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流通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李曦骏

2014-09-21 10:33李曦骏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20期
关键词:流通业黑龙江省经济

李曦骏

摘 要:黑龙江省流通业在经济带动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对于促进该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黑龙江省流通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对黑龙江省流通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从消费需求、发展速度、市场规模以及流通秩序四个方面讨论了黑龙江省流通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通过提高流通产业集中度、转变流通业的经营方式、优化流通秩序、健全各项法规等建议措施,对增强黑龙江省流通业的竞争力有所裨益。

关键词:黑龙江省;流通业;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2014)20-0023-02

经济活动中,因为社会产品需要从生产者手中移转到消费者手中,所以在这个转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流通渠道。流通业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社会经济运行速度起到了引导性的作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性力量,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许多积极的经济政策,一方面使GDP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使流通行业呈持续发展势头,近5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一直高于GDP 的增长速度。如今,黑龙江省的流通信息化以及现代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商品流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现代经营方式也正在蓬勃的发展。但是,在这一系列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黑龙江省流通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黑龙江省流通业的发展现状

(一)流通业充分吸纳了社会劳动力

现代流通业具有技术相对简单,在流通工作中的工作空间、工作时间以及工作地点相对灵活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流通业具有着较强的的社会劳动力吸纳能力。而劳动力现在在各产业之间正发生着规律性的转移。首先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尔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致使劳动力将更多地向第三产业方向转移着。流通业对黑龙江省就业贡献的大小,可以用流通业的就业人数占全省就业人数的比重来进行相应的衡量。即如果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业的就业人数占该时期内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越大,则就可以说明流通业对社会就业的贡献。截至2012年,黑龙江省从事流通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已达14.17。

(二)流通业信息化及现代化水平提高

在1985年,党中央将科学技术工作的战略重点转向了国民经济的建设。随着国家经济改革与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流通业的信息化以及现代化水平正在日益的提升。如今,黑龙江省已有90%以上的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发布信息或提供服务,充分地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2005年,黑龙江省只有少数零售企业率先实现了ERP高级管理,而现今已经有许多的企业都开始使用ERP高级管理软件,实现了多城市的销售网络、多类型的销售形势,给商贸流通业的管理者带来了无数的信息渠道,实现了商业的一体化管理。

(三)市场秩序明显转好

为了促进市场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2009年3月6日,黑龙江省政府颁布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的省政府文件。这个文件的实施,严厉地打击了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商业欺诈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保证了消费者的消费安全;充分地推动了流通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强化了商务信用市场监管,推动了市场诚信体系的建立。从而使得零售企业经营行为更加规范,市场监管加强,进一步地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秩序和交易环境。

(四)商品流通快速发展

近年来,黑龙江省各级商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方针政策,以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政策方针为依据,提出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扩大省内内需、促进消费者消费的政策方针,这些方针的提出促使省内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加速形成。黑龙江省的商品流通在满足本省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刺激消费、促进生产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等方面的作用在日益的增强,充分促进了该省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循环以及扩大内需政策的有效实施。经相关数据统计,该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也在逐年的增加,从2006年的占GDP比重32.2%上升到了2012年的40%。从这些信息中就可以看出,商品流通的快速发展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在逐渐增大。

二、黑龙江省发展流通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黑龙江省内乡村消费不旺盛

根据2012年全国各省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看出,作为一个人口大省的黑龙江省,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仅为 4 001.0亿元,在与相邻省份的对比中,仅多于内蒙古,而与我国的其他南方省份相比则显得十分小。在社会商品零售城乡结构中,黑龙江省城镇消费占88.67%,这与其他省份相比较来说比重较大,而农村消费所占的比重则较小,仅为11.33%。这就充分反映出黑龙江省内的大中城市消费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然而乡村地区的消费零售总额却是比较小的。这说明该省的社会消费需求总体上不是很强,乡村消费不旺盛。

(二)对GDP增长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流通业对黑龙江省省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可以通过流通业所实现的产值占 GDP的比重来进行衡量,这一比重越大,则说明流通产业对 GDP的贡献越大。2008—2012年,黑龙江省流通业和黑龙江省的GDP保持着同向的增长,增长速度也基本相当。自2008年以来,黑龙江省流通业占GDP的比重以及流通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也有着一定的缓慢增长。虽然黑龙江省在2012年中的流通增长率比较高,流通占GDP的比重以及流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都居中,但是GDP的增长率却是最低,该省流通业的发展对GDP的增长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但是带动作用不是很明显,相对于其他省份来说比较差。

(三)流通业相对规模较小

据统计,2012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156 998亿元,而黑龙江省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4 001亿元,是全国的2.55%。拿山东省以及江苏省来说,2012年度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是14 211.6亿元以及13 482.3亿元,两省全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是黑龙江省全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倍多。通过这一现状分析可以看出,虽然黑龙江省流通业的规模在近几年中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其他发达的省份相比较而言,规模还是太小了。endprint

(四)连锁零售企业规模较小

随着现代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产生了众多的连锁零售企业,而且连锁经营竞争优势日益明显,显示出了很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近年来,沃尔玛、家乐福、大商集团等一批国际、国内零售业巨头落户黑龙江省市场,加速了黑龙江省现代化流通产业的前进步伐。2012年黑龙江省的连锁零售企业的总店数只有29个,仅占全国总店数的1.25%。与其他各省的对比充分说明了黑龙江省连锁零售企业的规模较小,不利于流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不利于提高黑龙江省流通企业以及流通业的竞争力。

三、黑龙江省流通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增强流通产业集中度

黑龙江省的流通业主要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而且这些企业还比较分散,规模较小。所以,该省应将这些企业进行集中,从而有利于省政府对其更好地协调与管理;有利于激发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使各个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借鉴,促使相应的技术水平提升,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这种竞争还会促进各个企业的成本下降,致使产品在消费终端的价格下降,最终有利于刺激居民的消费;促使企业不断地进行相应的优化改革,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大,使产品的质量得到加强。

(二)广泛采用电子商务

市场消费需要信息,所以为了促进黑龙江省市场信息的发展,黑龙江省应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因为电子商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及时地使市场供求信息得到释放,使信息效用得到最大化;电子商务同时可以整合物流,促使流通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化。电子商务中的电子订货、网上销售等营销方式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零售终端,这就会充分降低流通业的费用水平,提高流通业的运行效率,促进流通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提升流通业的竞争力。

(三)培养优秀流通业专业化人才

流通业是当今世界知识、科技含量较多的领域之一。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其知识的密集程度在不断地加快,营销方式、管理、人才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增强。如果没有流通人才的现代化管理,那么流通业现代化的实现则是难以达到的。所以,为了提高黑龙江省流通现代化水平以及流通企业的竞争力,该省应大力引进和培育流通人才,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机制,加大在职培训的投入力度,培育大量流通专业化人才。

(四)扩大连锁经营覆盖面

我国的零售业发展越来越快,并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黑龙江省在2012年全年中的批发与零售业的零售额为2 927.0亿元,仅占中国批发和零售业的零售额的2.78%。这个数据充分说明该省在零售业方面的发展还是比较欠缺的,特别是乡村的零售业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因为连锁经营企业已经成为了居民越来越重要的消费场所,所以为了扩大黑龙江省省内市场,促进该省在零售业方面的发展,就要加强连锁企业经营的发展,增加省内城镇以及乡村的连锁经营店面,充分带动省内内需以促进该省商品流通更快更好的发展。

(五) 加强流通业相关法治及行业管理

近年我国出台了一些与流通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反垄断法》、《商业特许连锁经营管理条例》及《消费品安全法》等。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给商品流通制定了标准的规则,为流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依据。为了规范和保障黑龙江省的市场经济,加强该省流通体系规范化程度,黑龙江省应该在响应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同时,为促进本省流通业制定促进流通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以期对本省流通产业进行相应的规范,使该省流通业进一步发展。在制定促进该省流通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的同时,黑龙江省也应该相应地加强对流通行业的管理工作,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批发、零售商,建立市场诚信体系,保证消费者的消费安全,使市场中的批发以及零售行业规范化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乔均.现代流通产业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7,(5).

[2] 宋则.新时期流通业的发展与经济结构的调整[J].财贸经济,2009,(11).

[3] 刘建华.解读中国流通现代化的内容与发展模式[J].商业研究,2004,(12).

[4] 吴敬琏.中国流通业缺陷和出路[J].商业时代,2003,(3).

[5] 郑灿朝.聚焦中国连锁业[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8.

[6] 郭春春.基于电子商务条件下的商品流通模式[J].商业经济,2010,(8).

[7] 扬宜苗.试论流通产业的贡献[J].财贸经济,2006,(7).

[8] 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J].中国流通经济,2005,(9).

[责任编辑 王 莉]endprint

猜你喜欢
流通业黑龙江省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互联网+”背景下肇庆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现代流通业水平的评价维度及三大经济区发展比较
我国流通业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物流技术革新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