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世界第一以后的中国

2014-09-21 02:47葛艺豪
党员文摘 2014年8期
关键词:经济体世界经济

葛艺豪

中国在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以后将面临三大挑战:第一,如何将GDP的大幅增长转换为同等的全民福利;第二,创新;第三,制定参与全球经济机构活动的策略,最大程度地提升中国对议程设定的影响力

中国即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按照世界银行最新的购买力预测,这一角色转换最早将在今年年底发生。如果仅看市场汇率,也几乎可以肯定,它将在2020年前发生。无论发生在哪个时间点,这都将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超过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以来,这一头衔首次易主。

这一变化是预示着全球力量格局的根本调整,还是只是一个不影响实际生活的统计数字而已?

纵观历史,中国再度崛起只是在其短期低迷后回到正轨的现象而已。在19世纪中期前10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几乎一直是世界最大经济体。那时的中国处于农业经济时期,其人口远多于世界各国。

在15世纪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大贸易国,也可能是世界技术创新的领袖。但是,它的贸易与技术优势在明清闭关锁国之后迅速削弱。直到19世纪,生产率因工业化而大大提升之后,英国、美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绝对经济规模才相继超过中国。

当然,经济总量并非一切。中国虽然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但是并不富裕。从世界银行对购买力的估计来看,中国的人均GDP还不足美国的四分之一(这是中国人口比美国多出四倍多的必然结果)。但这个数字依旧低估了两国的生活水平差异。在美国,个人消费支出的经济占比为三分之二,而中国仅为三分之一左右。在过去20年里,中国的经济增长多数来自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发电厂、道路、港口、铁路以及电信网络。如果能正确利用这类基础设施,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标准将会在未来迅速提升。但如今,就平均个人消费支出来看,中国人均生活水平仅为美国的八分之一。

美国经济也许即将退居世界第二,但它在全球技术创新领域的领袖地位却是不可动摇的。我们如今的生活对此有很多例证:互联网、社交媒体、智能手机以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实质上都是由美国发明的。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绝大部分对人类健康与寿命产生重大影响的医学突破,都是美国基础与应用研究的成果。若非如此,也是由美国的盟友——欧洲与日本所开发的。

中国在以上领域的贡献还很有限,仅仅是提供了一个高效而低成本的生产网络,并帮助很多创意迅速转换为全球市场中的平价产品。因此,中国更像一个平台而非引擎——中国一半的出口以及四分之三以上的技术出口,都是外资企业生产的。

此外,还需要考察中国在全球经济管理机构的参与情况。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全球贸易与投资体系下的整套商业惯例,都是在美国的主导之下建立、完善的,并且处于美国政治与军事力量的监管之下。中国参与了其中的大部分组织,但中国这名新成员在全球经济博弈规则的设计中,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而且,抛开单纯的经济规模而言,中国推进这类规则改革的能力还相对较弱。

所有这一切都预示着,中国在再度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以后,将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大挑战在于国内,即如何将GDP的大幅增长转换为同等的全民福利。中国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应该从追求GDP高增长转向确保人民物质及精神福利的高增长。

第二项挑战在于创新。只有成为全球创新中心,中国才能成为真正的经济领袖,而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大国。而解决创新问题的更好办法则包括了很多因素,其中一个因素就在于增加对外国高技能劳动者的开放程度。如今中国每年向外国人发放的永久居住“绿卡”仅为600张,而美国每年发放100多万张绿卡。此外,中国也需要厘清如何调和政府管控与网络自由信息需求之间的关系,因为后者是现代创新的基本要素。

第三,中国领导人必须制定参与全球经济机构活动的策略,最大程度地提升中国对议程设定的影响力。这涉及一些新机构的创立,例如金砖银行和上海合作组织。但是,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十分庞大、繁杂,也十分成功,不会轻易被其他机构所取代。因此,中国必须耐心地保持外交努力,以期在全球事务中获取更强的话语权。这将是一个漫长而且艰辛的过程。但这对于一个即将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并且希望顺理成章拿到全球领导权的国家来说,是不可逃避的责任。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4年第21期)

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济体世界经济
中国石材业的多个第一正在被其它新兴经济体国家所替代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应对空间有多大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论中国的社会福利建设:在转型经济体中提供退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