情感的客观蕴藉,注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培养和渗透,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文本、阅读文本、欣赏文本中,提升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本文就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和培养。

一、 突出情境创设,激发情感共鸣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材是培育学生情感的重要载体。好的文章,语言是外衣,情感才是灵魂。有亲情、爱情、友情,有悲欢离合,有喜怒哀乐,有纵情山水,有聚焦人生等等。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去体悟和感受这些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在对文本的欣赏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汲取其中的精华,树立起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不仅仅着眼于对文本内容的知识性的分析,更要着眼于挖掘文本背后蕴含的情感。不但要让学生明白文本中有怎样的情感,还要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真正在深层次的理解感悟中,激发起对情感的认同和共鸣。

如笔者教学雅-伊瓦什凯维奇的《肖邦故园》一文,由于学生对肖邦所知不多,对肖邦在波兰人心中的地位、肖邦音乐的精髓等等都不是太理解,如果想让学生直接在文本阅读中理解肖邦对波兰的情感、波兰人对肖邦的情感、世人对肖邦音乐的情感,确实比较困难。于是在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在《思乡曲》的音乐背景下,多媒体课件不断随着文本范读播放肖邦、波兰、肖邦故园的图片,在舒缓幽怨的音乐情境下,在图片的串联下,在文本内容的提示下,一句一句地将肖邦对故园的情感敲打在学生心中。学生已经慢慢随音乐、随作者一起步行在肖邦故园之中,共同感悟起肖邦一生的经历,感悟其音乐中的爱国之情,更感悟到波兰人对肖邦的自豪崇敬之情。此时,学生的情感已经与乐曲、画面、文本融为一体,这时教师再进行文本分析,将会水到渠成。学生也更加容易被肖邦的情感所感动,被波兰人的情感所感动,从而添加更多健康的情感因子。

二、突出背景呈现,诱发情感倾向

对于多数语文教师来说,他们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培育和渗透,应该是潜移默化的,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于是他们更加注重让学生自己去体悟。这样的理解本无可厚非,毕竟学生自己理解和体悟出的情感,才更容易接受和信服。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有些文本,有些作者,其所处时代距今已远或者背景比较复杂,所述情感并不是那种容易感悟的浅层次情感,学生自己体悟可能更多地是概念性和表层次的情感,很难真正读懂文本深处的情感,甚至由于现代社会价值观取向的不同,出现与作者、文本截然相反的情感倾向,这样的教学至少可以说算不上成功。在具体教学中,不仅仅要告诉学生文本中的情感,还要让学生理解作者为何会有这样的情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品读、详细分析、理解作品出现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写作背景等,让学生学会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特殊写作背景下,理解文本、感受情感,从而汲取其中的积极成分,树立健康的情感倾向。

如笔者在教学闻一多先生的《发现》一诗时,虽然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地位很高,作者闻一多也是著名的爱国诗人、民主斗士,但是学生对其人其诗并不了解,特别是对二三十年代这种白话诗并不是太感兴趣,对这种激烈的语言并不欣赏。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对时代背景、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的呈现。当我介绍到那个时代白话诗写作的情况,特别是最初尝试写作的一些白话诗,当各种各样奇怪语言与风格出现时,学生们笑得前仰后合,他们突然发现这首诗应该算是写得非常成熟的了;当介绍到青年闻一多回国时看到满目疮痍的国家,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情感,那熊熊燃烧的怒火喷薄而出,学生们的拳头也似乎更加捏紧了;当介绍到闻一多生平,以其“呕出的一颗心”奔走呼号,直至被枪杀的结局,不少学生眼睛红了,留下了泪水。此时学生才明白诗歌激烈的语言,是情感的急迫、内心的焦虑,学生不再是笑,而是在思考,进而从情感上真正认同了诗歌作者。

三、 突出活动传递,引导情感体验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育和渗透情感,教师既是启蒙者和播种者,更是指挥者和收获者。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内在的情感释放出来,用心灵去感悟文本、体验情感。学生如果只是单纯地在概念层面理解情感,那么很难真正把握情感的精髓,也很难将情感真正植入心中。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设计一些活动,将情感释放传递出来,从而在活动中加深对文本、作者情感的认知和体验。

如笔者在教学《麦当劳的中国文化表达》一文时,如果就文本讲文本,那么这篇文章从理解的角度看不难,没有什么阅读障碍,但是这一专题“与文明的对话”、这一板块“拿来与接纳”的内涵就很难真正体现,至少学生只是一种概念上的理解。在教学中,我就专门组织了一个活动,请学生写出自己平时逛街最喜欢去的一家饭店、小吃店或者其他吃饭的地方,写出除了味道之外喜欢的理由,从文化表达的角度来说明。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得出其喜欢背后的文化因素。这个活动就是为了让学生真正去思考,除了饮食本身外的文化表达,不少学生发现,一些饭店饭菜也不一定是最好吃的,价格也不一定多便宜,但是就是让顾客喜欢去、愿意去,这里存在很多因素,比如时间、空间、环境、服务、信誉等;不少学生发现,饭店受欢迎,饭店积累传递下来的一些软性的因子更加吸引人,等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来源于文本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得到深化,也就对文本中阐述的内涵更加认同。活动本身传递的不仅仅是文本中的知识,更是实践中对文本内涵的感悟。

毋庸讳言,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情感的培育渗透是一种普遍性的要求,但是对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却很高。教师只有更加注重个人修养、素养的提升,才能担负起引导学生培养和树立健康、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任。

(作者单位:栟茶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肖邦体悟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萌宠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懂,才能得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肖邦的魔法
解题中的数学史
小狗圆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