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灵君,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党制度研究室主任,主要致力于政党政治理论与方法、党内民主、党群关系、基层政治与党的基层组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方向研究工作,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两项,出版个人专(合)著7部。
在基层调研中,经常听到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改革开放需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共同进步?为什么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必须坚持而不能有丝毫动摇?为什么一些单位中领导人既要考虑到职工中的“长板”,也要考虑到“短板”,把方方面面的利益都照顾到,调动集体的积极性?等等。这些问题无不反映出一个基本事实:群众工作既是宏观的“平衡”艺术,也是微观的“平衡”艺术。
1945年,刘少奇同志在党的七大上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他指出:“人民群众不是划一的,各种工作是复杂的。我们同志应从各种工作的岗位上,直接地去为部分的、具体的人民服务(如为一个工厂的工人、一个农村的村民、一个机关的职员、一个部队的士兵服务,以至只为几个人服务等),而汇合于为全中国人民服务的一个共同目标上。”“我们同志必须同时具有部分观点与全局观点,只照顾部分不照顾全体,是不对的,只照顾全体不照顾部分,也是不对的。应使部分与全体统一起来。在人民群众部分的暂时的利益与全体的长远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使部分的暂时的利益服从全体的长远的利益。”“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然而,只有当我们同志善于思考,善于在一切具体情况下,正确地区别与配合人民群众的部分利益与根本利益时,才能有彻底的群众路线。”刘少奇同志讲的这种个体与全体、局部与全部相统一的思想,其实就是讲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要有高超的“平衡”艺术。
从大处讲,自然界也具有自我平衡能力。20世纪70年代,英国科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和美国生物学家琳·马古利斯关于地球平衡的“盖亚假说”,认为地球是一个自我调节的系统,同生命有机体相类似。比如,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必须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才能确保生命的存续。如果氧气超过了限定的范围,地球就会变成一个火球,地球上的生命就将灭绝。那么,地球是如何调节大气中的氧气的含量呢?两人都认为,一旦大气层中氧气的含量超出可接受的范围,细菌产生和甲烷排放的数量就会增加。当甲烷进入到大气层中,就会与氧气产生反应,将氧气减少到一个合适的水平。而这只是维持地球生命繁衍的生物圈所需的无数反馈机制中的一个。
2012年下半年,我有一次近距离观察美国国家与社会治理的机会。美国社会十分弥散的政党认同现象(据统计,美国一共有180多个大大小小的政党)以及在自由主义(美国的左翼)、保守主义(美国的右翼)、中间派(独立选民)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往往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政治效果:平衡以及政治中间化(balance and centralism)。这与美国的建国者们的设想基本保持一致,后代的美国政治家与政治学者经常对政治体制进行微调,客观上也维护了这种中间化趋势,使美国民主政治保持稳定。美国社会内部强烈的批判力量会对一个时期政党政治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并最终使政治体制进行内部调整和修改,最后走向中间化。
宋朝时候,政府组织漕运,把米从荆湖一带运往扬州,然后卸船交货。在返程中,许多船工顺便捎上一些盐沿途转卖,这样的转手买卖经常获利不菲。一位大臣就此事奏请朝廷处罚这些私贩行为,宋太宗却反对这样做,他认为:这些船工只要不影响航运的正常秩序,私下里带点货物贩卖,并不值得深究。宋太宗明白一般老百姓的需求层次、需求水平,只要不影响大的原则,不必去遏制老百姓发点小财的行为;相反,船工有一些积蓄后,船在航行中一旦出现问题,船工可以自己掏腰包进行维修,反而保证了漕运的通畅顺利。这是在严格的法纪和人性化执法之间采取的一种平衡。
对于群众工作,当然也需要“平衡”。比如党员干部在群众面前要处理好“当学生”和“当教师”的平衡、谦虚地向群众学习与不犯尾巴主义错误的平衡、教育和引导群众与不犯命令主义错误的平衡、善于给人民群众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和荣誉之间的平衡、在具体工作中“抓两头”和“带中间”的平衡、群众工作中“点”和“面”的平衡、管理与服务之间的平衡、处理好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和眼前现实利益的平衡、处理好党员干部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的平衡、在处理具体矛盾中“一碗水端平”的平衡等。总之,做群众工作,“平衡”的要求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责任编辑/杨彦荣)