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峰 刘明辉
近10年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治疗高血压的价值已经充分肯定,并成为其第一线治疗药物而广泛应用。培哚普利(perindopril)[1]系非硫氢基ACE抑制剂,在化学上与依那普利相关,较依那普利具有更强和持续较长的ACE抑制性质,是一种强效和长效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并具有保护高血压和心衰对器官损害等优点。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高血压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先我院使用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取得的临床资料,进行如下简要的回顾性的分析报道。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192例,选取河南省唐河县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2年12月期间确诊的高血压患者,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52例,女性44例;患者的年龄为38~79岁,>60岁的中老年患者75例,平均为(58.8±5.7)岁;患者诊断有高血压病史4~35年,平均(18.7±2.5)年;其中患有Ⅰ级高血压患者19例,Ⅱ级高血压患者68例,Ⅲ级高血压患者9例;治疗组患者男性51例,女性45例;患者的年龄为38~79岁,>60岁的中老年患者74例,平均为(58.8±5.6)岁;患者诊断有高血压病史4~35年,平均(18.6±2.5)年;其中患有Ⅰ级高血压患者18例,Ⅱ级高血压患者69例,Ⅲ级高血压患者9例。两组患者的例数、性别比、年龄段、病程比例以及高血压的分级等多个方面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培哚普利,4mg/次,1次/d,服药1个月;对照组:卡托普利口服25~100mg,2~3次/d,服药1个月。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舒张压下降超过20mmHg,并降至正常值以下;有效:舒张压下降未降至正常,但下降幅度超过20mmHg;无效:血压下降未达上述标准。24h动态血压评价标准治疗后昼夜血压非正常值的次数下降至正常的>90%为显效,50%~90%为有效,<50%为无效[2]。
培哚普利和依那普利在有效控制高血压方面对比有明显的差异性,且培哚普利用药后24h之内有效降压率为91.7%(88/96),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75/96),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使用药物治疗30d之后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咳嗽、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出现5例,发生率为5.2%;治疗组发生率也为5.2%,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分析见表1~3。
血管紧张素Ⅱ是通过竞争性地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3]而发挥作用的一类药物。ACE是一种非特异的酶,除可使血管紧张素Ⅰ转换成血管紧张素Ⅱ外,还催化缓激肽等肽类扩血管物质的降解。ACEI可根据其与ACE分子表面锌原子相结合的活性基团而分成巯基类、羧基类和膦酸基类等三类,卡托普利属于巯基类,而培哚普利则属于羧基类,是一种强效和长效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并具有保护高血压和心衰对器官损害等优点。
表1 两组患者降压效果对比
表2 两组患者24h动态血压评价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从本研究结果显示,培哚普利和依那普利在有效控制高血压的有效率为93.8%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两组结果对比有明显的差异性,且培哚普利用药后24h之内有效降压率为91.7%(88/96),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8.1%(75/96),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总之,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具有,降低效果好,降压速度快,副作用低等多方面的优势,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一种治疗药物。
[1]张元伟,李新立,刘群才.培噪普利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军医杂志,2002,30(6):12-13.
[2]杨艳秋,喻卓.培哚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6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6):36-37.
[3]李晓春.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